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531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空气调节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外壳(3)上设有卡止部(31),所述卡止部(31)保持将表面侧朝前插入并安装的过滤器(7)的端部。过滤器(7)的表面侧的下端部,设有构成高低部(43)的支承肋(25),过滤器(7)的背面侧的端部平滑形成。过滤器(7)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7)的下端不接触卡止部(31)地插入,支承肋(25)与卡止部(31)抵接,保持过滤器(7)。过滤器(7)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7)的高低部(43)的低部(44)与卡止部(31)抵接,阻止过滤器(7)的插入。因此,在过滤器(7)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能够使过滤器(7)无法安装,从而能够防止过滤器(7)的误插入。
【专利说明】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外壳的吸入口上配置有过滤器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0002]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风扇和热交换器内置在外壳中。从外壳的顶面至前表面形成有吸入口,前盖以遮蔽前表面的吸入口的方式设置,并且能开闭且能装拆。过滤器面向吸入口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在外壳上,过滤器在前盖的后侧沿前盖配置。
[0003]前盖打开时,可以装拆过滤器。为简单安装过滤器,专利文献I公开了在过滤器的下部形成多处肋,在形成有吸入口的前面支架的下部形成上面开口的断面为匚字形的保持部。通过将过滤器的下部插入保持部,保持过滤器的下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32895号
[0006]由于容易将过滤器的下端插入保持部,所以能够简单地装拆过滤器。可是,因为仅仅插入过滤器的下端,所以即使把过滤器的正反面颠倒也能将过滤器的下端插入保持部。将过滤器的正反面错误插入时,过滤器不能牢固地固定在外壳上。因此吸入的空气使过滤器振动而产生噪音,或不能充分地发挥除尘功能。


【发明内容】

[0007]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在过滤器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能够使过滤器无法安装,从而能够防止过滤器的误插入。
[0008]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内置有热交换器的外壳上形成有吸入口,过滤器与吸入口相对、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外壳上设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保持将表面侧朝前插入并安装的过滤器的端部,在过滤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任意一侧的端部上设有高低部,另一侧的端部平滑形成。
[0009]并且,当过滤器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高低部的高部侧与卡止部抵接而保持过滤器,当过滤器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高低部的低部侧与卡止部抵接而阻止过滤器的插入。
[0010]在外壳上设置有引导插入的过滤器的、与卡止部相对的过滤器导向件。过滤器导向件与未设置高低部的表面侧或背面侧接触并引导过滤器。当过滤器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的低部进入卡止部与过滤器导向件之间的间隙。当过滤器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的高部与过滤器导向件接触并被引导,使低部与卡止部抵接,从而使低部不会插入卡止部与过滤器导向件之间的间隙。
[0011]所述高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间隙。过滤器的高部不会进入间隙,卡止部将过滤器保持在安装位置。
[0012]高低部的高度从低部到高部逐渐增加。或者,在过滤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任意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平坦的低部,在低部上形成有壁状的高部。
[0013]所述卡止部形成在外壳的吸入口的开口壁上,安装后的过滤器的端部位于开口壁的后侧。安装后的过滤器的端部被开口壁遮蔽。
[0014]按照本发明,在过滤器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安装时,能阻止过滤器的插入,从而能够防止过滤器的误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0016]图2是室内机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拆下前盖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0018]图4是过滤器的立体图。
[0019]图5是表不过滤器的闻低部的图。
[0020]图6是表示外壳的卡止部的图。
[0021]图7是安装过滤器时的过滤器的下端部的侧剖视图。
[0022]图8是安装过滤器时的过滤器的下端部的主剖视图。
[0023]图9是表示正反面为正确朝向插入时的过滤器的图。
[0024]图10是表示正反面为正确朝向插入的过滤器的图。
[0025]图11是表示正反面颠倒插入时的过滤器的图。
[0026]图12是表示正反面颠倒插入被阻止的过滤器的图。
