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以及具有该框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897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以及具有该框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框架以及具有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地面固定架,以及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相对的地面固定架上的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固定连接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悬吊架,所述旋转横梁向上连接有重力平衡梁,所述悬吊架的曲面的中心与静止状态下所述旋转横梁和重力平衡梁在悬吊架上的投影重合,所述悬吊架上固定有反射板,所述旋转横梁的下方紧贴设置有与其同向延伸的真空集热管。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搭载力学结构合理,使得框架的金属耗量大大减少,整体质量大大减轻,同时整体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抗风强度,提高了框架转动的同步性以及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框架以及具有该框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利于太阳能低成本生产能源是人类所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目前的能源及环境状况下显得更为迫切。近年来,再生能源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尚不具备低成本产业化能源生产的条件,太阳能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火力发电成本,同时,风电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间歇性无法满足电网对电力生产调度的要求。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唯一实现商业化运行的光热发电技术,且已有30多年的历史,该技术的最大优势表现在其蓄热能力,能够根据电网负荷要求进行电力生产,能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利用蓄热进行连续发电。现有的槽式系统主要采用东一西向跟踪方式汇聚太阳光,其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0003]1、反光镜制造精度差:现有主流技术为玻璃热弯曲成型槽式反射镜,由于在大空间高温情况下,整个区域温度场的均匀性无法长期、准确和有效的控制,产品的光学特征各异,外形无法保证精准,微观也存在大量的波纹,其使用时的线聚焦光带边缘模糊,光带超过70mm (光学精度下为25mm),合格产品的指标为测试聚倍率70倍,与理论值的185倍相距甚远,太阳能汇聚技术的本质是实现高比例汇聚,由于其汇聚的能量密度低,为进一步利用带来很大影响。
[0004]2、反射镜安装调试性能以及使用性能差:反射镜背面胶接螺母,与搭载架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同时通过螺栓实现反射镜的空间定位调整,由于反射镜的光学特征各异,导致每片反射镜的安装需要单独调整,其安装调整工作量巨大。而且由于采用螺栓直接连接反射镜,反射镜的受力点面积太小,导致应力集中,会造成反射镜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可控的变形。同时由于搭载架与反射镜的线胀系数不同,在不同大气温度下,会导致膨胀差,从而导致反射镜的膨胀受力变形,无法保障使用光学特性稳定。并且反射镜与搭载之间仅用螺栓点连接,整体受力几乎全由搭载承担,导致搭载的金属耗量大,其原材料成本高。
[0005]3、搭载架制造工艺难度大:单元搭载架的几何尺寸很大,需整体加工,自身很重,且大量反射镜安装螺栓位置需要单独空间定位,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在保障精度方面难度很大,制造成本高。由于搭载架需承载自身及反射单元的整体载荷,反射单元是在完成反射镜安装后进行整体组装的,其自身重量多达几千公斤,要从车间运输到安装现场,需采用大型起重机具吊装,整体安装定位过程有较大难度。
[0006]4、整体装置稳定性差:长度为150米左右的装置驱动旋转的着力点仅有中间一点。在有风力载荷的情况下,两端必然产生晃动,若风力过大,易造成搭架的永久变形。同时由于自身重心调整的高难度,在无风的正常运行条件下,重心的变化也易导致两端位置偏斜,致使大量汇聚光不能到达中心的集热管。
[0007]5、真空集热管生产成本高:由于反射镜不能精确聚光,集热管需要大管径,其材料成本高,制造技术难度大,成品率低,导致其采购成本较小管径高5倍以上。
[0008]6、转动跟踪部件要求高:由于其转动动力部件驱动着力点只有一个,对150米大跨度装置驱动会产生较大的扭矩,转动部件的强度要求高。
[0009]7、热能利用效率低下:由于无法直接生产发电所需的蒸汽,需要借助导热油做为中间换热介质,也必然需要导热油循环系统、导热油与汽、水的换热系统,导热油与蓄热材料的换热系统和导热油存储装置等。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大幅度增加了运行的复杂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由于导热油的使用不稳定性限定了最终的发电蒸汽温度低于385°C,相较常规发电机组,其发电热效率降低超过5 %,而减少的发电量比例超过12 %。
[0010]8、旋转接头及导热油等使用寿命过短:现有结构中采用旋转接头是为补偿集热管冷热变化产生的胀变形而采取的无奈之举。而该接头中国无法生产,进口装置的寿命仅为2年。大幅度增加了日后的运营成本。导热油的使用寿命也不超过3年,这方面的更换成本也非常巨大。
