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3270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控制场域内的空调设备,现行市面上已见有许多的智能空调系统,是可在场域中设置一温/湿度感测器,以侦测环境的温、湿度信息。藉此,空调设备可根据侦测所得的温、湿度信息来自动运作,例如当温度太高时自动进入冷气模式、当温度太低时自动进入暖气模式、当湿度太高时自动开启除湿模式等。

然而,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智能空调系统,一般仅会配置单一的感测器,而根据该感测器的摆放位置不同,对该空调设备将会有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智能控制的效果不佳。

举例来说,若将该感测器摆放于吊顶式的该空调设备的出风口,则当该空调设备进入暖气模式时,该感测器所感测到的温度容易高于桌面高度的温度。如此一来,该感测器回馈给该空调设备的温度信息将会与使用者所感受到的温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造成暖气的效果有限(因该感测器感测到的温度较高,因此会调降暖气模式的预达成温度)。

再例如,现有的空调设备的出风方向(即,扇叶方向)通常是由该空调设备自动或由使用者手动调整(即,调整扇叶的摆动),并无特定的参考依据。换句话说,该空调设备无法根据室内温度而动态地调整出风方向,因此容易造成室内温度不均,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另外,现有的空调设备也没有室内人员的侦测功能,因此无法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举例来说,当该空调设备所在的场域较大,但场域中的使用者人数较少(例如仅为1人)时,该空调设备仍然会根据该感测器所回馈的温度讯息进行运作,以调降或调升整个场域的温度。如此一来,实会造成相当严重的能源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智能空调系统多会搭配一控制装置来对该空调设备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一般是与该空调设备及该感测器设置于同一场域中,并且通常仅具有简单的运算功能。

一般来说,现有的该控制装置仅能根据简单的信息(即,该感测器感测到的温度或湿度)来产生控制该空调设备的一控制命令,而无法同时考量多项的信息(例如多笔温度信息、使用者信息、历史资料等等)。于此情况下,若该空调设备直接按照该控制命令进行运作,将无法有效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无法快速地改善所在场域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可判断所在场域中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为非舒适环境,进而控制空调设备正常运作以改善整个场域的环境,或以较节能的方式运作以改善特定区域的环境。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揭露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一智能控制装置、一空调设备、以及多个用于感测该智能控制系统所在场域的环境信息的灯标装置。该智能控制装置通过该些灯标装置取得该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环境信息,并判断所在的场域是否为舒适的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置于一场域中,并且包括:多个感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场域中的不同区域,并分别感测对应于各区域的环境信息;一智能控制装置,与多个感测装置无线连接,并接收多个感测装置感测的环境信息;及一空调设备,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接收智能控制装置的一控制命令以进行运作;其中,当智能控制装置根据环境信息判断场域整个皆为一非舒适环境时,通过控制命令控制空调设备将一预达成温度调整至一舒适范围内;其中,当智能控制装置根据环境信息判断场域中的一特定区域为非舒适环境时,通过多个感测装置确定特定区域的位置,并通过控制命令控制空调设备针对特定区域的位置进行一运作调整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灯标装置,具有用于感测周围的环境信息的一温湿度感测器,其中灯标装置 通过低耗电蓝牙传输协定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环境信息至少包括室内温度信息与室内湿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感测场域中的一使用者的一使用者信息,并通过低耗电蓝牙传输协定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其中智能控制装置通过环境信息及使用者信息判断场域是否整个皆为非舒适环境,并通过环境信息及使用者信息判断场域中是否仅特定区域为非舒适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使用者信息至少包括使用者的体温与心跳。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具备温、湿度感测功能,并同时感测使用者周围的环境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具有一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智能控制装置周围的环境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的环境信息还包括CO2含量信息、细悬浮粒子含量信息与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记录有一舒适度定义,并且将环境信息及一使用者信息与舒适度定义进行比对,以判断场域是否整个皆为非舒适环境,其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用于感测场域中的一使用者的使用者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于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的室内温度与多个区域其中之一的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大于一预设值时,判断区域为非舒适环境,其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灯标装置,且灯标装置包含用于感测区域的室内温度的一温湿度感测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记录有灯标装置的设置位置,并且于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的室内温度与灯标装置感测的室内温度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将灯标装置的设置位置做为特定区域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运作调整操作包括调整空调设备的出风方向、风速大小、进气量与排气量。

根据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使用的智能控制方法,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置于一场域中,并且包括一智能控制装置、一空调设备及用于感测周围的环境信息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多个感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场域中的不同区域,并且智能控制方法包括:a)智能控制装置分别由多个感测装置取得对应于各区域环境信息;b)根据环境信息判断场域是否为一舒适环境;c)若判断场域不是舒适环境,判断场域整个皆为一非舒适环境,或仅场域中的一特定区域为非舒适环境;

d)若场域整个皆为非舒适环境,通过一控制命令控制空调设备将一预达成温度调整至一舒适范围内;e)若仅场域中的特定区域为非舒适环境,判断特定区域的位置;及f)步骤e后,通过控制命令控制空调设备针对特定区域的位置进行一运作调整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智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一步骤g:步骤d后,智能控制装置根据场域的不舒适程度,控制空调设备对风速大小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灯标装置,具有用于感测周围的环境信息的一温湿度感测器,其中灯标装置通过低耗电蓝牙传输协定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并且环境信息至少包括室内温度信息与室内湿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感测场域中的一使用者的一使用者信息;步骤a中,智能控制装置还从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取得使用者信息;步骤b中,智能控制装置根据环境信息及使用者信息判断是场域是否为舒适环境;其中,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为通过低耗电蓝牙传输协定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并且使用者信息至少包括使用者的体温与心跳。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具有一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智能控制装置周围的环境信息,并且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的环境信息还包括CO2含量信息、PM2.5含量信息与TVOC含量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记录有一舒适度 定义,步骤c中,智能控制装置是将环境信息及一使用者信息与舒适度定义进行比对,以判断场域是否整个皆为非舒适环境,其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用于感测场域中的一使用者的使用者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c中,智能控制装置是于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的室内温度与多个区域其中之一的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大于一预设值时,判断区域为非舒适环境,其中多个感测装置至少包括一灯标装置,且灯标装置包含用于感测区域的室内温度的一温湿度感测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装置记录有灯标装置的设置位置,步骤e中,智能控制装置于室内环境感测单元感测的室内温度与灯标装置感测的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大于预设值时,将灯标装置的设置位置做为特定区域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f中,智能控制装置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位置调整空调设备的出风方向、风速大小、进气量与排气量。

