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281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包括:隔热层,其设置于地面上;防潮反射层,其设置于隔热层的上表面和/或隔热层的下表面;发热组件,其设置于隔热层上方,用于发热提供热量;导热层,包括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上导热层设置于发热组件的上表面,下导热层设置于发热组件的下表面。本发明中发热组件发热产生热量,导热层迅速吸热热量快速均匀的散发到室内供暖,相较于现有技术,摒弃了原有电地暖或者水循环供暖系统中为了保护楼板层设置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减小建筑的沉重负荷,增加了房间的整体空间,供暖单元化设置可单独控制,合理使用,降低能耗。
【专利说明】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室内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长江以南很多省市的冬天的温度都会达到零下,但是受传统意识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南方省市仍未提供冬季供暖措施。在装饰行业的运用中南方的一些省市也开始把发热电缆运用到室内装饰中去,创生了一套完整的电地暖技术,即地面电辐射供暖系统;这种技术的主要利用发热电缆对地面水泥砂浆层发热然后再向室内空气做热传递以达到提升室内温度的目的;同时电地暖的施工也比较快捷方便相比水循环电地暖系统减少了锅炉、循环泵、噪音、环境污染,以房间为单位的即时开关等优点;但是地面电辐射供暖系统(电地暖)首先要对地面发热后,才能提高室内温度,这个过程时间较长同时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包括多个供暖单元,每个供暖单元包括:
[0006]隔热层,其设置于地面上;
[0007]防潮反射层,其设置于隔热层的上表面和/或隔热层的下表面;
[0008]发热组件,其设置于隔热层上方,用于发热提供热量;
[0009]导热层,包括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上导热层设置于发热组件的上表面,下导热层设置于发热组件的下表面。
[0010]本发明中复合底板直接铺设于导热层上,发热组件发热产生热量,导热层迅速吸热热量快速均匀的散发到室内供暖,相较于现有技术,摒弃了原有电地暖或者水循环供暖系统中为了保护楼板层设置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减小建筑的沉重负荷,增加了房间的整体空间,供暖单元化设置可单独控制,合理使用,降低能耗。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发热组件为发热电缆或PTC发热件。
[001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发热电缆和PTC发热件发热,发热均匀,且能快速发热,使得房间迅速暖和。
[0014]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发热组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件。
[001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固定件固定发热组件,可避免发热组件产生位移,保证发热效果。
[0016]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隔热层为挤塑板。
[001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挤塑板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避免发热组件的热量传递到地面上。
[0018]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隔热层侧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凸出隔热层上表面。
[001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强筋可避免隔热层变形,加强筋突出隔热层上表面在高度方向为发热组件提供支撑,避免对发热组件的挤压。
[0020]作为优选的方案,下导热层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发热组件的第一凹槽,隔热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0021]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发热组件放置于第一凹槽中,安装稳定,保证发热组件不产生变形。
[0022]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导热层沿发热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导热层的宽度尺寸大于发热组件的宽度尺寸,上导热层的面积尺寸大于下导热层的面积尺寸。
[002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导热层将发热组件下表面的热量传递给上导热层,最后传递到房间内,保证发热组件上、下表面的热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0024]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防潮反射层为反射膜。
[002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防潮反射层一方面可防止地面潮气向上影响隔热层以及发热组件,延长发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发热组件的热量向上反射,避免热量传递给地面,造成能源的损失。
[0026]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导热层为导热铝板。
[002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导热铝板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0028]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隔热层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水泥砂浆找平层使得地面平整,不需要厚厚的水泥砂浆层,减小楼板的称重,增加了房间整体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复合地板,2.上导热层,3.固定件,4.发热组件,5.下导热层,6.隔热层,7.防潮反射层,8.水泥砂浆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33]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包括:
[0034]隔热层6,其设置于地面上;
[0035]防潮反射层7,其设置于隔热层6的下表面;
[0036]发热组件4,其设置于隔热层6上方,用于发热提供热量;
[0037]导热层,包括上导热层2和下导热层5,上导热层2设置于发热组件4的上表面,下导热层5设置于发热组件4的下表面。
[0038]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底板I直接铺设于导热层上,发热组件4发热产生热量,导热层迅速吸热热量快速均匀的散发到室内供暖,相较于现有技术,摒弃了原有电地暖或者水循环供暖系统中为了保护楼板层设置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减小建筑的沉重负荷,增加了房间的整体空间,供暖单元化设置可单独控制,合理使用,降低能耗。
[0039]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发热组件4为发热电缆,发热电缆为S型铺设或矩形铺设,具体的可根据需求选择,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铺设方式;上导热层2和下导热层5为导热铝板,导热铝板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隔热层6为挤塑板,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避免发热组件4的热量传递到地面上;防潮反射层7为反射膜,防潮反射层7 —方面可防止地面潮气向上影响隔热层6以及发热组件4,延长发热组件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发热组件4的热量向上反射,避免热量传递给地面,造成能源的损失。
[0040]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发热组件4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固定件采用铝胶条,在不影响导热的情况下固定发热组件4,可避免发热组件4产生位移,保证发热效果。
[0041]本实施方式中下导热层5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发热组件4的第一凹槽,隔热层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凹槽,发热组件4放置于第一凹槽中,安装稳定,保证发热组件4不产生变形。
[0042]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发热组件4为PTC发热件。
[004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PTC发热件发热,发热均匀,且能快速发热,使得房间迅速暖和。
[0044]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隔热层6侧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图中未示出),加强筋凸出隔热层6上表面。
[004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强筋可避免隔热层6变形,加强筋突出隔热层6上表面在高度方向为发热组件4提供支撑,避免对发热组件4的挤压。
[0046]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导热层沿发热组件的4长度方向设置且导热层的宽度尺寸大于发热组件4的宽度尺寸,上导热层2的面积尺寸大于下导热层5的面积尺寸。
[004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导热层5将发热组件4下表面的热量传递给上导热层2,最后传递到房间内,保证发热组件4上、下表面的热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0048]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隔热层6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水泥砂浆找平层8。
[004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水泥砂浆找平层8使得地面平整,不需要厚厚的水泥砂浆层,减小楼板的称重,增加了房间整体空间。
[005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供暖单元,每个供暖单元包括: 隔热层,其设置于地面上; 防潮反射层,其设置于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和/或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 发热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隔热层上方,用于发热提供热量; 导热层,包括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所述上导热层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的上表面,所述下导热层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为发热电缆或PTC发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挤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侧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凸出所述隔热层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导热层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发热组件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沿发热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导热层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发热组件的宽度尺寸,上导热层的面积尺寸大于下导热层的面积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反射层为反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导热铝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电辐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水泥砂浆找平层。
【文档编号】F24D13/00GK104482584SQ20141070734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俞钰卿, 王宇科, 陈右铭, 王国珍, 陶军, 秦莉, 周正超, 乔雷, 吴超, 徐早早, 王勇, 史良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