[0011]9、整体成本高:现有系统的用电量均高于其发电量的14%,而常规火力发电的厂用电仅为其发电量的5%左右,主要是转动驱动机构、导热油循环及附属换热循环系统等大幅度增加了用电量。而且现有技术的整体缺陷导致目前的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备成本、安装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均太高,国外投产的蓄热机组,成本高达6000欧元/KW,国内多项目的可行性推算成本均高于35000元/KW,高额的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使其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煤发电。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并且整体质量轻,易于安装调试和加工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以及整体成本低、易于安装调试、质量轻并且热转换效率较高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0013]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框架,包括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固定于地面的地面固定架,以及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相对的地面固定架上且水平延伸的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可绕与其长度方向同向的轴转动,所述旋转横梁固定连接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悬吊架,悬吊架为一中心对称的截面为抛物线的曲面,所述旋转横梁还向上连接有一与其间隔平行设置的重力平衡梁,所述悬吊架的曲面的中心轴与静止状态下所述旋转横梁和重力平衡梁在悬吊架上的投影重合,所述悬吊架上固定反射面向上设置的并且截面为抛物线的反射板,所述旋转横梁的下方紧贴设置有与其同向延伸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中心轴与所述旋转横梁转动的轴重口 ο
[0014]优选地,所述地面固定架包括位于其顶部两端的相对突出的转轴,所述旋转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具有U型开口的管或板套于转轴上并且绕所述转轴转动。
[0015]优选地,所述旋转横梁通过其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向下呈发散状的连接杆连接所述悬吊架,所述悬吊架包括相互间隔交错的多根方管。
[0016]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杆,该支撑杆连接至所述重力平衡梁。
[0017]为了便于驱动所述悬吊架,所述悬吊架的下方设有动力悬吊架,所述动力悬吊架包括沿所述悬吊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圆弧形齿条,所述圆弧形齿条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横梁上。
[0018]优选地,为了使该框架的运动更加一致,所述框架单元为多个并且并排依次设置,其中一个框架单元的下方设有双向输出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挠性转轴,所述挠性转轴沿旋转横梁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与圆弧形齿条相配合,所述挠性转轴的转动驱动所述圆弧形齿条转动。
[0019]为了使传动更加平稳,所述挠性转轴连接至一垂直换向传动装置,所述垂直换向传动装置连接至一齿轮,所述齿轮的轴与所述挠性转轴同向,所述齿轮与所述圆弧形齿条相配合并且与圆弧形齿条同平面,并且所述齿轮、垂直换向传动装置均固定于所述地面支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圆弧形齿条的下方。
[0020]为了补偿真空集热管因为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线性膨胀,所述每个框架单元之间的真空集热管通过U型弯胀管固定连接,并且所述U型弯胀管与所述地面固定架相固定连接。
[0021]一种具有上述框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反射板的焦线与所述真空集热管重合,所述反射板包括底板以及玻璃反射镜片,所述底板包括硬质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轻质内层,所述外壳和内层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油脂层连接玻璃反射镜片,所述油脂层包括间隔分布的油脂以及位于油脂之间的气道,所述气道通过贯穿外壳和内层的抽气通道连通至外界。
[0022]为了防止外界污染进入玻璃反射镜片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玻璃反射镜片所贴附的底板的表面周边设有一圈卡槽,所述卡槽上卡合有封边压条,所述封边压条封住玻璃反射镜片的周边并且与玻璃反射镜片的周边胶接。
