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776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现有的空调机存在如下课题:并未考虑室内热交换器的下层部的接水盘部分对于输送的空气的密封性,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易于从接水盘与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有可能不足,或者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洒落。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室内热交换器(7)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a)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b)的下部短,对于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b)的从最下层的配管(7)到与接水盘(11)接触的翅片(7d)的下端(7h)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1mm以上、且上下相邻的配管(f)的间隙尺寸的1/2以下。
【专利说明】空调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尤其涉及室内机的热交换器与接水盘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采用涡轮风扇,该涡轮风扇将从在中央部的下方形成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相对于旋转轴朝径向外侧吹出,以包围其径向外侧的方式配置热交换器,以将热交换器的下部覆盖的方式配置接水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232952号公报(0009段、图2)
[0004]然而,现有的空调机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利用室内机的涡轮风扇(送风机)输送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在上下的整个范围为相同宽度,因此,有可能导致在风速慢的热交换器的下层部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并未考虑热交换器的下层部的接水盘部分的对于输送的空气的密封性,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易于从接水盘与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有可能不足,或者冷凝水(排泄水)有可能因送风而被吹出并洒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空调机,使热交换器的下层部的接水盘部分处的对于输送的空气的密封性提高,能够防止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能够防止冷凝水(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从接水盘洒落。
[000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涡轮风扇,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上述吸入口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输送;构成为多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对翅片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上述涡轮风扇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其设置为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覆盖,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对于上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上述配管到与上述接水盘接触的上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且上下相邻的上述配管的间隙尺寸的1/2以下。
[0007]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涡轮风扇,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上述吸入口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输送;构成为多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对翅片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上述涡轮风扇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其设置为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覆盖,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对于上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上述配管到与上述接水盘接触的上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3mm以下。
[0008]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涡轮风扇,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上述吸入口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输送;构成为多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对翅片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上述涡轮风扇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其设置为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覆盖,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对于上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上述配管到与上述接水盘接触的上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且上下相邻的上述配管的间隙尺寸的1/2以下,因此,由涡轮风扇输送的风的流速慢的热交换器的下部也对热交换有所促进,并且,能够防止室内热交换器的与接水盘接触的部分的变形,从而能够使间隙难以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端与接水盘之间形成,能够提高对于输送的风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具有能够防止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从接水盘洒落的效果。
[0009]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涡轮风扇,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上述吸入口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输送;构成为多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对翅片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上述涡轮风扇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其设置为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覆盖,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对于上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上述配管到与上述接水盘接触的上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3mm以下,因此,由涡轮风扇输送的风的流速慢的热交换器的下部也对热交换有所促进,并且,能够防止室内热交换器的与接水盘接触的部分的变形,从而能够使间隙难以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端与接水盘之间形成,能够提高对于输送的风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具有能够防止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从接水盘洒落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概况的立体图。
[0011]图2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将装饰面板省略而示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0012]图3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将图2中的右半面放大而示出的纵首lJ视图。
[0013]图4是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图3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的纵剖视图。
[0014]图5是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热交换器整体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0015]图6是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沿着室内热交换器的配管而层叠的翅片的层叠的间隔尺寸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6]图7是对表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其它例子的与图6相当的空调机的沿着室内热交换器的配管而层叠的翅片的层叠的间隔尺寸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7]图8是表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其它例子的与图3相当的纵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I…室内机;2…室内机主体;3…装饰面板;4…吸入口 ;5…吹出口 ;6…涡轮风扇;6a…风扇马达;6b...涡轮风扇的送风部;6c…送风部的下端;7…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7a…第一列室内热交换器(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b…第二列室内热交换器(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c…翅片;7d…翅片;7e…配管;7f…配管;7g…下端;7h…下端;7j…上端;7k...上端;8…承口 ;9a?9cl...空气流;10…风路;11…接水盘;lla…堤坝部;Ilb…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方式1.
