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温度恒定的智能控制太阳能褐煤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69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温度恒定的智能控制太阳能褐煤干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和干燥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对褐煤进行干燥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褐煤作为国家主要的一次性能源之一,然而水分高、热值低、易自燃等特点,褐煤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受到较大限制。无论是从国家的大环境处着眼,还是从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褐煤干燥脱水、提高单位质量褐煤发热量的技术研究与推广是非常重要的。蒸汽管回转式褐煤预干燥系统,将含水率高的湿褐煤在蒸汽管回转式干燥机内干燥后,送入到配有中速磨煤机的制粉系统中研磨,然后在锅炉内燃烧。由于褐煤中的大部分水分被蒸发出来,单位质量褐煤的低位发热量得以提高,同时也降低了锅炉的烟气量和排烟损失。通过循环载气将褐煤中的蒸汽携带出来,冷却塔及换热器回收热量及水分,机组实耗水量大大降低。由于褐煤含水量较大,对于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要求高;并且挥发分较高,煤粉极易发生自燃爆炸。

对褐煤脱水提质技术的研究已开始成为国内外热点,国外对此做了大量研究,褐煤脱水提质技术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方法:机械脱水法、蒸发脱水法和非蒸发脱水法。机械脱水法在选煤厂已广泛使用,但其处理能力和脱水效率尚难适应要求。蒸发脱水法,利用热油、热空气、过热蒸汽等介质直接或间接的加热褐煤,使褐煤内水分以气态形式脱除。蒸发脱水工艺需要大量的能量来蒸发水分,能耗大。非蒸发脱水法主要分为水热处理法和机械热压脱水法,将褐煤内的水分以液态形式去除。非蒸发脱水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未投入工业应用。此外,非蒸发脱水法还带来了废水、废气处理等问题。

国内在褐煤脱水提质方面研究相对不多,报道较少。国内的褐煤脱水提质工艺主要有烟气干燥法和过热蒸汽干燥法。前者由于褐煤挥发分高,受进风温度的影响,容易起火燃烧,干燥效率低,而且设备庞大,投资费用高。后者利用高品位能源过热蒸汽作为热源,成本昂贵,能源消耗量大,不适合我国国情。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耗能少,排放小,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且能够进行智能控制的绿色褐煤脱水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智能控制的太阳能褐煤干燥装置,解决上述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褐煤干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干燥装置,空气通过引风机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并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吸收太阳能,形成热空气,所述热空气在风机的引导下进入干燥装置,对褐煤进行干燥;

干燥装置的出口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干燥装置排出的空气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测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的空气温度自动控制进入干燥装置的热空气流量。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测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的空气温度自动控制风机的功率来动控制进入干燥装置的热空气流量,如果中央控制器测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则中央控制器自动增加风机的功率;如果中央控制器测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的空气温度升高,则中央控制器自动降低加风机的功率。

作为优选,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的热空气一部分通过主通道进入干燥装置,一部分通过旁路通道进入热利用装置,太阳能集热器与干燥装置相连的管路上设置第一风机,太阳能集热器与热利用装置相连管道上设置第二风机,通过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功率的变化控制进入干燥装置和热利用装置的热空气流量。

作为优选,如果中央控制器测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则中央控制器自动增加第一风机的功率,同时降低第二风机的功率;如果中央控制器测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的空气温度升高,则中央控制器自动降低加第一风机的功率,同时增加第二风机的功率。

作为优选,当测量的温度是第一温度时,风机以第一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一温度大的第二温度时,风机以低于第一功率的第二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二温度大的第三温度时,风机以低于第二功率的第三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三温度大的第四温度时,风机以低于第三功率的第四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四温度大的第五温度时,风机以低于第四功率的第五功率进行送风。

作为优选,第五温度大于第四温度3-5摄氏度,第四温度大于第三温度3-5摄氏度,第三温度大于第二温度3-5摄氏度,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3-5摄氏度。

作为优选,第五温度大于第四温度4.5-5摄氏度,第四温度大于第三温度4-4.5摄氏度,第三温度大于第二温度3.5-4摄氏度,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3-3.5摄氏度。

