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778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立式空调因出风量大、制冷制热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及家庭客厅中。

现有市场上的立式空调风道结构一般都由进风口、风机、热交换器和出风口组成。在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结构,导风结构包括若干导风叶片,用于将空气导出至设定的方向。现有导风叶片基本上平行设置,只能够将空气导出至一个方向,出风角度和出风面积小,舒适度较差。

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经过风机加速后,空气经过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再由出风口吹向室内,实现空调送风的目的。由于现有立式空调仅能将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送出来,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空调所送出的风温度较低,这种温度较低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会使得用户、尤其是畏寒的老人用户感觉极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解决了现有导风结构出风面积小,舒适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若干条竖向叶片,所述竖向叶片通过横向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叶片分为第一叶片区和第二叶片区,所述第一叶片区的叶片方向形成第一出风方向,所述第二叶片区的叶片方向形成第二出风方向,所述第一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方向具有一定角度。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叶片区与第二叶片区相邻的叶片为第一相邻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区与第一叶片区相邻的叶片为第二相邻叶片,所述第一相邻叶片与所述第二相邻叶片呈一定的角度。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第一相邻叶片和第二相邻叶片的出风端均连接有末端导风部,所述第一相邻叶片与其末端导风部之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相邻叶片与其末端导风部之间呈一定的角度。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第一相邻叶片的末端导风部与所述第二相邻叶片的末端导风部平行或近似平行。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导风区域的叶片宽度大于第二导风区域的叶片宽度。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导风区域的相邻叶片在出风方向上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导风区域的相邻叶片在出风方向上呈一定的角度。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所述叶片为平面或曲面或流线型,或者,所述叶片在出风方向上由呈一定角度的两个平面形成。

基于上述导风结构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立式空调,包括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形成有出风口,所述立式空调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空调本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两侧,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导风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一引风出口,所述第一导风板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一引风入口;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引风通道,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引风出口,所述第二导风板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引风入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导风结构。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所述导风结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空调本体上,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引风通道的引风量,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引风通道的引风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立式空调的导风结构能够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第一出风方向和第二出风方向,因而,导风结构增大了出风角度角度及出风面积,出风角度为扇形,能够覆盖室内大部分区域,实现空气的分流,出风更加舒缓柔和,大大提高舒适度。

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在将空调内部的热交换风通过出风口送出的同时,在出风口处利用热交换风流动产生的负压通过引流风道吸入空调外部的非热交换风,将两部分风形成混合风同时送出,这样的混合风的温度符合人体体感舒适所需的温度,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利用出风口处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送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

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导风板与空调本体的位置控制引风通道的引风量,因而,可以满足不同运行状态下不同引风量需求。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式空调一个实施例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一引风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图1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立式空调一个实施例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引风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图3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去掉第一导风板的滑动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第一导风板内侧面的滑动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B-B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的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去掉第一导风板的导向支撑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第一导风板内侧面的导向支撑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导向支撑机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导向支撑机构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立式空调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导风结构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导风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

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左或右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用前或后、左或右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

立式空调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固定安装于空调本体上,位于出风口的两侧,第一导风板与空调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引风通道,第一导风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与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第一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一引风出口,第一导风板远离出风口的一端与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第一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一引风入口;第二导风板与空调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引风通道,第二导风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与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第二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引风出口,第二导风板远离出风口的一端与空调本体之间形成与第二引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引风入口。此时,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的引风量不变。

当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也可滑动安装于空调本体上,以调节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的引风量。

本实施例以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滑动安装于空调本体上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固定安装于空调本体上相当于滑动安装于空调本体上且处于定位状态的一种实例。

请参见图1至图4示出的本发明立式空调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是一立式空调室内机。图1、图2示出了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一引风状态的示意图,图3、4示出了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引风状态的示意图。当然,本发明仅以上述两种状态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在上述两种引风状态,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若干引风状态。

该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包括整体呈圆柱体的基座7和空调本体100。但并不局限于圆柱体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空调本体100和基座7均为长方体结构、椭圆体结构等等。在该立式空调中,基座7作为空调本体100的整体底座,放置在地面上,将空调本体100抬高一定高度。空调本体100作为实现空调制冷、制热、除湿等基本空气调节功能的结构,在空调本体100内形成有送风风道、换热器、风机等(图中未标记),空调本体100的后部设置有与送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空调本体100的前部设置有与送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101。空调本体100启动时,在风机的作用下,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送风风道,经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热交换风,从出风口101送出。

空调本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可滑动地安装于空调本体100上。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也可定位于空调本体100上,相当于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固定安装于空调本体100上的情形。

本实施例以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可滑动地安装于空调本体100上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分别滑动至出风口101的两侧时,第一导风板200位于出风口101的左侧,第二导风板300位于出风口101的右侧。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对出风口101的送风均没有遮挡,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之间形成送风部400。其中,第一导风板200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第一引风通道201,第二导风板300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第二引风通道301,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00与空调本体100的位置控制第一引风通道301的引风量,通过调节第二导风板300与空调本体100的位置控制第二引风通道301的引风量。

