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776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设有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管道,所述管道进风口带过滤网连通至室外,引进空气通过密封的通道,经过炉子的背部、两侧、顶部或排烟管道加热后,由风机送到室内。此系统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对壁炉背部及排烟管道热能的充分利用,使之高效、环保、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壁炉为供暖系统的一种,现有的可移动整体式壁炉,主要包括燃烧室及其排烟管道,壁炉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密闭腔体,设有活动炉门,炉门上开有透视窗,装有透明且耐高温的玻璃。这种整体式壁炉美观大方,而且移动方便。
[0003]可移动整体式壁炉在使用时,须将炉门关紧,此时燃烧室燃烧所需空气从壁炉风门进入,烧烧时会消耗室内的氧气,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害生命。
[0004]另外,壁炉一般贴墙放置,而壁炉的背面外壳温度很高,如此壁炉背面的热能就得不到有效利用,非但浪费了热量而且还使得炉体与墙体安装尺寸受到限制。
[0005]还有,整体式壁炉燃烧所产生的炙热烟气直接通过排烟管道排至室外,使得壁炉的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此系统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对壁炉背部及排烟管道热能的充分利用,使之高效、环保、安全。
[000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包括整体式壁炉I,整体式壁炉又包括以耐火砖制成的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内腔和室外大气的排烟管道3,所述的燃烧室除部分或全部的前面外,其余表面的部分或全部包裹有以钢板制成的壁炉外壳4,外壳和燃烧室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从室外引入空气的管道5,其带过滤网进风口 6连通至室外、出风口则通向室内,引进的空气经所述壁炉的背部、两侧、顶部或排烟管道加热后,由风机7送到室内。参见图1。
[0009]所述的管道5的中间管道由壁炉的外壳和燃烧室外壁构成。
[0010]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如下的各种变型:
[0011]参见图2a、2b,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壁炉外壳后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后板以及顶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燃烧室上方的前面并设有排气扇8。
[0012]参见图3a、图3b、图3c,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上面设有挡板、中间设有未延伸至挡板的竖板,构成一倒U形通道,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
[0013]参见图4a、4b (后视图和图3b相同),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上面设有挡板、中间设有未延伸至挡板的竖板,构成一倒U形通道,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0014]参见图5a、图5b,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未画出),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顶板以及另一侧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外壳另一侧板下方。
[0015]参见图6a、图6b,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未画出),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
[0016]参见图7,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未画出),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后板以及另一侧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外壳另一侧板下方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0017]参见图8a,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壁炉排烟管道为双层管道,双层管壁的上下端封闭,双层管壁的外壁上端开有进气孔或出气孔,下端对应开有出气孔或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出风口即出气孔。
[0018]参见图9a、图9b、图9c、图9d和图9e,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设有中间竖板,形成一上一下的两个通道,各有上下口,其中上行通道的下口即进气孔;在燃烧室上面,另有一 U形通道,U形通道的两个口朝向后对应这前述的上下通道的两个上口,下行通道的出口位于燃烧室下面空腔朝向前面,燃烧室下面空腔装有风机。
[0019]参见图10a、图10b,所述的管道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设有中间竖板,形成一上一下的两个通道,各有上下口,其中上行通道的下口即进气孔;在燃烧室上面,另有一 U形通道,U形通道的两个口朝向后对应这前述的上下通道的两个上口,下行通道的出口位于后板另一侧朝向后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0020]有益效果:由于壁炉设有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供暖系统不直接通向燃烧室但利用燃烧室的热能加热,然后利用风机向室内供暖。此系统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对壁炉背部及排烟管道热能的充分利用,使之高效、环保、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2]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剖视示意图;
[0023]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剖视示意图;
[0025]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后视示意图;
[0026]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侧剖视示意图;
[0028]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后视示意图;
[0030]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1]图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侧剖视示意图;
[0032]图6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俯视示意图;
[0034]图8a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七的侧剖视示意图;
[0035]图8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七的侧视示意图;
[0036]图9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7]图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侧剖视示意图;
[0038]图9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后视示意图;
[0039]图9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侧视示意图;