作为优选,第五功率是第四功率的0.8-0.92倍,第四功率是第三功率的0.8-0.92倍,第三功率是第二功率的0.8-0.92倍,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的0.8-0.92倍。

作为优选,第五功率是第四功率的0.8-0.83倍,第四功率是第三功率的0.83-0.86倍,第三功率是第二功率的0.86-0.89倍,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的0.89-0.92倍。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箱体、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穿过箱体,所述热空气从干燥装置的下部进入干燥装置,然后穿过传送带来干燥传送带上输送的褐煤,最后从干燥装置的出口排出,从而完成对褐煤的干燥;

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干燥装置内热空气流量的分布逐渐降低,即如果将流量V设为距离干燥区入口的距离x的函数,V=o(x),则在干燥区,o'(x)<0,其中o'(x)是o(x)的一次导数。

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干燥装置内的空气流量的降幅逐渐降低,即o”(x)<0,o”(x)是o(x)的二次导数。

作为优选,在传送带下部设置集箱,所述集箱上设置孔,通过集箱上的孔输送空气来干燥褐煤。

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所述孔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小。

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所述孔的分布密度变小的幅度逐渐降低。

作为优选,最大的密度是最小的密度的1.2-1.3倍。

作为优选,假设进入到传送带的单位时间褐煤质量为M、质量含水率为W的时候,进入干燥装置的进气管道热空气温度为T1、空气流量为O,离开干燥装置的出口热空气温度为T2,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的时候,表示满足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上述的单位时间褐煤质量M、质量含水率W、进气管道空气温度T1、空气流量O、出口空气温度T2、传送带的传送速度V称为基准质量、基准含水率、基准进气管道温度、基准出口温度、基准空气流量、基准速度,即基准数据;所述的基准数据存储在中央控制器中;

当单位时间褐煤质量为m、质量含水率为w的时候,进入干燥设备的空气的流量o、进气管道空气温度t1、出口空气温度t2和传送带传送速度v满足如下运行模式:

传送带传送速度v保持基准速度V不变,空气的流量o变化如下:

o*(t1-t2)=O*(T1-T2)*(w/W)a*(m/M)b,其中a,b为参数,1.09<a<1.15,1.08<b<1.16;作为优选,随着w/W的增加逐渐增加,b随着m/M的增加逐渐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干燥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能够利用干燥装置的排出空气温度智能控制热空气流量的大小,保持出口温度恒定,同时智能化利用太阳能进行褐煤干燥,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2)中央控制器自动控制输送到干燥装置内热空气量和/或传送带速度,节约能源。

3)通过沿着传送带方向的风量控制,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保证了干燥的最佳的效果。

4)通过大量研究得出最佳的控制热空气量和传送速度的最佳的控制关系式,实现了智能化的干燥控制,减少了人力干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太阳能褐煤干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能褐煤干燥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褐煤干燥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褐煤干燥装置优选的控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褐煤干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褐煤干燥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煤仓,2破碎装置,3进气管道,4干燥区,5主通道,6传送带,7滑轮,8煤仓,10干燥区空气出口,11空气出口,12旁路通道,13风机,14出口温度传感器,15集热器,16引风机,17干燥装置,18换热装置,19风机,20风机,21中央控制器,22进气管道温度传感器,23流量计,24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一种太阳能褐煤干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5和干燥装置17,空气通过引风机16进入太阳能集热器15,并在太阳能集热器15中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形成热空气,所述热空气在风机19的引导下进入干燥装置,对褐煤进行干燥。

如图3所示,干燥装置17的出口上设置温度传感器24,所述温度传感器24用于测量干燥装置17排出的空气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24与中央控制器21进行数据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21根据测量的干燥装置17的排出的空气温度自动控制风机19的功率。

通过控制功率来保持干燥装置出口温度恒定,从而避免流量过多造成热损失,避免流量过少干燥效果不好。

作为优选,如果中央控制器21测量的干燥装置17的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则中央控制器21自动增加风机19的功率;如果中央控制器21测量的干燥装置17的排出的空气温度升高,则中央控制器自动降低加风机19的功率。

