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房专用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094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干燥房专用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干燥房专用热风炉,在燃烧室的顶部,用钢板卷制成的拱形炉顶,与拱形炉顶边缘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以及火网构成燃烧室,火网与底板之间是灰箱;紧靠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的内侧砌筑耐火砖炉衬,在灰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二次风管,燃烧室的后板的上部是出火口管板,连接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是由多根小口径翅片管为一组,由至少三组小口径翅片管,经连接箱排列成上、中、下三层,依次连接贯通,构成一个高温烟气流通路,形成两个端口,上端口与出火口管板连接,下端口与集烟箱连接,烟囱自集烟箱中部下方引出。本发明主要用于配套干燥房,对竹木制品和农副产品的烘烤。
【专利说明】干燥房专用热风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尤其是一种能耗低,温升快的竹木制品干燥房专用热风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与竹木制品干燥房配套的热风炉虽然种类很多,就配套干燥房的直燃式热风炉而言,其典型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热风炉是用钢板卷成一圆心角大等于180°的圆弓形长筒,在该长筒的前部设为燃烧室,燃烧室的下方设一灰斗,在灰斗与燃烧室之间设有平栅炉蓖,圆弓形长筒的后部为高温烟气导出管,该管的后端与一简单的列管散热器联接,该散热器由两根、或四根最多六根粗大的钢管构成;列管散热器的上方的一端设一烟囱。炉膛的热烟气流经烟气导出管、列管散热器和烟?顺排至大气;另一种配套干燥房的直燃式热风炉的高温烟气导出管和散热器部分与前述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将平栅炉蓖改为梯形炉排。上述配套干燥房的直燃式热风炉的缺陷是,热风炉列管散热器设计简陋,其散热管的管径粗大,散热效率低,占据的空间大,增加了热风循环的风阻,升温慢,能耗高,与炉膛连接的高温烟气导出管,处在列管散热器的下方,不但离排风扇较远,而且由于受到粗大管径的列管散热器的阻隔,致使小功率的排风扇输入的空气难以对高温烟气导出管散热,导致其因过热而烧损,极大地缩短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竹木制品干燥房热风炉升温慢,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房热风炉,该热风炉能耗低,温升快,使用寿命长。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燥房专用热风炉由燃烧室和翅片管换热器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的顶部,是用钢板卷制而成的拱形炉顶,拱形炉顶边缘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以及火网构成燃烧室,火网与底板之间是灰箱;紧靠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的内侧砌筑耐火砖炉衬,在灰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二次风管,以便空气自清灰口进入灰箱后,一部分空气将经过二次风管进入燃烧室上方;燃烧室的前板上设有炉口、清灰口,后板的上部是出火口管板,连接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是由多根小口径翅片管为一组,由至少三组小口径翅片管,经连接箱排列成上、中、下三层,依次连接贯通,构成一个高温烟气流通路,形成两个端口,上端口与出火口管板连接,下端口与集烟箱连接,烟囱自集烟箱中部下方引出,在引风机的导引下,炉膛内的高温烟气流,由上而下依次经过上、中、下三层翅片管换热器,到达集烟箱后,从烟?排出,构成高温烟气流倒焰循环;在翅片管换热器和拱形炉顶的上方设大风量轴流风机,使得该干燥房热风炉的高温部分全部处在风量、风压最大值的区域,使翅片管换热器和拱形炉顶散热快,避免了高温烧损;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均轧制成向外鼓出的弧形,板的内侧设有加强筋,以防止其因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损坏燃烧室中的耐火砖炉衬。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热效高,能耗低,温升快,由于采用了高温烟气流倒焰循环,使得该干燥房专用热风炉的高温部分全部处在轴流风机的风量、风压最大值的区域,有效避免了高温部分,过热烧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0007]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08]图3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4是图1的D——D剖视图图中1.燃烧室,2.拱形炉顶,3.前板,4.后板,5.炉口,6.清灰口,7.翅片管散热器,
8.连接箱,9.引风机,10.出火口管板,11.集烟箱,12.烟囱,13.二次风管,14.耐火砖炉衬,15.左侧板,16.右侧板,17.轴流风机,18.火网,19.灰箱,2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干燥房专用热风炉包括燃烧室(I)和翅片管换热器(7)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室(I)的顶部,是用钢板卷制成的拱形炉顶(2),拱形炉顶(2)边缘连接的左侧板(15)、右侧板(16),前板(3)、后板(4)以及火网(18)构成燃烧室(1),火网(18)与底板(20)之间是灰箱(19);紧靠左侧板(15)、右侧板(16)、前板(3)、后板(4)的内侧砌筑耐火砖炉衬(14),在灰箱(19)与燃烧室(I)之间,设有二次风管(13),以便空气自清灰口(6)进入灰箱(19)后,一部分空气将经过二次风管(13)进入燃烧室(I)上方;燃烧室(I)的前板(3)上设有炉口(5)、清灰口(6),后板(4)的上部是出火口管板(10),连接翅片管换热器(7);翅片管换热器(7)是由多根小口径翅片管为一组,由至少三组小口径翅片管,经连接箱(8)排列成上、中、下三层,依次连接贯通,构成一个高温烟气流通路,形成两个端口,上端口与出火口管板(10)连接,下端口与集烟箱(11)连接,烟囱(12)自集烟箱(11)中部下方引出,在引风机(9)的导引下,炉膛内的高温烟气流,由上而下依次经过上、中、下三层翅片管换热器
(7),到达集烟箱(11)后,从烟囱(12)排出,构成高温烟气流倒焰循环;在翅片管换热器(7)和拱形炉顶(2)的上方设大风量轴流风机(17),使得该干燥房热风炉的高温部分全部处在风量、风压最大值的区域,使翅片管换热器(7)和拱形炉顶(2)散热快,避免了高温烧损?’左侧板(15)、右侧板(16)、前板(3)、后板(4)均轧制成向外鼓出的弧形,板的内侧设有加强筋,以防止其因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损坏燃烧室(I)中的耐火砖炉衬(14)。
【权利要求】
1.一种干燥房专用热风炉,由燃烧室和翅片管换热器构成,其特征是:燃烧室的顶部,是用钢板卷制成的拱形炉顶,与拱形炉顶边缘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以及火网构成燃烧室,火网与底板之间是灰箱;紧靠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的内侧砌筑耐火砖炉衬,在灰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二次风管,燃烧室的前板上设有炉口、清灰口,后板的上部是出火口管板,连接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是由多根小口径翅片管为一组,由至少三组小口径翅片管,经连接箱排列成上、中、下三层,依次连接贯通,构成一个高温烟气流通路,形成两个端口,上端口与出火口管板连接,下端口与集烟箱连接,烟囱自集烟箱中部下方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房专用热风炉,其特征是:在翅片管换热器和拱形炉顶的上方设大风量轴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房专用热风炉,其特征是: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均轧制成向外鼓出的弧形,板的内侧设有加强筋。
【文档编号】F26B21/00GK103499193SQ201310481040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菊泉 申请人:李菊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