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358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设置于建筑的底层,该层包括汇流排间、监控室和设备间,该供氧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地面上的液氧站、位于汇流排间的气瓶汇流排、位于监控室的气体监控器和位于设备间的空气压缩机、制氧主机和真空泵,所述气瓶汇流排上连接有通入上层房间内氧气的管道。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系统设计合理,能给人们居住的地方提供氧气,有助于缓解人们心肺疲劳的症状,尤其有益于老人和小孩。
【专利说明】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建筑设备指所有适用于房间和建筑的技术措施,包括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的能源(采暖,照明)和供应(水,空气)或废物排放(污水,垃圾)。其目的是对居民和用户提供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必要的安全性。一方面,它通常必要的设施,例如污水,电力供应或照明。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所有的设备可自动化运行。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出现一定的浑浊,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很容易造成心肺的疲劳,若人们居住的地方能提供氧气,则有助于缓解这种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设置于建筑的底层,该层包括汇流排间、监控室和设备间,该供氧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地面上的液氧站、位于汇流排间的气瓶汇流排、位于监控室的气体监控器和位于设备间的空气压缩机、制氧主机和真空泵,所述气瓶汇流排上连接有通入上层房间内氧气的管道。
[0005]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房间内设有供气终端。
[0006]更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到供气终端上。
[0007]再更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供气终端设置在上层房间的梁式供应挂上。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系统设计合理,能给人们居住的地方提供氧气,有助于缓解人们心肺疲劳的症状,尤其有益于老人和小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液氧站,2.气瓶汇流排,3.气体监控器,4.空气压缩机,5.制氧主机,6.真空泵,7.管道,8.供气终端,9.梁式供应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设置于建筑的底层,该层包括汇流排间、监控室和设备间,该供氧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地面上的液氧站1、位于汇流排间的气瓶汇流排2、位于监控室的气体监控器3和位于设备间的空气压缩机4、制氧主机5和真空泵6,气瓶汇流排2上连接有通入上层房间内氧气的管道7。[001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层房间内设有供气终端8。
[0015]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管道7的一端连接到供气终端8上。
[0016]再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供气终端8设置在上层房间的梁式供应挂9上。
[0017]具体工作时,液氧站I提供纯氧到气瓶汇流排2,空气压缩机4、制氧主机5和真空泵6运作,将气瓶汇流排2内的氧气达到人体可吸入的状态,再通过管道7输送到供气终端8上,人们通过供气终端8来进行吸氧,整个过程中,气体监控器不断监控气体的状态、压力
坐寸ο
[001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设置于建筑的底层,该层包括汇流排间、监控室和设备间,其特征是:该供氧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地面上的液氧站(I)、位于汇流排间的气瓶汇流排(2)、位于监控室的气体监控器(3)和位于设备间的空气压缩机(4)、制氧主机(5)和真空泵(6 ),所述气瓶汇流排(2 )上连接有通入上层房间内氧气的管道(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层房间内设有供气终立而(8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管道(7)的一端连接到供气终端(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设备的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供气终端(8)设置在上层房间的梁式供应挂(9)上。
【文档编号】F24F5/00GK203628912SQ20142000589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孔霞 申请人:孔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