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586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壳上设置有磁条固定槽,在磁条固定槽的上方设置一耐高温的塑料支架,线圈粘接在塑料支架上;线圈一侧的底壳上设置两个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方对应设置两个风扇,在两个风扇的上方设置一风扇压盖,风扇压盖中间通过一窄风道连通,窄风道近线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出风口设置在与风扇压盖相对一侧的底壳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风扇散热,在风扇的是上面增加一个风道压盖,风道压盖上均匀设置多个出风孔,利用大口进风、小口出风而产生空气压缩的原理,将风形成挤压风的喷气式效果对线盘进行交叉式的吹风,使线盘温度能够大幅度降低,最终风通过后部的出风口排出电磁炉外。
【专利说明】 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的电磁炉都是采用风扇往电磁炉内吸风再通过出风口排出热量的方式来对电磁炉内部进行散热,但是由于电磁炉内部空间大,风扇的风力小,线盘本身温升加上锅具的幅热导致该方案不能有效的将内部热量导出,现有市场上的电磁炉散热引发的机器故障的问题仍是电磁炉上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的技术方案。
[0004]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包括陶瓷板、底壳、线圈、磁条、风扇、主控板和显示板,陶瓷板与底壳螺接配合,底壳上设置有出风口,主控板和显示板分别设置在底壳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上设置有磁条固定槽,在磁条固定槽的上方设置一耐高温的塑料支架,塑料支架对应磁条固定槽的位置开设有磁条安装槽,磁条通过磁条安装槽设置在磁条固定槽内,塑料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的螺丝柱内,螺丝柱设置在磁条固定槽的外端边缘,线圈粘接在塑料支架上;所述线圈一侧的底壳上设置两个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方对应设置两个风扇,在两个风扇的上方设置一风扇压盖,风扇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的固定柱上,风扇压盖中间通过一窄风道连通,窄风道近线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与风扇压盖相对一侧的底壳侧壁上。
[0005]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条固定槽设置为六个,所述的螺丝柱设置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在磁条固定槽的外端边缘。
[0006]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由若干网孔构成,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风孔的直径。
[0007]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板设置在出风口一侧的底壳上,显不板安装在主控板相对一侧的底壳上。
[0008]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通过风扇固定架安装在风扇压盖内。
[0009]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采用两个风扇散热,在风扇的是上面增加一个风道压盖,风道压盖上均匀设置多个出风孔,利用大口进风、小口出风而产生空气压缩的原理,将风形成挤压风的喷气式效果对线盘进行交叉式的吹风,使线盘温度能够大幅度降低,最终风通过后部的出风口排出电磁炉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向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壳的结构示意;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卸掉陶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陶瓷板,2-底壳,3-线圈,4-磁条,5-风扇,6-磁条固定槽,7-塑料支架,8-磁条安装槽,9-螺丝柱,10-风扇压盖,11-进风口,12-固定柱,13-出风口,14-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8]—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包括陶瓷板1、底壳2、线圈3、磁条4、风扇5、主控板和显示板,陶瓷板I与底壳2螺接配合,底壳2上设置有出风口 13,主控板和显示板分别设置在底壳2的两端,底壳2上设置有磁条固定槽6,在磁条固定槽6的上方设置一耐高温的塑料支架7,塑料支架7对应磁条固定槽的位置开设有磁条安装槽8,磁条4穿过磁条安装槽安装在磁条固定槽内与塑料支架的表面平齐,塑料支架7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的螺丝柱9内,螺丝柱9设置在磁条固定槽的外端边缘,线圈3粘接在塑料支架7上;线圈3 —侧的底壳上设置两个进风口 11,两个进风口 11的上方对应设置两个风扇5,在两个风扇5的上方设置一风扇压盖10,风扇通过风扇固定架安装在风扇压盖10内,风扇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的固定柱12上,风扇压盖10中间通过一窄风道连通,窄风道近线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14 ;出风口 13设置在与风扇压盖相对一侧的底壳侧壁上。
[0019]具体地,磁条固定槽设置为六个,螺丝柱设置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在磁条固定槽的外端边缘;进风口由若干网孔构成,网孔的直径大于出风孔的直径,保证进风量大于出风量;主控板设置在出风口一侧的底壳上,显不板安装在主控板相对一侧的底壳上。
[0020]本实用新型在底壳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两个进风口上方设置两个风扇,在风扇上方设置风扇压盖,风扇压盖具有风向导向作用,当电磁炉运作时,风扇通过进风口将电磁炉外侧的风往内部吸入,然后通过风扇压盖进行风向导向,将风力采用大口进、小口出的挤压原理,通过风扇压盖上的出风孔,将风形成挤压风的喷气式效果对线盘进行交叉式的吹风,使线盘温度能够大幅度降低,最终风通过底壳侧壁的出风口排出电磁炉外。
【权利要求】
1.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包括陶瓷板、底壳、线圈、磁条、风扇、主控板和显示板,陶瓷板与底壳螺接配合,底壳上设置有出风口,主控板和显示板分别设置在底壳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上设置有磁条固定槽,在磁条固定槽的上方设置一耐高温的塑料支架,塑料支架对应磁条固定槽的位置开设有磁条安装槽,磁条通过磁条安装槽设置在磁条固定槽内,塑料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的螺丝柱内,螺丝柱设置在磁条固定槽的外端边缘,线圈粘接在塑料支架上;所述线圈一侧的底壳上设置两个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方对应设置两个风扇,在两个风扇的上方设置一风扇压盖,风扇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的固定柱上,风扇压盖中间通过一窄风道连通,窄风道近线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与风扇压盖相对一侧的底壳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条固定槽设置为六个,所述的螺丝柱设置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在磁条固定槽的外端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由若干网孔构成,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风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板设置在出风口一侧的底壳上,显不板安装在主控板相对一侧的底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散热电磁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通过风扇固定架安装在风扇压盖内。
【文档编号】F24C7/00GK204042996SQ20142048324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高新忠, 孙亮, 陆祥, 方恩光, 邓杰 申请人: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