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7073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涉及反烧热水锅炉。包括炉体、炉体水包、水管反烧炉箅、水管反烧炉箅之上干馏燃烧室、之下反烧燃烧室、反烧燃烧室底部设有钢辊炉箅、干馏燃烧室设有补风炉门、反烧燃烧室后侧设有过火口衔接烟气余热水包之排烟管、排烟管接引风口21。干馏燃烧室之高度与反烧燃烧室7高度之比为5∶3——5∶4。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水管反烧炉箅、补风炉门、过火口(引风口)、炉箅通气落煤间隙和倾斜度的合理设计,使反烧炉箅干馏煤层透气良好,倒火燃烧充分,反烧燃烧室内上部反烧,下部正烧,呈复合燃烧室温高、燃烧完全。该炉热交换充分,烟气余热利用好,节能、高效、无烟无尘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热水锅炉,主要涉及高效无烟反烧锅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立式或卧式热水锅炉多为正烧锅炉,其构造自下而上为落灰室、炉箅、炉膛燃烧室、其上排烟道、排烟道水包、至烟?。新煤由加煤口投入炉膛内,处在煤层顶部,燃烧过程,新煤先干馏,继而挥发分燃烧成红炭层,再进一步燃烧燃尽,其层煤依次逐渐向下移动燃烧,而干馏烟气、挥发分燃烧的烟气则从煤层顶部、煤层内部向上流动,这些刚刚进入燃烧过程的新煤在未达到燃烧至红炭及燃尽之前过早的以颗粒烟尘析出、排出,便产生了超标的黑烟尘。
[0003]针对正烧锅炉的缺陷现已开发出反烧锅炉,是在炉膛中部设置反烧炉排,反烧炉排下部设置钢辊炉排。反烧炉排之上为干馏初燃室,反烧炉排之下为高温反烧室。新煤加在反烧炉排上边,先被干馏、挥发分燃烧成炉排上红炭层,反烧炉排上新煤层析出、排出的颗粒烟尘在引风机抽力下强制向下流动,经高温燃烧的煤层成倒火燃烧,使它们参与并自身燃尽,形成无尘烟气。在反烧炉排上燃烧逐渐变小的红炭块将逐渐下落到下部钢辊炉排上,因落下的红火炭已经过了挥发分燃烧,已无烟尘析出,所以钢辊炉排上的正烧为无烟无尘燃烧。故反烧锅炉可达到高效节能、环保无烟尘的效果。
[0004]以上仅是理想的反烧锅炉情况,然而,现实中的现有反烧锅炉因设计上的原因,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反烧炉排设置的位置、所处于炉膛内的高度、反烧炉排倾斜角度及漏煤空隙的大小等设置不够合理,故使反烧效果较差。二是,反烧炉排之上的补风炉门,其设置的位置高度、其与所投新煤层正常高度的关系等,亦存在不合理之处,使反烧时的补风状况与反烧所需风量不相适应,三是,反烧室后侧过火口(引风口)的位置高低设置亦不合理,引风反烧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是对现有反烧锅炉的一些关键部位之构造、位置等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设计和改进,使之构造更加科学合理,反烧效果更好。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包括炉体、炉体水包、加煤炉门、水管反烧炉箅、燃烧室、落灰室、过火口、烟气余热水包和排烟口。特征是,所述水管反烧炉箅6设于炉体内中部。所述燃烧室包括水管反烧炉箅之上干馏燃烧室5和水管反烧炉箅之下反烧燃烧室7,干馏燃烧室5于炉体前侧设有补风炉门4,反烧燃烧室7于炉体前侧设有操作炉门。反烧燃烧室后侧设有过火口 13衔接烟气余热水包之排烟管,烟气余热水包排烟管接引风口 21。反烧燃烧室7底部还设有钢辊炉箅9,其下为落灰室10。
[0007]本发明实施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水管反烧炉箅6设于炉体内中部其上干馏燃烧室5与其下反烧燃烧室7之间,干馏燃烧室5高度与反烧燃烧室7高度之比为5: 3-5: 4。
[0008]干馏燃烧室5所设补风炉门4的位置,为补风门⑷纵向中心线(4')至其上炉顶距离与补风门纵向中心线至其下水管反烧炉箅距离之比为5: 3—5: 4处。
[0009]反烧燃烧室后侧所设过火口(即引风口)13之位置为反烧燃烧室后侧炉壁高度的5: 3-5: 4。
[0010]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1]由于水管反烧炉箅6、补风炉门4、过火口(引风口)13位置的合理设计,以及炉箅通气落煤间隙和倾斜度、新增落灰室进风孔11等措施的综合应用,使水管反烧炉箅之上干馏煤层透气良好,在引风机作用下经水管反烧炉箅倒火燃烧充分,底部钢辊炉箅的红炭落煤由落灰室进风孔11的进风供氧使红炭的进一步燃烧充分。反烧燃烧室7内上部反烧下部正烧,构成复合燃烧室温高、燃烧完全。水管反烧炉箅之上干馏室内,正常操作过程通过对补风门开度大小的控制,既保证了通过炉箅倒火反烧的充分,又保证了炉箅上干馏、挥发分燃烧的正常。干馏燃烧室内反烧炉箅之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红炭层,使干馏燃烧室内温度高,使炉顶部受热联通水管12和炉体水包2的高效率受热。与炉体相连接的烟道余热水包对烟气余热的充分交换吸收。使该炉节能、高效、无烟无尘环保。。