通过自动检测干燥装置的排气温度来控制风机19的运行功率,从而控制进入干燥装置的热空气流量,来保证进入干燥装置17的热空气的流量达到合适的数量。如果热空气过多则造成热源的浪费,如果热空气过少,则导致无法对褐煤进行有效的干燥。

作为优选,图2展示了本发明太阳能褐煤干燥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2所示,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的热空气一部分通过主通道5进入干燥装置17,一部分通过旁路通道12进入热利用装置18,太阳能集热器15与干燥装置17相连的主通道5上设置第一风机19,太阳能集热器15与热利用装置18相连旁路通道12上设置第二风机20,通过第一风机19、第二风机20的功率的变化改变进入干燥装置17和热利用装置18的热空气流量。

作为优选,如果中央控制器21测量的干燥装置17的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则中央控制器21自动增加第一风机19的功率,同时降低第二风机20的功率;如果中央控制器21测量的干燥装置17的排出的空气温度升高,则中央控制器自动降低加第一风机19的功率,同时增加第二风机20的功率。

通过同时调整第一风机19、第二风机20的功率,可以进一步快速满足进入干燥装置17的热空气数量达到最佳。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送带速度和单位时间传送带输送的褐煤的质量保持不变。

运行中,当测量的温度是第一温度时,风机19以第一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一温度大的第二温度时,风机19以低于第一功率的第二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二温度大的第三温度时,风机19以低于第二功率的第三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三温度大的第四温度时,风机19以低于第三功率的第四功率进行送风;当测量的温度上升到比第四温度大的第五温度时,风机19以低于第四功率的第五功率进行送风。

作为优选,第五温度大于第四温度3-5摄氏度,第四温度大于第三温度3-5摄氏度,第三温度大于第二温度3-5摄氏度,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3-5摄氏度。

作为优选,第五温度大于第四温度4.5-5摄氏度,第四温度大于第三温度4-4.5摄氏度,第三温度大于第二温度3.5-4摄氏度,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3-3.5摄氏度。

作为优选,第五功率是第四功率的0.8-0.92倍,第四功率是第三功率的0.8-0.92倍,第三功率是第二功率的0.8-0.92倍,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的0.8-0.92倍。

作为优选,第五功率是第四功率的0.8-0.83倍,第四功率是第三功率的0.83-0.86倍,第三功率是第二功率的0.86-0.89倍,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的0.89-0.92倍。

通过上述温度和第一风机功率的优选,尤其是通过差别化的风机功率和温差的设定,可以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节省时间。通过实验发现,能够提高12-14%左右的干燥效率。

所述热空气通过进气管道3进入干燥装置17,所述进气管道3上设置温度传感器22和流量传感器23,所述温度传感器22用于测量进入干燥装置17的热空气温度,所述流量传感器23用于检测进行干燥装置17的热空气流量;所述温度传感器22和流量传感器23与中央控制器21进行数据连接。

图5-6展示了一种利用热空气对褐煤进行干燥的褐煤干燥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煤仓1、破碎装置2、干燥装置17,所述干燥装置17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中央控制器21和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穿过箱体,温度传感器包括进口温度传感器22和出口温度传感器14,分别测量进入干燥装置17的热空气温度和离开干燥装置17的空气温度,所述流速传感器23用于测量进入干燥装置17的空气流速,从而计算出进入干燥装置17的空气流量,进气管道温度传感器22、出口温度传感器14以及流速传感器23与中央控制器21进行连接。

煤仓1通过原煤输送设备连接至破碎装置2,破碎装置2将破碎的褐煤传输到干燥装置,然后在干燥装置内通过带有孔洞的带式输送设备依次通过干燥装置箱体后连接产品煤仓8。

所述空气从干燥装置17的下部进入干燥装置17,然后穿过传送带6来干燥传送带6上输送的褐煤,最后从干燥装置17的出口排出,从而完成对褐煤的干燥。

作为优选,传送带6设置速度控制部件,速度控制部件与中央控制器21进行数据连接,中央控制器21通过速度控制部件控制传送带6的速度。

作为优选,速度控制部件包括速度检测部件,速度检测部件将检测的传送带6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器21,中央控制器21根据检测的数据来调整传送带6电机的功率。如果检测的速度小于中央控制器21计算得到的数据,增加电机的功率,反之,减少电机的功率。优选的,通过电机控制传送轮9的转速来调整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

