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011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炒锅锅圈、汤锅锅圈以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的操作台,工作台是由水平面和竖直面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工作台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面结构,汤锅锅圈和炒锅锅圈均安装于凹面结构中,汤锅锅圈和炒锅锅圈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控制的加热装置,且汤锅锅圈与炒锅锅圈通过连接槽连通;竖直面上安装有旋转式水龙头,旋转式水龙头对应安装于汤锅锅圈上方;竖直面上安装有滤网,滤网下方的水平面上对应设置有集油槽。将本实用新型作为灶具实用,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防烫伤、功能多样化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属于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炉灶主要由工作台、安装于工作台上的锅圈以及设置有电源开关、气源开 关的操作台,使用过程中,先将汤锅或炒锅放置在锅圈中,开启操作台上的电源开关和气源 开关,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开启电路或气路,对汤锅或炒锅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加热处理。这 种炉灶对于一般的使用频率较低的场合来讲是足够的,然而,针对大型的酒店、饭店等,其 客流量较大,相应的炒锅、汤锅的使用频率较高,传统结构的炉灶无法满足大型酒店、饭店 的使用,基于汤锅中物料的加工具有开启加热后不需要较多复杂操作的特点,而炒锅则必 须一直需要操作,传统的独立加热方式虽然满足了汤锅、炒锅加热的灵活性,然而热效率的 利用率较低,炒锅的余热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过量的余热传递给操作台和锅圈,随着 操作时间的延长,锅圈得不到及时降温,其温度就会逐渐增加,稍不留意就会烫伤操作者, 不利于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常规炉灶利用率低、易烫伤、安全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烫 伤、热量利用率高、方便操作的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包括工作台、炒锅锅圈、汤锅锅圈以及设置有电源开关 和气源开关的操作台,工作台是由水平面和坚直面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工作台的水平面 上设直有多个凹面结构,汤锅锅圈和炒锅锅圈均安装于凹面结构中,汤锅锅圈和炒锅锅圈 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控制的加热装置,且汤锅锅圈与炒锅锅圈通过连接 槽连通;坚直面上安装有旋转式水龙头,旋转式水龙头对应安装于汤锅锅圈上方;坚直面 上安装有滤网,滤网下方的水平面上对应设置有集油槽。
[0006]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7] 所述的工作台的底部四个角上安装有由支撑部和底座构成的灶脚,支撑部下部安 装有套管,套管长度为支撑部长度的1/5?4/5,底座为可调节螺丝。
[0008] 所述的旋转式水龙头包括底盖、水管、连接件、过渡件和导引轴,底盖为底端为封 闭端的圆形盖体,底盖底端侧壁上穿设进水孔,进水孔位于底盖内侧的一端内安装有节水 阀,底盖通过进水孔和节水阀接通水源;水管、连接件、过渡件和导引轴由上而下顺次无缝 连接的,导引轴、过渡件和连接件内均设置有通道,通道与水管相连通,导引轴的通道于导 引轴底端侧壁向外开设有引导孔,引导孔的高度不低于进水孔的位置,导引轴底缘抵靠在 底盖底部的顶面并与节水阀接触连接。