[0021]以下,基于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概况的立体图。图2是基于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3是基于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将图2中的右半面放大而示出的纵剖视图。图4是对基于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图3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的纵剖视图。图5是对基于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器整体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俯视图。图6是对基于实施方式I的空调机的沿着室内热交换器的配管而层叠的翅片的间距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22]如图1的立体图所示,空调机由室内机I与未图示的室外机构成,室外机设置于屋夕卜,另外,室内机I设置于屋内,进行房间的制热、制冷等的空调。该室内机I安装形成有:室内机主体2,其下表面开口 ;以及四边形状的装饰面板3,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室内机主体2的下表面,该室内机I安装于室内的天花板。并且,室内机主体2配置于天花板面的里侧,装饰面板3配置于天花板面,以在天花板仅能看到装饰面板3的方式美观地进行安装。
[0023]在装饰面板3的中央附近设置有朝室内机I内吸入空气的吸入口 4,在吸入口 4的周围设置有沿装饰面板3的各边(四边)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 5。在室内机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涡轮风扇6,该涡轮风扇6将从在室内机主体2的中央部形成的吸入口 4吸入的空气相对于旋转轴朝径向外侧吹出,以包围该润轮风扇6的径向外侧的方式配置室内热交换器7 (以下,称为热交换器)。另外,对涡轮风扇6而言,利用在室内机主体2的中央上部配置的风扇马达6a而使其旋转,对于利用在室内机主体2的下部设置的承口(bellmouth) 8从吸入口 4吸入的空气而言,如图2、图3中箭头9a?9d所示的空气的流动那样,从涡轮风扇6的下方将其吸入,借助涡轮风扇6的叶片的旋转而将其朝涡轮风扇6的周围吹出,使其从热交换器7通过并进行热交换,进而使其从在室内机主体2内的周围形成的风路10通过,并将其从四边的吹出口 5再次向室内吹出。
[0024]另外,以覆盖热交换器7的下部的方式配置接水盘11,在制冷时、除湿运转时,由热交换器7冷却、除湿的空气中的水分(排泄水)从热交换器7向下滴落而暂时存积于接水盘11,利用未图示的排泄泵等将其向外部排出,从而,排泄水不会向室内泄漏。
[0025]接下来,对该室内热交换器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列室内热交换器7a(以下,称为第一列热交换器)和第二列室内热交换器7b(以下,称为第二列热交换器)这两列热交换器层叠而构成热交换器7,其中,所述第一列室内热交换器7a成为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沿着涡轮风扇6的送风方向而处于成为空气流9b所示的上风侧的上游侧,所述第二列室内热交换器7b成为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处于成为空气流9c所示的下风侧的下游侧。并且,在热交换器7中,对于上下较长的平板形状的翅片7c、7d,沿着上下设置有多层的配管7e、7f、且为了使空气通过而隔开微小的间隙地在横向即平面方向上进行层叠,由此分别形成第一列热交换器7a和第二列热交换器7b,其中,翅片7c、7d由招等材质构成、且为了使热交换效率良好而形成为例如0.05mm?0.15mm左右的厚度尺寸,并且,使室内空气从翅片7c、7d的层叠的间隙通过,由此使其与在配管7e、7f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室内的制冷、除湿、制热。进一步示出翅片7c、7d的厚度尺寸的一个例子,还可以使用例如0.1mm左右的厚度尺寸的上下较长的翅片7c、7d。
[0026]并且,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使处于上风侧的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上下的高度比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高度短,在构成为多列的热交换器7中,使上部的热交换器列数(2列)比下部的热交换器列数(一列)多。也就是说,室内热交换器7 (热交换器)形成为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a(第一列热交换器)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7b (第二列热交换器)短,以使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其理由在于,根据涡轮风扇6的特性,若如图2、图3的箭头9b、9c所示那样将从下方的吸入口 4吸入的空气9a朝周围方向输送,则因空气的流动而产生离心力,对于因该离心力而吹出的流速而言,上侧的流速比下侧的流速快。因此,使上部侧的热交换器7的列数比下方的多,从而能够利用上部的热交换器7充分地进行热交换。
[0027]另外,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配管7e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配管7f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铜材料的圆管,如图4的A尺寸所示那样以配管直径示出一个例子,经常使用直径5mm至直径9mm左右的配管,例如可以使用直径7mm左右的配管。在对热交换器7的上下的大小进行说明时,将配管7e、7f各自的上下排列配置的配管的数量称为层数。并且,如图4所示,将各层的间隔即配管7e的中心间的距离B尺寸称为层间距。该例中,对于第一列热交换器7a和第二列热交换器7b,将各自的配管7e、7f的上下的层间距B尺寸例如设为相同的间距尺寸。示出该层间距B尺寸的一个例子,有时以15mm?25mm左右的尺寸实施,例如可以设为20mm左右。
[0028]另外,对于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层间距(B尺寸)相同的配管7e、7f而言,以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配管7f的上下的层之间配置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配管7e的方式,交替(交错)地对配管7e、7f进行上下配置,,不使配管7e与配管7f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使从热交换器7通过的空气从第一列热交换器7a朝第二列热交换器7b顺畅地通过,从而使该空气高效地与热交换器7进行热交换。
