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露点转轮除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7052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低露点转轮除湿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包括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入口到新风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所述第一除湿转轮由硅胶填充段组成,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均由硅胶填充段和分子筛段对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具有大大降低新风露点、节约能耗以及环保的优点。
【专利说明】低露点转轮除湿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转轮除湿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除湿设备,其广泛用于军事、医药、电子、船舶、化纤、食品工业生产中对空气有严格要求的部门和行业。
[0003]其中,除湿转轮在除湿机内部由密封系统分为处理区域和再生区域,除湿转轮以8-10转/小时的速度缓慢旋转,以保证整个除湿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处理空气通过转轮的处理区域时,其中的水蒸气被转轮中的吸湿介质所吸附实现除湿效果,而转轮也因吸收了一定的水份而逐渐趋向饱和;这时,处理空气因自身的水份减少和潜热释放而变成干、热的空气。同时,在再生区域,另一路空气先经过再生加热器后,变成高温空气(一般为100-140度)并穿过吸湿后的饱和转轮,使转轮中已吸附的水分蒸发,从而恢复了转轮的除湿能力;同时,再生空气因水分的蒸发而变成湿空气,之后,再通过再生风机将湿空气排到室外。
[0004]目前,经过对转轮以及除湿机整体结构上的改进已经出现了一些露点低于-20°C的转轮除湿机。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国内的诸多企业也不断增大了高科技的研发力度,在新能源、高科技电子等领域对湿度的高水平控制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些高科技领域对空气露点的要求更加高,故急需生产露点更低的超低露点转轮除湿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露点更低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包括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入口到新风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所述第一除湿转轮由硅胶填充段组成,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均由硅胶填充段和分子筛段对接而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采用三个转轮,且按照新风进出顺序依次采用以硅胶和以硅胶、分子筛组合的转轮对新风除湿,使新风经过硅胶初步吸水后再经过硅胶和分子筛的组合更深层次除湿,其中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均采用以硅胶、分子筛组合而成,可以更充分的吸收新风中的水分,大大降低露点。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除湿转轮背向第二除湿转轮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和第一表冷器,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间设置有第二表冷器,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间设置有第三表冷器,所述第三除湿转轮背向第二除湿转轮的一侧设有后表冷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除湿转轮的吸水量较少,故在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前均设置表冷器,使新风进入除湿转轮前先经过表冷器除去新风中的大部分水分,同时降低新风温度,使导入转轮后的新风可以降低转轮的温度,使除湿转轮的吸水效果更佳。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除湿转轮背向第二除湿转轮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再生加热器,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间还设置有第二再生加热器,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间还设置有第三再生加热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再生加热器和第三再生加热器分别对通过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的再生风进行加热,使加热后的再生风对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进行干燥。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再生风入口到第一再生加热器间设置有热交换器,再生风经过第一除湿转轮后经过热交换器最后排出室外。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热交换器把要排出室外的热再生风上的热量转换到刚进入的再生风中,降低第三再生加热器的功耗,实现节能的效果;同时防止热风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实现环保的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除湿转轮按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所述第二除湿转轮按旋转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第二处理区、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却区,所述第三除湿转轮按旋转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第三处理区、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却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的除湿流程中加入冷却区,将经过除湿后的一部分新风导入到再生风中与再生风混合,可以实现废热再生利用,减少第一再生加热器和第二再生加热器的能耗,实现节能的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70°和90°,所述第二处理区、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却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70°、70° -80°和10° ~20°,所述第三处理区、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却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40°、60° ~70°和50° ~60°,所述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吹区所占角度之和为90°,所述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吹区所占角度之和为120°。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第二再生区设置为10° ~20°以及第二冷却区设置为70° -80°,且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吹区所占角度之和为90°,在不改变处理区大小的前提下,使小部分经过第二除湿转轮升温后的新风导入到经过第二再生加热器的加热后的再生风中,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减少再生风的导入量,实现第二再生加热器的功耗降低,实现节能的效果;第二:降低再生风的温度,进而降低被再生风干燥后的第二除湿转轮温度,提高第二除湿转轮的除湿效果,使新风的露点更低。
[0018]把第三再生区设置为60° ~70°以及第三冷却区设置为50° ~60°,且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吹区所占角度之和为120°,由于新风经过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的双重除湿后进入第三除湿转轮的新风露点本就比较低,故适当减小第三处理区大小对新风除湿影响不大,同时使部分经过第三除湿转轮升温后的新风导入到还未经过第一再生加热器的加热的再生风中提高再生风的温度,实现余热充分利用,大大降低的第一再生加热器的功耗,实现节能的效果。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具有大大降低新风露点、节约能耗以及环保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低露点转轮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过滤板;2、第一表冷器;3、第一除湿转轮;31、第一处理区;32、第一再生区;4、第一新风鼓风机;5、第二表冷器;6、第二除湿转轮;61、第二处理区;62、第二再生区;63、第二冷吹区;7、第二新风鼓风机;8、第三表冷器;9、第三除湿转轮;91、第三处理区;92、第三再生区;93、第三冷吹区;10、后表冷器;11、热交换器;12、第一再生加热器;13、第一再生鼓风机;14、第二再生加热器;15、第二再生鼓风机;16、第三再生加热器;17、第三再生鼓风机;A、新风入口 ;B、新风出口 ;C、再生风入口 ;D、再生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包括新风入口 A和新风出口 B,所述新风入口 A到新风出口 B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除湿转轮3、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所述第一除湿转轮3由硅胶填充段组成,所述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均由硅胶填充段和分子筛段对接而成;