承上所述,若所在的整个场域皆为非舒适环境,则该智能控制装置直接控制该空调设备将预达成温度调整至舒适范围内。若所在的场域中仅有一特定区域为非舒适环境,则该智能控制装置判断该特定区域的位置,并针对特定区域来控制该空调设备进行运作调整操作,藉此较节能地改善该特定区域的舒适度。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功效在于,通过设置在场域中不同区域上的多个灯标装置,可分别感测各个区域的环境信息,进而判断要控制空调设备以正常方式运作以改善整个场域的环境,或是以节能方式运作以改善特定区域的环境。如此一来,可较为精准地控制空调设备,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大楼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温度设定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温度增减设定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云端计算流程图。

图7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

图8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

图9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

图10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智能控制装置

10…室内环境感测单元

11…控制演算法则

2…空调设备

3…感测装置

31…灯标装置

310…温湿度感测器

32…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

33…户外环境感测装置

4…仪器设备

40…温度感测单元

5…环境空间

51…使用者

52…大楼

6…云端服务器

S10~S22…控制步骤

S30~S48…计算步骤

S500~S514…控制步骤

S600~S616…控制步骤

S700~S714…控制步骤

S800~S812…控制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就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示意图。本发明揭露了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一智能控制装置1、一空调设备2及多个感测装置3。本实施例中,该多个感测装置3主要包括多个灯标装置(Beacon)31,以及至少一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但不加以限定。

本发明中,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主要设置在室内的场域,例如办公室、会议室、仓库、住家房间或客厅等,不加以限定。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用于控制同一个场域内的该空调设备2,或是全热交换机、空气清净机、室内外循环机等。为便于说明,下面将于说明书中以该空调设备2来举例说明,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可内建有一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用于侦测该智能控制装置1的周围的环境信息,例如室内温度、室内湿度、CO2含量、细悬浮粒子(PM2.5)含量与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TVOC)含量等,并产生对应的室内温度信息、室内湿度信息、CO2含量信息、TVOC含量信息等。同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与所在场域中的该空调设备2无线连接,藉以,根据侦测所得的该环境信息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对应的控制,以改善所在场域的舒适度。

该多个灯标装置31分别设置于该场域中的不同区域,藉以分别感测各个区域的该环境信息。更具体而言,该多个灯标装置31与该智能控制装置1设置在同一场域中的不同区域。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灯标装置31分别内建有一温湿度感测器310,各该灯标装置31分别通过各该温湿度感测器310感测所在区域下的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并产生对应的室内温度信息与室内温度信息。各该灯标装置31分别与该智能控制装置1无线连接,以提供感测所得的该环境信息给该智能控制装置1。

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灯标装置31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可支持低 耗电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传输技术,并且彼此通过BLE传输界面(图中未标示)进行资料传输,但不加以限定。藉由BLE传输技术耗电量低的特性,有利于该多个灯标装置31的设置。并且,由于采用BLE传输技术的该多个灯标装置31的电池不需要经常更换,因此也有助于本发明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推广。

如上所述,由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与该多个灯标装置31分别被设置于该场域中的不同区域,因此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根据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与该多个灯标装置31感测所得的该环境信息,判断如何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控制。举例来说,当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与该多个灯标装置31感测到的室内温度相近,例如为32℃~33℃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判断该场域中的环境温度很平均,但整个场域属于一非舒适环境。于此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使该场域的温度调降至一预达成温度(例如调降为22℃),藉此改善整个场域的平均温度。

再例如,当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与任一该灯标装置31(例如一第一灯标装置)感测到的室内温度的温度差过高时(例如分别为24℃与32℃),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判断该场域中的环境温度不平均,但该第一灯标装置所在的区域为该非舒适环境。于此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先确定该第一灯标装置所在的区域,再针对该区域来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行运作调整操作,例如将风速调大,并调整扇叶方向,令该空调设备2朝向该第一灯标装置所在的区域吹风。藉此,均衡整个场域内的环境温度,以降低该第一灯标装置所在的区域的温度。于此实施例中,该空调设备2仅需调整风速与扇叶方向,使该空调设备2的出风口朝向或增加该空调设备2对该第一灯标装置所在的区域的出风量,以降低该第一灯标装置所在的区域的温度。请注意,在本实施中,仅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出风方向或扇叶方向,而不是以增加该空调设备2的压缩机负载的方式调降该预达成温度,因此可有效节能需耗费的能源。

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主要由一使用者(如图2A所示的使用者51)携带或配戴,用于感测该使用者51的使用者信息,或该使用者51周围的环境信息。举例来说,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可为智能手 表,配戴于该使用者51的手腕以感测该使用者51的心跳、体温等使用者信息。再例如,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可为具备心跳、体温感测功能的智能手机,当该使用者51正确使用时,可感测该使用者51的心跳、体温等使用者信息。再者,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也可为具备温、湿度感测功能的智能手机,用于感测该使用者51周围的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等环境信息。