[002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宽度尺寸C所示,将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宽度尺寸也设为相同的宽度尺寸。例如以配管7e、7f的直径为7mm左右的情况为一例而示出,可以将宽度尺寸C设为1mm?20mm左右。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上下的尺寸不同,但是,由于它们由相同的材质构成、且将配管直径A尺寸、层间距B尺寸、宽度C尺寸设为相同的尺寸,因此,在制造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时,能够使制造设备通用的部分增多,从而还具有能够以精良的品质廉价地制造热交换器7这样的效果。
[0030]另外,与一体形成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情况相比,设备的制作简单,另外,即使在制造需要三列的宽度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仅使层叠的列数增加一列即可,从而还具有设备简单、且容易制作各种宽度的热交换器这样的效果。另外,在该收纳于天花板的室内机I中,如图5的热交换器的概要整体结构所示,大多是以包围涡轮风扇6的方式折弯多次而制成的壳体(在该例中折弯3次),从而还具有如下效果:如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那样,通过将它们一列一列地分割而使得弯曲加工易于进行。
[0031]另外,对于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平面方向上的层叠间距,如图6的J尺寸所示,设为相同的间距。示出层叠尺寸的一个例子,可以设为Imm至2mm左右的间隔,由于将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翅片7c之间的层叠间距(J尺寸)和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翅片7d之间的层叠间距(J尺寸)设为相同,因此,还具有易于制作热交换器7这样的效果。
[0032]接下来,对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的翅片7d与配管7f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在为了将从热交换器7滴落的排泄水全部盛接而设置成将热交换器7的整个周围的下部覆盖的碟形状的接水盘11的内侧,形成有以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即翅片7d的下端7h接触的方式向上方突出的堤坝部11a。堤坝部Ila的高度形成为比接水盘11的排泄水能够存积的深度低,在接水盘11内可靠地对顺着第二列热交换器7b滴落的排泄水进行收集,并且,使第二列热交换器7b与接水盘11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不会出现如下情况:从涡轮风扇6吹出的空气不进行热交换便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之间通过(分流,bypass),因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不进行热交换便通过而引起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夕卜,因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与接水盘11之间通过的风的流动而扬起接水盘11内的排泄水,从而使排泄水从接水盘6洒落;排泄水在从第二热交换器7b朝接水盘11滴落时被吹散,从而被从吹出口 5吹出。
[0033]然而,如前所述,由于热交换器7的翅片7c、7d由铝等形成、且尺寸非常薄,因此,成为会简单地变形的材质的部件,尤其是成为与堤坝部Ila接触的热交换器7的下端的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端7h部分,由于是翅片7d的切割端部分,因此成为易于简单变形的部分,若发生折弯变形,则能够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的上下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存在如下课题:如上所述,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有可能通过,或者有可能因送风而将排泄水吹散并使之从接水盘11洒落。
[003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成为热交换器7的下端的第二列热交换器7b部分的下端7h部分,如图4所示,对于成为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与堤坝部Ila之间的尺寸的、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的下端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而言,使其比上下相邻的配管7f的外径间距离即间隙尺寸E尺寸的1/2的尺寸短。
[0035]也就是说,使其比从层间距B尺寸的一半的尺寸减去配管7f的半径而得的尺寸小。这样,使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缩短,由此实现如下效果:翅片7d的下端7h部分被最下层的配管7f支承而难以变形,能够防止因翅片7d的下端7h在翅片7d的层叠方向上变形而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的上下之间形成间隙,能够防止如上所述那样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或者因通过的风而将排泄水吹散并使之从接水盘11洒落。
[0036]此外,虽然该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越短越好,但是,即便是在较短的情况下,也优选Imm左右。也就是说,若尺寸比Imm短,则翅片7d的连结的部分过少,连结部分变弱,从而,当与最下层的配管7f连接时,翅片7d有可能发生变形,因此,尺寸D优选为Imm以上,且比配管7f之间的上下的间隙E尺寸的1/2的尺寸短。
[0037]另外,对于该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侧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尤其是若使其处于从Imm到3_的范围,则能够有效地防止翅片7d的下端7h朝翅片7d的层叠方向变形,能够防止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的上下之间形成间隙。也就是说,对于该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侧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而言,如上所述,若尺寸比Imm短,则连结的部分过少而变弱,从而,当与配管7f连接时,翅片7d有可能发生变形,另外,若设置至3_左右,则即使是厚度非常薄的翅片7d,翅片7d的下端7h也具有难以简单地朝配管7f的长度方向即翅片7d的层叠方向变形的足够的强度。
