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715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包括壳体、接水盘、排水管和软管,接水盘设置于壳体内并且用于接收在空气调节器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软管连接接水盘和排水管,排水管贯通壳体并且用于通过排水泵的动作而将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排出至空气调节器的外部,排水管包括:贯通壳体的主体管;裙边结构,覆盖主体管的位于壳体内的开口,并且以从主体管的周缘突出的方式设置;以及软管连接管,以与主体管连通的方式设置于裙边结构上,并且用于插入软管;软管连接管的中心线位于主体管的中心线的上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新型排水管的空气调节 器。 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0002] -直以来,如图1?图4所示,空气调节器1包括排水管2、软管3、空气调节器壳 体4、接水盘5、以及排水泵6。排水管2的一个端部2a位于空气调节器壳体4外,另一个端 部2b位于空气调节器壳体4内,在排水管2的位于空气调节器壳体4内的部分上插入有软 管3。
[0003]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的空气调节器中,在部件(例如软管)发生老化等的情况下,在 排水管2与软管3的接口处会产生渗水,该渗出的水会沿着排水管2的底部流动并从空气 调节器壳体4的贯通有排水管2的开口 41渗透到空气调节器壳体4的外部。再有,在空气 调节器长时间使用后,在排水管2的外部容易积尘,在此情况下,会有使排出的水再次回流 到空气调节器壳体4的内部的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悉心研究的结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 靠地防止从排水管与软管的接口处渗出的水渗透至空气调节器外并且即使在排水管的外 部积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水回流到空气调节器壳体的内部的空气调节器,即,提供一种 具有新型排水管的空气调节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 器包括壳体、接水盘、排水管和软管,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接收在所述空气 调节器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所述软管连接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通所 述壳体,并且用于通过排水泵的动作而将所述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排出至所述空气调节器的 外部,所述排水管包括:贯通所述壳体的主体管;裙边结构,覆盖所述主体管的位于所述壳 体内的开口,并且以从所述主体管的周缘突出的方式设置;以及软管连接管,以与所述主体 管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裙边结构上,并且用于插入软管,所述软管连接管的中心线位于 所述主体管的中心线的上方。
[0006] 这样,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利用裙边结构,能够可靠地防 止从软管与排水管的接口处渗出的冷凝水渗透至空气调节器外,具体来说,利用重力作用, 使从软管与排水管的接口处渗出的冷凝水聚集到裙边结构,从而能够防止渗出的冷凝水渗 透至空气调节器外,并且能够防止因水渗透到空气调节器外而造成的市场不良反响的发 生。再有,在空气调节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排水管的外部主体管上容易积尘,在这种的情 况下,利用由软管连接管的中心线位于主体管的中心线的上方这样的非对称结构产生的台 阶差,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回流而引起排水泵的误动作。
[0007]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裙边结构的最低点 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这样,在从软管与排水管的接口处渗出的冷凝水聚集到裙边结构 的最低点时,能够可靠地将该渗出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中。
[0008]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软管由具有可挠性 的材料构成。这样,能够利用软管的可挠性而容易地将软管安装到壳体内并将排水管和接 水盘可靠地连接。
[0009]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在所述主体管上一体设 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以覆盖所述壳体的贯通有所述排水管的开口的方式紧贴于所述壳 体上。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从排水管与软管的接口处渗出的水 渗透至空气调节器外并且即使在排水管的外部积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水回流到空气调 节器壳体的内部的空气调节器,即,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排水管的空气调节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截面图。
[0012] 图2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0013] 图3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
[0014] 图4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
[0015]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截面图。
[0016]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立体 图。
[0017]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侧视 图。
[0018]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主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 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0]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图6是表 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 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所具备的排水管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
[0021] 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10包括壳体20、接水盘30、 排水管40、软管50、以及排水泵60。
[0022] 接水盘30设置于壳体20内,用于接收在空气调节器10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排 水管40贯通壳体20,并且用于通过排水泵60的动作而将接水盘30中的冷凝水排出至空气 调节器10的外部。软管50的一个端部501连接于排水管40,另一个端部502连接于接水 盘30。
[0023] 另外,排水管40包括贯通壳体20的主体管403、裙边结构404、以及软管连接管 405。
[0024] 裙边结构404覆盖主体管403的位于壳体10内的开口 403a,并且以从主体管403 的周缘突出的方式设置。软管连接管405以与主体管403连通的方式设置于裙边结构404 上,并且用于插入软管50,软管连接管405的中心线C1位于主体管403的中心线C2的上 方,软管连接管403的外径小于主体管403的外径。
[0025] 这样,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利用裙边结构,能够可靠地防 止从软管与排水管的接口处渗出的冷凝水渗透至空气调节器外,具体来说,利用重力作用, 使从软管与排水管的接口处渗出的冷凝水聚集到裙边结构,从而能够防止渗出的冷凝水渗 透至空气调节器外,并且能够防止因水渗透到空气调节器外而造成的市场不良反响的发 生。再有,在空气调节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排水管的外部主体管上容易积尘,在这种的情 况下,利用由软管连接管的中心线位于主体管的中心线的上方这样的非对称结构产生的台 阶差,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回流而引起排水泵的误动作。
[0026]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裙边结构404的最低点 P位于接水盘30的上方。这样,在从软管与排水管的接口处渗出的冷凝水聚集到裙边结构 的最低点时,能够可靠地将该渗出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
[0027]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软管50由具有可挠性 的材料构成。这样,能够利用软管的可挠性而容易地将软管安装到壳体内并将排水管和接 水盘连接。
[0028]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在主体管403上一体设 置有凸缘部403b,凸缘部403b以覆盖壳体20的贯通有排水管40的开口 201的方式紧贴于 壳体20上。
[002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 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壳体、接水盘、排水管和软管, 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接收在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 所述软管连接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贯通所述壳体,并且用于通过排水泵的动作而将所述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排 出至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外部, 所述排水管包括: 贯通所述壳体的主体管; 裙边结构,覆盖所述主体管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开口,并且以从所述主体管的周缘突 出的方式设置;以及 软管连接管,以与所述主体管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裙边结构上,并且用于插入软管, 所述软管连接管的中心线位于所述主体管的中心线的上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裙边结构的最低点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
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
4.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管上一体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以覆盖所述壳体的贯通有所述排水管 的开口的方式紧贴于所述壳体上。
【文档编号】F24F13/22GK203893385SQ201420152265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荣凯 申请人: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