[0009] 所述的凹面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0010] 所述的工作台的坚直面上设置有多个吸烟排烟罩。 toon] 采用本实用新型时,汤锅锅圈上放置汤锅,炒锅锅圈上放置炒锅,关闭凹面结构的 出水口后,旋转式水龙头的水管旋转带动过渡件、连接件和导引轴一起转动,当水管位于进 水孔的正前方时,导引轴底缘最高点挤压底盖进水孔内的带弹簧的节水阀,节水阀完全被 挤压到进水孔内,水源的水由节水阀与进水孔之间的空隙进入底盖,再经引导孔和导引轴、 连接件以及过渡件的通道进入水管,为汤锅加水,开启炒锅锅圈对应的电源开关和气源开 关,加热装置对炒锅进行加热的同时,过多的热量通过连接槽传递给与炒锅锅圈对应的汤 锅锅圈上方的汤锅,只有当连接槽传递的热量无法满足汤锅的需求时,才开启汤锅锅圈对 应的加热装置,在避免了炒锅锅圈过多热量的辐射浪费的同时,其加热方式更适合汤锅和 炒锅的自身特点,可以很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当锅圈温度超出室温时,凹面结构中的水 将这些热量吸收,使锅圈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了锅圈升温所引起的烫伤现 象,而吸热升温的凹面结构中的水既可以用于对已处理好物品的保温,又可以作为热水或 温水用于洗涤物品;当对物品进行油炸或煎炸时,刚出锅的物品上通常都会带有大量的油 分,不方便直接食用,因此,可将油炸或煎炸后的物品放置在滤网上,油分通过滤网滴落在 集油槽中,集油槽对滴落的油分进行集中收集,既可以避免油分四处滴落造成的操作环境 污染,又方便了回收再利用,灶台功能更加多样化,可适应多种物理环境的需求;基于不同 操作者具有不同的身高和不同的操作习惯,通过工作台底部安装的灶脚,可对工作台的高 度和位置进行调整,以方便不同操作者的使用,同时拆装和运输也很方便;旋转式水龙头的 水管偏移到其他位置时,即可停止加水,不影响烹饪过程,加水非常便捷;同时,也避免了汤 锅中的热气加热到水管,确保水管始终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0012]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加热条件的需求进行能源的分配,不仅可以 很好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且可以在加热过程中对锅圈进行降温,避免了锅圈受热过度所 引起的烫伤现象,炉灶高低可调,方便拆卸、运输和安装,可满足炒、煮、煎、炸等多种操作的 不同要求,炉灶功能更加多样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旋转式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1中灶脚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标号:1.炒锅锅圈;2.汤锅锅圈;3.电源开关;4.气源开关;5.坚直面;6. 水平面;7.凹面结构;8.连接槽;9.旋转式水龙头;9a.水管;9b.连接件;9c.过渡件; 9d.导引轴;9e.引导孔;9f.底盖;9g.节水阀;9h.进水孔;10.滤网;11.集油槽;12.吸 烟排烟罩;13.出水口;14.灶脚;14a.支撑部;14b.套管;14c.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0018] 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结合图1,包括工作台、炒锅锅圈1、汤锅锅圈 2以及设置有电源开关3和气源开关4的操作台,工作台是由坚直面5和水平面6构成的L 形结构,在工作台的水平面6上设置有多个凹面结构7,汤锅锅圈2和炒锅锅圈1均安装于 凹面结构7中,汤锅锅圈2和炒锅锅圈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电源开关3和气源开关4控制 的加热装置,且汤锅锅圈2与炒锅锅圈1通过连接槽8连通;坚直面5上安装有旋转式水龙 头9,旋转式水龙头9对应安装于汤锅锅圈2上方;坚直面5上安装有滤网10,滤网10下方 的水平面6上对应设置有集油槽11 ;结合图2,旋转式水龙头9包括水管9a、连接件%、过 渡件9d、导引轴9d和底盖9f,底盖9f为底端为封闭端的圆形盖体,底盖9f底端侧壁上穿 设进水孔9h,进水孔9h位于底盖9f内侧的一端内安装有节水阀9g,底盖9f通过进水孔9h 和节水阀9g接通水源;水管9a、连接件9b、过渡件9c和导引轴9d由上而下顺次无缝连接, 导引轴9d、过渡件9c和连接件9b内均设置有通道,通道与水管9a相连通,导引轴9d的通 道于导引轴9d底端侧壁向外开设有引导孔9e,引导孔9e的高度不低于进水孔9h的位置, 导引轴9d底缘抵靠在底盖9f底部的顶面并与节水阀9g接触连接;结合图3,工作台的底部 四个角上安装有由支撑部14a和底座14c构成的灶脚14,支撑部14a下部安装有套管14b, 套管14b长度为支撑部14a长度的3/5,最大程度的增强其支撑强度,底座14c为可调节螺 丝,底座14c可沿支撑部14a的中轴线上下旋入或旋出,从而达到调整高度的目的。