作为优选,箱体是横截面是梯形的空腔,入口和出口设置电动门,所述电动门的开度可以在上下方向调节。中央控制器21根据输入的褐煤的煤层厚度自动调节电动门的开度,防止开度过大造成能源损失,已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优选的,煤层的厚度是通过厚度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得到的,所述厚度检测装置与可编程自动控制器数据连接,厚度检测器将褐煤煤层的厚度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器21。采取厚度检测装置的主要优点是自动获取褐煤煤层的厚度数据,避免了手工输入厚度数据的繁琐程序,提高了烘干的效率和准确度。

优选的,厚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干燥装置17的入口位置附近,例如设置在干燥装置17入口位置处,和/或距离干燥装置17入口的一定距离的干燥装置17外部的支架上。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厚度检测装置,多次测量厚度来计算厚度平均值。

优选的,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测量板材厚度,红外接收器接受红外发射器发送的厚度数据,并将厚度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器21。

优选的,红外发射器包括水平等距放置的第一红外发射单元、第二红外发射单元和第三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器包括水平等距放置的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第二红外接收单元和第三红外接收单元,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第二红外接收单元和第三红外接收单元与第一红外发射单元、第二红外发射单元和第三红外发射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红外发射单元、第二红外发射单元和第三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的红外线。通过设置多个红外发射单元以及红外接受单元,可以通过多次测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在部分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接受单元损坏的时候,不影响对板材厚度的测量。

优选的,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距离入口间隔一定距离的横跨传动带的支架上,红外接受单元设置在干燥装置17的入口位置上,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第二红外接收单元和第三红外接收单元与第一红外发射单元、第二红外发射单元和第三红外发射单元分别水平对应。

优选的,红外接受单元设置在距离入口间隔一定距离的横跨传动带的支架上,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干燥装置17的入口位置上,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第二红外接收单元和第三红外接收单元与第一红外发射单元、第二红外发射单元和第三红外发射单元分别水平对应。

优选的,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为0.6-0.8m/s。

作为优选,箱体内设置干燥区4,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干燥区4空气流量的分布逐渐降低。这样使得褐煤随着含水率的逐渐降低,需要空气的越来越少,从而节约能量。

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干燥区4的空气流量的降幅逐渐降低。如果将流量V设为距离干燥区4入口的距离x的函数,V=o(x),则在干燥区4,o'(x)<0,o”(x)<0,其中o'(x)、o”(x)分别是o(x)的一次导数和二次导数。

通过实验表明,通过上述空气流量的变化以及增幅的变化,可以使得褐煤的干燥取得最佳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节约能源。与空气流量分布相同相比,可以提高15-20%的干燥效果,即可以节约15-20%的能源。

作为优选,空气的流量的变化是如下的方式实现的。其中方式一是在传送带6下部设置集箱24,如图5所示,所述集箱24上部设置孔,通过集箱24上的孔输送空气来干燥褐煤。

作为优选,在干燥区4,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所述孔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小,作为优选,所述孔的分布密度变小的幅度逐渐降低。作为优选,最大的密度是最小的密度的1.2-1.3倍。

通过上述孔的密度变化,可以实现空气流量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的变化。

作为优选,还可以通过孔径的变化来实现空气流量的变化。作为优选,在干燥区4,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所述孔的孔径越来越小,作为优选,所述孔的孔径变小的幅度逐渐降低。作为优选,最大的孔径是最小的孔径的1.2-1.3倍。

作为优选,所述的孔为圆孔。

作为优选,可以通过风机的功率的变化实现空气流量的变化,如图6所示。

所述干燥装置17的空气进气管道设置总管,然后通过总管设置许多分流管,通过分流管将空气输送到传送带6下部,沿着传送带6运输方向设置多个分流管,每个分流管上设置一个风机13,如图6所示,通过改变风机的功率来实现流量沿着传送带6运输方向的分布。