[0038]另外,基于图4对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上层的配管7f与翅片7d的上端7k之间的F尺寸进行说明。对于该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上层的配管7f与翅片7d的上端7k之间的F尺寸而言,优选形成为较长,以便能够与来自涡轮风扇6的空气充分地进行热交换,F尺寸优选设为比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长。也就是说,在热交换器7的上部,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上端7j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上端7k以形成为相同的高度从而在热交换器7的上部无法形成间隙的方式构成为两列,因此,即使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上端7k稍微变形,也能够借助第一列热交换器7a而防止在热交换器7上部形成供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流通的间隙,从而削弱其影响,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上层的配管7f与翅片7d的上端7k之间的F尺寸优选比配管7f之间的间隙尺寸E尺寸的1/2长,且优选为截至配管7f之间的间隙尺寸E尺寸左右的范围的尺寸。
[0039]另外,对于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最上层的配管7e,将其配置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上层的配管7f与翅片7d的上端7k之间的F尺寸的上下的高度范围,与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端7h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D尺寸相同,使从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最上层的配管7e到翅片7c的上端7j的尺寸即G尺寸为Imm以上、且比配管7f之间的E尺寸的1/2的尺寸短,若此,则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防止翅片7c的上端7j部分的变形,从而难以在热交换器7的上端7 j、7k形成间隙,还能防止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在热交换器7的上部被朝吹出口 5侧输送,尤其是若与D尺寸同样地将G尺寸设为Imm以上3mm以下的尺寸,则能够高效地防止翅片7c的上端7j部分的变形,从而能够使间隙难以在热交换器7的上端7j、7k与室内机主体2的上部之间形成。
[0040]另外,对为了使该热交换器7的上部在送风的流动方向上的列数比下部的多而将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下部缩短的Hl尺寸进行说明。如图3?图4所示,示出一个例子,Hl尺寸优选设为使得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下端7g部分的高度,达到比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端7h部分的高度高出配管7e、7f的层间距B尺寸的二层到五层左右(配管7f的层间距B尺寸的2倍到5倍的高度)的高度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四层左右的高度的例子。另外,对于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上下尺寸而言,如图3的H2、H3尺寸所示,若根据涡轮风扇6朝侧方周围输送空气的涡轮风扇的送风部6b的上下尺寸(H3尺寸的)的范围而使其形成为上下方向上较长,则能够高效地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如H2尺寸所示,优选形成为使翅片7c的下端7g的位置成为比涡轮风扇6的送风部的下端6c的位置靠下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使翅片7c比第二列热交换器7b短。
[0041]这样,空调机I具备:涡轮风扇6,其设置于室内机主体内2,将从下方的中央的吸入口 4吸入的室内的空气向侧方吹出,并将所述空气朝在上述吸入口 4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 5输送;热交换器7,其形成为借助上下设置有多层的配管7e、7f以及层叠于配管7e、7f的翅片7c、7d,而将涡轮风扇6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11,其设置为将室内热交换器7的下部覆盖,在该空调机I中,形成为热交换器7的送风方向上的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热交换器7的第二列热交换机7b配置为与接水盘11接触,对于从与接水盘11接触的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距离而言,将其设为Imm至配管7f之间的上下的间隙尺寸E尺寸的1/2以下的尺寸,因此,具有如下效果:翅片7d的下端7h部分支承于最下层的配管7f而难以变形,能够防止因翅片7d的下端7h朝翅片7d的层叠方向变形而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之间形成间隙,能够防止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或者能够防止排泄水被通过的风吹散而从接水盘11洒落。
[0042]另外,图7是对表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其它例子的与图6相当的空调机的沿着热交换器的配管而层叠的翅片的层叠的间隔尺寸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翅片7c之间的层叠间距J尺寸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翅片7d之间的层叠间距J尺寸相同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使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翅片7c之间的层叠间距J尺寸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翅片7d之间的层叠间距Jl尺寸不同。使作为与接水盘11接触的一侧的第二列热交换器7b侧的翅片7d的层叠间距Jl尺寸比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翅片7c的层叠间距J尺寸小。这样,通过缩小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翅片7d的层叠间距,能够实现如下效果: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翅片7d变为较强的构造,从而能够防止其发生变形,并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的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的分流量,从而能够实现热交换的改善。
