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360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属于热加工领域,用于解决移动式隧道窑的送风结构不合理导致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其主要改进在于:窑体外顶部安装有分布在两侧的两条热风主管,所述热风主管中部设有风机,该风机将热风主管分为风机前主管和风机后主管两部分,所述风机后主管设置有抽风机构,风机前主管下端设有若干穿过窑体顶部并沿窑体侧壁向下延伸的送风侧管,每根送风侧管上至少开有两个送风口。通过对送风侧管以及送风口位置的合理布局,不但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还使得砖坯烧制的质量更为统一。
【专利说明】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加工领域,涉及烧纸建筑砖的生产设备,具体来说,是移动式隧道窑中用于节能热循环的送风侧管。
【背景技术】
[0002]隧道窑作为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因其热利用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烧制建筑砖。特别是移动式隧道窑,由于窑体是在移动过程中对砖坯完成预热、焙烧、保温和冷却等工序,烧制生产效率更高、更为节能环保。
[0003]专利文献(专利号为200920126963,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I月13日)公开了一种“烧制建筑砖的移动式隧道窑”,其公开了如下关于抽风/送风管道的技术特征:窑体外顶部安装有热风总管,热风总管上串装有风机,热风总管的前端从两侧引出送风支管与窑体预热段的内腔相通,热风总管的后端从两侧引出抽风支管与窑体冷却段的内腔相通。这种抽风/送风方式由于风机前窑体侧面抽风,风机后窑体顶部送风,并直接再由顶部排出,热风在窑体内停留时间很短且极不均匀的只分布在窑体上部很小的范围内,造成如下缺点: 1、剩余热量利用率不高,所以不节能;2、热气快进快出相当于直接排放,并不环保;3、热交换不均匀、时间短,大大降低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甚至经常发生坐墩、倒坯等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热量再利用率并节能环保的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包括固定不动的圆环状窑底以及与窑底同心的圆弧形活动窑体,窑体下端通过行走轮支撑于窑底两侧的环形轨道上,窑体内为整体连续型空腔,所述窑体外顶部安装有分布在两侧的两条热风主管,所述热风主管中部设有风机,该风机将热风主管分为风机前主管和风机后主管两部分,所述风机后主管设置有抽风机构,风机前主管下端设有若干穿过窑体顶部并沿窑体侧壁向下延伸的送风侧管,每根送风侧管上至少开有两个送风口。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由于将送风侧管设置在了窑体内腔,可以充分利用管道表面传导出的热量,同时设置多个送风口可以扩大窑体内砖坯的加热范围,窑体内烧制范围热量分布均匀,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统一。
[0008]进一步还说,所述送风侧管截面为三角形。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截面设置为三角形的送风侧管可以较好的引导热量传递。
[0009]进一步还说,所述送风侧管底端距窑底表面不超过10cm。这样可以避免送风侧管太靠近窑底表面造成热能的浪费。
[0010]进一步还说,为合理设置送风口的位置和大小,从而使得热量分布更为均匀所述送风侧管开有上、下两个相距3(T60cm送风口,其中上送风口上下开口 8(Tl50cm,下送风口上下开口 4(T80cm。
[00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对送风侧管以及送风口位置的合理布局,不但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还使得砖坯烧制的质量更为统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送风侧管与热风主管的热循环管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具有固定不动的圆环状窑底I以及与窑底I同心的圆弧形活动窑体2,其中窑体2下端通过行走轮(图中未示出)支撑于窑底I两侧的环形轨道上,窑体2内为整体连续型空腔,窑体2外顶部安装有分布在两侧的两条热风主管3,所述热风主管3中部设有将热风主管3分为风机前主管31和风机后主管32两部分的风机4,该风机4能将风机后主管32的热量引流到风机前主管31,风机后主管32设置有抽风机构。
[0016]风机前主管31下端设有若干穿过窑体2顶部并沿窑体2侧壁向下延伸的送风侧管33,送风侧管33主要位于窑体预测段,送风侧管33底端距窑底I表面10cm,可以避免送风侧管33太靠近窑底I表面造成热能浪费,比如说窑体I下底部的缝隙位置容易透气造成的热量流失。每根送风侧管33上开有相距50cm的上送风口 34和下送风口 35,其中上送风口 34上下开口 100cm,下送风口 35上下开口 60cm,这样可使在窑体的热量输出分布更为均匀,烧制的砖坯质量更加统一。为更好地引导热量传递,送风侧管33截面可以设为三角形或者其它类似三角形的形状。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风侧管设置在了窑体内腔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设置多个送风口可以扩大窑体内砖坯的加热范围,烧制范围热量分布均匀,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统一。还使得砖还烧制的质量更为统一。
【权利要求】
1.一种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包括固定不动的圆环状窑底以及与窑底同心的圆弧形活动窑体,窑体下端通过行走轮支撑于窑底两侧的环形轨道上,窑体内为整体连续型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外顶部安装有分布在两侧的两条热风主管,所述热风主管中部设有风机,该风机将热风主管分为风机前主管和风机后主管两部分,所述风机后主管设置有抽风机构,风机前主管下端设有若干穿过窑体顶部并沿窑体侧壁向下延伸的送风侧管,每根送风侧管上至少开有两个送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侧管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侧管底端距窑底表面不超过1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窑体热循环送风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侧管开有上、下两个相距3(T60cm送风口,其中上送风口上下开口 8(Tl50cm,下送风口上下开口 4(T80cm。
【文档编号】F27B9/30GK203704640SQ20142000689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牟建兴 申请人:贵州渝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