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与该智能控制装置1无线连接。更具体而言,当该使用者51进入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所在的该场域时,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可与该智能控制装置1自动建立无线连接(例如通过上述的BLE传输界面),并且自动将感测所得的该使用者信息及/或该环境信息传输给该智能控制装置1。

通过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该智能控制装置1能够判断如何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适当的控制。举例来说,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由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取得该使用者信息后,可根据取得的该使用者信息对应控制该空调设备2,使该空调设备2调整风速、出风方向或操作模式等。举例而言,当该使用者信息指出该使用者51的体温较高时,可针对该使用者51的位置,例如调整该预达成温度或风速大小,以令该使用者51感到舒适。再例如,当该使用者信息指出该使用者51的体温较低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也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入暖气模式,以解决该使用者51体温太低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可由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例如为支持BLE通讯协定的装置)、该智能控制装置1以及至少一个该灯标装置31之间的讯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ex(RSSI))来取得该使用者的位置(例如通过三角定位法来进行计算)。

再者,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从得到的该使用者信息的数量得知该场域中目前的该使用者51人数。当该场域中的该使用者51人数较少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针对该使用者51的位置来控制该空调设备1进行运作调整操作。例如,透过如前述的RSSI的应用,可取得一或多个该使用者于该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根据分布位置对应调整该空调设备1的风速与扇叶方向,令该空调设备1朝向该些使用者51所在的位置吹风。如 此一来,不需调降该预达成温度即可令该些使用者51感到舒适,因此可有效节能需耗费的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该使用者信息还可包括具有唯一性的一辨识信息,藉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通过该使用者信息辨识该使用者51的身份。于一实施例中,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可为具无线传输功能(如BLE、Wi-Fi、Zigbee、RF、NFC等)的员工识别证,该辨识信息可为员工识别号码;于另一实施例中,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可为智能手机,该辨识信息可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于又一实施例中,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可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或智能手表,该辨识信息可为网卡的媒体存取控制码(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或蓝牙传输单元的媒体存取控制码。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不应以此为限。

于此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可预先设定并储存有上述该使用者51的该辨识信息,以及该使用者51的一使用记录。当该使用者51进入该场域且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传送该辨识信息给该智能控制装置1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根据该辨识信息查询该使用者51的身份(例如通过一查表程序)。并且,在确认该使用者51的身份后,取得该使用者51的该使用记录,再根据该使用记录控制该空调设备1进行对应的调整。该使用记录例如可为该使用者51于一预设期限内(例如可为过去三个月,或可为过去三年中于当下月份)的使用习惯。例如,该智能控制装置1在过去一预设期限内(例如过去三个月内,或过去三年中于当下月份)根据该使用者的需求所设定的预达成温度。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辨识信息与该使用记录也可储存于一云端服务器(例如图5所示的云端服务器6)中。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接收该辨识信息后,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中以辨识该使用者51的身份,并于该云端服务器6取得了该使用者51的该使用记录后,再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进行后续处理。

该多个感测装置3还可包括一户外环境感测装置33,与该智能控制装置1无线连接。本发明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与该多个灯标装置31设置于室内、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由该使用者51随身携带,而 该户外环境感测装置33则设置于室外,用于感测室外温度、室外湿度与空气品质等,并产生对应的室外温度信息、室外湿度信息与空气品质信息等。

通过该户外环境感测装置33的设置,本发明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该空调设备2的控制品质。举例来说,若该智能控制装置1由该户外环境感测装置33接收该室外温度信息,并判断室外温度过低,则当该使用者51进入该场域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会控制该空调设备2缓慢地进行温度调整,避免室内外的温度差过大而造成该使用者51的不适。再例如,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接收该空气品质信息,并判断室外空气品质不佳时,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停止较大的室内外空气循环风量,并启动一空气清净功能,以通过该空调设备2内的滤网提高该场域中的空气品质。

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接收该多个感测装置3感测的该环境信息、该使用者信息、该室外温度信息、该室外湿度信息与该空气品质信息。此外,若该场域中设置有一或多台的仪器设备4,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接收该仪器设备4的仪器温度信息。

举例来说,该仪器设备4可为具有温度感测功能与无线传输功能的投影机。当该投影机运作时会产生高温,并且该投影机会感测自身的温度,产生对应的该仪器温度信息并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根据该仪器温度信息判断该投影机的温度过高时,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调整扇叶方向,以直接朝向该投影机吹风,藉此在不开启压缩机的情况下降低该投影机的温度,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再者,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还可直接设置于具有一或多台该仪器设备4(例如服务器)的机房中,藉以由该智能控制装置1接收该些仪器设备4的该仪器温度信息,并根据上述方式控制该机房中的该空调设备2,进而改善该机房内的环境,避免该些仪器设备4因过热而造成的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一或多个灯光侦测设备(图中未示出)。该灯光侦测设备被开启/关闭时可根据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对应产生一启闭信息,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藉由该启闭信息与至少一个该感测装置3所撷取的信息,综合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或离开该场域 (例如当该灯光侦测设备被开启时,该启闭信息为ON,即表示有人员进入;亦或是当该灯光侦测设备被关闭时,该启闭信息为OFF,且由至少一个该感测装置3取得的信息判断该场域的CO2浓度于单位时间内呈现下降趋式,综合判断是否人员皆已离开此环境)。如此一来,再配合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可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更精确的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一或多个声音感测器(图中未标示),用于感测该场域中的声音并产生对应的声音信息。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连接该声音感测器以取得该声音信息。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通过该声音信息与至少一个该感测装置3所撷取的信息,综合判断该场域中是否有人员存在,藉此,再配合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可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更精确的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声音感测器可设置于该空调设备2周围,或内建于该空调设备2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通过该声音信息判断该空调设备2的部件是否有异音产生。若该空调设备2有异音产生,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认定为是故障发生的前兆,进而直接通知检修人员到场进行检修。通过该声音感测器的设置,则管理者不必安排人员定期至该场域内检修该空调设备2,因此可有效降低所需的人力成本。