[0027]图13是表示正反面颠倒插入被阻止时的过滤器的下端部的侧剖视图。
[0028]图14是表示正反面颠倒插入被阻止时的过滤器的下端部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如图1?3所示。室内机具备内置在外壳3内的热交换器I和风扇2。从左右方向长的外壳3的上表面至前表面形成有吸入口 4。从外壳3的前表面下部至底面的弯曲面上形成有吹出口 5。另外,从正面观察外壳3,设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进深方向为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0030]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 4至吹出口 5的送风风路6,送风风路6上设有热交换器I和风扇2。热交换器I包围风扇2的前方和上方。在外壳3内、面向吸入口 4设置有能装拆的过滤器7。左右一对的过滤器7配置在热交换器I的上方和前方。
[0031]外壳3由背面板10和前面板11构成。在背面板10上安装热交换器I和风扇2。前面板11以能装拆的方式安装在背面板10上。从前面板11的上表面至前表面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构成吸入口 4。
[0032]覆盖前面板11的前表面的开口的前盖12以能开闭且能装拆的方式安装在前面板11上。前面板11的背面设置有过滤器导向件13。利用过滤器导向件13和前盖12,保持过滤器7成弯曲状态。前盖12开放时,过滤器7露出,可以装拆过滤器7。
[0033]热交换器I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盘单元14。排水盘单元14安装在背面板10上。吹出口 5形成在排水盘单元14上,排水盘单元14上设有用于开闭吹出口 5的、能开闭的导风面板15,并且还设有风向板16。
[0034]过滤器7如图4所示,包括:矩形的支架构件20 ;在支架构件20的内侧形成格栅状的条构件21 ;以及张挂在各格栅上的网构件22。合成树脂制的过滤器7具有可弯曲性,在过滤器7安装在外壳3上时,过滤器7保持弯曲的状态。
[0035]过滤器7具有正反面,过滤器7的表面侧具有“正面”标记,背面侧具有“背面”标记。而且,过滤器7的表面侧形成有突出的把手23。
[0036]如图5所示,过滤器7的表面侧的下端部突出设置有左右方向的两排的加强肋24,下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突出设置有定位用的支承肋25。加强肋24和支承肋25以连接的方式一体形成。过滤器7的背面侧整体平滑,没有突出构件。
[0037]过滤器导向件13从上表面至前表面形成有左右一对,并支承过滤器7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过滤器导向件7的上部以能滑动的方式引导过滤器7的左右的端部。过滤器导向件7的下部从背面侧支承过滤器7的左右的端部。左右的过滤器导向件7之间形成有左右方向的横向导向件26。横向导向件26支承过滤器7的背面侧。
[0038]前盖12的背面形成有与把手23相对的压条27。前盖12关闭时,压条27与把手23抵接,由前盖12将过滤器7压向过滤器导向件13。由此防止过滤器7的上浮。
[0039]过滤器7的下端部位于前面板11的下侧的开口壁30的后侧。因此,过滤器7的下端部被前面板11遮挡。如图6~8所示,前面板11的下侧的开口壁30上,设有用于对过滤器?进行定位的卡止部31。
[0040]卡止部31形成在下侧的开口壁30的后表面上,并向后侧突出。平板状的卡止部31和开口壁30的上缘齐平。卡止部31与过滤器7的左右的两端部对应形成有左右一对。此外,卡止部31 与过滤器导向件13的下端相对配置,并且在卡止部31和过滤器导向件13之间形成有间隙32。卡止部3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过滤器导向件1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0041]卡止部31将安装在外壳3上的过滤器7的支承肋25卡止。支承肋25形成包围过滤器7的角的壁状。支承肋25由下肋40、横肋41、上肋42—体构成。下肋40从过滤器7的下端部的端缘竖起、向上形成。下肋40从与加强肋24相同的高度逐渐增高。横肋41从下肋40向水平方向延伸到左右的端部。上肋42从横肋41向上方、沿过滤器7的左右的端部形成。横肋41和上肋42高度相同,高于下肋40。而且,加强肋24与下肋40的连接部分、下肋40与横肋41的连接部分、以及横肋41与上肋42的连接部分都弯曲形成。
[0042]在过滤器7安装在外壳3上时,横肋41与卡止部31的上表面抵接。防止过滤器7从安装位置垂落。此外,过滤器7的左右的下肋40的间隔,略小于左右的卡止部31的间隔。因此,在安装过滤器7时,通过使左右的下肋40的任意一个与卡止部31抵接,就能防止过滤器7在左右方向偏移。
[0043]横肋41的高度和上肋42的高度,大于卡止部31与过滤器导向件13之间的间隙32。另外,横肋41的高度和上肋42的高度是从过滤器7的背面到各肋41、42的上表面的长度。
[0044]这里,在打开前盖12时进行过滤器7的装拆。以过滤器7的表面侧朝向前侧的方式将过滤器7从外壳3的吸入口 4插入并安装到外壳3内。过滤器7的上端部,从前面板11的开口向后侧插入到过滤器导向件13的上部。过滤器7的下端部,从前面板11的开口插入到开口壁30的后侧。过滤器7安装完时,过滤器7的下端部位于前面板11的后侧。前盖12关闭时,压条27与过滤器7的把手23抵接,将过滤器7压向过滤器导向件13,使过滤器7不向外壳3偏移。
[0045]过滤器7的下端部可以简单地从前面板11的开口插入。因此,过滤器7的下端部有可能以过滤器7的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过滤器7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为了能阻止过滤器7插入,在过滤器7的表面侧的下端部设有高低部43。
[0046]过滤器7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高低部43的高部侧与卡止部31抵接,保持过滤器7。而过滤器7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高低部43的低部侧与卡止部31抵接,阻止过滤器7插入。
