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3581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包括机体、燃烧室、储送料系统、流风系统、热交换管及排烟系统,储送料系统包括料箱、置于燃烧室背部且料箱下端的送料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竖直设置且其上下端部分别连通于燃烧室的顶部及烟气室,所述热交换管置于燃烧室左右两侧面且前后多排设置;所述燃烧室两侧设置与热交换管的底部对应的流风机且通过机体正面的出风口实现供风;所述送料螺杆在机体内横向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送料螺杆的上端部连通于燃烧室的下料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由于烟气直接排除导致的热量散失,能够实现热量的合理交换;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尽量缩短机体的纵向尺寸,便于室内的摆放及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领域,主要用于室内取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取暖设备众多,常用的有空调、电炉、燃气管道、木炭炉等,不同地区的使用者可以针对各个设备的优势进行选择。
[0003]其中,燃木颗粒壁炉以其节能、环保而得以广泛应用,同时现有技术的壁炉大部分造型美观、大方,可以方便的放置于室内。其工作原理利用压缩成的木屑颗粒作为燃料,通过送料螺杆自动输送至燃烧室进行燃烧制热。用引风机从室外引入空气输送到燃烧室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然后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管拍到室外。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系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用流风机将已加热的空气送到室内,以达到给特定空间加热的目的。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壁炉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热交换系统结构的不合理,使大量热能从烟管直接排掉,导致大量热量散失。参见专利号为200820086727.6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名称为“真火颗粒取暖壁炉”其热交换器设在机体的前上部位,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主要由火焰和热烟加热,排烟系统中的烟道布置在机体的前部位两侧,下面与烟道接头相连,烟道接头紧贴在燃烧腔的底板上,两端接烟道,一端与排烟电机相接,排烟电机的出烟口伸出至后背板上,留下与外排烟道接口 ;这样的结构,由于热交换器与排烟系统独立设置,使大量的热量经过烟气散失;
[0006]2、机体内部的结构不够紧凑,如专利号为200820086727.6以及201120220088.X的申请文件中都公开了一种燃料自动传动部件(即本实用新型申请方案中的送料螺杆),其在机体内部纵向设置(即前后方向)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这样的设置使机体的前后尺寸较大,不利于壁炉在室内的摆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防止由于烟气直接排除导致的热量散失,能够实现热量的合理交换;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尽量缩短机体的纵向尺寸,便于室内的摆放及使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包括机体、燃烧室、储送料系统、流风系统、热交换管及排烟系统,储送料系统包括料箱、置于燃烧室背部且料箱下端的送料螺杆,排烟系统包括置于燃烧室底部的烟气室、置于烟气室底部且用于排烟的离心叶轮及其电机,流风系统包括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竖直设置且其上下端部分别连通于燃烧室的顶部及烟气室,所述热交换管置于燃烧室左右两侧面且前后多排设置;所述燃烧室两侧设置与热交换管的底部对应的流风机且通过机体正面的出风口实现供风;所述送料螺杆在机体内横向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送料螺杆的上端部连通于燃烧室的下料通道。[000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管的上下端部为弯头设置。
[00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室内设置燃烧槽及集灰槽,且燃烧室与通气管连通设置。
[00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与离心叶轮对应的离心腔体连通于对应的排烟管。
[00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通道上下倾斜设置,且底部的下料口位于燃烧槽上端。
[00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管下端连通于烟气室的侧面。