空调本体100内部的空气形成热交换风在出风口101处出风产生的负压使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经过第一引风通道201、第二引风通道301形成非热交换风到达送风部400,送风部400送出空调本体100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形成的混合风。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引风通道到达出风口101前侧的送风部400,形成非热交换风,非热交换风与出风口101送出的热交换风在送风部400混合后形成混合风从立式空调送出至室内。这样的混合风的温度符合人体体感舒适所需的温度,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

具体的,第一导风板200靠近出风口101的一端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与第一引风通道201连通的第一引风出口202,第一导风板200远离出风口101的一端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与第一引风通道201连通的第一引风入口203。因而,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第一引风入口203、第一引风通道201和第一引风出口202形成非热交换风达到送风部400,非热交换风在送风部400处与出风口101送出的热交换风混合。

第二导风板300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第二引风通道301。第二导风板300靠近出风口101的一端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与第二引风通道301连通的第二引风出口302,第二导风板300远离出风口101的一端与空调本体100之间形成与第二引风通道301连通的第二引风入口303。

因而,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第二引风入口303、第二引风通道301和第二引风出口302形成非热交换风达到送风部400,非热交换风在送风部400处与出风口101送出的热交换风混合。热交换风和非热交换风在送风部400处混合得到适宜温度的气流后从送风部400送出。

其中,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所处的位置能够保证出风口101出风产生的负压使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经过引风通道到达送风部400,以保证送风部400能够送出空调本体100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具体的,第一导风板200所处的位置能够保证出风口101出风产生的负压使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经过第一引风入口203、第一引风通道201、第一引风出口202后到达送风部400;第二导风板300所处的位置能够保证出风口101出风产生的负压使空调本体100外部的空气经过第二引风入口303、第二引风通道301、第二引风出口302后到达送风部400。

优选的,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始终对称设置在出风口101的两侧。可以保证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舒适度,而且可以避免气流紊乱,产生噪音等。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立式空调优选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200的第一导风板滑动机构和驱动第二导风板300的第二导风板滑动机构。第一导风板滑动机构驱动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滑动机构驱动第二导风板300背向滑动。例如,第一导风板200向左或左后方滑动,而第二导风板300向右或右后方滑动,以减小第一引风通道201、第二引风通道301的引风量。第一导风板滑动机构驱动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滑动机构驱动第二导风板300,使得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相向滑动。例如,第一导风板200向右或右前方滑动,而第二导风板300向作或左前方滑动,以增大第一引风通道201、第二引风通道301的引风量。

第一导风板滑动机构和第二导风板滑动机构包括位于导风板靠近空调本体一侧的齿条和位于空调本体上的驱动机构来实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齿轮与齿条配合。而且,对于长度较大的导风板,为保证滑动的稳定性,导风板和空调本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滑动机构。本实施例采用在导风板的中上端和中下端各设置一套滑动机构,同步对导风板进行驱动。

具体的,以第一导风板的其中一个滑动机构为例进行说明,滑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条,安装在第一导风板200靠近空调本体100的一侧,第一齿条可在第一导风板200的设定空间内滑动,其中,第一导风板20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齿条的滑动方向呈一定夹角。优选的,第一导风板20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齿条的滑动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0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第一齿条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或者,第一导风板200在接近水平的方向上滑动,第一齿条在接近竖直的方向上滑动也可。

如图6-8所示,对第一齿条安装至第一导风板200上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导风板200在靠近空调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10,第一齿条可沿滑槽210滑动。第一齿条包括齿部511和至少一个卡条,卡条与滑槽210配合,卡条优选设置有多个,以增加稳定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卡条凸出于齿部511的两侧,凸出于齿部511上侧的卡条定义为上卡条513,凸出于齿部511下侧的卡条513定义为下卡条514。第一导风板200靠近空调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与下卡条514配合的卡槽211、与上卡条513配合的压板212。为了方便齿条的安装,压板212可拆卸地安装于导风板靠近空调本体的一侧。卡槽211和压板212将齿条限定在导风板上,下卡条514可在卡槽211内滑动,上卡条513可在压板212内滑动。

由于齿条的下方受力大于上方的受力,因而,卡槽211位于齿齿部511的下方,压板212位于齿部511的上方。

为了防止上卡条513从压板212中脱出、下卡条514从卡槽211中脱出,卡槽211的下方或下部或空调本体100上对应所述卡槽211的下方或下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下卡条514进行限位的下限位部213,对下卡条514的最低位置进行限定,用于防止上卡条513从压板212脱出。压板212的上方或上部或空调本体100上对应压板212的上方或上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上卡条513进行限位的上限位部214,对上卡条513的最高位置进行限定,用于防止下卡条514从卡槽211中脱出。

因而,在导风板发生变形时,由于导风板可以与齿条发生相对滑动,齿条的位置不受导风板变形的影响,从而使得齿条和驱动机构一直保持不变的驱动配合量,导风板的运动始终很顺畅,有效的解决了驱动运行中导风板的卡顿甚至卡死的隐患,保证导风板的平稳顺畅运行。

