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7652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伞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伞脱水装置,其包括腔体、盖子、筒体、吸水部件、旋转马达、马达开关、出水口、电源,该筒体为可伸缩筒体且可旋转的设置于腔体内,该吸水部件设置于该筒体内壁且与该筒体形成供雨伞插入的中空结构,该吸水部件及筒体上设置有对应的小孔,该旋转马达设置于筒体下部带动筒体旋转并与设置于该腔体表面的马达开关电连接,出水口设置于腔体底部,盖子用于盖住该筒体。通过构造一种雨伞脱水装置,用户将雨伞插入筒体内,吸水部件吸收雨伞上的雨水,同时用户打开马达开关,控制选择马达旋转,旋转马达的旋转带动筒体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雨伞上的水及吸水部件上吸附的水经小孔排出,即可快速方便的去除雨伞上残留的雨水。
【专利说明】一种雨伞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雨伞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雨伞作为下雨天人们常用的防水物品,在使用收拢后,三面上会留存不少的残留水。这些水一方面会弄湿地面,使地面打滑,另一方面影响了地面的美观舒适度。为了避免将伞上残留水带入室内,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予以应对:有的将雨伞放置在门口,有的在公共建筑门口发放塑料袋装入雨伞,等等;其缺点是:或是对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并容易丢失雨伞,或是造成白色污染。因此,人们希望能有一种设备能够方便、快速地解决雨伞上残留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雨伞不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雨伞上的残留水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去除雨伞上的残留水的雨伞脱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雨伞脱水装置,其包括腔体、盖子、筒体、吸水部件、旋转马达、马达开关、出水口、电源,该筒体可旋转的设置于腔体内,该吸水部件设置于该筒体内壁且与该筒体形成供雨伞插入的中空结构,该吸水部件及筒体上设置有对应的小孔,该旋转马达设置于筒体下部带动筒体旋转并与设置于该腔体表面的马达开关电连接,该出水口设置于腔体底部,该盖子用于盖住该筒体。
[0005]在本实用新型该的雨伞脱水装置中,该筒体为可伸缩筒体。
[0006]在本实用新型该的雨伞脱水装置中,该可伸缩筒体包括部分叠合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该第二筒体底部设有顶抵该第二筒体的弹簧,该弹簧与顶抵该第二筒体相异的一端固定于该腔体内。
[0007]在本实用新型该的雨伞脱水装置中,该第一筒体为两端开口且固定于该腔体内,该第二筒体与该第一筒体套接,且该第二筒体可上下滑动的连接于该腔体内。
[0008]在本实用新型该的雨伞脱水装置中,该吸水部件为弹性吸水部件。
[0009]在本实用新型该的雨伞脱水装置中,该弹性吸水部件为海绵。
[0010]在本实用新型该的雨伞脱水装置中,该腔体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雨伞的储物桶。
[0011]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雨伞脱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构造一种雨伞脱水装置,用户将雨伞插入筒体内,盖上盖子,吸水部件吸收雨伞上的雨水,同时,用户打开马达开关,控制选择马达旋转,旋转马达的旋转带动筒体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雨伞上的水及吸水部件上吸附的水经小孔排出至储水腔,待脱水完成后,用户打开出水口,即可放出雨伞上脱下的雨水。即可快速方便的去除雨伞上残留的雨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伞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腔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6]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雨伞脱水装置第一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腔体10、盖子13、筒体12、吸水部件123、旋转马达125、马达开关、储水腔、出水口 127、电源126,该腔体10用于包裹整个雨伞脱水装置,该筒体12可旋转的设置于腔体10内,其上端延伸至腔体10表面供雨伞从筒体12上端口插入。为便于不同长度的雨伞进行脱水,该筒体12可伸缩的设置于腔体10内。
