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和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设置在桩基的桩基钢筋笼上,桩基钢筋笼安装于桩基孔内,本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桩基钢筋笼外侧且为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的下端分别与桩基钢筋笼下端平齐或位于桩基钢筋笼的下端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效率高,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可靠性好和使用寿命长,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等优点。
【专利说明】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粧基埋管换热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效果的供热空调系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源热泵系统有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因不受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限制,普遍适用于各个项目。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需在土壤中安装地源侧换热器,用于向土壤吸热或向土壤放热。有的建设项目没有足够的土壤位置用于安装地源侧换热器,为了能解决地源侧换热器安装位置不足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例如,很多建设项目在结构上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桩基。有发明人就将地源侧换热器安装在桩基内,具体的结构为,将地源侧换热器管道与桩基钢筋笼捆绑在一起,地源侧换热器管道捆绑在桩基钢筋笼内侧,钢筋笼由3节或3节以上的钢筋笼组成,地源侧换热器管道由若干节地埋管热熔连接而成,安装第一节钢筋笼后预留一定的尺寸用于连接第二节钢筋笼,第一节钢筋笼和第二节钢筋笼之间焊接相连,当焊接冷却后开始将相邻的两节地埋管热熔连接,以此类推从而完成地源侧换热器的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混凝土导管将混凝土浇灌在桩基孔内,导管自下而上注入混凝土,最后抽出导管,完成桩基施工,该方案比较好地解决了地源侧换热器安装位置不足的问题。
[0004]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各节钢筋笼焊接之后,需等待钢筋表面温度下降后,再对各节之间的换热器管进行热熔连接,每个接头热熔连接约需耗时30S,延长了桩基施工时间;2、每根换热器管在二节钢筋笼连接处均有接头,以常见的W型或双U型桩基埋管换热器为例,每二节钢筋笼之间连接处换热器管有4个接头,如果连接操作不规范,接头处漏水可能性大;3、在对桩基孔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导管的移动可能会损坏绑扎在钢筋笼内表面的换热器管,一旦换热器管此时受损漏水,该桩基内的换热器因无法修补而作废。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时能防止桩基埋管换热器损坏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设置在桩基的桩基钢筋笼上,桩基钢筋笼安装于桩基孔内,本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桩基钢筋笼外侧且为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的下端分别与桩基钢筋笼下端平齐或位于桩基钢筋笼的下端以上。
[0007]显然,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就不需要进行热熔连接,减少了桩基埋管换热器安装对桩基施工时间的影响,也就是说,缩短的施工时间,无形中提高了施工效率;其次,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在桩基孔浇灌混凝土时导管的移动不会触及与损坏绑扎在桩基钢筋笼外侧的桩基埋管换热器,保证桩基埋管换热器不被破坏的同时,也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0008]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分别通过绑扎结构与桩基钢筋笼相连,在桩基钢筋笼和/或桩基埋管换热器上设有当桩基钢筋笼安装于桩基孔内时能防止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与桩基孔内壁接触的桩基埋管保护装置。桩基埋管保护装置具有保护桩基埋管换热器和导向的作用,也就是说,当将桩基钢筋笼安装于桩基孔内时,可使桩基钢筋笼顺利且快速的安装于桩基孔内。
[0009]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所述的桩基埋管保护装置包括若干滑块和若干滚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10]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回水端与出水端分别设有当截桩施工时能防止该桩基埋管换热器被损坏的截桩保护装置,所述的截桩保护装置通过绑扎结构固定在与桩基钢筋笼的外侧。
[0011]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每个截桩保护装置分别包括金属套管和设置在金属套管内的橡胶套管,所述的橡胶套管分别套设在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回水端与出水端。
[0012]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所述的桩基钢筋笼包括螺旋箍筋,在螺旋箍筋内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纵向主筋,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通过绑扎结构与螺旋箍筋相连。当然,这里的桩基钢筋笼可以由若干圆形箍筋和若干穿设在圆形箍筋内的纵向主筋组装而成。
[0013]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所述的桩基钢筋笼由若干节桩基钢筋子笼首尾焊接而成。
[0014]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所述的滑块和滚轮均由混凝土或遇水可降解材料制成。遇水可降解材料为聚酸乳。
[0015]在上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中,所述的绑扎结构包括若干尼龙扎带。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的优点在于:
[0017]1、因不需对各节桩基钢筋子笼之间的桩基埋管换热器进行热熔连接,减少了桩基埋管换热器安装对桩基施工时间的影响,也就是说,缩短的施工时间,无形中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8]2、桩基埋管换热器在各节桩基钢筋子笼连接处没有接头,消除了因接头连接质量差而产生泄漏的可能,增加了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可靠性;