作为优选,在干燥区4,沿着传送带6传送方向,所述风机13的功率越来越小,作为优选,所述风机13的功率变小的幅度逐渐降低。作为优选,最大的功率是最小的功率的1.2-1.3倍。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进口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气进气管道总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13与中央控制器21数据连接,通过中央控制器21可以调整风机的功率。

所述进气管道总管上设置进气管道风机19,所述进气管道风机19与中央控制器21数据连接,中央控制器21通过调整风机19的功率来调整进入干燥装置17中的总的热空气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传送带6的速度和空气的流量温度之间需要有一个最佳的关系,如果传送带6的速度过快,则干燥时间短,会影响干燥质量,如果传送带6的速度过慢,干燥时间长,则可能会浪费太多的能量,降低效率,同理,如果空气流量和温度过低,会影响干燥质量,如果流量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浪费太多的能量。因此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最佳的空气流量、空气温度和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

所述的干燥装置17能够实现根据干燥褐煤的含水率自动的调整空气流量和传送带6传送速度。控制方式如下:假设从破碎装置进入到传送带6的单位时间褐煤质量为M、质量含水率为W的时候,进入干燥装置17的进气管道空气温度为T1、空气流量为O,离开干燥装置17的出口空气温度为T2,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为V的时候,表示满足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上述的单位时间褐煤质量M、质量含水率W、进气管道空气温度T1、空气流量O、出口空气温度T2、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V称为基准质量、基准含水率、基准进气管道温度、基准出口温度、基准空气流量、基准速度,即基准数据。所述的基准数据存储在中央控制器21中。

基准数据表示满足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的数据。例如可以是满足一定的干燥效果,例如干燥效果是褐煤含水率为0.04%,或者在达到一定的干燥效果时,耗费的能源最少。当然优选的条件是达到一定干燥效果时,耗费的能源最少的数据作为基准数据。

通过下述公式调整的温度和速度也基本上能够满足基准数据所达到的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

当单位时间褐煤质量为m、质量含水率为w的时候,进入干燥设备的空气的流量o、进气管道空气温度t1、出口空气温度t2和传送带6传送速度v满足如下三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之一:

第一模式:传送带6传送速度v保持基准速度V不变,空气的流量o变化如下:

o*(t1-t2)=O*(T1-T2)*(w/W)a*(m/M)b,其中a,b为参数,1.09<a<1.15,1.08<b<1.16;优选的,a=1.12,b=1.14;优选,a随着w/W的增加逐渐增加,b随着m/M的增加逐渐增加。

第二模式:o保持基准流量O不变,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v变化如下:

(V/v)*(t1-t2)=(T1-T2)*(w/W)c*(m/M)d,其中c,d为参数,1.08<c<1.15,1.18<d<1.22;优选的,c=1.1,d=1.20;

第三模式:o和v可变,空气流量和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的关系如下:

(V*o*(t1-t2))/(v*O*(T1-T2))=g*(w/W)e*(m/M)o,其中g,e,o为参数,g满足如下公式:

(V*o*(t1-t2))/(v*O*(T1-T2))>1,0.92<g<0.97;优选的,g=0.95;

(V*o*(t1-t2))/(v*O*(T1-T2))<1,1.03<g<1.06;优选的,g=1.05;

(V*o*(t1-t2))/(v*O*(T1-T2))=1,0.97<g<1.03;优选的,g=1;

优选的,第三模式选取((1-o/O)2+(1-v/V)2)的值最小的一组o和v;当然也可以选择第一组满足要求的o和v,也可以从满足条件的o和v中随机选择一组;

1.08<e<1.13,1.14<o<1.18;优选的,e=1.10,o=1.16。

其中在上述三种模式的公式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0.9<o/O<1.1,0.9<v/V<1.1。

上述的公式是经过大量的实际验证,完全满足褐煤实际干燥的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中央控制器21中存储多组基准数据,然后中央控制器21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单位时间的褐煤数量和褐煤含水率),在满足0.9<s/S<1.1,0.9<l/L<1.1情况下,在自动选择合适的基准数据作为依据。

