涡轮速热式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8040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轮速热式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速热式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别一种为储水式电热水器,使用时是在储水罐装满水,通电预热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使用混水阀配合冷水调节出水洗澡的电热水器。储水式电热水器具有安全、环保、安装线路要求低和局限性影响小的优点。但由于其预热时间长、加热缓慢,需漫长等待;并且水量有限,经常洗澡洗到一半就没有热水了,或者洗到一半发现热水不够用的情况;水温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水温越洗越凉。同时维护复杂易形成水垢,清洗麻烦和易漏水,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另一种为即热式电热水器,由于不需要储水箱储水,其外观小巧玲珑、时尚;不占 空间。这种电热水器是将多根功率在1.5 kff -2 kW的电热管安装在宽为40mm-50mm,长为IOOmm-150mm左右的金属加热鼓内,通过集束加热的方式来加热流经加热鼓的冷水,由于流经的距离有限,长度不够,所以功率大才可以达到较大的出水量,如果是在水温较低的地区使用,一般都要达6 kff -8 kW以上。这样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目前国内居民家中配有的民用电表功率一般为单相20A,不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功率。而如果将功率降低,那么热水量就会减少,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少、热效率高和使用安全可靠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包括机壳和设置在其内的内胆,内胆通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与供水组件相互连通,内胆内设置有发热管与机壳上设置的控制板电连接,其结构特征是进水管连接有一螺旋状的预热管,预热管的出水口靠近内胆的底部,进水管的进水口靠近内胆的顶部,发热管的外围设置有涡轮加热部件。所述预热管环绕在涡轮加热部件的外围,预热管为由下至上螺旋的螺旋管,或多层环形管,预热管的顶端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直管,预热管的出水口为该直管的端部,预热管的出水口靠近涡轮加热部件的进水位。所述涡轮加热部件为柱形或喇叭状,涡轮加热部件的中部向上逐渐缩小并形成一出水位;进水位位于涡轮加热部件的下部,进水口与出水口相互贯通,且为一体设置。所述涡轮加热部件的进水位与内胆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其出水位的直径与进水位的直径的比例为2:1。所述涡轮加热部件通过其上设置的连接件与发热管和/或内胆相互配合固定。所述预热管为紫铜管,内胆和涡轮加热部件为金属制件。所述内胆上还设置有温控器与控制板电连接,机壳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总成与控制板电连接。[0012]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底壳,底壳内设置有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防电
m ο所述内胆通过其上设置的内胆支脚与机壳固定连接,机壳上还设置有挂板。本实用新型螺旋状的预热管可以让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沿螺旋方向在管道内流动,内胆内的热水可以通过预热管对冷水实现预热功能,自来水经过预热管的预热再进入到内胆中,有利于提高热效率、从而节省加热时间;涡轮加热部件使内胆内的水形成左、右两个循环流,在温差的压力下,高温水上升,低温水向上补充,加速其循环,以实现内胆的水能够在短时间快速加热至所需的温度,从而节约能源,减少内胆的顶部与底部之间温差,消除加热盲点,避免水温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和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其结合了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综合优点,体积比储水式电热水器小,功率又比即热式电热水器低,一般的居民家中都可以安装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I中A-A的剖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图5为一实施例的分解机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I-图5,本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包括机壳I和设置在其内的内胆3,内胆3通过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4与供水组件相互连通,内胆3内设置有发热管5与机壳I上设置的控制板14电连接,其进水管8连接有一螺旋状的预热管6,预热管6的出水口靠近内胆3的底部,进水管8的进水口靠近内胆3的顶部,发热管5的外围设置有涡轮加热部件7。预热管6环绕在涡轮加热部件7的外围,本实施例的预热管6为由下至上螺旋的螺旋管(也可选择为多层环形管),预热管6的顶端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直管,预热管6的出水口为该直管的端部,预热管6的出水口靠近涡轮加热部件7的进水位。在自来水压力的作用下,自来水再进入内胆3,达到预热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热效率、从而节省加热时间。而预热管6 (螺旋管)本身就可对内胆3的液体产生扰动,使内胆3的加热效果更好。为了使预热管6的导热效果更好,预热管6为紫铜管,其比一般金属做的预热管导热性提高
