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58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智能新风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机房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通信行业和经济的共同迅猛发展,通信的普及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设,机房的空调耗能和节能问题早已引起通信行业的普遍关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机房智能新风系统应时而生,目前已普遍用来冷却机房进行节能降耗。[0003]智能新风系统通过设置送、排风机组,在室外温度低于通信基站内控制温度时,将室外新风空气直接引入室内,通过室内外空气的热湿交换,有效地将基站内的热量迅速向外迁移,从而达到降低基站内部温度的目的。送风风机一般安装在机房内的一侧壁下部,排风机组在相对另一侧壁顶部,也较好的实现了机房内底部送冷风,顶部排热风的最佳散热状况。智能新风系统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节省基站空调全年能耗的30% 80% (根据不同基站环境而定)。由于室内外空气直接引入室内,为保证基站洁净度要求,还可增设过滤网,并通过环境采样装置、控制电路对设备和机房环境进行监控,保证系统的正常换热工作。[0004]然而,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设备宽度和设备深度尺寸较大,对小型机房的适应性较差。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对小型机房有良好的适应性。[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对小型机房有良好的适应性,且可针对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灵活地进行合适的差异化配置,大大增强产品对各地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8]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机箱内的送风风机、送风风门组件、至少与所述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环境采样装置,所述送风风门组件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且在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和送风风道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重点在于:[0009]所述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在所述隔板上对应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风机口,送风风机通过该风机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而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壁上,且在其相对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0010]优选地,在所述机箱的顶壁上还设置有混风风道进风口。[0011 ] 优选地,还包括有混风调节板,该混风调节板可滑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上。[0012]优选地,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安装在送风风机壳体顶部的多路室内温度传感 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和/或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或者外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或多路靠 近所述过滤网外侧设置的空气洁净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 过滤网外侧和内侧的两个探头。[0013]优选地,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其数量为一个。[0014]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组件为电动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一风门和与该第一风 门连接的电磁驱动器,该电磁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0015]或者,所述送风风门组件为重力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二风门。[0016]或者,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和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内对应所述送风 风道进风口的位置。[0017]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包括有电动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一风门和与该第 一风门连接的电磁驱动器,该电磁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0018]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组件还包括有重力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二风门。[0019]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用于替换所述送风风门组件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过滤 网内侧的送风风门过渡件。[0020]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板 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件和上凹字形板件。[0021]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 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机箱内的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与 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环境采样装置,且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设置有过滤网,重点在 于:[0022]所述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置有所述 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在所述隔板上对应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风机口,送风风 机通过该风机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而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 壁上,且在其相对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0023]优选地,在过滤网内侧还设置有送风风门过渡件。[0024]优选地,在所述机箱的顶壁上还设置有混风风道进风口。[0025]优选地,在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上设置有混风调节板。[0026]优选地,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安装在送风风机壳体顶部的多路室内温度传感 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和/或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或者外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或多路靠 近所述过滤网外侧设置的空气洁净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 过滤网外侧和内侧的两个探头。