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431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现有太阳能敷吸热膜热水器是用液体输送泵将液态工质在冷凝管和蒸发管之间强制流动循环,为避免损坏管路增加膨胀罐。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主要包括敷吸热膜的吸热板、无色透明阳光盖板、蒸发管、气态导流管、冷凝管、角形液流管、保温水箱、框架、保温层、工质等,其特征是液态工质注入蒸发管内,当敷吸热膜的吸热板吸收阳光辐射热能传导蒸发管内液态工质吸收潜热蒸发成气态,在保温水箱水内经冷凝管释放潜热使水升温获得热水,气态工质冷凝成液态,液态工质流出冷凝管流进角形液流管的垂直管重力下落,沿水平管流回到蒸发管底部完成自然流动热力循环。
【专利说明】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强制流动循环太阳能热水器,是将液态工质注入蒸发管和冷凝管内,用液体输送泵将蒸发管内液态工质经冷凝管、直线形液液管的液态工质进行强制流动循环,当敷吸热膜的吸热板吸收阳光辐射热能传导蒸发管内液态工质吸收热能温度升高,液态工质经液体输送泵输送进保温水箱内冷凝管向保温水箱水放出热能使水升温获得热水,因液态工质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会造成管路损坏,为避免损坏管路而附加膨胀罐,液体输送泵消耗电能,热效率低,增加设备生产成本和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是将液态工质注入蒸发管内而液态工质吸收潜热蒸发成气态,气态工质在蒸发管内继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经气态导流管流入保温水箱内的冷凝器管,经冷凝管释放潜热使水升温获得热水,气态工质由气态冷凝成液,液态工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冷凝管流进角形液流管,角形液流管由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组成,液态工质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管下落,沿水平管方向流回蒸发管底部完成自然流动热力循环。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包括由敷吸热膜的吸热板、无色透明阳光盖板、蒸发管、气态导流管、冷凝管、角形液流管、保温水箱、框架、保温层、工质,其特征是液态工质注入蒸发管内,敷吸热膜的吸热板、无色透明阳光盖板和蒸发管安装在框架内保温层上部,当敷吸热膜的吸热板通过无色透明阳光盖板吸收阳光辐射热能传导蒸发管内液态工质吸收潜热蒸发成气态,气态工质在蒸发管内继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经气态流管流入保温水箱内的冷凝器管,经冷凝管释放潜热使水升温获得热水,气态工质由气态冷凝成液态,液态工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冷凝管流进角形液流管的垂直管和水平管,流回蒸发管底部完成自然流动热力循环。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将工质由液态吸潜热蒸发成气态再由气态释放潜热冷凝成液态,这种工质相变导热的热力循环,热效率高,工质进行热力循环过程中压力变化小,无需膨胀罐、无液体输送泵和无电器件,不耗电能,运行安全、稳定和生产成本低。现有技术假如没有液体输送泵时直线形液流管是将液态工质在重力分力(直线形液管与地水平面有斜度)作用下沿直线形液流管流动,这个向下流动分力很微弱同时又受到液态工质吸热上升力影响而更加微弱。本实用新型中角形液流管由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组成,液态工质沿垂直管重力作用下落重力最大同时不受气态工质上升力影响,沿水平管方向流回到蒸发管底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08]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热管,包括敷吸热膜的吸热板1、无色透明阳光盖板2、蒸发管3、气态导流管4、冷凝管5、保温水箱6、角形液流管7、框架8、保温层9、工质10组成。其特征是液态工质10注入蒸发管3内,敷吸热膜的吸热板I无色透明阳光盖板2和蒸发管3安装在框架8内保温层9上部,敷吸热膜的吸热板I通过无色透明阳光盖板2吸收阳光福射热能传导蒸发管3内液态工质10吸收潜热蒸发成气态,气态工质10在蒸发管3内继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经气态导流管4流入保温水箱6内冷凝管5,释放潜热使水升温获得热水而气态工质10由气态冷凝成液态,液态工质10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冷凝管5流进角形液流管7的垂直管,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沿角形液流管7的水平管方向流流回蒸发管3底部完成自然流动热力循环。
【权利要求】
1.角形液流管自然流动循环太阳能分体重力热管,包括敷吸热膜的吸热板、无色透明阳光盖板、蒸发管、气态导流管、冷凝管、角形液流管、保温水箱、框架、保温层、工质,其特征是液态工质注入蒸发管内,敷吸热膜的吸热板、无色透明阳光盖板和蒸发管安装在框架内保温层上部,冷凝管安装保温水箱内经气态导流管和角形液流管与蒸管相连接,角形液流管由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组成。
【文档编号】F24J2/32GK203744573SQ20132084652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杨耀宁, 关芳, 关绍勤, 杨影丹 申请人:关绍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