再者,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一或多个压力感测器(图种未标示),用于感测该场域中的压力并产生对应的压力信息。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连接该压力感测器以取得该压力信息。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根据室内的该环境信息、室外的该环境信息以及该压力信息,判断目前的天气好坏,例如为晴天、阴天或雨天等。

再者,若该压力感测器设置于该空调设备2内,则该压力感测器可感测该空调设备2内的压力变化(例如风压变化),并传输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藉此,当该空调设备2内的压力大于一门槛值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判断该空调设备2的滤网已被阻塞,进而直接通知检修人员到场更换该滤网。通过该压力感测器的设置,则管理者不必安排人员定期至该场域中检查该空调设备2的滤网是否需要更换,因此可有效降低所需的人力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该声音感测器与该压力感测器可为单独的感测器,亦可内建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但不加以限定。

另外,若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具备CO2含量的感测功能,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在该CO2含量信息渐渐增加时,判断有至少一个该使用者51位于该场域中,进而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对应的控制。再者,若空气中的CO2含量在单位时间内有暴增的情况,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判断该场域可能发生火灾,因而直接通知安全相关单位尽速进行处理。

若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具备PM2.5含量或TVOC含量的感测功能,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根据PM2.5含量信息或TVOC含量信息判断该场域的空气品质好或不好,或是否有火灾发生。藉此,进一少判断是否要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对应控制,或是否要通知安全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请同时参阅图2A与图2B,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与大楼分布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主要系设置于室内的一环境空间5(例如一个平面楼层)中。更具体而言,若该环境空间5中具有多个场域(例如多个房间),则各个场域中可分别设置一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即,各个场域中分别设置有一个该智能控制装置1、一个该空调设备2及多个该感测装置3。

该环境空间5中的该使用者51可随身携带有一个该感测装置3(例如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用于感测该使用者51的该使用者信息。并且,当该使用者51进入该环境空间5中的任一个场域时,该使用者信息会经由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传输给该场域中的该智能控制装置1。

再如图2B所示,若一大楼52具有多个平面楼层(即,多个该环境空间5),且各该环境空间5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则该大楼52中的一中央服务器(图种未标示)可同时连接该大楼52中的所有该智能控制装置1,藉以取得所有场域内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如此一来,该大楼52的一管理者可有效监控该大楼52中所有场域的状况。另外,该管理者还可根据各该场域的用途(例如办公室或会议室),分别为各该场域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定适当的一运作模式,以节省 该大楼52整体的能源耗费状况(容下详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体体温一般较环境温度来得高,而该中央服务器可从该大楼52中所有该智能控制装置1得到所有场域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因此,该中央服务器可根据所得的所有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判断该大楼52中的所有该使用者51目前的位置。

续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图3说明了本发明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所采用的一智能控制方法。首先,该智能控制装置1从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与该多个感测装置3取得所在场域中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步骤S10),接着,根据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判断该场域是否为一舒适环境(步骤S12)。再者,若该场域中有该仪器设备4存在,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同时接收该环境信息、该使用者信息与该仪器温度信息,并同时根据该环境信息、该使用者信息与该仪器温度信息判断该场域是否为一舒适环境。

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可预先设定有多组舒适度定义,例如当该使用者51的人数为5人以下时,室内温度在24℃~28℃为舒适;当该使用者51的人数为5人以上时,室内温度在22℃~25℃为舒适。于该步骤S12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可将该环境信息及该使用者信息与该舒适度定义进行比对,以判断该场域是否为该舒适环境。

再者,该智能控制装置1亦可在接收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后,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并由该云端服务器6判断该场域是否为该舒适环境。也就是说,该多组舒适度定义也可储存于该云端服务器6中,或由该云端服务器6通过一巨量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sis)程序来得出。

若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该场域为该舒适环境,则返回该步骤S10,以持续接收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并持续判断该场域是否为该舒适环境。若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该场域为一非舒适环境,则进一步判断该场域是否整个皆为该非舒适环境(步骤S14)。具体而言,该步骤S1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是根据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判断所在的该场域整个皆为该非舒适环境(例如该场域的平均温度过高),或是该场域中仅有一或多个特定区域为该非舒适环境(例如仅该使用者51的位置的温度过高、该仪器设备4的位置的温度过高、或任一该灯标装置31的位 置的温度过高)。

若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该场域整个皆为该非舒适环境,则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直接将该预达成温度设定至一舒适范围内(步骤S16)。例如,若该场域目前的平均温度为31℃,但该舒适范围为22℃~25℃,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直接将该空调设备2的该预达成温度设定为22℃~25℃。如此一来,该空调设备2将会启动压缩机,并输出冷空气,以令该场域的平均温度可下降低22℃~25℃。

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根据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产生一控制命令,并根据该控制命令设定该空调设备2的该预达成温度。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将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该云端服务器6经由一演算法计算出一控制参数(例如该些信息于该控制命令中所占的百分比)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再根据该环境信息、该使用者信息与该控制参数共同产生该控制命令。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另一佳具实施例,但不加以限定。

该步骤S16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根据该场域的不舒适程度,控制该空调设备2对风速进行调整(例如在该平均温度超过30℃时将风速调整为High,在该平均温度为28℃~30℃之间时将风速调整为Middle),以尽快改善该场域的舒适度(步骤S18)。