[0043]另外,图8是表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其它例子的与图3相当的纵剖视图。在该例中,对于配置成将热交换器7的下部覆盖的接水盘11而言,在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的翅片7d接触的送风的下游侧即外侧的堤坝部Ila设置有突部11b,该突部Ilb的高度至少如K尺寸所示那样,达到最下层的配管7f的中心部的高度以上。通过该突部11b,能够阻挡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通过(阻止分流),还能够防止排泄水的吹出。另外,通过设置该突部11b,还能够使D尺寸形成为较大,即便使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上下的尺寸即D尺寸与F尺寸相反,也能够阻挡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从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与接水盘11之间通过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防止分流),还能够防止排泄水的吹出。
[004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以下例子进行了说明:上下尺寸较短的第一列热交换器7a配置于与接水盘11接触的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内侧(空气流9b所示的涡轮风扇6所进行的送风的上游侧),即使排泄水从较短的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下端7g滴落并因涡轮风扇6所进行的送风而被吹散,也能够利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盛接该排泄水,从而使得排泄水易于进入到接水盘11内,但是,也可以将上下较短的第一列热交换器配置于第二列热交换器的外侧(空气流9c所示的涡轮风扇6所进行的送风的下游侧)。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第一列热交换器7a与第二列热交换器7b这两列构成的热交换器,但是可以为三列结构的热交换器。
[0045]根据该实施方式,具备:涡轮风扇6,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 4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吸入口 4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 5输送;构成为多列的热交换器7,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7e、7f对翅片7c、7d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涡轮风扇6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11,其设置为将热交换器7的下部覆盖,热交换器7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热交换器(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下部比其它列的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短,对于从其它列的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到与接水盘11接触的翅片7d的下端7h的上下尺寸(D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且上下相邻的配管7f之间的间隙尺寸(E尺寸)的1/2以下,因此,能够实现如下效果:由涡轮风扇6输送的风的流速慢的热交换器7b的下部的通风阻力也减小,对热交换有所促进,并且,能防止热交换器7的与接水盘11接触的部分的变形,难以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之间形成间隙,能够提高对于送风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能够防止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从接水盘11洒落。
[0046]另外,具备:涡轮风扇6,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 4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吸入口 4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 5输送;构成为多列的热交换器7,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7e、7f对散热翅片7c、7d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涡轮风扇6的周围包围;以及接水盘11,其设置为将热交换器7的下部覆盖,热交换器7以上部的列数比下部的列数多的方式形成,从而使部分列的热交换器(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下部比其它列的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短,对于从其它列的热交换器7b(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下层的配管7f到与接水盘11接触的翅片7d的下端7h的上下尺寸(D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3mm以下,因此,能够实现如下效果:由涡轮风扇6输送的风的流速慢的热交换器7b的下部也对热交换有所促进,并且,能防止热交换器7的与接水盘11接触的部分的变形,难以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7h与接水盘11之间形成间隙,能够提高对于送风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能够防止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从接水盘11洒落。
[0047]另外,对层叠翅片7c、7d的间距尺寸(J、jl)而言,使与接水盘11接触的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形成为比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小,因此,还能够实现如下效果:能够使间隙难以在热交换器7的下部与接水盘11之间形成,能够提高对于送风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能够防止排泄水被输送的风吹出而从接水盘11洒落。
