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247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整体呈圆盘形,窑头正面周边设有一周“U”形槽,“U”形槽内衬有耐火岩棉,“U”形槽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固定多条复位簧,复位簧能保证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并能在炉体热涨冷缩时窑头随窑体前端移动,窑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窑头正面“U”形槽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的复位簧助推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当炉体热涨时,窑体前端推动窑头向前移动,窑头背面的复位簧被压缩,反之当炉体冷缩时,窑头背面的复位簧伸展,推动窑头向窑体靠近,确保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移动性窑头确保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
【专利说明】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铝生产赤泥综合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氧化铝赤泥加工生产转窑移动窑头。
【背景技术】
[0002]氧化铝生产废料赤泥的处理是电解铝生产工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因为生产中产生赤泥量巨大,长期积累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对土地和地下水产生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对赤泥处理还没有很好的方法,现有技术利用赤泥生产水泥熟料技术,多数是全湿法生产,这种生产方法由于赤泥的湿度大,生产湿泥所需的热能消耗大,生产过程中赤泥也容易出现板结,同时赤泥利用率也比较低、能源消耗大的问题。本公司发明一种转窑对赤泥进行干燥、煅烧、还原生产氧化铁粉和水泥熟料的方法,是当前国内氧化铝生产赤泥最先进的处理方法之一,赤泥利用率高,生产附加值也高,但是由于窑体的转动,所以窑头既要与窑体密闭对接,又要能随炉体热涨冷缩随窑体前端移动,需要相当高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铝赤泥加工生产转窑移动窑头。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整体呈圆盘形,窑头正面周边设有一周“U”形槽,“U”形槽内衬有耐火岩棉,“U”形槽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固定多条复位簧,复位簧能保证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并能在炉体热涨冷缩时窑头随窑体前端移动,窑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000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窑头正面“U”形槽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的复位簧助推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当炉体热涨时,窑体前端推动窑头向前移动,窑头背面的复位簧被压缩,反之当炉体冷缩时,窑头背面的复位簧伸展,推动窑头向窑体靠近,确保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加工完的赤泥从窑头的出料口排出。
[0006]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移动性窑头确保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其中:1、“U”形槽2、耐火岩棉3复位簧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如图所示,整体呈圆盘形,窑头正面周边设的一周“U”形槽1,“U”形槽I内衬有耐火岩棉2,“U”形槽I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固定多条复位簧3,复位簧3能保证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窑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4。工作时,窑头正面“U”形槽I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的复位簧3助推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当炉体热涨时,窑体前端推动窑头向前移动,窑头背面的复位簧3被压缩,反之当炉体冷缩时,窑头背面的复位簧3伸展,推动窑头向窑体靠近,确保窑头和窑体的密闭结合,加工完的赤泥从窑头的出料口 4排出。
【权利要求】
1.氧化铝赤泥还原铁粉转窑窑头,其特征在于,整体呈圆盘形,窑头正面周边设的一周“U”形槽(1),“U”形槽(I)内衬有耐火岩棉(2),“U”形槽(I)与窑体前端插接一起,窑头背面固定多条复位簧(3),窑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
【文档编号】F27B7/20GK203534149SQ20132075466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田伟 申请人:茌平县信发盛吉赤泥处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