[0019]3、桩基孔浇灌混凝土时导管的移动不会触及与损坏绑扎在桩基钢筋笼外侧的桩基埋管换热器,而且,桩基埋管保护装置可防止安装时桩基埋管换热器与桩基孔内壁接触,增加了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可靠性,保证桩基埋管换热器不被破坏的同时,也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0020]4、截桩保护装置可防止当截桩施工时桩基埋管换热器被损坏,可确保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完整。【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桩基钢筋笼1、桩基孔la、螺旋箍筋11、纵向主筋12、桩基埋管换热器2、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截桩保护装置4、金属套管41、橡胶套管42、导管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2所示,本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设置在桩基的桩基钢筋笼I上,桩基钢筋笼I安装于桩基孔Ia内,本实施例的桩基钢筋笼I由若干节桩基钢筋子笼首尾焊接而成,本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桩基钢筋笼I外侧且为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2的下端分别与桩基钢筋笼I下端平齐或位于桩基钢筋笼I的下端以上。显然,本实施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就不需要进行热熔连接,减少了桩基埋管换热器2安装对桩基施工时间的影响,也就是说,缩短的施工时间,无形中提高了施工效率;其次,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在桩基孔Ia浇灌混凝土时导管5的移动不会触及与损坏绑扎在桩基钢筋笼I外侧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保证桩基埋管换热器不被破坏的同时,也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0026]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2分别通过绑扎结构与桩基钢筋笼I相连,该桩基钢筋笼I包括螺旋箍筋11,在螺旋箍筋11内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纵向主筋12,当然,这里的桩基钢筋笼I可以由若干圆形箍筋和若干穿设在圆形箍筋内的纵向主筋组装而成,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通过绑扎结构与螺旋箍筋11相连,这里的绑扎结构包括若干尼龙扎带,在桩基钢筋笼I和/或桩基埋管换热器2上设有当桩基钢筋笼I安装于桩基孔Ia内时能防止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与桩基孔Ia内壁接触的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 ;进一步的,该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包括若干滑块和若干滚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优化方案,这里的滑块和滚轮均由混凝土或遇水可降解材料制成,遇水可降解材料为聚酸乳。该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可防止安装时桩基埋管换热器2与桩基孔Ia内壁接触,增加了桩基埋管换热器2的可靠性,而且该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还具有当将桩基钢筋笼I安装于桩基孔Ia内时,可使桩基钢筋笼I顺利且快速的安装于桩基孔Ia内。
[0027]为了防止在截桩时损坏桩基埋管换热器2,在桩基埋管换热器2的回水端与出水端分别设有当截桩施工时能防止该桩基埋管换热器2被损坏的截桩保护装置4,所述的截桩保护装置4通过绑扎结构固定在与桩基钢筋笼I的外侧,该绑扎结构包括若干尼龙扎带。优化方案,这里的每个截桩保护装置4分别包括金属套管41和设置在金属套管41内的橡胶套管42,所述的橡胶套管42分别套设在桩基埋管换热器2的回水端与出水端。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桩基钢筋笼1、桩基孔la、螺旋箍筋11、纵向主筋12、桩基埋管换热器2、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截桩保护装置4、金属套管41、橡胶套管42、导管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设置在桩基的桩基钢筋笼(I)上,桩基钢筋笼(I)安装于桩基孔(Ia)内,其特征在于,本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桩基钢筋笼(I)外侧且为一体式结构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 ),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2 )的下端分别与桩基钢筋笼(I)下端平齐或位于桩基钢筋笼(I)的下端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桩基埋管换热器(2)分别通过绑扎结构与桩基钢筋笼(I)相连,在桩基钢筋笼(I)和/或桩基埋管换热器(2)上设有当桩基钢筋笼(I)安装于桩基孔(Ia)内时能防止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 )与桩基孔(Ia)内壁接触的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基埋管保护装置(3)包括若干滑块和若干滚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的回水端与出水端分别设有当截桩施工时能防止该桩基埋管换热器(2)被损坏的截桩保护装置(4),所述的截桩保护装置(4)通过绑扎结构固定在与桩基钢筋笼(I)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截桩保护装置(4)分别包括金属套管(41)和设置在金属套管(41)内的橡胶套管(42),所述的橡胶套管(42)分别套设在桩基埋管换热器(2)的回水端与出水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基钢筋笼(I)包括螺旋箍筋(11),在螺旋箍筋(11)内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纵向主筋(12 ),所述的桩基埋管换热器(2 )通过绑扎结构与螺旋箍筋(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桩基埋管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基钢筋笼(I)由若干节桩基钢筋子笼首尾焊接而成。
【文档编号】F24J3/08GK203533977SQ201320512155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潘金文, 岳野 申请人:浙江陆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