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765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卧式设置的保温水箱和与该保温水箱连接的真空集热管,保温水箱具有一内胆,在内胆的下部于其外表面上设有四周边缘与内胆外表面密封连接的壳体,由该壳体和内胆外表面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用以填充防冻换热介质的局部夹套,在壳体上开设有多个真空集热管插孔,真空集热管插入该真空集热管插孔后与局部夹套连通;在内胆主体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向内凹进并呈圆弧形的端盖,该端盖与内胆主体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小夹套的容积,进而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此外,由于内胆的两个端盖都是向内凹入的,既能够承压又能够使热水器整体效果美观,同时又节省材料。
【专利说明】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胆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内胆外表面上焊接夹套,该夹套通常为覆盖水箱内胆整个圆周表面的整体夹套,采用这种水箱内胆,优点是换热面积大,缺点是注入夹套内的防冻换热介质用量大;另一种是在水箱内胆的内部设置换热小内胆,采用这种水箱内胆,由于小内胆换热面积较小,且小内胆在长期使用后其外表面容易结水垢,影响换热效率。
[0003]另外,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承压内胆的两个端盖都是向外突出的,造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两头不能插真空管的部分很长,一方面浪费材料,另一方面影响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加热效果又有利于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的太阳能热水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卧式设置的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具有一内胆,在所述内胆的下部于其外表面上设有一四周边缘与所述内胆外表面密封连接的壳体,由该壳体和所述内胆外表面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用以填充防冻换热介质的局部夹套,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真空集热管插孔,真空集热管插入该真空集热管插孔后与所述局部夹套连通。
[0006]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仅在所述内胆的下部设置用以填充防冻换热介质的局部夹套,与现有技术中在水箱内胆的整个圆周表面上设置整体夹套相比,能够减小夹套的容积,进而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成本。同时,由于局部夹套设置在内胆的下部,能够对整个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如此能够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果。
[0007]另外,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真空集热管和局部夹套内填充有防冻换热介质,能够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抗冻性能,方便使用。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换热小内胆导致容易结水垢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内胆的主体为圆筒状部件,所述壳体的表面与所述内胆主体的外表面保持同心圆状,在该壳体的四周边缘形成折边部,该折边部与所述内胆主体的外表面焊
接在一起。
[0009]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壳体的四周边缘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内胆主体的外表面焊接在一起,使所述壳体与内胆主体的外表面形成密封连接,有利于保证局部夹套的密封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沿所述内胆的轴向延伸,并其沿该轴向延伸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内胆的轴向长度。
[0011]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内胆的横向长度(即轴向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增加壳体上所开设的真空集热管插孔的个数,从而增加真空集热管的设置数量,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得热量。
[0012]优选的,所述内胆的主体为圆筒状部件,在该内胆主体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向内凹进并呈圆弧形的端盖,该端盖与内胆主体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
[0013]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内胆的横向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两个端盖都是向外突出的内胆相比,内胆的承压性能不变。由于设置在所述内胆主体两端的端盖向内凹进,如此能够相对地增大所述内胆主体的轴向长度,能增加所开设的真空集热管插孔的个数,从而增加真空集热管的设置数量,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得热量。同时,使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两端不能插真空集热管的部分相对较短,即缩短了设置在内胆外侧的水箱外壳的轴向长度,如此能够节省制作水箱外壳的材料,有利于节省成本,还能够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美观性。
[0014]优选的,在所述壳体的上部侧面焊接有与所述局部夹套连通的连接管,副水箱通过管道与该连接管连接。
[0015]采用上述结构,局部夹套内的防冻换热介质采用副水箱补液的方式,一方面可实现自动补液,免去人工补液的麻烦,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副水箱排空局部夹套内的空气。
[0016]优选的,在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上于与所述壳体对置的部位形成朝向靠近/远离所述壳体所在一侧突出/凹进的第一凸部/凹部。
[0017]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上形成朝向靠近所述壳体所在一侧突出的第一凸部时,通过该第一凸部能够增大局部夹套内的换热介质与内胆内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小所述局部夹套的容积以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成本。在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上形成远离所述壳体所在一侧凹进的凹部,通过该凹部能够增大局部夹套内的换热介质与内胆内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0018]优选的,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朝向所述内胆外表面所在一侧突出的第二凸部。
[0019]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朝向所述内胆外表面所在一侧突出的第二凸部,通过该第二凸部能够减小所述局部夹套的容积以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胆的仰视图;
