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043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冷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风机。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制冷用空气冷却器种类繁多,但由于受胀管工艺与设备的制约,现有的冷却器多用铜管、铝合金管以及低碳钢管等,以铜管作为换热管的空气冷却器不适用于以氨为工质的制冷系统,而以铝合金管作为换热管的空气冷却器在安全方面有些欠缺,在高湿环境中表层容易被腐蚀而产生粉末物质,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同时存在工质泄漏安全隐患,而以低碳钢管作为换热管的空气冷却器,是以低碳钢片为翅片,采用热浸锌工艺处理表面,制造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与液体会污染环境,必将受到限制,而且热浸锌工艺不稳定会使此类空气冷却器的蒸发器局部生锈,从而产生安全问题与降低寿命。

此外,在蒸发器结构方面,国内现有的制冷用空气冷却器多采用换热管兼作支撑管,容易使得换热管因受力磨损而产生安全问题,并影响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蒸发器使用寿命、安全性高的冷风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冷风机,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上的支撑板,还包括不锈钢换热管及固定连接在不锈钢换热管上的翅片,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所述不锈钢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换热管为盘管,包括多个直管本体及多个弯头,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直管本体位置相对应,所述直管本体穿过第一插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孔的直径大于不锈钢换热管的直管本体直径,且与第一插接孔各方向均有间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板第一插接孔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翅片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且与插接孔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液管及排汽管,所述进液管及排汽管与不锈钢换热管相应位置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风筒外侧设置加热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接线盒。

进一步地,还包括冲霜水管,所述冲霜水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布水盘及挡水板,所述布水盘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部,所述挡水板设置在蒸发器迎风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吊起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其不锈钢换热管与翅片固定紧密连接,可保证接触传热效果,支撑杆宽松穿过翅片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对不锈钢换热管及翅片提供重量支撑作用,不锈钢换热管从支撑板第一插接孔内穿过且与第一插接孔不接触,避免不锈钢换热管的直管主体承受翅片重量,并使得不锈钢换热管在热胀冷缩时可以自由伸缩变形,保证了不锈钢换热管杜绝了磨损现象,不易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蒸发器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

其次,采用不锈钢管作为换热管,可以适用于所有已知的制冷工质,应用范围广泛,由于不锈钢材质耐腐蚀、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特点,使得产品安全性能优异,使用寿命极长;此外,在制造过程中采用胀管工艺与设备,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影响工人健康,非常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11、左侧面板;12、右侧面板;13、上面板;14、前面板;15、上盖板;2、蒸发器;21、支撑板;22、框架;23、翅片;24、不锈钢换热管;241、弯头;25、支撑杆;26、进液管;27、排汽管;3、轴流风机;31、加热带;4、接线盒;5、冲霜水管;6、吊起件;7、布水盘;8、挡水板;9、排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该冷风机在支撑板21上设置第一插接孔,该第一插接孔的直径大于不锈钢换热管24的直径,不锈钢换热管24穿过第一插接孔且与第一插接孔不接触,本实施例有效避免不锈钢换热管24的摩擦,并延长了不锈钢换热管24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换热管,不会影响工人健康,非常环保。

请参阅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冷风机,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包括框架22、设置在框架22上的支撑板21、设置在框架22与支撑板21上的不锈钢换热管24及固定连接在不锈钢换热管24的翅片23,所述支撑板21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所述不锈钢换热管24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不锈钢管作为换热管,可以适用于所有已知的制冷工质,应用范围广泛,由于不锈钢材质耐腐蚀、高强度与高韧性的 特点,使得产品安全性能优异,使用寿命极长;此外,在制造过程中采用胀管工艺与设备,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影响工人健康,非常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孔的直径大于不锈钢换热管24的直径,所述不锈钢换热管24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且与第一插接孔各方向均有间隙。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2,其不锈钢换热管24与翅片23固定紧密连接,可保证接触传热效果,支撑杆25宽松穿过翅片23并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对不锈钢换热管24及翅片23提供重量支撑作用,不锈钢换热管24从支撑板第一插接孔内穿过且与第一插接孔不接触,避免不锈钢换热管24的直管主体承受翅片重量,并使得不锈钢换热管在热胀冷缩时可以自由伸缩变形,保证了不锈钢换热管24杜绝了磨损现象,不易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蒸发器2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一同参阅图2及图5,所述不锈钢换热管24为盘管,包括多个直管本体及多个弯头241,所述第一插接孔为与所述直管本体对应的多个,所述直管对应插接在第一插接孔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采用盘管的结构,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盘管包括多个直管及多个弯头241,本实施例中,弯头241的角度为180度,在支撑板21上开设多个第一插接孔,其间距与直管连接弯头241后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换热管24的外径为a毫米,所述第一插接孔的直径为b毫米,其关系满足a毫米+1.9毫米≤b毫米≤a毫米+2.1毫米。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根据不锈钢换热管24的具体外径,第一插接孔的直径与不锈钢换热管24外径的差值优选为2±0.1毫米,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具体根据不同材质的不锈钢换热管24的热涨系数确定其差值范围。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孔的直径为b毫米优选为2毫米。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穿过所述支撑板21并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翅片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且与插接孔之间有间隙,即所述翅片23宽松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5上。