[0023]优选地,所述外壳和内层为聚氨酯材料制成,并且其中内层为聚氨酯发泡结构。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框架搭载力学结构合理,以三角型支撑悬吊式的结构为主体,并且配合重力平衡梁的设置,与对应的反射板组合使用、使得框架的金属耗量大大减少,整体质量大大减轻,同时整体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抗风强度,而且驱动各个单元的驱动装置为同一个,更加提高了框架转动的同步性以及稳定性。而且具有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采用的反射板质量轻、聚光效率高,使得整个集热装置可以直接采用水作为真空集热管内的导热介质,极大的简化了热力系统,进而大大提高了发热效率以及减小了生产过程的耗电量,更加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消除了由于异性材料存在线膨胀系数差造成的强大胀差应力,使得该装置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能够准确、安全地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的另一个方向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的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a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反射板与框架的安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0]图5b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反射板与框架的安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包括多个依次排列并且结构重复的框架单元,并且每个框架单元依次相连组成整个太阳能集热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每个框架单元包括两个相对的地面固定架1,所述地面固定架I竖直固定于地面上并且分别位于框架单元的两端。每两个相对的地面固定架I包括位于其顶部两端的相对突出的转轴11,该转轴11上连接有一旋转横梁2,该转轴11即为所述旋转横梁2转动的轴,所述旋转横梁2下方紧贴设有真空集热管10,该真空集热管10与旋转横梁2同向延伸,并且所述真空集热管10的中心轴与所述旋转横梁2转动的轴即转轴11重合。优选地,该底面固定架I包括一位于顶部的横梁,以及从横梁的下方向下呈“八”字形延伸的底架,所述转轴I就位于横梁的中间位置。旋转横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具有U型开口的板或管(图中未示出)套于转轴I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转轴I晃动,即以转轴I为轴转动。所述旋转横梁2的下方通过沿旋转横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并且向下呈发散状的连接杆21连接一悬吊架3。所述悬吊架3上搭载反射板4,所述反射板4所述悬吊架3包括相互间隔交错的多根方管31,并且方管31上固定连接所述反射板4,该反射板4的反射面向上设置,优选地,该反射板4可以紧贴悬吊架3并与悬吊架3的形状相同。该反射板4的宽度方向上的截面为中心对称的抛物线,该反射板4的焦线与真空集热管10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反射板4以旋转横梁2为轴并且随着旋转横梁2的转动而转动。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了解到,该旋转横梁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在地面固定架I上,只要连接在两端的两个地面固定架I之间并且可绕与其长度方向同向的轴转动即可。
[0033]所述连接杆21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杆22,该支撑杆22连接至位于所述旋转横梁2上方的与旋转横梁2平行同向延伸的重力平衡梁5。所述重力平衡梁5与悬吊架3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横梁2的上下两侧,并且三者相互固定形成一整体,并且重力平衡梁5与旋转横梁2平行,悬吊架3为一中心对称的并且宽度方向上的截面为抛物线的曲面,该悬吊架3所形成的曲面的中心轴与静止时旋转横梁2和重力平衡梁5在悬吊架3上的投影重合。
[0034]在所述悬吊架3的下方连接有动力悬吊架6,该动力悬吊架6位于悬吊架3的下方,并且该动力悬吊架6与其他部件一起构成驱动所述悬吊架3转动的驱动装置。
[0035]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一行的其中一个框架单元下方的,并且放置于地上的双向输出的减速电机71,该减速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挠性转轴72,该挠性转轴72从减速电机71的两侧分别沿旋转横梁的延伸方向向两侧延伸,并且挠性转轴72连接至所述动力悬吊架6。动力悬吊架6上设有沿悬吊架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圆弧形齿条61,优选地,如图所示该圆弧形齿条61通过多条从悬吊架3向下延伸的连接杆连接至悬吊架3。所述挠性转轴72通过固定于动力悬吊架6上的圆弧形齿条61相配合,进而通过挠性转轴72的转动,驱动圆弧形齿条61带动动力悬吊架6以及悬吊架3绕旋转横梁2为轴转动,该圆弧形齿条61的圆心位于旋转横梁2上。优选地,挠性转轴72与固定于动力悬吊架6上的垂直换向传动装置73相配合,该垂直换向传动装置可以是蜗轮蜗杆,也可以是伞形齿轮,将挠性转轴72的螺旋状的转动转换成与挠性转轴72的延伸方向为轴的平面转动,该垂直换向传动装置连接至一齿轮74,该齿轮74的轴与挠性转轴72同向并且齿轮74位于圆弧形齿条61的下方,该齿轮74与圆弧形齿条61相配合并且与圆弧形齿条61同平面。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该整个悬吊架3、动力悬吊架6以及旋转横梁和重力平衡梁5在减速电机71的驱动下绕转轴11转动。上述垂直换向传动装置以及齿轮74均固定于所述地面支架I上并且位于所述圆弧形齿条61的下方。而且,挠性转轴72可在多个框架单元下方延伸,并且与多个框架单元上的动力悬吊架6均配合,挠性转轴的转动力矩较小,一个减速电机可以通过挠性转轴72驱动多个框架单元,使得整排的框架单元均同向、同速均匀转动。而且由于减速电机71双向输出并且具有重力平衡梁5,使得整个装置的转动更加平稳和稳定。重力平衡梁5可用水泥预制或方管水泥灌装,重量略小于悬吊架3以及反射板4的总重,在运行时重力平衡梁5与旋转横梁2的投影重合在反射板4中间的空隙,因此不会遮挡反射镜的有效照射,该旋转横梁2的下方设有与旋转横梁2同向延伸并且紧贴的真空集热管10。并且每个框架单元之间的真空集热管之间通过U型弯胀管100相互固定连接,该U型弯胀管100可以补偿真空集热管10因为高温产生的线性膨胀,保证每个单元的真空集热管10之间连接的可靠。并且U型弯胀管100与所述地面固定架相固定,该真空集热管10以及U型弯胀管100在旋转横梁3以及整个悬吊架转动的过程中保持固定位置不动,因此,能够保证整个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
