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19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空调风道结构一般都由进风口、离心风机、蒸发器和出风口组成。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经过离心风机离心加速后,空气经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再由出风口吹向室内。目前,出风口大多设计成矩形状,在出风口处加入格栅或者扇叶后与出风口构成空调的送风装置,利用格栅或扇叶平衡出风口处的出风风量和控制出风风向。这样的送风装置仅能将蒸发器热交换后的空气送出来,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而且,从出风口吹出来的风力大小完全取决于空调进风口进风量的大小以及离心风机的功率大小,其本身不能增大进风风量,因而对室内空气的流动起不到明显的增强效果。另一方面,对于空调送风装置,其结构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空气流动速度,进而影响出风效果。而本实用新型正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而进行研究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空调送风装置不仅可以提高空调出风的柔和性,而且利于空气流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所述空调送风装置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开口,在所述环形开口上还设有将所述环形开口分割为多个连通所述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出风口的多个环形导流片,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通过连接筋连接固定。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环形导流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筋插入到所述通孔中实现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连接固定。或者,所述环形导流片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环形导流片的卡槽卡装在所述连接筋上实现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连接固定。又或,所述连接筋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环形导流片卡装在所述连接筋的卡槽上实现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连接固定。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所述连接筋为多道,且沿所述环形导流片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为保证出风均匀性,多个环形导流片以从前往后周长渐缩式结构依次排列。[0012]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环形开口的宽度优选占整个所述环形罩体宽度的1/8-3/4。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进一步保证出风均匀性,多个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宽度相
坐寸ο优选的,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宽度为5_35mm。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为方便在空调中的装配,所述空调送风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罩体外周的环形外壳,所述环形罩体与所述环形外壳前后两端封闭连接,内部形成稳流风道,在所述环形外壳壁上形成有热交换空气进口,所述稳流风道通过所述热交换空气进口与所述空调内部风道相连通,所述环形开口与所述稳流风道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空调中应用具有本实用新型导流片及其连接结构的空调送风装置之后,能够将空调内部热交换空气及外部非热交换空气形成混合空气而送出,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空 调送风装置的立式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空调送风装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第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第三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的描述。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
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端或后端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下述的热交换空气是指空调内部经蒸发器热交换后的空气;非热交换空气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空气,是相对于热交换空气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蒸发器的部分空气。下述的环,是指环绕形成的封闭结构,并不局限于圆环。请参考图1,该图1所示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空调送风装置的立式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包括有空调本体I,空调本体I包括构成空调本体I的壳体的前面板11、后背板12、左侧面板、右侧面板及顶板和底板(图中未标注),壳体限定了空调本体I的内部风道15。在内部风道15中自下而上设置有离心风机17、蒸发器16和空调送风装置10。其中,空调送风装置10的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6所示。[0028]图2所示为空调送风装置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其纵剖结构示意图。如图2的立体图及图3的纵剖结构图所示意,同时结合图1所示意,该实施例中的空调送风装置10包括有环形罩体101,环形罩体101中间形成有贯通整个环形罩体101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环形罩体101的前端形成混合空气出口 1016,其后端形成非热交换空气进口1017。在环形罩体的后端开设有连续的环形开口 1011,在环形开口 1011上设有多个连续的环形导流片1012,多个环形导流片1012将环形开口分割为多个连通内部风道15和贯通风道的连续型环形出风口 1013。空调送风装置10还包括有位于环形罩体101外周的环形外壳103,且环形罩体101与环形外壳103前后两端封闭连接,内部形成稳流风道104。在环形外壳103壁上形成有多个热交换空气进口 1031,稳流风道104通过热交换空气进口 1031与空调内部风道15相连通,并通过环形罩体101上的环形开口与贯通风道相连通。通过设置该环形外壳103,在将空调送风装置10装配到空调本体上时,可以直接将环形外壳103与空调本体的前面板11及后背板12固定,装配极其方便。而且,通过设置环形外壳103,便于空调送风装置10与空调本体的内部风道实现密封式连通,利于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空气以足够的速度从空调送风装置10中吹出。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该环形外壳103,仅利用环形罩体101,也可以实现所要求的技术目的。通过在环形罩体101的环形开口 1011上设置环形导流片1012,能够有效稳定并引导空气沿指定方向流动。而且,多个环形导流片1012等间距设置,使得每个环形出风口1013的宽度相等,以保证出风的均匀性。多个环形导流片1012以从前往后(也即沿环形罩体101前端到后端的方向)周长渐缩式结构依次排列,以进一步保证每个环形出风口的出风