该支撑杆25穿过所述支撑板21并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翅片23间隙宽 松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5上,因此支撑杆25以支撑板21为着力点,起到支撑起不锈钢换热管24与翅片23的作用,并保证后两者结合体可自由地热胀冷缩。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液管26及排汽管27,所述进液管26及排汽管27与不锈钢换热管24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流风机3,所述轴流风机3风筒外侧设置加热带31。

如图所示,轴流风机3安装在外壳壁面上,加热带31安装在轴流风机3的风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外壁面上设置接线盒4。

由上述描述可知,接线盒4安装在壳体1的侧壁面上,通过紧固件连接牢固,加热带与轴流风机3的电源线按电器安装标准连接到接线盒4内,便于安装时外接电源。

进一步地,还包括冲霜水管5,所述冲霜水管5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22上设置有吊起件6,该吊起件6为吊耳或者吊孔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布水盘7及挡水板8,所述布水盘7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上部,所述挡水板8设置在蒸发器2迎风面的中部。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本实施例为吊顶式冷风机,包括壳体、蒸发器、轴流风机、接线盒、布水盘及挡水板,蒸发器设置在壳体内,该壳体包括前面板14、左侧面板11、右侧面板12及上盖板15,轴流风机设置在前面板14上,在轴流风机风筒上还设置加热带,接线盒设置在轴流风机一侧。布水盘设置在蒸发器上部,挡水板设置在蒸发器迎风面的中部,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盘9。

该蒸发器包括框架、支撑板、翅片、支撑杆、不锈钢换热管、进液管及排汽管,支撑板设置在框架上,支撑杆穿过支撑板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进液管及排汽管与不锈钢换热管密封连接。

支撑板21安装在蒸发器框架22上,用紧固件连接牢固,材质为覆膜铝合金或不锈钢薄板的翅片23放置在蒸发器框架22中的相应位置,按设计要求确定片距与数量,在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将不锈钢换热管24及支撑杆23 穿过支撑板21和翅片23上相应的孔,其中翅片固定连接在不锈钢换热管上,支撑杆宽松穿过翅片。支撑板第一插接孔的直径大于不锈钢换热管的直径,优选支撑杆23与支撑板21及翅片23上的第二插接孔的孔径相差0.5±0.1mm,不锈钢换热管24与支撑板21孔径相差2±0.1mm,不锈钢换热管24与翅片23采用胀接工艺紧密连接,进液管26、弯头241及排汽管27与不锈钢换热管24密封焊接,支撑杆23与支撑板21间焊接牢固,起到支撑起不锈钢换热管24与翅片23等组合盘管部件的作用,使得不锈钢换热管24不会与支撑板21接触,这种浮动支撑的方式使得组合盘管部件在热胀冷缩时可以自由伸缩变形,保证了不锈钢换热管24杜绝了磨损现象,不易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蒸发器2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

该不锈钢换热管为盘管,其包括多个直管本体及多个弯头241,第一插接孔为与所述直管本体对应的多个,不锈钢换热管的直管上穿过第一插接孔且与第一插接孔各方向均有间隙,沿支撑板穿过的直管端部通过弯头241连接。

一同参阅图4至图6,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风冷机为落地式风冷机,该实施例对布水盘及挡水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取而代之设置了冲霜水管,该冲霜水管设置在蒸发器上部,此外,其轴流风机安装于上面板13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机,节能环保,寿命长,不易磨损并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