[0017]该吸水部件123设置于筒体12内壁与筒体12形成供雨伞插入的中空结构,同时在吸水部件123和筒体12上对应的设置有小孔(图未示),当雨伞插入该中空结构后,吸水部件123紧贴雨伞表面吸收雨伞上附着的雨水。该旋转马达125设置于筒体12下部带动筒体12旋转并与设置于腔体10表面的马达开关电连接。该出水口 127设置于腔体10底部,该盖子13用于盖住筒体12顶端的开口。为使雨伞顺利的排出,在腔体10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127,以供雨水脱出。该电源126与旋转马达125以及电源开关(图未示)电连接,为旋转马达125的旋转提供电能,可以理解的,该电源126可以是与外界连接的电源线。
[0018]在本实施例中,该可伸缩筒体12包括部分叠合的第一筒体121及第二筒体122,第二筒体122底部设有顶抵第二筒体122的弹簧124,该弹簧124与顶抵第二筒体122相异的一端固定于腔体10内。该第一筒体121为两端开口且固定于腔体10内,第二筒体122与第一筒体121套接,且第二筒体122可上下滑动的连接于腔体10内,第二筒体122直径小于第一筒体121直径。当用户将一把较长的雨伞插入筒体12内时,雨伞底端抵住第二筒体122底部,继续向下插入雨伞,即可通过第二筒体122底部挤压弹簧124,使第二筒体122向下运动,直至将整个雨伞全部收纳入筒体12内。脱水完成后,用户取出雨伞,第二筒体122在弹簧124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缩回,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可伸缩筒体12可以是由弹性部件做出的筒体12等。如此,即可实现不同长度的雨伞均可放入该雨伞脱水装置内进行脱水处理。
[0019]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吸水和脱水效果,在筒体12内壁设置有吸水部件123,该吸水部件123为弹性材料制成,在可伸缩筒体12伸长或收缩的过程中,其随着筒体12长度的伸长而伸长,随着筒体12长度的收缩而收缩。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吸水部件123为海绵,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吸水部件123可以是其它弹性吸水部件123,在此不作赘述。
[0020]为防止脱水过程中雨水外溅以及雨伞被甩出,该腔体10位于该筒体12上端口处还设置有盖住筒体12的盖子13。
[0021]进一步的,为便于脱出的雨水收集和排出,减少雨水对其它物体的污染,在该雨伞脱水装置底部设置有存储雨水的储水腔,该储水腔底部设有供雨水留出的出水口 127,出水口 127被活塞抵住。用户只需拔下活塞即可排出储水腔内的雨水。
[002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雨伞的存放,该腔体10外壁固定设置有储物桶11,该储物桶11为圆柱形,方便雨伞插入存放。
[0023]使用时,用户将雨伞插入筒体12内,盖上盖子13,吸水部件123吸收雨伞上的雨水,同时,用户打开马达开关,控制选择马达旋转,旋转马达125的旋转带动筒体12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雨伞上的水及吸水部件123上吸附的水经小孔排出至储水腔,待脱水完成后,用户打开出水口 127的活塞,即可放出雨伞上脱下的雨水。进一步的用户还可以根据需求将脱水后的雨伞插入储物桶11内存放,方便下次使用。
[0024]当然,以上该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该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腔体、盖子、筒体、吸水部件、旋转马达、马达开关、出水口、电源,所述筒体可旋转的设置于腔体内,所述吸水部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壁且与所述筒体形成供雨伞插入的中空结构,所述吸水部件及筒体上设置有对应的小孔,所述旋转马达设置于筒体下部带动筒体旋转并与设置于所述腔体表面的马达开关电连接,所述出水口设置于腔体底部,所述盖子用于盖住所述筒体;所述筒体为可伸缩筒体,所述可伸缩筒体包括部分叠合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底部设有顶抵所述第二筒体的弹簧,所述弹簧与顶抵所述第二筒体相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为两端开口且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套接,且所述第二筒体可上下滑动的连接于所述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部件为弹性吸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水部件为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雨伞的储物桶。
【文档编号】F26B5/16GK204006974SQ20142016486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余然 申请人:余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