[0036]上述旋转横梁3、连接杆21、悬吊架3、支撑杆22以及重力平衡梁5之间相互焊接固定成一整体。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了解到,该框架单元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0037]如图4所示,包括底板41以及玻璃反射镜片42,其中底板41包括硬质外壳411以及轻质内层412,该底板41的外壳411和内层412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具体地,可以是将聚氨酯类材料,以及发泡剂材料按比例混合后发泡成型,因此,外壳411表面结构致密、坚硬、光滑,平均密度介于90?130kg/m3,其成型收缩率低于0.2%,线胀系数小于30 X 10一
6。内层412可以为聚氨酯发泡结构,体积大、质量轻。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了解到,只要该外壳411为硬质材料,内层412为轻质材料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高分子材料组合制成。
[0038]外壳411的上表面上连接固定玻璃反射镜片42,该外壳411连接玻璃反射镜片42的表面光滑,而且外壳411和玻璃反射镜片42通过油脂层43连接,该油脂层43包括间隔分布的油脂431以及位于油脂431之间的气道432,气道432通过贯穿外壳411以及内层412的抽气通道44连通至外界,通过抽气通道44抽气将气道432抽成真空,进而使得油脂431能够紧紧地将镜片42吸附到底板41上。而且还可以通过抽气通道44定期对气道432抽真空,以保持玻璃反射镜片42和底板41之间贴附的稳定性。
[0039]玻璃反射镜片42采用厚度在0.之间的反射镜,优选采用0.7mm的厚度,玻璃反射镜片42通过油脂层43与底板41紧密贴合,并且玻璃反射镜片42因为厚度较薄,可以沿着底板41的形状弯曲。因此,该反射板可以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装置,可以将底板41制作成上表面的截面为精准的抛物线,即该底板I的上表面为精准的抛物面,只要将玻璃反射镜片42贴附于底板41上,玻璃反射镜片42即可贴附底板41弯曲成同样的抛物面,不用通过热弯过程,即可形成太阳能集热装置所需的反射板,该反射板的质量轻、强度大。
[0040]并且如图1所示,该玻璃反射镜片42所贴附的底板41的表面周边设有一圈卡槽413,该卡槽413上卡合设有封边压条45,该封边压条45封住玻璃反射镜片42的周边,与玻璃反射镜片42的周边胶接,该封边压条45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玻璃反射镜片42与底板41之间由于气温变化产生相互位移时,该封边压条45能够缓冲补偿两者之间的位移,保证各种条件下水以及灰尘无法进入油脂层43,并且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本发明的反射板,玻璃反射镜片与底板依靠油脂层结合,当玻璃反射镜片与底板在气温变化出现膨胀差时,可借助油脂自由滑动,而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却难以滑动,避免了温度变化在玻璃反射镜片与底板间产生应力导致的变形或损坏,保障了不同气象温度下的产品形状稳定,而且在玻璃反射镜片受到外界冲击时该油脂层可将该力传递和分散到底板的发泡结构的内层上,避免了因冰雹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玻璃破损。
[0041]本发明的反射板不但质量轻、强度高,而且能够避免热弯过程中玻璃反射镜片的变形,因此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能够用于太阳能集热装置,使之具有较高的汇聚光热的性能。而且该反射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自身缓冲外界应力和冲击,使用寿命长。而且由于该反射板,使得整个集热装置中所使用的真空集热管的管径可以大大减小。
[0042]并且如图5a、5b所示,为本发明的反射板4与方管31相互连接的实施例,如图5a所示,所述反射板4上设有螺纹预埋件48,方管31紧贴置于反射板4的下方,连接件8套于方管31外侧,并且连接件8与反射板4的螺纹预埋件48通过螺钉81相互固定,使得方管31的其中一个表面紧贴反射板4的下方,如图5a所示。并且如图5a所示,该连接件8可以是与方管31的底部紧贴,与方管31的两侧面之间具有空隙,即方管31可以在连接件8内滑动,即调整方管31与反射板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气温变化时反射板4与方管31之间会出现胀差,相互间需要有位移空间以防止产生应力,该方式预留的间隙可满足此需要。从而维持反射镜形状的精确。反射板4可在40°C到一 30°C范围内稳定使用。也可以是如图5b所示,连接件8紧贴方管31的外表面,即方管31与反射板4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可移动。