[0027]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板 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件和上凹字形板件。[0028]优选地,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其数量为一个。[00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将机箱内部隔成上下两层空间,下层空间水平设置单个 送风风机、上层空间设置送风风道和送风风门组件,且配置多种送风风门组件状态,从而实现了结构紧凑、对小型机房有良好的适应性的效果,且实现了可针对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灵活地进行合适的差异化配置的效果,大大增强产品对各地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对大型机房也同样适用。[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003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中送风风门组件和过滤网的分解示意图。[003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的正常送风状态示意图。[003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应急送风状态示意图。[003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停止送风状态示意图。[003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内置状态的一个侧面示意图。[003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二实施例的正常送风状态示意图。[003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004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004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三实施例的正常送风状态示意图。[0042]附图标记说明:[0043]I...机箱2…送风风机3…送风风门组件4…控制电路[0044]5…环境米样装置6…送风风道7…过滤网10…隔板[0045]11…送风风道进风口 12…送风风道出风口 13…混风风道进风口[0046]14…混风调节板 15…风机口[0047]31…电动式风门组件32…重力式风门组件33…风门过渡件[0048]311…第一风门312…电磁驱动阀313…风门驱动轴[0049]321…第二风门331…下凹型板件332…上凹型板件[0050]41…控制电路盖板42…控制面板51…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新风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设置在机箱I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 11、送风风道出风口 12,设置在机箱I内的送风风机2、送风风门组件3、至少与所述送风风机2电连接的控制电路4、 与该控制电路4电连接的环境采样装置5,所述送风风门组件3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 11内侧,且在所述送风风门组件3和送风风道进风口 1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并且:[0052]所述机箱I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10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机2、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6,在所述隔板10上对应送风风机2的位置设置有风机口 15,送风风机2通过该风机口 15与所述送风风道6连通,而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 11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壁上,且在其相对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机2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 12。[0053]另外,在所述机箱I的顶壁上还设置有混风风道进风口 13。[0054]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有混风调节板14,该混风调节板14可滑动调节地设置在所 述混风风道进风口 13上。[005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风门组件3可为电动式风门组件31,其包括有 第一风门311和与该第一风门311连接的电磁驱动器312,该电磁驱动器312与所述控制电 路4电连接,并通过风门驱动轴313连接到第一风门311。[0056]具体实现时,所述环境采样装置5可包括有安装在送风风机2壳体顶部的多路室 内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或设置在所述机箱I内部或者外表面上 的压力传感器51、和/或多路靠近所述过滤网7外侧设置的空气洁净度传感器(图中未示 出),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51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网7外侧和内侧的两个探头511, 用于探测过滤网内侧和外侧的压差。[005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各种传感器。[0058]1、多路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感应器的应用。[0059]为了适当减少安装工程量,避免室内温传感器在智能新风系统在运输、安装过程 中遭到损坏,本实施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送风风机壳体顶部和室内 气流相通,若用户需要检测机房内部其他区域的温湿度情况可以自行将温度传感器和温湿 度拉出安装在需要的位置。[0060]2、多路空气洁净度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的应用。[0061]通过多路空气洁净度传感器监测进入机房内空气的洁净度,根据机房洁净度的要 求控制送风风机的启停和送风风门组件的开合,保证机房内空气洁净度满足要求,从而保 证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房内内空气的洁净度较好且过滤网没有被堵死时,送风风门 打开,系统工作在正常送室外新风状态下;当室外空气洁净度很差且过滤网没有被堵死时, 为了保证机房的空气洁净度,确保机房内通讯设备的正常通风散热,电磁驱动阀关闭,系统 工作在应急室内循环送风状态下,并向外输出室外空气质量差告警。[0062]3、灵活的压力传感器布置方式。[0063]压力传感器51既可以外置在机箱I外壁上,如图6所示,也可内置在控制电路4 的安装板上,位于控制电路4和电磁驱动阀312之间。压力传感器51外置可以帮助机房运 维人员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灵活调节过滤网7堵塞报警的参数,以便有效进行 过滤网7的维护和更换;压力传感器51内置则可使送风风机2整体美观性更强,同时也降 低了现场安装调试的难度。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最节约成本的方案为只在关键 运用场景选配压力传感器51且将其外置;最可靠且在客户端使用最便利的方案为压力传 感器51内置,内置式的压力传感器51在产品的整体外观上有较大优势,但对于不需要精确 告警过滤网状态的运用场景又存在成本上的浪费。[0064]系统出厂前就已经设定好压力传感器51的告警值,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 以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条件拆下控制电路盖板41灵活调整内置式压力传感器 51主表盘的告警值,或直接在机箱I上调整外置式压力传感器51主表盘的告警值。[0065]4、分布式压力传感器的运用和滤网堵塞的智能判断。[0066]控制电路4接收安装在过滤网7两侧的压力传感器探头511反馈的室内外压差 值,并通过对压力传感器51反馈的压差告警信号综合判断过滤网是否堵塞,由于送风风机2的转速异常或者室外大气压力随气候的变换产生的短时异常也会造成压力传感器探头 511测得的室内外气压差值异常,因此,控制电路4不间断的收集压力传感器51反馈的压差 告警信号,但只有在压差告警信号一直维持一定周期后判定为过滤网7堵塞,避免了各种 滤网堵塞告警的误判。