[0047]高低部43设置在支架构件20的下端部,由支承肋25和支承肋25围成的角构成。高部为从支承肋25的横肋41至上肋42的部分,高部的高度大于卡止部31与过滤器导向件13之间的间隙32。低部44为由支承肋25围成的角周围的平坦的部分,低部44的高度为过滤器7的支架构件20的厚度,其小于卡止部31与过滤器导向件13之间的间隙32。
[0048]如图9、10所示,过滤器7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7的背面侧沿过滤器导向件13下降,过滤器7的下端部进入前面板11的开口壁30的后侧。由于下肋40的下端弯曲,所以下肋40被卡止部31引导,下肋40不会被挂住,能够将过滤器7顺利地插入。过滤器7的下端部的低部44通过间隙32,进入开口壁30的后侧。横肋41与卡止部31的上表面抵接后,过滤器7不能进一步插入,过滤器7被保持在安装位置。
[0049]如图10?14所示,过滤器7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7的横肋41和上肋42与过滤器导向件13接触的同时,过滤器7下降。另外,将过滤器7倾斜插入时,首先是下肋40与过滤器导向件13接触,但是过滤器7下降后,横肋41与过滤器导向件13接触。
[0050]由于高部的高度,即横肋41的高度和上肋42的高度大于间隙32,所以低部44,即过滤器7的角的下端与卡止部31抵接,使过滤器7不能进入间隙32。因此,阻止过滤器7的插入,由此过滤器7的背面侧朝向前侧的状态下过滤器7不能插入。这样,能够简单地防止过滤器7的误插入。特别是,在使用没有把手23的过滤器7时,因为难以区分过滤器7的正反面,所以设置高低部43非常有效。
[0051]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多种修正和变更。支承肋可以设置在过滤器的背面一侧。过滤器的表面侧的下端部平滑形成。此时,卡止部以向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过滤器导向件上。与所述卡止部隔开间隙相对的开口壁,成为与过滤器的支架构件的表面侧接触并进行引导的平坦的导向壁。此外,可以不是沿上下方向插入并安装过滤器的结构,而是沿左右方向插入并安装过滤器的结构。此时,高低部设置在过滤器的左右的端部。此外,也可以将高低部设置在过滤器的上端部。此时,卡止部设置在外壳的上部,通过将过滤器的上端部插入外壳来安装过滤器。进而,在过滤器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的情况下,可以将高低部分别设置在过滤器的下端部和上端部,或者左右的两端部。
[0052]可以仅仅由支承肋构成高低部。形成纵长的台阶状的支承肋,下侧为低部,上侧为高部。此外,作为高部,可以不仅是壁状的肋,也可以是半球状或圆柱状的突起。此外,可以将高低部设置在过滤器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在条构件的纵条上形成作为高低部的支承肋。所述支承肋以上述的台阶状形成。
[0053]还可以仅由横肋和上肋构成支承肋。这时作为高低部,可以去除下肋。可是,在没有下肋的情况下,在过滤器的下端部、特别是从横肋到下端,过滤器的刚性减弱,过滤器容易弯曲。因此,当错误地反向安装过滤器时,由于过滤器的下端部弯曲,所以如果强行插入过滤器时,过滤器的下端部的角会进入卡止部与过滤器导向件之间的间隙。所以,优选设置下肋。此外,可以将下肋延伸到过滤器的下端。这样,即使不设置加强肋,也能保证过滤器的下端部的刚性。
[0054]附图标记的说明
[0055]I热交换器
[0056]2 风扇
[0057]3 外壳
[0058]4 吸入口
[0059]7过滤器
[0060]11前面板
[0061]12 前盖
[0062]13过滤器导向件
[0063]23 把手
[0064]25支承肋
[0065]26横向导向件
[0066]27 压条
[0067]30 开口壁
[0068]31卡止部
[0069]32 间隙
[0070]40 下肋
[0071]41 横肋
[0072]42 上肋
[0073]43高低部
[0074]44 低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内置有热交换器的外壳上形成有吸入口,过滤器与吸入口相对、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外壳上设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保持将表面侧朝前插入并安装的过滤器的端部,在过滤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任意一侧的端部上设有高低部,另一侧的端部平滑形成,当过滤器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高低部的高部侧与卡止部抵接而保持过滤器,当过滤器以正反面颠倒的状态插入时,高低部的低部侧与卡止部抵接而阻止过滤器的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设置有引导插入的过滤器的、与卡止部相对的过滤器导向件,当过滤器以正反面正确的状态插入时,过滤器的低部进入卡止部与过滤器导向件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高部的高度大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高低部的高度从低部到高部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任意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平坦的低部,在低部上形成有壁状的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卡止部形成在外壳的吸入口的开口壁上,安装后的过滤器的端部位于开口壁的后侧。
【文档编号】F24F13/28GK104053956SQ201380005689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河野雄树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