[0040]图9e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俯视示意图;
[0041]图1O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侧视示意图;
[0042]图1O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本实用新型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包括整体式壁炉1,整体式壁炉又包括以耐火砖制成的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内腔和室外大气的排烟管道3,燃烧室除部分前面外,其余表面的全部包裹有以钢板制成的壁炉外壳4,外壳和燃烧室外壁之间留有空隙,还设有一从室外引入空气的管道5,其带过滤网进风口 6连通至室外、出风口则通向室内,引进的空气经壁炉的背部、两侧、顶部或排烟管道加热后,由风机7送到室内。
[0044]参见图1、图2a、2b的实施例一,管道5的结构为:壁炉外壳后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后板以及顶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燃烧室上方的前面并设有排气扇8。
[0045]参见图3a、图3b、图3c,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上面设有挡板、中间设有未延伸至挡板的竖板,构成一倒U形通道,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
[0046]参见图4a、4b (后视图和图3b相同),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上面设有挡板、中间设有未延伸至挡板的竖板,构成一倒U形通道,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0047]参见图5a、图5b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未画出),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顶板以及另一侧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外壳另一侧板下方。
[0048]参见图6a、图6b的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夕卜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
[0049]参见图7的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后板以及另一侧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外壳另一侧板下方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0050]参见图8a和图8b的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壁炉排烟管道为双层管道,双层管壁的上下端封闭,双层管壁的外壁上端开有进气孔,下端对应开有出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出风口即出气孔。
[0051]参见图9a、图%、图9c、图9d和图9e的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设有中间竖板,形成一上一下的两个通道,各有上下口,其中上行通道的下口即进气孔;在燃烧室上面,另有一 U形通道,U形通道的两个口朝向后对应这前述的上下通道的两个上口,下行通道的出口位于燃烧室下面空腔朝向前面,燃烧室下面空腔装有风机。
[0052]参见图10a、图1Ob的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管道5的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设有中间竖板,形成一上一下的两个通道,各有上下口,其中上行通道的下口即进气孔;在燃烧室上面,另有一 U形通道,U形通道的两个口朝向后对应这前述的上下通道的两个上口,下行通道的出口位于后板另一侧朝向后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权利要求】
1.一种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包括整体式壁炉(1),整体式壁炉又包括以耐火砖制成的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内腔和室外大气的排烟管道(3),所述的燃烧室除部分或全部的前面外,其余表面的部分或全部包裹有以钢板制成的壁炉外壳(4),外壳和燃烧室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其特征在于:一从室外引入空气的管道(5),其带过滤网进风口(6)连通至室外、出风口则通向室内,引进的空气经所述壁炉的背部、两侧、顶部或排烟管道加热后,由风机(7)送到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的中间部分由壁炉的外壳和燃烧室外壁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壁炉外壳后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后板以及顶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燃烧室上方的前面并设有排气扇(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上面设有挡板、中间设有未延伸至挡板的竖板,构成一倒V形通道,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上面设有挡板、中间设有未延伸至挡板的竖板,构成一倒I形通道,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顶板以及另一侧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外壳另一侧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燃烧室前面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外壳一侧板下方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中间管道为:外壳的一侧板、后板以及另一侧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隙,出风口位于外壳另一侧板下方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壁炉排烟管道为双层管道,双层管壁的上下端封闭,双层管壁的外壁上端开有进气孔或出气孔,下端对应开有出气孔或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夕卜,出风口即出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室外引入空气并加热的壁炉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结构为:外壳后板下方一侧开有进气孔,进气孔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室外; 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设有中间竖板,形成一上一下的两个通道,各有上下口,其中上行通道的下口即进气孔;在燃烧室上面,另有一 I形通道,II形通道的两个口朝向后对应这前述的上下通道的两个上口,下行通道的出口位于燃烧室下面空腔朝向前面,燃烧室下面空腔装有风机; 或:中间管道为:外壳后板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设有中间竖板,形成一上一下的两个通道,各有上下口,其中上行通道的下口即进气孔;在燃烧室上面,另有一 V形通道,I形通道的两个口朝向后对应这前述的上下通道的两个上口,下行通道的出口位于后板另一侧朝向后并设有出风管将出风引出至壁炉一侧,鼓风机设在出风管口。
【文档编号】F24D19/00GK204115069SQ20142056100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勇德 申请人:李勇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