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371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它由洁净室顶板、静压箱式送风通道、均压隔板、弧形辐流罩、阻尼层和高效过滤器组组成;位于所述均压隔板上的均压孔为圆孔或条形孔,当为条形孔时,所述均压隔板由2块以上组成,相邻两块均压隔板之间的间隙可调。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辐流送风”的通风系统,使用静压箱式送风通道,省去了风量调节阀,降低了送、回风系统的运行阻力;静压箱式送风通道与回风口的布置,使洁净室内的有害悬浮粒子在洁净室内扩散速度达到最小,使洁净室内的洁净度达到较高的级别;与单向流洁净室比较,使用的高效过滤器组较少,使洁净室建设投资少,并且运行节能,维修方便。
【专利说明】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属于室内空气洁净【技术领域】,适用于对洁净度有要求的房间,例如医药、食品生产车间、精细加工制造企业的车间和医院的无菌病房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乱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使用通过在洁净室顶部布置一定数量的高效过滤器的方案,经过滤后从室内散流罩射出的洁净气流与洁净室内原有空气混合,使原有空气中的污染物得到了“稀释”。由于其洁净室顶部的高效过滤器使用“点分布”,致使室内气流分布很不均匀,虽然这种乱流洁净室造价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是由于洁净室内气流固有的缺陷,一般仅适用于万级及十万级以上洁净度的洁净室。乱流洁净室常用送回风方式为顶送侧下墙回风。
[0003]乱流洁净室的送风通道的结构如下:
[0004]空调机组使用定型成套产品,其安放机组的机房多数距洁净室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敷设专用的送、回风管道与之进行连接,在洁净室顶部通常也需敷设专用的送风主管道及送风支管道与分散的静压箱进行连接,主送风管道与送风支管道及静压箱之间均设置有调节阀以便进行风量调节。现行的乱流洁净室送、回风管道系统工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并且空调送回风运行阻力大,造成运行费用高。
[0005]乱流洁净室的缺点是由于其送入洁净室内的洁净空气的流场常导致室内部分区域形成“涡流”,使得室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以最小的扩散程度排出,导致洁净室洁净度动态检测效果欠佳。
[0006]目前常用的单向流洁净室是将高效过滤器沿洁净室顶部布满,使整个洁净室形成了均匀分布的洁净气流,大部分污染物随着气流以最短的路径流向回风口。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洁净度,一般用于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另外,单向流洁净室采用地板格栅回风系统,导致造价昂贵。
[0007]单向流洁净室的缺点是成本太高,并且单向流洁净室建造和维修难度较大。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少、能够满足洁净室所需的洁净度级别要求的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洁净室顶板、静压箱式送风通道、均压隔板、弧形辐流罩、阻尼层和高效过滤器组组成;在所述弧形辐流罩上均布有出流孔,所述阻尼层贴于弧形辐流罩的内壁上,所述阻尼层为尼龙材质制成的过滤层;在所述均压隔板上均布有均压孔,所述静压箱式送风通道、均压隔板、弧形辐流罩以及洁净室顶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静压箱式送风通道和弧形辐流罩分别位于洁净室顶板的上方和下方,静压箱式送风通道与均压隔板之间的腔室为通风通道;均压隔板与弧形辐流罩之间的腔室为均压箱;所述弧形辐流罩沿洁净室顶部较长的长度方向中部位置或者沿较长的长度方向侧壁顶部位置通长布置;所述静压箱式送风通道的一端通过高效过滤器组与空调送风管道相连通,所述空调送风管道与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空调出风口静压箱相连通。
[0011]位于所述均压隔板上的均压孔为圆孔或条形孔,当为条形孔时,所述均压隔板由2块以上组成,相邻两块均压隔板之间的间隙可调。
[0012]位于弧形辐流罩上的出流孔为圆孔或条形孔。
[0013]所述均压孔的面积S按等截面均匀送风管道理论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洁净室顶板(3)、静压箱式送风通道(I)、均压隔板(2)、弧形辐流罩(5)、阻尼层(4)和高效过滤器组(8)组成;在所述弧形辐流罩(5)上均布有出流孔,所述阻尼层(4)贴于弧形辐流罩(5)的内壁上,所述阻尼层(4)为尼龙材质制成的过滤层;在所述均压隔板(2)上均布有均压孔,所述静压箱式送风通道(I )、均压隔板(2 )、弧形辐流罩(5 )以及洁净室顶板(3 )之间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静压箱式送风通道(I)和弧形辐流罩(5 )分别位于洁净室顶板(3 )的上方和下方,静压箱式送风通道(I)与均压隔板(2)之间的腔室为通风通道;均压隔板(2)与弧形辐流罩(5)之间的腔室为均压箱;所述弧形辐流罩(5)沿洁净室(18)顶部较长的长度方向中部位置或者沿较长的长度方向侧壁顶部位置通长布置;所述静压箱式送风通道(I)的一端通过高效过滤器组(8 )与空调送风管道(10 )相连通,所述空调送风管道(10 )与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空调出风口静压箱(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均压隔板(2)上的均压孔为圆孔或条形孔,当为条形孔时,所述均压隔板(2)由2块以上组成,相邻两块均压隔板(2)之间的间隙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弧形辐流罩(5 )上的出流孔为圆孔或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孔的面积S按等截面均匀送风管道理论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辐流罩(5)为半圆形辐流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辐流罩(5)的曲率半径由洁净室所需通风量决定,所述弧形辐流罩(5)的曲率半径、出流孔的大小以及开孔密度三者结合决定弧形辐流罩出流孔的风速V,所述风速V的范围为:0.3m/s〈v〈0.5m/s0
【文档编号】F24F13/02GK203385159SQ20132034067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4日
【发明者】宋建立, 宋曼琳, 张建军, 兴长友, 齐亚山, 牛世祯, 曹振宇, 马金龙, 张永宏, 白玉峰, 尹哲 申请人: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