优选的,当出现两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情况下,可以提供用户选择的基准数据的界面、优选的,系统可以自动选择((1-o/O)2+(1-v/V)2)的值最小的一个。

所述三种模式可以只存储一种在中央控制器21中,也可以存储两种或者三种在中央控制器21中。

前面的公式中,t1、t2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得到,通过出口温度传感器14,进气管道温度传感器22得到;而质量含水率为w通过提前检测手动输入的方式,而褐煤质量为m可以通过提前设置手动输入的方式,即提前设置好传送速度,然后手动输入到中央控制器21,也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21自动检测,中央控制器通过检测破碎装置2中传输到传送带上的褐煤的速度来计算褐煤的质量。此时中央控制器21检测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

优选的,在对空气流量进行调整的时候,所有的干燥区4的风机功率采取相同的增幅或者降幅,例如都同时增加10%。

优选的,在对空气流量进行调整的时候,所有的干燥区4风机功率采取不同的增幅或者降幅,随着传送带6的传送方向,干燥区4的风机功率增加或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例如,沿着传送带6的传送方向,前面的风机功率增加15%,后面的依次增加12%,11%,等等。

前面的公式中,空气流量为进入干燥设备的空气总流量。作为优选,所述的流量检测装置23设置在进气管道总管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干燥设备智能操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在中央控制器21中存储一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单位时间褐煤质量为M、质量含水率为W、进气管道空气温度T1、空气流量为O、出口空气温度T2、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V;

2)在操作界面上输入褐煤单位质量和含水量;当然,单位时间褐煤质量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21自动检测;

3)中央控制器21根据输入的褐煤的单位质量和含水量,用户选择执行或者自动执行(例如只有一种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以下三个模式之一:

第一模式:传送带6传送速度v保持基准速度V不变,空气的流量o变化如下:

o*(t1-t2)=O*(T1-T2)*(w/W)a*(m/M)b,其中a,b为参数,1.09<a<1.15,1.08<b<1.16;优选的,a=1.12,b=1.14;

第二模式:o保持基准流量O不变,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v变化如下:

(V/v)*(t1-t2)=(T1-T2)*(w/W)c*(m/M)d,其中c,d为参数,1.08<c<1.15,1.18<d<1.22;优选的,c=1.1,d=1.20

第三模式:o和v可变,空气流量和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的关系如下:

(V*o*(t1-t2))/(v*O*(T1-T2))=g*(w/W)e*(m/M)o,其中g,e,o为参数,g满足如下公式:

(V*o*(t1-t2))/(v*O*(T1-T2))>1,0.92<g<0.97;优选的,g=0.95;

(V*o*(t1-t2))/(v*O*(T1-T2))<1,1.03<g<1.06;优选的,g=1.05;

(V*o*(t1-t2))/(v*O*(T1-T2))=1,0.97<g<1.03;优选的,g=1;

优选的,第三模式选取((1-o/O)2+(1-v/V)2)的值最小的一组o和v;当然也可以选择第一组满足要求的o和v,也可以从满足条件的o和v中随即选择一组;

1.08<e<1.13,1.14<o<1.18;优选的,e=1.10,o=1.16。

其中在上述三种模式的公式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0.9<o/O<1.1,0.9<v/V<1.1。

4)干燥装置17开始进行烘干操作。

作为优选,步骤1)中输入多组基准数据;

作为优选,当出现两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选择的基准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中央控制器21中存储多组基准数据,然后中央控制器21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单位时间褐煤质量和褐煤含水率),在满足0.9<s/S<1.1,0.9<l/L<1.1情况下,在自动选择合适的基准数据作为依据。

优选的,当出现两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情况下,可以提供用户选择的基准数据的界面、优选的,系统可以自动选择((1-o/O)2+(1-v/V)2)的值最小的一个。

作为优选,从干燥装置17出来的热空气进入热利用装置18,从而进行余热利用。进一步优选,所述热利用装置18为锅炉,所述热空气直接进入锅炉来进行助燃。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利用装置18为蓄热水箱。

作为优选,热利用装置18出来的空气直接循环进入集热器15中进行加热。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