[0021 ] 图2为图1所示水箱内胆的左视图;
[0022]图3为设置在水箱内胆外表面上的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例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包括一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卧式设置在该支架上的保温水箱、与该保温水箱相连通设置的多个真空集热管、保温水箱与室内冷热水管路连接的连接管道,以及控制部件等。其中,保温水箱用以储存通过真空集热管采集的热能,它由内胆1、保温层、水箱外壳三部分组成,内胆I通常由不锈钢或搪瓷材料制成,保温层通常由聚氨酯整体发泡来形成,水箱外壳一般为彩钢板、镀铝锌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真空集热管通常由内外两根玻璃管组成,内外两根玻璃管之间的隔层构成真空夹层,在内玻璃管的外侧一般涂覆有太阳能吸热膜。
[0025]如图1所示,内胆I的主体为圆筒状部件,在该内胆主体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向内凹进并成圆弧形的端盖5。这两个端盖5通过焊接方式密封固定在内胆主体的两端。如图1所不,在内胆I的下部于其外表面上固定一壳体21,该壳体21的表面与内胆主体的外表面呈同心圆状,壳体21沿内胆I的轴向长度延伸,并其沿该轴向延伸的长度稍小于内胆I的轴向长度(即横向长度)。在壳体21的四周边缘形成折边部22,该折边部22与内胆主体的外表面焊接在一起,使壳体21的四周边缘与内胆I的外表面形成密封连接。由壳体21和内胆I的外表面围成一腔体,由该腔体构成用以填充防冻换热介质的局部夹套2。
[0026]在壳体21上开设有多个真空集热管插孔3,真空集热管插入该真空集热管插孔3后与局部夹套2连通。在壳体21的上部侧面焊接有一与局部夹套2连通的连接管4,副水箱通过管道与该连接管4连接来实现与局部夹套2连通,在该副水箱内设有内置浮球阀,通过副水箱可向局部夹套2内自动补充防冻换热介质,同时可通过副水箱排空局部夹套2内的空气。由局部夹套2与多个真空集热管共同构成供换热介质循环流通的流道。
[0027]真空管式热水器吸热时,太阳辐射透过真空集热管的外管,被真空集热管内管外侧的太阳能吸热膜吸收后沿内管壁传递到管内的换热介质,管内的换热介质吸热后因为密度变小向上流动,进入局部夹套2内,局部夹套2中的温度较高的换热介质加热内胆I的下部,使内胆I中的水被加热。局部夹套2中的换热介质与内胆I交换热量后变冷,变冷后的换热介质返回至真空集热管内重新吸热,如此形成循环回路,完成太阳能热量传递。
[0028]另外,在内胆I的外表面上于与壳体21对置的部位还可形成向外突出(即朝向靠近壳体21所在一侧突出)的第一凸部或者向内凹进(即朝向远离壳体21所在一侧凹进)的凹部。通过第一凸部能够增大局部夹套2内的换热介质与内胆I内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小局部夹套2的容积以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成本。通过凹部能够增大局部夹套2内的换热介质与内胆I内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在壳体21的内表面上也可形成向内突出(即朝向内胆外表面所在一侧突出)的第二凸部,通过该第二凸部能够减小局部夹套2的容积以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成本。
[0029]由上,由于仅在内胆I的下部设置用以填充防冻换热介质的局部夹套2,与现有技术中在水箱内胆的整个圆周表面上设置整体夹套相比,能够减小夹套的容积,进而减少换热介质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成本。同时,由于局部夹套2设置在内胆I的下部,能够对整个内胆I内的水进行加热,如此能够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果。另外,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真空集热管和局部夹套2内填充有防冻换热介质,能够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抗冻性能,方便使用。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换热小内胆导致容易结水垢的问题。
[0030]此外,在内胆I的横向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两个端盖都是向外突出的内胆相比,内胆的承压性能不变。由于设置在内胆主体两端的端盖5向内凹进,如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内胆主体的轴向长度,能增加所开设的真空集热管插孔3的个数,从而增加真空集热管的设置数量,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得热量。同时,使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两端不能插真空集热管的部分相对较短,即缩短了设置在内胆主体两端的水箱外壳的轴向长度,如此能够节省制作水箱外壳的材料,有利于节省成本,还能够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美观性。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21沿内胆I的轴向延伸长度稍小于内胆I的轴向长度,然而并非局限于此,该壳体21沿内胆I的轴向延伸的长度还可与内胆I的轴向长度相同,采用上述结构,在内胆I的横向长度(即轴向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增加壳体21上所开设的真空集热管插孔3的个数,从而增加真空集热管的设置数量,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得热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卧式设置的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具有一内胆(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I)的下部于其外表面上设有一四周边缘与所述内胆外表面密封连接的壳体(21),由该壳体(21)和所述内胆外表面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用以填充防冻换热介质的局部夹套(2),在所述壳体(21)上开设有多个真空集热管插孔(3),真空集热管插入该真空集热管插孔(3)后与所述局部夹套(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I)的主体为圆筒状部件,所述壳体(21)的表面与所述内胆主体的外表面保持同心圆状,在该壳体(21)的四周边缘形成折边部(22 ),该折边部(22 )与所述内胆主体的外表面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沿所述内胆(I)的轴向延伸,并其沿该轴向延伸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内胆(I)的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I)的主体为圆筒状部件,在该内胆主体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向内凹进并呈圆弧形的端盖(5),该端盖(5)与内胆主体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1)的上部侧面焊接有与所述局部夹套(2)连通的连接管(4),副水箱通过管道与该连接管(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I)的外表面上于与所述壳体(21)对置的部位形成朝向靠近/远离所述壳体(21)所在一侧突出/凹进的第一凸部/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1)的内表面上形成朝向所述内胆外表面所在一侧突出的第二凸部。
【文档编号】F24J2/46GK203797974SQ201420165063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黄永伟 申请人:黄永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