若于上述该步骤S1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该场域中仅有一特定区域为该非舒适环境,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先通过该多个感测装置3确认该特定区域的位置(步骤S20)。具体来说,于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初始安装设定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即可记录各该灯标装置31、该仪器设备4的设置位置;而当该使用者51进入该场域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也可即时得到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的位置。因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将所得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分别对应至该场域中的不同区域,藉此判断该特定区域的位置。

该步骤S20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即针对该特定区域的位置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运作调整操作,进而改善该特定区域的舒适度(步骤S22)。具体来说,该智能控制装置1所进行的该运作调整操作,可为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出风方向(即,扇叶方向)、风速大小、进气量或排气量等,并 且仅以改善该特定区域的舒适度为目标,而不需改善整个场域的舒适度。如此一来,可以较为节能的方式达到改善该特定区域的舒适度的目的,进而降低整体的能源消耗。

请同时参阅图4A与图4B,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温度设定示意图与温度增减设定示意图。图4A揭露了该智能控制装置1设定该预达成温度的一个实施范例。于本发明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记录该空调设备2启动前一段时间(例如启动前一小时)内该场域的环境温湿度。于该空调设备2启动时,该智能控制装置2可根据所记录的环境温湿度的平均值,判断该场域初期较佳的预达成温度范围,并建立图4A、图4B所示的表单。藉此,于该空调设备2的运作过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将上述表单做为产生该预达成温度的根据。再者,上述表单亦可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生产时即预储存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不加以限定。

如图4A所示的实施例,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该场域整个皆为该非舒适环境,且该场域目前的平均温度大于26℃时,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启动压缩机并进入冷气模式,并根据目前的该平均温度对应设定该空调设备2的该预达成温度。而当该场域的平均温度下降时,再对应调升该预达成温度。

再者,当该场域的平均温度小于16℃时,可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入暖气模式,并根据目前的该平均温度对应设定该预达成温度。而当该场域的平均温度上升时,再对应调降该预达成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该场域目前的平均湿度,该智能控制装置1也可判断该场域是否整个皆为该非舒适环境。另外,由于人体对温度的感知会因为湿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配合目前的湿度来设定该预达成温度,也可有效节省能源的消耗。

图4B揭露了该智能控制装置1设定该预达成温度的另一个实施范例。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确定了该预达成温度,且该场域目前的该平均湿度为60%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直接控制该空调设备2运作于该预达成温度。若该场域目前的该平均湿度为80%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将该预达成温度调升0.5℃。而若该场域目前的该平均湿度达到100% 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将该预达成温度调升1℃。如此一来,可在不影响到该使用者51对于温度的感知的情况下,节省该空调设备2的能源消耗。

另外,通过该户外环境感测装置33的设置,本发明的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可得知该室外温度信息、该室外湿度信息与该空气品质信息。藉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可适时引进一定比例的室外空气至该场域中(例如当室外空气品质佳,且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藉此用较节能的方式有效地改善该场域的环境。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功效在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系可根据该些感测装置3所感测到的信息,判断是否要自动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控制(例如启动该空调设备2、设定温度、切换模式、或调整风速大小与出风方向等)。并且在判断为是时,再根据所得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计算用来控制该空调设备2的该控制命令。

续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前文中所述,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根据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自行产生该控制命令,也可将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先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并且从该云端服务器6取得该控制参数后,再根据该环境信息、该使用者信息与该控制参数共同计算产生该控制命令。

于图5的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该云端服务器6。该云端服务器6接收该智能控制装置1上传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并且配合资料库(图未标示)中记录的历史资料进行巨量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sis),以计算出该控制参数。

具体来说,该智能控制装置1内可记录一或多个控制演算法则11,各该控制演算法则11分别对应至不同类型的该控制命令,其中不同类型的该控制命令分别对应至不同的设备以及不同的功能与模式。举例来说,若以该空调设备2为例,则该控制命令可为“开启该空调设备2”、“设定温度”、“切换模式”、“启动压缩机”、“调整风速大小”、“调整出风方向”等,不加以限定。再者,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命令也可对应至暖通空调(Heating,Ventilating,and Air-Conditioning,HVAC)、全热交换机、空气清净机等设备的功能与模式,不加以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将该环境信息(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温度、室外湿度、空气品质、大气压力等)、该使用者信息(包括该使用者51的体温、心跳、该使用记录等)与该控制参数输入该控制演算法则11,藉以计算出一或多个该控制命令。其中,该控制命令用于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行对应调整,以改善整个场域或该场域中的特定区域的舒适度。

请同时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云端计算流程图。图6用于说明该智能控制装置1通过该控制命令自动计算该空调设备2的该预达成温度的控制流程。首先,该智能控制装置1通过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该多个灯标装置31、该户外环境感测装置33与该温度感测单元40取得该环境信息,并通过该使用者信息感测行动装置32取得该使用者信息(步骤S30),并且根据如图4A、图4B的表单将该环境信息换算成该空调设备2的该预达成温度(步骤S32)。并且,该智能控制装置1还从该中央服务器取得该大楼52的管理者为该场域设定的一运作模式(步骤S34)。

如前文中所述,该管理者可根据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所在场域的功能(例如会议室或办公室),预先设定不同的该运作模式,例如正常模式、节电模式等。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可预存有一模式对照表(图未标示),于取得该运作模式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查询该模式对照表,并取得该运作模式所对应的一运作温度(例如该正常模式对应至25℃,该节电模式对应至27℃)。

该步骤S34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将该环境信息、该预达成温度、该使用者信息及该运作温度等资料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步骤S36)。值得一提的是,该运作温度并不一定存在。具体来说,若该管理者没有对该场域进行相关设定,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不会取得该运作模式,也不会上传该运作温度。