[0043]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框架搭载力学结构合理,以三角型支撑悬吊式的结构为主体,并且配合重力平衡梁的设置,使得框架的金属耗量大大减少,整体质量大大减轻,同时整体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抗风强度,而且驱动各个单元的驱动装置为同一个,更加提高了框架转动的同步性以及稳定性。而且具有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采用的反射板质量轻、聚光效率高,使得整个集热装置可以采用水作为真空集热管内的导热介质,进而大大提高了发热效率以及减小了耗电量,更加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消除了由于异性材料存在线膨胀系数差造成的强大胀差应力,使得该装置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能够准确、安全地使用。
[0044]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包括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固定于地面的地面固定架(I),以及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相对的地面固定架(I)上且水平延伸的旋转横梁(2),所述旋转横梁(2)可绕与其长度方向同向的轴转动,所述旋转横梁(2)固定连接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悬吊架(3),悬吊架(3)为一中心对称的截面为抛物线的曲面,所述旋转横梁(2)还向上连接有一与其间隔平行设置的重力平衡梁(5),所述悬吊架(3)的曲面的中心轴与静止状态下所述旋转横梁(2)和重力平衡梁(5)在悬吊架(3)上的投影重合,所述悬吊架(3)上固定反射面向上设置的并且截面为抛物线的反射板(4),所述旋转横梁(2)的下方紧贴设置有与其同向延伸的真空集热管(10),所述真空集热管(10)的中心轴与所述旋转横梁(2)转动的轴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固定架包括位于其顶部两端的相对突出的转轴(11),所述旋转横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具有U型开口的管或板套于转轴(11)上并且绕所述转轴(11)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横梁(2)通过其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向下呈发散状的连接杆(21)连接所述悬吊架(3),所述悬吊架(3)包括相互间隔交错的多根方管(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杆(22),该支撑杆(22)连接至所述重力平衡梁(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架(3)的下方设有动力悬吊架(6),所述动力悬吊架(6)包括沿所述悬吊架(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圆弧形齿条(61),所述圆弧形齿条¢1)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横梁(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为多个并且并排依次设置,其中一个框架单元的下方设有双向输出的减速电机(71),所述减速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挠性转轴(72),所述挠性转轴(72)沿旋转横梁(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与圆弧形齿条(61)相配合,所述挠性转轴(72)的转动驱动所述圆弧形齿条¢1)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转轴(72)连接至一垂直换向传动装置(73),所述垂直换向传动装置(73)连接至一齿轮(74),所述齿轮(74)的轴与所述挠性转轴(72)同向,所述齿轮(74)与所述圆弧形齿条¢1)相配合并且与圆弧形齿条(61)同平面,并且所述齿轮(74)、垂直换向传动装置(73)均固定于所述地面支架(I)上并且位于所述圆弧形齿条¢1)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框架单元之间的真空集热管(10)通过U型弯胀管(10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U型弯胀管(100)与所述地面固定架(I)相固定连接。
9.一种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焦线与所述真空集热管(10)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反射板包括底板(41)以及玻璃反射镜片(42),所述底板(41)包括硬质外壳(411)以及位于外壳(411)内的轻质内层(412),所述外壳(411)和内层(412)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底板(41)的上表面通过油脂层(43)连接玻璃反射镜片(42),所述油脂层(43)包括间隔分布的油脂(431)以及位于油脂(431)之间的气道(432),所述气道(432)通过贯穿外壳(411)和内层(412)的抽气通道(44)连通至外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反射镜片(42)所贴附的底板(41)的表面周边设有一圈卡槽(413),所述卡槽(413)上卡合有封边压条(45),所述封边压条(45)封住玻璃反射镜片(42)的周边并且与玻璃反射镜片(42)的周边胶接。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11)和内层(412)为聚氨酯材料制成,并且其中内层(412)为聚氨酯发泡结构。
【文档编号】F24J2/10GK104266395SQ20141031023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赵小峰 申请人:赵小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