[0014]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室的单个侧面的设置4排热交换管。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热交换管从燃烧室的顶部通向于底部的烟气室,连接于烟气室的离心叶轮连接对应的电机使燃烧室为负压状态,同时,对应的通气管可以在负压状态下快速的补充对应的空气,用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及时的从排烟管中排出,烟气流通的过程中与热交换管进行热量交换,同时流风机置于热交换管底部可以及时将热交换管的热量通过出风口排出,可以有效回收烟气排除带走的热量;同时热交换管置于燃烧室的侧面便于热空气的输送、分布,防止热量太过集中而不能有效输送及有效的控制了机体的纵向尺寸。送料螺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前后设置,采用了横向设置的方式,能够使整个机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热交换管为弯头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烟气及灰尘的累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含义:1_机体;2-出风口 ;3_进料口 ;4_燃烧室;41-燃烧槽;42-集灰槽;5-料箱;6_送料螺杆;7_下料通道;71_下料口 ;8_热交换管;81_弯头;9_排烟管;10-离心叶轮;11_电机;12_烟气室;13_排烟管;14-流风机;15-离心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包括机体1、燃烧室4、储送料系统、流风系统、热交换管8及排烟系统,储送料系统包括料箱5、置于燃烧室4背部且料箱5下端的送料螺杆6,排烟系统包括置于燃烧室4底部的烟气室12、置于烟气室12底部且用于排烟的离心叶轮10及其电机11,流风系统包括流风机14 ;所述热交换管8竖直设置且其上下端部分别连通于燃烧室4的顶部及烟气室12,所述热交换管8置于燃烧室4左右两侧面且前后多排设置;所述燃烧室4两侧设置与热交换管8的底部对应的流风机14且通过机体I正面的出风口 2实现供风;所述送料螺杆6在机体I内横向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送料螺杆6的上端部连通于燃烧室4的下料通道7。所述燃烧室4内设置燃烧槽41及集灰槽42,且燃烧室4与通气管连通设置。所述与离心叶轮10对应的离心腔体15连通于对应的排烟管139。所述下料通道7上下倾斜设置,且底部的下料口 71位于燃烧槽41上端。所述热交换管8下端连通于烟气室12的侧面。所述燃烧室4的单个侧面的设置4排热交换管8 ;其中图3所示热交换管8的端部可以设置为弯头81结构相对于图2中的热交换管8,可以有效防止烟气及灰尘的累积。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燃烧颗粒通过进料口 3添加入料箱5,经送料螺杆6传送至燃烧槽41,经点火棒将燃烧颗粒点燃,对燃烧室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以及烟气经热交换管8从燃烧室4的顶部通向于底部的烟气室12,连接于烟气室12的离心叶轮10连接对应的电机11使燃烧室4为负压状态,同时,对应的通气管可以在负压状态下快速的补充对应的空气,用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及时的从排烟管139中排出,烟气流通的过程中与热交换管8进行热量交换,同时流风机14置于热交换管8底部可以及时将热交换管8的热量由下及上通过出风口 2排出,可以有效回收烟气排除带走的热量;同时热交换管8置于燃烧室4的侧面便于热空气的分散及输送,防止热量太过集中而不能有效输送及有效的控制了机体I的纵向尺寸。送料螺杆6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前后设置,采用了横向设置的方式,能够使整个机体I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机体I的纵向尺寸,便于壁炉的摆放及使用。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包括机体、燃烧室、储送料系统、流风系统、热交换管及排烟系统,储送料系统包括料箱、置于燃烧室背部且料箱下端的送料螺杆,排烟系统包括置于燃烧室底部的烟气室、置于烟气室底部且用于排烟的离心叶轮及其电机,流风系统包括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竖直设置且其上下端部分别连通于燃烧室的顶部及烟气室,所述热交换管置于燃烧室左右两侧面且前后多排设置;所述燃烧室两侧设置与热交换管的底部对应的流风机且通过机体正面的出风口实现供风;所述送料螺杆在机体内横向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送料螺杆的上端部连通于燃烧室的下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的上下端部为弯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设置燃烧槽及集灰槽,且燃烧室与通气管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离心叶轮对应的离心腔体连通于对应的排烟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上下倾斜设置,且底部的下料口位于燃烧槽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下端连通于烟气室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颗粒燃烧取暖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单个侧面的设置4排热交换管。
【文档编号】F24B1/191GK203718828SQ20142000595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张舒岚 申请人:永康市川润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