接着,该云端服务器6接收上述资料后,可根据该使用者信息中的该辨识信息辨识该使用者51的身份,并且由资料库中取出该使用者51的该使用记录(步骤S38)。本实施例中,该使用记录指的是该使用者51先前于该场域中的一或多次设定操作。

具体而言,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一手动控制界面12,系有线或无线连接该智能控制装置1,或直接设置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上。本实施例中,该手动控制界面12可为实体界面,例如按键或触控萤幕,亦可为虚拟界面,例如无线连接该智能控制装置1的网页界面(Webpage)或应用程式界面(Application program)等,不加以限定。

于正常情况下,该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会根据该场域与该使用者51的情况自动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控制,当该使用者51认为目前的环境不舒适时,可直接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发出一回馈信息(例如太热、太冷等回馈选项)。藉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参考该回馈信息调整目前采用的该控制命令。同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会将该回馈信息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以做为该使用者51的该使用记录并储存于该资料库中。

该步骤S38后,该云端服务器6还可根据该环境信息计算一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步骤S40)。具体而言,该云端服务器6可记录该场域过去的所有历史记录,例如去年度各个时期中该场域的室内温湿度与室外温湿度,以及当时为改善该场域的舒适度而进行的各项操作。并且,该云端服务器6还可通过互联网取得世界各地对于上述温湿度下的最佳舒适度的定义参数。本实施例中,该云端服务器6可针对上述资料进行巨量数据分析,以得出该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即,该云端服务器6经过巨量数据分析后,认为在目前时间以及环境状态下,最适合该场域的温度。

接着,该云端服务器6分别计算该预达成温度、该使用记录、该运作温度、该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及一异常控制命令于一控制命令中所占据的百分比(步骤S42),以做为该控制参数。换句话说,一笔该控制命令主要是由该预达成温度、该使用记录、该运作温度、该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以及该异常控制命令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异常控制命令并不必然存在(容下详述)。

该步骤S42后,该云端服务器6将该控制参数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步骤S44)。本实施例中,该云端服务器6同时将所取得的该使用记录,以及所产生的该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以供该智能控制装置1计算产生该控制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若该场域中存在多个该使用者51,则该云端服务器6可分别辨识该多个使用者51的身份,并且分别取得多个该使用记录。其中,该云端服务器6还可同时辨识该多个使用者51的权限或进入该场域的次数等信息,进而给予该多个使用记录不同的百分比。

该步骤S44后,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将该预达成温度、该使用记录、该运作温度、该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该异常控制命令与该控制参数带入一或多个该控制演算法则11中,以计算产生一或多个该控制命令(步骤S46),并且根据该一或多个控制命令控制该空调设备2(步骤S48),以改善整个场域的舒适度,或是改善该场域中的特定区域的舒适度。藉此,在节能与舒适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云端服务器6可于该控制命令中预设该预达成温度的权重为40%。而当该使用者51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进行手动调整后,该云端服务器6再根据该使用者51的设定提高或降低该预达成温度的权重。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云端服务器6可计算对应于上述该使用记录的一使用记录温度。该云端服务器6更可于该控制命令中预设该使用记录温度的权重为30%。具体而言,若有多个笔该使用记录时,则该多个使用记录对应的多个笔使用记录温度的权重(百分比)总合不超过30%。并且,当该使用者51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进行手动调整后,该云端服务器6再根据该使用者51的设定提高或降低该使用记录温度的权重。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云端服务器6可计算对应于上述该历史记录与建议环境温度的一历史温度。该云端服务器6可于该控制命令中预设该历史温度的权重为30%。并且,当该使用者51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进行手动调整后,该云端服务器6再根据该使用者51的设定提高或降低该历史温度的权重。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由于该管理者设定的该运作温度不一定存在,因此该云端服务器6并不预设该运作温度于该控制命令中的权重。若在查询该中央服务器后发现该管理者设定了该运作温度,则该云端服务器6同时接受该管理者对于该运作温度的权重设定(例如设定为20%)。其中,若该运作温度存在,则该云端服务器6另调整该预达成温度、该使用记 录温度及该历史温度的权重。换句话说,该运作温度、该预达成温度、该使用记录温度及该历史温度的权重百分比总合不超过100%。

值得一提的是,该异常控制命令指的是该智能控制装置1对于该场域的环境异常状况的定义,例如CO2含量过高、室内温度过高等,并且预先建立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根据该环境信息判断该环境异常状况发生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致能该异常控制命令的一启动旗标,例如设定为1(True)。反之,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环境正常时,可禁能该启动旗标,例如设定为0(fault)。

该云端服务器6预设该异常控制命令的权重为100%,并将该异常控制命令设定为最高权限。也就是说,当该环境异常状况产生且该异常控制命令的该启动旗标被致能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会无视该预达成温度、该运作温度、该使用记录温度及该历史温度,而直接将该异常控制命令做为该控制命令。如此一来,当该场域中有该环境异常状况产生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可在第一时间控制该空调设备2以排除该环境异常状况。

如上所述,于预设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的该控制命令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预达成温度乘第一权重”+“该使用记录温度乘第二权重”+“该历史温度乘第三权重”+“该异常控制命令乘100%乘启动旗标”」。当该启动旗标被禁能,且在该使用者51没有进行手动调整的情况时,该第一权重预设为40%、该第二权重预设为30%、该第三权重预设为30%。此外,当该启动旗标被致能时,该第一权重、该第二权重以及该第三权重皆为零,也就是说,直接将该异常控制命令做为该控制命令(该异常控制命令的权重为100%)。