[0024]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 A进入依次经过第一除湿转轮3、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中除湿后通过新风出口 B排到室内,室内再生风从再生风入口 C进入加热后依次通过并干燥第三除湿转轮9、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一除湿转轮3后通过再生风出口 D排到室外。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湿转轮3背向第二除湿转轮6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I和第一表冷器2,所述第一除湿转轮3和第二除湿转轮6间设置有第二表冷器5,所述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间设置有第三表冷器,所述第三除湿转轮9背向第二除湿转轮6的一侧设有后表冷器10 ;由于除湿转轮的吸水量较少,故在第一除湿转轮3、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前均设置表冷器,使新风进入除湿转轮前先经过表冷器除去新风中的大部分水分,同时降低新风温度,使导入转轮后的新风可以降低转轮的温度,使除湿转轮的吸水效果更佳。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除湿转轮9背向第二除湿转轮6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再生加热器12,所述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间还设置有第二再生加热器14,所述第一除湿转轮3和第二除湿转轮6间还设置有第三再生加热器16 ;通过第一再生加热器12、第二再生加热器14和第三再生加热器16分别对通过第一除湿转轮3、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的再生风进行加热,使加热后的再生风对第一除湿转轮3、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进行干燥。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再生风入口 C到第一再生加热器12间设置有热交换器11,再生风经过第一除湿转轮3后经过热交换器11最后排出室外;设置热交换器11把要排出室外的热再生风上的热量转换到刚进入的再生风中,降低第三再生加热器16的功耗,实现节能的效果;同时防止热风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实现环保的效果。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湿转轮3按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区3131和第一再生区32,所述第二除湿转轮6按旋转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第二处理区61、第二再生区62和第二冷却区,所述第三除湿转轮9按旋转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第三处理区91、第三再生区92和第三冷却区;在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的除湿流程中加入冷却区,将经过除湿后的一部分新风导入到再生风中与再生风混合可以实现废热再生利用,减少第一再生加热器12和第二再生加热器14的能耗,实现节能的效果。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处理区31和第一再生区32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70°、90°和0°,所述第二处理区61、第二再生区62和第二冷却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70°、70° ~80°和10° ~20°,所述第二再生区62和第二冷吹区63所占角度之和为90°,优选的设置成270°、80°和10° ;所述第三处理区91、第三再生区92和第三冷却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40°、60° ~70°和50° ~60°,所述第三再生区92和第三冷吹区93所占角度之和为120°,优选的设置成240°、60°和60°。
[003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把第二再生区62设置为10°以及第二冷却区设置为80°,且第二再生区62和第二冷吹区63所占角度之和为90°,在不改变处理区大小的前提下,使小部分经过第二除湿转轮6升温后的新风导入到经过第二再生加热器14的加热后的再生风中,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减少再生风的导入量,实现第二再生加热器14的功耗降低,实现节能的效果;第二:降低再生风的温度,进而降低被再生风干燥后的第二除湿转轮6温度,提高第二除湿转轮6的除湿效果,使新风的露点更低。
[0031]把第三再生区92设置为60°以及第三冷却区设置为60°,且第三再生区92和第三冷吹区93所占角度之和为120°,由于新风经过第一除湿转轮3和第二除湿转轮6的双重除湿后进入第三除湿转轮9的新风露点本就比较低,故适当减小第三处理区91大小对新风除湿影响不大,同时使部分经过第三除湿转轮9升温后的新风导入到还未经过第一再生加热器12的加热的再生风中提高再生风的温度,实现余热充分利用,大大降低的第一再生加热器12的功耗,实现节能的效果。
[0032]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通过鼓风机送风,在第一除湿转轮3和第二表冷器5间设置有第一新风鼓风机4,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表冷器前设置有第二新风鼓风机87,在第二再生加热器14和第三除湿转轮9间设置有第一再生鼓风机13,在第三再生加热器16和第二除湿转轮6间设置有第二再生鼓风机15,第一除湿转轮3对应再生风排出口端设有第三再生鼓风机17。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采用三个转轮,且按照新风进出顺序依次采用以硅胶和以硅胶、分子筛组合的转轮对新风除湿,使新风经过硅胶初步吸水后再经过硅胶和分子筛的组合更深层次除湿,其中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均采用以硅胶、分子筛组合而成,可以更充分的吸收新风中的水分,大大降低露点;同时在第一除湿转轮3按旋转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处理区和再生区,在第二除湿转轮6和第三除湿转轮9按旋转方向上均依次设置有处理区、再生区和冷却区,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本实用新型低露点转轮除湿机经过除湿后排到室内的新风露点<_78°C。
[0034]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包括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其特征是:所述新风入口到新风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所述第一除湿转轮由硅胶填充段组成,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均由硅胶填充段和分子筛段对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除湿转轮背向第二除湿转轮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和第一表冷器,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间设置有第二表冷器,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间设置有第三表冷器,所述第三除湿转轮背向第二除湿转轮的一侧设有后表冷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除湿转轮背向第二除湿转轮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再生加热器,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和第三除湿转轮间还设置有第二再生加热器,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间还设置有第三再生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再生风入口到第一再生加热器间设置有热交换器,再生风经过第一除湿转轮后经过热交换器最后排出室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除湿转轮按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所述第二除湿转轮按旋转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第二处理区、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却区,所述第三除湿转轮按旋转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第三处理区、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却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70°和90°,所述第二处理区、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却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70°、70° -80°和10° ~20°,所述第三处理区、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却区的扇形端面角度分别为240°、60° ~70°和50° ~60°,所述第二再生区和第二冷吹区所占角度之和为90°,所述第三再生区和第三冷吹区所占角度之和为120°。
【文档编号】F24F3/147GK204254786SQ20142071976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赵剑奇 申请人:杭州福达除湿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