I.57 2. 54 倍。涡轮加热部件7为喇叭状(或柱形),涡轮加热部件7的中部向上逐渐缩小并形成一出水位;进水位位于涡轮加热部件7的下部,进水口与出水口相互贯通,且为一体设置。涡轮加热部件7的进水位与内胆3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其出水位的直径与进水位的直径的比例为2: I。其目的在于发热管5工作时,水被加热而逐渐升温,以致使热水向上流动。由于涡轮加热部件7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让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速度能从而使热水流速增力口,当热水流向到涡轮加热部件7的出水位时会向上喷射,会形成左、右两个循环流。此时涡轮加热部件7的下部则形成负压,冷水经过涡轮加热部件7的进水位进入,发热管5继续对水进行加热,若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发热管5停止加热。另外,涡轮加热部件7还应该与发热管5之间保持较为合理的间距,同时涡轮加热部件7进水位的直径<涡轮加热部件7的最大直径,使其出水量提高,产生更好的循环流效果,满足提供温度适中和源源不断供应热水的要求。[0025]涡轮加热部件5通过其上设置的连接件与内胆3相互配合固定,防止其发生位移。内胆3和涡轮加热部件7为金属制件,优选采用不锈钢,以达到耐热及耐腐蚀的目的。内胆3上还设置有温控器15与控制板14电连接,机壳I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总成12与控制板14电连接,通过显示面板总成12可控制热水器的工作,包括冬夏模式的转换功能,可以让用户自由选择所需水温,能有效帮助用户得到最舒适的使用效果。机壳I的底部设置有底壳2,底壳内设置有分别与进水管8和出水管4连接的防电墙9。防电墙9采用“防电自动断开保护闸+防电墙”的双重防电墙隔离技术,实时监控防止产品漏电,利用管路阻值减少热水电流,就像建起一到隔离墙,彻底解决电热水器因使用环境引起的机身带电或水带电等得安全问题,保证其安全可靠。内胆3通过其上设置的内胆支脚13与机壳I固定连接,机壳I上还设置有挂板10,便于热水器的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包括机壳(I)和设置在其内的内胆(3),内胆(3)通过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4)与供水组件相互连通,内胆(3)内设置有发热管(5)与机壳(I)上设置的控制板(14)电连接,其特征是进水管(8)连接有一螺旋状的预热管(6),预热管(6)的出水口靠近内胆(3)的底部,进水管(8)的进水口靠近内胆(3)的顶部,发热管(5)的外围设置有涡轮加热部件(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预热管(6)环绕在涡轮加热部件(7)的外围,预热管(6)为由下至上螺旋的螺旋管,或多层环形管,预热管(6)的顶端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直管,预热管(6)的出水口为该直管的端部,预热管(6)的出水口靠近涡轮加热部件(7)的进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涡轮加热部件(7)为柱形或喇叭状,涡轮加热部件(7)的中部向上逐渐缩小并形成一出水位;进水位位于涡轮加热部件(7)的下部,进水口与出水口相互贯通,且为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涡轮加热部件(7)的进水位与内胆(3)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其出水位的直径与进水位的直径的比例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涡轮加热部件(5)通过其上设置的连接件与发热管(5)和/或内胆(3)相互配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预热管(6)为紫铜管,内胆(3)和涡轮加热部件(7)为金属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内胆(3)上还设置有温控器(15)与控制板(14)电连接,机壳(I)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总成(12)与控制板(14)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机壳(I)的底部设置有底壳(2),底壳内设置有分别与进水管(8)和出水管(4)连接的防电墙(9)。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内胆(3)通过其上设置的内胆支脚(13 )与机壳(I)固定连接,机壳(I)上还设置有挂板(IO )。
专利摘要一种涡轮速热式热水器,包括机壳和设置在其内的内胆,内胆通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与供水组件相互连通,内胆内设置有发热管与机壳上设置的控制板电连接,其进水管连接有一螺旋状的预热管,预热管的出水口靠近内胆的底部,进水管的进水口靠近内胆的顶部,发热管的外围设置有涡轮加热部件。预热管环绕在涡轮加热部件的外围,预热管为由下至上螺旋的螺旋管,或多层环形管,预热管的顶端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直管,预热管的出水口为该直管的端部,预热管的出水口靠近涡轮加热部件的进水位。本实用新型利用预热管对自来水先预热,有利于提高热效率、从而节省加热时间;涡轮加热部件使内胆内的水形成左、右两个循环流,以实现水在短时间快速加热至所需的温度。
文档编号F24H1/00GK202792480SQ2012204005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梁垣生 申请人:梁垣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