当该管理者设定的该运作温度存在时,该控制命令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预达成温度乘第一权重”+“该使用记录温度乘第二权重”+“该历史温度乘第三权重”+“该运作温度乘第四权重”+“该异常控制命令乘100%乘启动旗标”」。其中,该第一权重、该第二权重、该第三权重与该第四权重的总合为100%,并且该运作温度一般小于该预达成温度。此外,如前所述,当该启动旗标被禁能时,该第一权重、该第二权重、该第三权重以及该第四权重皆为零,也就是说,直接将该异 常控制命令做为该控制命令。

通过上述产生的该控制命令,该空调设备2可排除该场域中发生的该环境异常状况,或以正常运作方式改善整个场域的环境舒适度,或是以较为节能的方式运作,改善该场域中一或多个特定区域的环境舒适度。

如前文中所述,若以该空调设备2为例,则该控制命令主要可包括“开启该空调设备2”、“设定温度”、“切换模式”、“调整风速大小”、“调整出风方向”等类型,并且分别对应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的多个该控制演算法则11。本发明中,该空调设备2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该使用者51进入该场域后,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手动控制该空调设备2;第二种是该智能控制装置1根据从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该多个感测装置3与该温度感测单元40所得到的该环境信息与该使用者信息即时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该空调设备2,并于判断为是时,再取出对应的该控制演算法则11,以计算出所需的该控制命令,并对该空调设备2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图7用于说明该智能控制装置1通过该控制命令自动启动该空调设备2的控制流程。

首先,该智能控制装置1取得该环境信息(步骤S500),并根据该环境信息查询预先建立的一启动时间表(步骤S502)。本实施例中,该环境信息主要可包括该灯光侦测设备的该启闭信息、该室内温度、该压力信息、该CO2含量信息等,不加以限定。该步骤S502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将该环境信息比对该启动时间表中记录之一定量,以判断是否要开启该空调设备2(步骤S504)。

于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在该启闭信息的瞬间差量大于一第一定量、该压力信息的瞬间差异大于一第二定量、及CO2含量信息于单位时间内高于一第三定量时,判断有人员进入该场域中,因而需要启动该空调设备2。其中该第一定量、该第二定量及该第三定量分别记录于该启动时间表中。

具体来说,该启动时间表可根据时间区分为多个等分。举例来说,一天为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而若以每20分钟为一等分来进行区 分,则该启动时间表可被分成72等分,其中每一等分皆对应记录有一笔该第一定量、一笔该第二定量及一笔该第三定量。也就是说,每一等分中的该第一定量、该第二定量及该第三定量可能都不相同。于上述该步骤S502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先确定目前的时间,根据目前的时间取得该启动时间表中的对应等分,并取出该等分中的该第一定量、该第二定量及该第三定量后,再与该环境信息进行比对。

若于该步骤S50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需开启该空调设备2,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产生对应的该控制命令(步骤S506),并且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该空调设备2启动(步骤S508)。

若于该步骤S50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不需开启该空调设备2,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接收到该使用者51的一手动控制操作(步骤S510),例如,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输入的启动该空调设备2的操作。若否,则返回该步骤S500,并持续判断是否需开启该空调设备2。

若于该步骤S510中判断为是,表示该启动时间表中记录的该些定量有误差,该智能控制装置1无法正确地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该空调设备2(即,无法正确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该场域中)。因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将该使用者51输入该手动控制操作的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该环境信息与该控制命令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步骤S512),并且由该云端服务器6更新该启动时间表中各该等分中的该些定量后,再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步骤S514)。于此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会先根据该手动控制操作来产生该控制命令,以控制该空调设备2。

值得一提的是,该云端服务器6更新了该启动时间表后(主要是更新该云端服务器6中的该启动时间表),可不立刻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而是待更新了一定次数后(即,该使用者51输入该手动控制操作多次之后),再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以更新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记录的该启动时间表。

续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图8用于说明该智能控制装置1通过该控制命令自动切换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的控制流程。

首先,该智能控制装置1取得该环境信息(步骤S600),接着查询预 先建立的一温度时间表(步骤S602),并且同时由该云端服务器6取得一云端温度记录(步骤S604)。最后,再根据该环境信息、该温度时间表及该云端温度记录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步骤S606)。

本实施例中,该环境信息主要可包括该室内温度、该室内湿度、该压力信息等。该云端温度记录可包括过去(例如去年度)同一时间下该场域的一历史温湿度资料。该温度时间表系预先建立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中,并且根据时间区分为多个等分(同于前述的该启动时间表)。其中,每一等分皆对应记录有一笔初始温湿度资料,也就是说每一等分中的该初始温湿度资料可能都不相同。

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先确认目前的时间,根据目前的时间由该云端温度记录中取得对应的该历史温湿度资料,并且查询该温度时间表以取得对应的该初始温湿度资料,并且,根据该历史温湿度资料(预设为50%)与该初始温湿度资料(预设为50%)计算一判定启动冷气温度、一判定启动暖气温度、一判定启动除湿湿度、一判定启动加湿湿度、一判定关闭冷气湿度与一判定关闭暖气湿度等判定温湿度等判定数据。

于上述该步骤S606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先计算出上述该些判定数据,并且当该环境信息与该些判定数据的比对结果符合多个切换条件的其中之一时,判断需要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当判断需要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时,该智能控制装置1根据符合的该切换条件产生对应的该控制命令(步骤S608),并且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行模式切换(步骤S610)。

本实施例中,当该室内温度大于该判定启动冷气温度时,符合一启动冷气条件;当该判定启动暖气温度小于该室内温度小于该判定启动冷气温度时,符合一启动送风条件;当该室内温度小于该判定启动暖气温度时,符合一启动暖气条件;当该室内湿度大于该判定启动除湿湿度时,符合一启动除湿条件;当该室内湿度小于该判定启动加湿湿度时,符合一启动加湿条件;当该室内湿度小于该判定关闭冷气湿度时,符合一关闭冷气湿度条件;当该室内湿度大于该判定关闭暖气湿度时,符合一关闭暖气湿度条件。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不应以此为限。

