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84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以上板状热输运器件以及与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结合的一个以上平行通道式翅片换热结构,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为金属材料经挤压成型的其内具有两个以上并排排列的微细管且各微细管内通过流动介质进行换热传输的板状结构,所述微细管的等效直径为3—10mm,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暖气进水管道和暖气出水管道且各微细管内的流动介质与暖气进出水管道中的水相通或相互物理隔离;所述平行通道式翅片换热结构复合于板状热输运器件的板面且所述平行通道式翅片换热结构具有若干并排排列的空气对流通道,所述平行通道式翅片换热结构包括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为四周封闭并在稀疏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内进行自然对流换热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通道式翅片换热结构还包括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为带有风机并在密集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内通过风机强制对流换热的结构,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和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的空气对流通道的方向均为竖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为平行流扁管,所述平行流扁管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平行流扁管为具有两个以上平行流微细管且各平行流微细管两端均连通有流动介质的板状管路,所述平行流扁管设置有与暖气进水管道相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暖气出水管道相通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为微热管阵列板,所述微热管阵列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各微细管均形成独立运行的微热管,所述微热管阵列板为具有两个以上并排排列且独立运行的微热管阵列的板状结构,所述微热管阵列板的两端分别插入暖气进水管道和暖气出水管道且各微热管阵列内的流动介质与暖气进出水管道中的水相互物理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贴合于板状热输运器件的一侧板面,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贴合于板状热输运器件的另一侧板面,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与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的数值比例为1/19—1/3。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和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均复合于板状热输运器件的一侧板面呈双层设置,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的一通道面贴合于板状热输运器件的一侧板面,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相对的另一通道面贴合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采用两组以上并双层设置贴合于板状热输运器件的一侧板面,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的另一侧板面贴合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或依次贴合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和另一组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中,所述风机设置于密集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的中段外侧;

或,所述风机设置于密集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的端部,此时设置有风机的所述密集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的所述端部封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的翅片间距为10mm—30mm以适合500mm--2000mm高的翅片通道内的空气浮力驱动的自然空气对流换热与烟窗效应,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的翅片间距为3mm—10mm以适合小型的风机驱动的强制空气对流换热;

和/或,所述板状热输运器件内的微细管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强化换热的微翅片,所述微翅片的高度大于微细管的边界层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温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通道式密集型翅片换热结构的密集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内的空气对流阻力在20Pa以内,所述风机采用功率在5W以内的小型风机;

和/或,所述平行通道式稀疏型翅片换热结构的稀疏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沿板状热输运器件的板长方向分段设置,各段稀疏型翅片形成的平行通道之间设置分流挡板以增强换热性能;

和/或,当采暖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在20℃±2℃的低温差供热时,所述低温暖气片的单位表观面积的散热量>800W/m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