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843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强化室内自然通风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能耗在社会总的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我国,建筑能耗大约占到每年总能耗的30%,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在建筑能耗中,通风能耗又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采取合理的通风技术来降低通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自然通风技术作为一种节能和对环境友好的被动式通风冷却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节能、环保,又能够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降低建筑能耗。目前,用来强化建筑内自然通风的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强化烟 技术和采用屋顶通风器或者通风帽的屋顶通风技术,单一的利用太阳能或者风能。然而单一的利用一种能源很容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稳定性较差,难以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自然通风的目的。例如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技术在无太阳辐射或者夜间不能够有效的工作,而屋顶通风技术所采用的屋顶通风器或者通风帽在无风或者弱风的情况下起不到强化通风的效果,甚至由于设备本身自有的阻力弱化建筑自然通风能力。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具体地即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强化建筑物内自然通风,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包括透明玻璃盖板、安装于建筑南向外墙上的集热板、形成于透明玻璃盖板及集热板之间的空气通道、设置于空气通道顶部的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以及安装于建筑偏北一侧的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所述空气通道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本发明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能够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增强建筑自然通风能力,克服了利用单一能源的不足,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有效加强室内通风效果,改善空气品质,且不需消耗电能,节能效果良好。


图1是本发明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安装于建筑物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主要包括在建筑南向外墙上的太阳能烟囱、太阳能烟囱顶部的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以及安装于建筑偏北一侧的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的太阳能烟囱依附于建筑南向外墙4,包括集热墙、透明玻璃盖板1、空气通道2。所述集热墙体从内至外依次设有隔热材料层5、建筑南向外墙4、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集热板3 ;集热墙的外侧设有透光性及强度均较好的透明玻璃盖板1,并在透明玻璃盖板I内表面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空气通道2设置于透明玻璃盖板I及集热板3之间。空气通道2的厚度为具体可根据建筑的具体高度加以调整;在集热墙的下方设有与空气通道2相通的带阀门6的下通风口,该下通风口将空气通道2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下通风口的高度根据建筑的具体高度加以调整,为了保持系统的通风性能,优选的,集热板高度3、空气通道2厚度、下通风口高度之比为10:1:1左右。所述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设置于太阳能烟囱的顶部,即空气通道2顶部并与空气通道2连通。所述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及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均包括底部基座13、旋转主体11、连接底部基座13及旋转主体11的轴承轮毂12、以及安装于旋转主体11上的导风装置10,所述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设有进风口 14,所述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设有排风口 15。轴承轮毂12保证旋转主体11随风向旋转自如,所述轴承轮毂12的外圈与底部基座13上端口相连,轴承轮毂12的内圈与旋转主体11相连。旋转主体11的上部固有导风装置10,从而随时根据风向调整进风口 14或者排风口 15的朝向,保证进风口 14始终处于迎风面,即进风口 14处于正压区,保证排风口 15始终处于背风面,即排风口 15处于负压区,从而增加了系统的抽吸效应,强化自然通风。以下通过应用原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白天,太阳辐射透过透明玻璃盖板I照射在涂有吸收性涂料的集热板3上,集热板3温度升高通过对流换热的形式重新释放到空气通道2的空气中,空气受热升温,当空气通道2内的空气温度超过室外空气温度时,由于室内外空气的密度差,空气通道2内的空气上升从系统的排风口 15流出,而进风口 14则不断的有空气吸入补充,从而实现太阳能热压通风。当室外有风时,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上的导风装置10使进风口 14总能捕捉到主导风向并使进风口 14处于来流的正压区(迎风面),利用主导风向在迎风面形成的动压产生驱动力,将室外新风进入建筑物内;同时,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上的导风装置10使排气口总是处于背风面涡流负压区(背风面),利用背风面涡流负压区形成的抽力,可以将建筑物内的污浊的空气抽出室外,从而实现了建筑房间内风压通风。本发明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增强建筑自然通风能力,克服了利用单一能源的不足,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有效加强室内通风效果,改善空气品质,且不需消耗电能,节能效果良好。且该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能够广泛的应用于住宅建筑和工业厂房等自然通风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玻璃盖板(I)、安装于建筑南向外墙上的集热板(3)、形成于透明玻璃盖板(I)及集热板(3)之间的空气通道(2)、设置于空气通道(2)顶部的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以及安装于建筑偏北一侧的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所述空气通道(2)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及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均包括底部基座(13)、旋转主体(11)、连接底部基座(13)及旋转主体(11)的轴承轮毂(12)、以及安装于旋转主体(11)上的导风装置(10),所述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9)设有进风口( 14),所述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8)设有排风口( 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建筑南向外墙内侧的隔热材料层(5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2)的下侧设有带阀门(6)的下通风口,该下通风口将空气通道(2)与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能耗的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包括透明玻璃盖板、安装于建筑南向外墙上的集热板、形成于透明玻璃盖板及集热墙之间的空气通道,设置于空气通道顶部的风诱导式旋转排风帽、以及风诱导式旋转进风帽,以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增强建筑自然通风能力,克服了利用单一能源的不足,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有效加强室内通风效果,改善空气品质,且不需消耗电能,节能效果良好,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F24F7/00GK103148557SQ2013100629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张军, 任宗党, 徐成威, 陈孝武, 谢文霞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