[0048]另外,对于从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最上层的配管7e到翅片7c的上端的上下尺寸(G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Imm以上3mm以下,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对于热交换器7上部的送风的密封性。
[0049]另外,使从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最上层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上端7k的上下尺寸(F尺寸)形成为比从最下层的配管7f到翅片7d的下端7h的上下尺寸(D尺寸)长,因此,具有能够提高热交换器7上部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0050]另外,对于使下部形成为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下部短的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列热交换器7a)而言,将其配置于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靠涡轮风扇6所进行的送风的上游侧的位置,因此,具有能够易于收集来自热交换器7的排泄水的效果。
[0051]另外,对于使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列热交换器7a)的下部形成为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短的尺寸(Hl尺寸)而言,使其处于配管7e、7f的层间距(B尺寸)的2倍到5倍的范围,因此,具有能够提高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0052]另外,将直径为5mm以上9mm以下的铜管用作配管7e、7f,将厚度为0.05mm以上0.15mm以下的铝材用于翅片7c、7d,因此,具有能够提高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0053]另外,将突部Ilb设置于接水盘11,其中,该突部Ilb与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第二列热交换器7b)的基于涡轮风扇6的送风的下游侧下部接触,因此,还具有如下效果:能够使间隙难以在热交换器7的下部与接水盘11之间形成,能够提高对于送风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另外,能够防止排泄水因送风而被吹出并从接水盘11洒落。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涡轮风扇,其将从下方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在所述吸入口的周围设置的吹出口输送; 构成为多列的室内热交换器,其通过在上下配置的多层配管对翅片进行层叠而形成,并设置为将所述涡轮风扇的周围包围;以及 接水盘,其设置为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覆盖,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形成为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比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 对于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所述配管到与所述接水盘接触的所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能够防止因所述翅片的下端在所述翅片的层叠方向上变形而在所述其它列的热交换器的下端与所述接水盘的上下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所述配管到与所述接水盘接触的所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1mm以上、且上下相邻的所述配管的间隙尺寸的1/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下层的所述配管到与所述接水盘接触的所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1mm以上3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将所述翅片层叠的间距尺寸而言,使与所述接水盘接触的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间距尺寸比所述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间距尺寸小。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上层的所述配管到所述翅片的上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1mm以上3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从最上层的所述配管到所述翅片的上端的上下尺寸而言,使其形成为比从最下层的所述配管到所述翅片的下端的上下尺寸长。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下部形成为比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的所述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而言,将其配置为比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靠所述涡轮风扇所进行的送风的上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使所述部分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形成为比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部短的尺寸而言,使其处于所述配管的层间距的2倍到5倍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管采用直径为5mm以上9mm以下的铜管,所述翅片采用厚度为0.05mm以上0.15mm以下的招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将突部设置于所述接水盘,所述突部与所述其它列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所述涡轮风扇所 进行的送风的下游侧的下部接触。
【文档编号】F24F13/22GK204141823SQ20142056107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金谷修, 吉村洁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