一旦判定过滤网堵塞,系统立即进入应急室内循环散热状态,原来既 定的各种风机控制策略全部失效,送风风机全速运行,同时向外发送滤网堵塞告警信号,应 急室内循环散热状态会一直维持,机房人员清理完过滤网消除了滤网堵塞告镜信号之后, 系统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0067]下面参考图3_图5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0068]如图3所示,当室外空气洁净度良好且过滤网7没有被堵死时,送风风门组件3打 开,系统工作在正常送新风状态下。[0069]如图4所示,当室外空气洁净度很差或过滤网7被堵死时,为了保证机房内通讯设 备的正常通风散热,送风风门组件3关闭,混风风道进风口 13打开,系统工作在应急室内循 环送风状态下,在送风风机2的作用下从混风风道进风口 13抽入机房内部的热空气;同时 控制电路4根据安装在过滤网7两侧的压力传感器探头511反馈的室内外压差值,输出过 滤网堵塞告警;或者根据安装在过滤网7附近的灰尘传感器所测得的室外空气灰尘粒子浓 度值,输出室外空气质量差告警。[0070]如图5所示,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且完全无需任何制冷设备给机房散热时,送风 风机2停止工作,送风风门组件3关闭,可以杜绝室外过冷的空气靠自然对流进入机房内部 “冻坏”通讯设备。[0071]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现方式,所述送风风机2采用离心式风机,其数量为一个。[007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51的安装方式。[0073]用户可以根基实际需求自行决定是否安装外置的压力传感器。若不安装外置的 压力传感器只需在新风系统投入使用前安排好新风系统的维护计划,定期安排运维人员对 过滤网进行维护即可。若需要安装外置的的压力传感器,按图示分别安装在过滤网来测的 压力探头、传感器主表盘、相关通讯线缆即可。外置式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方案能方便基层运 维人员观察和调整相关压差告警值,系统在运输过程中仅将压力传感器组件放置系统包装 中,现场安装调试系统时才会装上压力传感器组件。[007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0075]采用单个送风风机水平底置方案,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室外新风送入机房,过滤网 和风门组件只占用机箱上层空间的部分送风风道,简洁的风道设计使得送风风机进风口和 出风口的距离缩短至最短,在设备宽度尺寸和设备深度尺寸上做到了紧凑小巧,减少了智 能新风系统对机房有限空间的占用,提升了对小型机房的适应性,也可用在大型机房,为机 房的空间利用率的提升创造了条件。[0076]混风风道进风口的设置,使得系统在过滤网堵死的情况下多了应急室内循环散热 的功能,降低了机房出现高温情况的风险。而采用滑动式的混风调节板设计,降低了高度尺 寸,节省安装空间,保证了结构的紧凑性。[0077]多褶皱过滤网顶置式设计,既增大了过滤网的过滤面积,又方便过滤网的更换操 作,不必打开整机,不需任何工具辅助,省时省力。[0078]下面参考图7和图8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新风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送风风门组件3采用重 力式风门组件32,其包括有第二风门321。[007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0080]如图7所示,当室外空气洁净度良好且过滤网7没有被堵死时,重力式风门组件32 在送风风机2的作用下自动被“抽”开,系统工作在正常送新风状态下。[0081]当过滤网7被堵死时,重力式风门组件32在过滤网堵塞的情况下受重力作用自动 关闭,系统工作在应急室内循环送风状态下,为了保证机房内通讯设备的正常通风散热,在 送风风机2的作用下系统从混风风道进风口 13抽入机房内部的热空气;同时控制电路4根 据安装在过滤网7两侧的压力传感器探头511反馈的室内外压差值,输出过滤网堵塞告警。[0082]当室外空气洁净度很差时,控制电路4根据安装在过滤网7附近的灰尘传感器所 测得的室外空气灰尘粒子浓度值,输出室外空气质量差告警,同时控制送风风机2停止工 作,重力式风门组件32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阻止污浊空气进入机房。[0083]当室内外温差较大且完全无需任何制冷设备给机房散热时,送风风机2停止工 作,重力式风门组件32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杜绝室外过冷的空气靠自然对流进入机房 内部“冻坏”通讯设备。[0084]当室外空气洁净度恢复到允许系统工作的标准时,控制电路根据安装在过滤网附 近的灰尘传感器所测得的室外空气灰尘粒子浓度值停止输出室外空气质量差告警,同时启 动送风风机2工作,在送风风机2作用下重力式风门组件自动自动被“抽”开,系统恢复到 正常送新风状态下。[0085]下面参考图9和图10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新风系统的第三实施例;如 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没有设置送风风门 组件。[008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可在过滤网7内侧设置送风风门过渡件33。 具体实现时,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33可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I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 板10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件331和上凹字形板件332。[008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0088]如图10所示,当室外空气洁净度良好且过滤网7没有被堵死时,系统工作在正常 送新风状态下。[0089]当室外空气洁净度很差或过滤网7被堵死时,为了保证机房内通讯设备的正常通 风散热,在送风风机2的作用下,从混风风道进风口 13抽入机房内部的热空气,系统工作在 应急室内循环送风状态。此时控制电路4根据安装在过滤网7两侧的压力传感器探头反馈 的室内外压差值,输出过滤网堵塞告警;或者根据安装在过滤网7附近的灰尘传感器所测 得的室外空气灰尘粒子浓度值,输出室外空气质量差告警。[0090]当室内外温差较大且完全无需任何制冷设备给机房散热时,送风风机2停止工 作,通过过滤网7和室外防护罩(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可以杜绝室外过冷的空气靠自然对 流进入机房内部“冻坏”通讯设备。[0091]上述第二实施例中采用重力式风门组件和第三实施例中不设置送风风门组件的 方案,可以降低由于电磁驱动器的故障而导致智能新风系统的新风送入功能部分或完全丧 失的风险。[0092]下面参考图1-图10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新风系统的第四实施例;如 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送风风门组 件3和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并且,送风风门组件3既包括有电 动式风门组件31,也包括有重力式风门组件32 ;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有可拆卸的送风风 门过渡件33。即本实施例灵活地综合了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所有送风风门组件 状态。[0093]具体实现时,所述电动式风门组件31具体包括有第一风门311和与该第一风门 311连接的电磁驱动器312,该电磁驱动器312与控制电路4电连接。[0094]所述重力式风门组件32包括有第二风门321。[0095]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33可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I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板 10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331件和上凹字形板件332。[0096]本实施例的机箱为通用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的新风系统运 用提供多种个性化的配置选择。