一致性。 为方便固定多个环形导流片1012,在每个环形出风口 1013之间、沿环形导流片1012的周向方向上均匀设有多道连接筋106,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1012通过之间的连接筋106连接固定。而位于两端的环形导流片1012可以通过连接筋106与环形开口 1011的两端相固定,或者,两端的环形导流片1012之间固定在环形开口 1011相应端处的环形罩体101壁上,从而,实现了对所有环形导流片1012与环形罩体101的整体固定,保证其实现稳定的导风功能。不同环形出风口 1013之间的连接筋106可以采用如图2及图3所示出的相互错开的位置来设置,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将所有环形出风口 1013中的连接筋106均以相同的周向分布位置而设置,这样,从纵向方向上看,连接筋成为一条断续型的连接筋。环形导流片1012与连接筋106的具体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图4至图6所示的任一种结构。请参考图4所示出的空调送风装置10中环形导流片1012的第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4的剖视图所示意,环形导流片101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在环形导流片1012周向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0128,通孔的个数及开设位置与连接筋106的数量及分布位置相匹配。装配时,将环形导流片1012的通孔分别插入到对应的连接筋106上,从而利用连接筋106实现多个环形导流片1012相互之间的固定以及与环形罩体101的连接固定。采用图4连接结构虽然可以实现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1012之间的连接固定,但是,开孔工艺复杂,装配过程繁琐。为此,可以考虑采用图5或图6所示的连接结构。具体来说,图5示出了空调送风装置10中环形导流片1012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5的剖视图所示意,每道连接筋106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1061,卡槽的个数可以根据安装强度来确定。环形导流片1012卡装在每道连接筋106的相应卡槽1061中,从而利用连接筋106实现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1012之间的连接固定。或者,导流片1012采用图6所示出的第三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6的剖视图所示意,每个环形导流片1012上开设有多个卡槽10129,卡槽的数量及分布与连接筋106的数量及分布位置相匹配。装配时,将每个环形导流片1012的卡槽对应卡装到每道连接筋106上,从而利用连接筋106实现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1012之间的连接固定。结合图1所示意,与空调送风装置10的结构相对应,在空调前面板11的上部开设有混合空气出口 111,在空调后背板12上部、与前面板11上的混合空气出口 11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非热交换空气进口 121。在将空调送风装置10装配到空调中时,环形罩体101前端的混合空气出口 1016及后端的非热交换空气进口 1017分别与前面板11上的混合空气出口 111及后背板12上的非热交换空气进口 121对应封闭连接。在空调中采用上述结构的空调送风装置10之后,空调运行时,室内空气从空调后背板12下方或左侧面板及右侧面板下方开设的进风口(为现有结构,图中未示出)进入空调壳体内部,在离心风机17的作用下,加速吹向蒸发器16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内部风道15吹向各环形出风口 1013,进而经贯通风道后最终从前面板11上的混合空气出口111吹出。与此同时,贯通风道内形成负压,空调外部的室内空气在负压的作用下,将从后背板12上的非热交换空气进口 121进入贯通风道,并与环形出风口 1013吹出的热交换空气形成混合空气后一起送出到室内。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利用空气送风装置10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空气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考虑到空调送风的目的主要是送出合适温度的空气以提高用户舒适性,环形开口1011的宽度W2不宜太小,优选W2占整个环形罩体101宽度Wl的1/8-3/4。更优的,选择其宽度W2为环形罩体101宽·度Wl的1/3-2/3。这里所说的环形罩体101的宽度及环形开口 1011的宽度均是指沿环形罩体101壁方向的宽度。此外,考虑到出风的流畅性,同时兼顾空调送风装置10的整体美观性,环形导流片1012的数量较为重要,而数量的设定可以根据环形出风口 1013与整个环形开口 1011之间的宽度关系来确定。作为优选方式,每个环形出风口 1013的宽度W3为5-35mm,其中10-25mm是其更优选的宽度范围。在环形开口 1011及环形出风口 1013的宽度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需要在环形开口 1011上设置多少个环形导流片1012。其中,环形出风口 1013的宽度也是指沿环形罩体101壁方向的宽度。前面板11上的混合空气出口 111和后背板12上的非热交换空气进口 121的优选形状为圆形。相应的,空调送风装置10中的环形罩体101的形状优选为圆环形。此外,还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的组合,如椭圆形和椭圆形环、正多边形和正多边形环等,也都能实现相应的技术目的。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送风装置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开口,在所述环形开口上设有将所述环形开口分割为多个连通所述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出风口的多个环形导流片,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通过连接筋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流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筋插入到所述通孔中实现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流片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环形导流片的卡槽卡装在所述连接筋上实现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环形导流片卡装在所述连接筋的卡槽上实现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导流片之间的所述连接筋为多道,且沿所述环形导流片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环形导流片以从前往后周长渐缩式结构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 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开口的宽度占整个所述环形罩体宽度的1/8-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宽度为5-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送风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罩体外周的环形外壳,所述环形罩体与所述环形外壳前后两端封闭连接,内部形成稳流风道,在所述环形外壳壁上形成有热交换空气进口,所述稳流风道通过所述热交换空气进口与所述空调内部风道相连通,所述环形开口与所述稳流风道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所述空调送风装置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开口,在所述环形开口上还设有将所述环形开口分割为多个连通所述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出风口的多个环形导流片,相邻两个环形导流片通过连接筋连接固定。在空调中应用具有本实用新型导流片及其连接结构的空调送风装置之后,不仅可以提高空调出风的柔和性,而且利于空气流动。
文档编号F24F13/08GK203100102SQ2013201248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张明杰, 付裕, 袁俊军, 张立臣, 于世鹏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