若于该步骤S606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不需切换该空调设备2 的模式,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接收到该使用者51的一手动调整操作(步骤S612),例如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输入的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的操作。若否,则返回该步骤S600,并持续判断是否需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

若于该步骤S612中判断为是,则表示该温度时间表中记录的该些初始温湿度有误差,该智能控制装置1无法正确地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该空调设备2的模式。因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将该使用者51输入该手动调整操作的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该环境信息与该控制命令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步骤S614),并且由该云端服务器6动态更新该温度时间表中各该等分的该些初始温湿度资料后,再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步骤S616)。于此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将先根据该手动调整操作来产生该控制命令,以控制该空调设备2。

该温度时间表的查询与更新方法是与前述的该启动时间表相似,于此不再赘述。

续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图9用于说明该智能控制装置1通过该控制命令自动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的控制流程。

首先,该智能控制装置1取得该环境信息(步骤S700),并根据该环境信息查询预先建立的一温度与风速对照表及一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步骤S702)。本实施例中,该环境信息主要可包括该室内温度、该CO2含量信息、该PM2.5含量信息与该TVOC含量信息等,不加以限定。该步骤S702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将该环境信息与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以及该C0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步骤S704)。

于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在该些灯标装置31感测到的温度与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感测到的温度的温度差大于一预设值时(代表该场域内的环境温度不平均),提高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并且,于该些灯标装置31感测到的温度与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感测到的温度的温度差变小时,降低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也可在该些灯标装置31感测到的温度与该预达成温度的温度 差大于上述预设值时,提高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并且与该预达成温度的温度差变小时,降低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步骤S70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主要是根据该些感测装置3感测到的温度的该温度差查询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以判断是否要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其中,该温度差与该风速的对应数据系记录于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中(例如当温度差大于3℃时切换风速为Middle,大于5℃时切换风速为High)。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系与前述的该启动时间表及该温度时间表相似,于此不再赘述。

于又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也可在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感测到的CO2含量变高时,提高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并且于CO2含量变低时,降低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其中,该CO2含量与该风速的对应数据系记录于该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中。该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系与前述的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相似,于此不再赘述。

于再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也可在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感测到的PM2.5含量或TVOC含量过高时,提高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以提升室内空气循环量,并且将空气清净功能的启动旗标设定为1,以提高室内空气通过该空调设备2的滤网的次数。其中,该PM2.5含量或该TVOC含量与该风速的对应数据亦记录于该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中。

若于该步骤S70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需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则根据需调整的风速产生对应的该控制命令(步骤S706),并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行风速的调整(步骤S708)。

值得一提的是,当上述情况同时发生时(例如温度差过高、CO2含量过高、同时PM2.5含量也过高),该智能控制装置1会在查询了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以及该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后,得出多组相同或不同的风速,并且根据该多组风速来产生该控制命令。举例来说,因温度差过高而得出一第一风速,因CO2含量过高而得出一第二风速,因PM2.5含量过高而得出一第三风速。于此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会同时参考该多个风速来产生该控制命令,例如该控制命令的计算可为:“第一风速乘30%”+“第二风速乘30%”+“第三风速乘40%”。然而,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例,但不以此为限。

若于该步骤S704中,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不需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接收到该使用者51的该手动调整操作(步骤S710),例如通过该手动控制界面12输入的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的操作。若否,则返回该步骤S700,并持续判断是否需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

若于该步骤S710中判断为是,则表示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及/或该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中记录的数据有误差,该智能控制装置1无法正确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风速。因此,该智能控制装置1将该使用者51输入该手动调整操作的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该环境信息与该控制命令上传至该云端服务器6(步骤S712),并且由该云端服务器6动态更新该温度与风速对照表及/或该CO2浓度与风速对照表后,再传送至该智能控制装置1(步骤S714)。于此情况下,该智能控制装置1将先根据该手动调整操作来产生该控制命令,以控制该空调设备2。

续请参阅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流程图。图10用于说明该智能控制装置1通过该控制命令自动调整该空调设备2的出风方向的控制流程。

首先,该智能控制装置1取得该环境信息(步骤S800),并根据该环境信息判断该场域内的环境温度是否平均(步骤S802)。具体而言,该智能控制装置1从该室内环境感测单元10、该多个灯标装置31与该温度感测单元40分别取得该场域中各个区域的温度,再根据各个区域的温度的温度差判断该场域内的环境温度是否平均。若于该步骤S802中判断为是,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控制该空调设备2根据目前的时间百分比进行出风方向的调整(步骤S804)。

本实施例中,该空调设备2的出风方向可区分为多个等分(对应至多个方向),并且各个方向初始占据的时间百分比相等(例如若区分成五等分(对应至左、偏左、中、偏右、右的五个方向),则每一等分的时间百分比皆为20%)。该智能控制装置1根据各个等分的时间百分比控制该空调设备2朝向各个方向的时间长短。于该步骤S804中,由于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该场域中的环境温度平均,因此该空调设备2系平均调整其出风方向(例如每一个方向皆为5秒钟)。

若于该步骤S804中判断为否,则该智能控制装置1判断温度较高的一特定区域的位置(步骤S806),并调整对应至该特定区域的出风方向的时间百分比(例如从20%提高为30%)(步骤S808)。接着,该智能控制装置1再根据调整后的时间百分比产生对应的该控制命令(步骤S810),并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该空调设备2进行出风方向的调整(步骤S812)。值得一提的是,当该智能控制装置1提高任一出风方向的时间百分比时,需同时降低其他出风方向的时间百分比,也就是说各该出风方向的时间百分比的总合需维持在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具体实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内容所为之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之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