在空气洁净度较好且四季分明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送风 风门组件可采用重力式风门组件,既能保证春秋两季的机房降温散热需求,也能保证冬季 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的机房保温功能;在空气洁净度较好且四季不分明冬季气温高于零度 的地区,无需采用送风风门组件即可来保证春秋冬三季的机房降温散热需,这种条件下,可 在过滤网7内侧配置风门风门过渡件;在空气洁净度较差或有沙尘暴气候的地区,送风风 门组件可采用电动式风门组件来实现隔尘保温功能。其中,无送风风门组件和重力式风门 组件的配置方案可以降低由于电磁驱动器的故障而导致智能新风系统的新风送入功能部 分或完全丧失的风险。[0097]使用时,在本实施例安装了电动式风门组件31的状态下,只需拆下电磁驱动器 312、风门驱动轴313、紧固螺钉即可取出整个电动式风门组件31,换上重力式风门组件32 后,用被拆下的紧固螺钉将其固定,即可完成重力式风门32组件的更换。[0098]在本实施例安装了重力式风门组件32的状态下,只需拆下所述紧固螺钉,即可取 出重力式风门组件32,换上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33后,用被拆下的紧固螺钉将其固定,即 可完成送风风门过渡件33的更换。[0099]依次类推,可灵活方便地完成各种送风风门组件状态的配置。[010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机箱内的送风风机、送风风门组件、至少与所述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环境采样装置,所述送风风门组件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且在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和送风风道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在所述隔板上对应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风机口,送风风机通过该风机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而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壁上,且在其相对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的顶壁上还设置有混风风道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混风调节板,该混风调节板可滑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上。
4.如权利要3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安装在送风风机壳体顶部的多路室内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和/或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或者外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或多路靠近所述过滤网外侧设置的空气洁净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外侧和内侧的两个探头。
5.如权利要4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其数量为一个。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门组件为电动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一风门和与该第一风门连接的电磁驱动器,该电磁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门组件为重力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二风门。
8.—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和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内对应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包括 有电动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一风门和与该第一风门连接的电磁驱动器,该电磁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门组件还包括有重力式风门组件,其包括有第二风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有用于替换所述送风风门组件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内侧的送风风门过渡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板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件和上凹字形板件。
13.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机箱内的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环境采样装置,且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设置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在所述隔板上对应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风机口,送风风机通过该风机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而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壁上,且在其相对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过滤网内侧还设置有送风风门过渡件。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的顶壁上还设置有混风风道进风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上设置有混风调节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安装在送风风机壳体顶部的多路室内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和/或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或者外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或多路靠近所述过滤网外侧设置的空气洁净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外侧和内侧的两个探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板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件和上凹字形板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式风 机,其数量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机箱内的送风风机、送风风门组件、控制电路、环境采样装置,送风风门组件设置在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且在送风风门组件和送风风道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置有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在隔板上对应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风机口,送风风机通过该风机口与送风风道连通,而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壁上,且在其相对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机的位置设置有送风风道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对小型机房有良好的适应性,且可针对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灵活配置。
文档编号F24F7/06GK202973424SQ20122074567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葛俊, 董永森 申请人: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