[0019] 分别在汤锅锅圈2上放置汤锅,炒锅锅圈1上放置炒锅,旋转式水龙头9的水管9a 旋转至进水孔9h正前方,水源的水由节水阀9g与进水孔9h之间的空隙进入底盖9f,再经 引导孔9e和导引轴9d、连接件9b以及过渡件9c的通道进入水管9a,向汤锅和凹面结构7 中加水后,开启炒锅锅圈1对应的电源开关3和气源开关4,加热装置对炒锅进行加热的同 时,过多的热量通过连接槽8传递给与炒锅锅圈1相连的汤锅锅圈2上方的汤锅,只有当连 接槽8传递的热量无法满足汤锅的需求时,才开启汤锅锅圈2对应的加热装置,在避免了炒 锅锅圈1过多热量的辐射浪费的同时,其加热方式更适合汤锅和炒锅的自身特点,可以很 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当炒锅锅圈1的温度超出室温时,凹面结构7中的水将这些热量 吸收,使炒锅锅圈1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了炒锅锅圈1升温所引起的烫伤现 象,而吸热升温的凹面结构7中的水既可以用于对已处理好物品的保温,又可以作为热水 或温水用于洗涤物品;当对物品进行油炸或煎炸时,刚出锅的物品上通常都会带有大量的 油分,不方便直接食用,因此,可将油炸或煎炸后的物品放置在滤网10上,油分通过滤网10 滴落在集油槽11中,集油槽11对滴落的油分进行集中收集,既可以避免油分四处滴落造 成的操作环境污染,又方便了回收再利用,灶台功能更加多样化,可适应多种物理环境的需 求;基于不同操作者具有不同的身高和不同的操作习惯,旋转灶脚14的底座,即可对工作 台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整,方便不同操作者的使用,同时拆装和运输也很方便;旋转式水龙 头9的水管9a偏移到其他位置时,即可停止加水,不影响烹饪过程,加水非常便捷。
[0020] 实施例2
[0021] 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结合图1、图2和图3,包括工作台、炒锅锅圈 1、汤锅锅圈2以及设置有电源开关3和气源开关4的操作台,工作台是由坚直面5和水平 面6构成的L形结构,在工作台的水平面6上设置有多个凹面结构7,汤锅锅圈2和炒锅锅 圈1均安装于凹面结构7中,汤锅锅圈2和炒锅锅圈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电源开关3和气源 开关4控制的加热装置,且汤锅锅圈2与炒锅锅圈1通过连接槽8连通;坚直面5上安装有 旋转式水龙头9,旋转式水龙头9对应安装于汤锅锅圈2上方;坚直面5上安装有滤网10, 滤网10下方的水平面6上对应设置有集油槽11 ;凹面结构7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13,以 方便凹面结构7中水的排出;工作台的坚直面5上设置有两个吸烟排烟罩12,确保汤锅、炒 锅中的油烟直接吸出,避免污染操作间环境,其余设置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炒锅锅圈、汤锅锅圈以及设置 有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的操作台,工作台是由水平面和坚直面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工作 台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面结构,汤锅锅圈和炒锅锅圈均安装于凹面结构中,汤锅锅圈 和炒锅锅圈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控制的加热装置,且汤锅锅圈与炒锅锅 圈通过连接槽连通;坚直面上安装有旋转式水龙头,旋转式水龙头对应安装于汤锅锅圈上 方;坚直面上安装有滤网,滤网下方的水平面上对应设置有集油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的底部 四个角上安装有由支撑部和底座构成的灶脚,支撑部下部安装有套管,套管长度为支撑部 长度的1/5?4/5,底座为可调节螺丝。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式水龙头 包括底盖、水管、连接件、过渡件和导引轴,底盖为底端为封闭端的圆形盖体,底盖底端侧壁 上穿设进水孔,进水孔位于底盖内侧的一端内安装有节水阀,底盖通过进水孔和节水阀接 通水源;水管、连接件、过渡件和导引轴由上而下顺次无缝连接的,导引轴、过渡件和连接件 内均设置有通道,通道与水管相连通,导引轴的通道于导引轴底端侧壁向外开设有引导孔, 引导孔的高度不低于进水孔的位置,导引轴底缘抵靠在底盖底部的顶面并与节水阀接触连 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结构的侧 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商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坚直面 上设置有多个吸烟排烟罩。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3907695SQ20142026325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东久 申请人:绍兴天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