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193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中一种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附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集热管。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达到所需热水。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想要知道水有没有加满,就要看有没有水从太阳能热水器里流出来,如果当太阳能热水器在加水时没人看管,那么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些太阳能热水器的加水装置,然而这些装置大都需要通过外接电源电来工作,这种做法并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其目的在于:在不需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在加水的过程中不出现浪费水资源现象。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节水型太阳 能加水器,主要由水箱及进水器组成,水箱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水箱上还设置有通气孔、上盖和第二进水口 ;所述通气孔与外界空气相连,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太阳能溢水口相连;进水器上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和阀门连接一端和浮子连接,所述进水器通过螺母固定在水箱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处。所述第一进水口和外界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器通过螺母固定在水箱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处。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最高水位线。 所述水箱的最闻水位线比太阳能热水器最闻水位线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无需消耗电能即可控制太阳能热水器的加水水位,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时出现浪费水资源情况,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水箱10内部的第一进水口 2通过处螺母I固定有进水器。进水器上设置有联动杆6,联动杆6的一端和第一进水口上的阀门9连接,另一端和浮子3连接。水箱10的出水口 7通过管道和太阳能热水器进水口连接。水箱的最高水位线比太阳能热水器最高水位线高。水箱10的上盖5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8,第二进水口 8与太阳能溢水管相连。水箱10的通气孔4高于水箱10内的最高水平线。具体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打开外界水源开关,对水箱进行加水,随着水位不断涨高浮子也不断涨高,当水位到达最高水位线时,浮子拉动联动杆将水箱进水口上的阀门关闭。随着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用完,水箱内的水位也会下降,浮子随之下降,当浮子对联动杆的拉力小于联动杆自身重力时,联动杆开启阀门,这时又可以为水箱加水了。本实用新型纯属机械操作无需外接电源,节能环保,还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综上,本实 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主要由水箱及进水器组成,水箱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水箱上还设置有通气孔、上盖和第二进水口 ;所述通气孔与外界空气相连,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太阳能溢水口相连;进水器上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和阀门连接一端和浮子连接,所述进水器通过螺母固定在水箱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处。
2.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外界水源连接。
3.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器通过螺母固定在水箱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处。
5.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最闻水位线。
6.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最高水位线比太阳能热水器 最高水位线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型太阳能加水器,主要由水箱及进水器组成,水箱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水箱上还设置有通气孔、上盖和第二进水口;通气孔与外界空气相连,上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太阳能溢水口相连;进水器上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一端和阀门连接一端和浮子连接,进水器通过螺母固定在水箱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无需消耗电能即可控制太阳能热水器的加水水位,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时出现浪费水资源情况,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
文档编号F24J2/46GK203116346SQ2013201249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蔡阳 申请人:蔡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