[0012]附图发明:
[0013]附图1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0014]附图2本发明折返排烟管A-A剖视图
[0015]附图3本发明俯视图
[0016]附图4本发明水管反烧炉箅(二层上下交错排列)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说明书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反烧锅炉,包括圆柱形炉体、炉体夹层水包、加煤炉门、水管反烧炉箅、燃烧室、落灰室、过火口、烟气余热水包和排烟口。水管反烧炉箅6设于炉体内中部。所述燃烧室包括水管反烧炉箅之上干馏燃烧室5和水管反烧炉箅之下反烧燃烧室7,干馏燃烧室5于炉体前侧设有补风炉门4,反烧燃烧室7于炉体前侧设有操作炉门8。反烧燃烧室后侧设有过火口 13衔接烟气余热水包之排烟管,烟气余热水包排烟管接引风口 21。反烧燃烧室7底部设有钢筋炉箅9,其下为落灰室10。
[0018]该反烧炉的水管反烧炉箅6设于炉体内中部于其上干馏燃烧室5与其下反烧燃烧室7之间,干馏燃烧室5高度与反烧燃烧室7高度之比为5: 3——5: 4,本实施方式中二者高度之比为5: 4。水管反烧炉箅6可为一排平面排列(未示),或者,为二层上下交错排列,附图4所示。水管反烧炉箅6向炉后侧倾斜安装,其倾斜角α为1-3°。本实施方式中倾斜角α为2°.[0019]干馏燃烧室5设有加煤炉门3和其下补风炉门4,加煤炉门3加完煤即关闭。补风炉门4的位置,为补风门4横向中心线V至其上炉顶之距离与补风门横向中心线至其下水管炉箅之距离之比为5: 3—5: 4处,本实施方式中二者距离之比为5: 3。燃烧过程补风炉门4为适当开度的打开,以保证反烧所需风量。
[0020]反烧燃烧室后侧所设过火口(即引风口)(13)之位置为反烧燃烧室后侧炉壁高度的5: 3——5: 4处,本实施方式中为处于反烧燃烧室后侧炉壁高度的5: 4处。[0021] 本发明反烧燃烧室后侧之过火口 13衔接烟气余热水包之排烟管,其包括过火口13接过烟室14,过烟室接上行排烟管束16之入口,上行排烟管束出口经上部烟气折返室18接下行排烟管束17之入口,下行排烟管束出口接底部排烟室20,排烟室设引风口 21外接引风机之引风管。烟气余热水包15顶部烟气折返室18为前低后高倾斜状,其顶部设有清灰口 19。上、下行排烟管下部过烟室14和排烟室20对应一侧的炉壁设有清灰口 24。炉体底部设有进水口 22,烟气余热水包顶部设有出水口 23。干馏燃烧室5上部设有I至2排受热联通水管12。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包括炉体、炉体水包、加煤炉门、水管反烧炉箅、燃烧室、落灰室、过火口、烟气余热水包和排烟口,其特征是,所述水管反烧炉箅(6)设于炉体内中部;所述燃烧室包括水管反烧炉箅之上干馏燃烧室(5)和水管反烧炉箅之下反烧燃烧室(7),干馏燃烧室(5)于炉体前侧设有补风炉门(4),反烧燃烧室后侧设有过火口(13)衔接烟气余热水包之排烟管,烟气余热水包排烟管接引风口(21);反烧燃烧室(7)底部还设有钢辊炉箅(9),其下为落灰室(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其特征是,水管反烧炉箅(6)设于炉体内中部之其上干馏燃烧室5与其下反烧燃烧室7之间,干馏燃烧室5高度与反烧燃烧室7高度之比为5: 3——5: 4, 干馏燃烧室(5)所设补风炉门⑷的位置,为补风炉门⑷纵向中心线(4')至其上炉顶距离与补风炉门纵向中心线至其下水管反烧炉箅距离之比为5: 3——5: 4处, 反烧燃烧室后侧所设过火口(即引风口)(13)之位置为反烧燃烧室后侧炉壁之高度的5: 3-5: 4 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反烧燃烧室后侧之过火口(13)衔接烟气余热水包之排烟管,其包括过火口(13)接过烟室(14),过烟室接上行排烟管束(16)之入口,上行排烟管束出口经上部烟气折返室(18)接下行排烟管束(17)之入口,下行排烟管束出口接底部排烟室(20),底部排烟室设引风口(21)外接引风机引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其特征是,所述水管反烧炉箅(6)为一排平面排列,或者,为二层上下交错排列;纵向水管反烧炉箅(6)向炉后侧倾斜安装,其倾斜角α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其特征是,落灰室(10)之炉门设有进风孔(11);烟气余热水包(15)顶部烟气折返室(18)为前低后高倾斜状;干馏燃烧室(5)上部还设有I至2排受热联通水管(12)。
【文档编号】F24H1/44GK103940079SQ201410127066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林平 申请人:青岛殖富园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