组装时,将齿条的下卡条514插装至卡槽211内,将压板212通过螺钉将上卡条513限定在第一导风板200上即可,结构简单,安装快捷。

第一电机,形成在空调本体100上;优选空调本体100上设置电机盒8,第一电机位于电机盒8内。

第一齿轮53,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并与第一齿条啮合;

第二导风板滑动机构与第一导风板滑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导风板200与空调本体100之间还设置有导向支撑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分布在第一导风板200的上端和下端,导向支撑机构在两个滑动机构之间。

具体的,如图9-12所示,导向支撑机构包括位于空调本体100上的内导轨1001和位于第一导风板200上的外导轨2001,内导轨1001具有支撑外导轨2001的支撑部1002,支撑部1002与外导轨2001滑动接触。

其中,支撑部1002为位于内导轨1001上的凸起,支撑部1002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外导轨2001包括滑槽2002,滑槽2002包括上槽面和下槽面,支撑部1002嵌装于滑槽2002内,支撑部1002的上表面与滑槽2002的上槽面相对,支撑部1002的下表面与滑槽2002的下槽面相对。支撑部1002的上表面和滑槽2002的上槽面之间设置有滚轮9。支撑部1002与外导轨2001之间设置有滚轮9,第一导风板200与空调本体100滑动时,内导轨1001和外导轨2001之间为滑动接触,大大减少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滑动的顺畅性,解决了导风板卡顿甚至卡死的问题。

由于外导轨2001加装在内导轨1001上时,第一导风板200的重力施加在支撑部1002的上表面与滑槽2002的上槽面上,因而,将滚轮支撑部1002的上表面和滑槽2002的上槽面之间可以大大减少摩擦力。

为了方便安装和维修,滚轮9设置于支撑部1002的上表面。优选的,滚轮9通过滚轮压板91安装于支撑部1002上。内导轨1001卡装于空调本体100上,外导轨2001卡装于第一导风板200上。

为了提高导向性,内导轨1001上具有导向槽1003,外导轨2001上具有导向柱2003,导向柱2003嵌装在导向槽1003内。优选的,导向槽1003位于支撑部1002的下表面,导向柱2003位于滑槽2002的下槽面。

第二导风板导向支撑机构与第一导风板导向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空调本体出风口101处设置有导风结构6,用于将出风口101的气流导出至室内,导风结构6可转动地安装于出风口101。空调本体100上可以安装有导风结构6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导风结构6转动。

如图12-14所示,导风结构6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转轴63,导风结构6通过转轴63可转动地卡装于空调本体100上。导风结构6包括若干条竖向叶片61,竖向叶片61通过横向连接筋62固定连接,竖向叶片61分为第一叶片区Y1和第二叶片区Y2,第一叶片区Y1的叶片方向形成第一出风方向,第二叶片区Y2的叶片方向形成第二出风方向,第一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方向具有一定角度。转轴63位于第一叶片区Y1和第二叶片区Y2之间的位置。

第一叶片Y1与第二叶片区Y2相邻的叶片为第一相邻叶片611,第二叶片区Y2与第一叶片区Y1相邻的叶片为第二相邻叶片612,第一相邻叶片611与第二相邻叶片612呈一定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相邻叶片611与第二相邻叶片612呈V字型,以增加出风角度和出风面积。优选的,第一相邻叶片611与第二相邻叶片612之间的角度为锐角。

为了进一步增加出风角度和出风面积,第一导风区域Y1的相邻叶片在出风方向上呈一定的角度,第二导风区域Y2的相邻叶片在出风方向上呈一定的角度。

其中,叶片为平面或曲面或流线型,或者,叶片在出风方向上由呈一定角度的两个平面形成。

由于空调内的风道为蜗壳,第二导风区域Y2处的风量大于第一导风区域Y1处的风量,因而,为了保证第一导风区域Y1和第二导风区域Y2的出风均匀,第一导风区域Y1的叶片宽度大于第二导风区域Y2的叶片宽度,以增加第一导风区域Y1处的风量。

为了进一步增大出风角度和出风面积,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第一相邻叶片611和第二相邻叶片612的出风端均连接有末端导风部613,第一相邻叶片611与其末端导风部613之间呈一定的角度,第二相邻叶片612与其末端导风部613之间呈一定的角度。第一相邻叶片611的末端导风部613与第二相邻叶片612的末端导风部613平行或近似平行。

第一导风板200靠近出风口101的一端距离出风口101越远,出风口101产生的负压对第一引风通道201的影响越小,第一引风通道201的引风量越小;第二导风板300靠近出风口101的一端距离出风口101越远,出风口101产生的负压对第二引风通道301的影响越小,第二引风通道301的引风量越小。本实施例中,图1、2中空调引风通道的引风量大于图3、4中空调引风通道的引风量。

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01为长条状,导风板的长度与出风口101的长度相适配,或者,导风板的长度大于出风口101的长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