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蓄热采暖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热管传热采暖的电蓄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电蓄热采暖炉大都是用谷电加热蓄热体,将电能转化的热量储存在蓄热体内,然后用引风机抽出蓄热体内的热风,再用气水换热器把热风的热量传递给水,用水采暖。引风机无论在峰谷电时都要运行,电费较高。且因转换环节较多,热交换效率低,浪费能源,另外引风机的噪音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管传热电蓄热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热管传热电蓄热炉包括有底座、蓄热器、换热器、控制箱和测温表等。底座位于蓄热器下部,两者螺栓连接;换热器位于蓄热器的上方,构成一体;控制箱位于蓄热器侧面;测温表位于蓄热器的侧面上部。蓄热器包括蓄热体、保温层、电加热管或电加热带和热管。热管和电加热器位于蓄热体中;热管从蓄热体中向上伸入换热器内部;保温层位于蓄热体四周;
热管内为真空,内部填充液-汽相变介质,其相变温度100--400℃,通过控制液-汽相变介质的类型和配比,控制器相变温度。
蓄热体为镁铁固体蓄热体或熔盐相变蓄热体。
保温层由陶瓷纤维棉或块、硅酸钙板、蛭石板、纳米保温板、聚氨酯板、酚醛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厚度40mm--130mm,防止蓄热体的热量散失。
换热器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控制箱设定通电时间进行通断电控制。
测温表测量的是热管温度。
本发明一种热管传热电蓄热炉使用方法为:
①将220v或380v电源接到电加热器上,用户采暖供水管与进水口对接,采暖回水管与出水口对接;
②设定控制箱的通断电时间条件;
③电加热器通电发热,加热四周的蓄热体;
④蓄热体的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循环水;
⑤热水送入室内取暖。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采用热管换热技术,依靠热管内液-汽相变介质的自循环将蓄热体的热量通过热管直接传递给采暖循环水,热交换效率高。尤其是没有引风机,不耗电、无噪音。本发明无风道和风机设计,蓄热体热量不向外界扩散,没有热损失,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热管传热电蓄热炉示意图。
其中:1-底座 2-蓄热器 3-换热器 4-热管 5-蓄热体 6-保温层 7-电加热器 8-测温表 9-出水口 10-控制箱 11-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热管传热电蓄热炉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蓄热器2、换热器3、控制箱10和测温表8;底座1位于蓄热器2下部,两者螺栓连接;换热器3位于蓄热器2的上方;控制箱10位于蓄热器2侧面;测温表8位于蓄热器2的侧面上部。
蓄热器2包括热管4、蓄热体5、保温层6和电加热器7。热管4贯穿在蓄热器2和换热器3内部,内部为真空,填充了相变温度为120--150℃液-汽相变介质。蓄热体5为镁铁固体蓄热体。保温层6由陶瓷纤维棉组成,厚度100mm,或由陶瓷纤维棉和酚醛板组成,厚度80mm。电加热器7为电加热管或电加热带。
换热器3上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9。
使用时,电加热管或电加热带接通220v电源,采暖供水管与进水口对接,采暖回水管与出水口对接。设定控制箱的通电时间6--8小时,电加热管或电加热带通电发热,加热四周的蓄热体,镁铁固体蓄热体或熔盐相变蓄热体储存的热量可满足16小时取暖使用。采暖水自进水口流入换热器的空腔,带走热管从蓄热体内传递来的热量,从出水口流出,这样就把蓄热器内储存的热量通过热水送到了室内。
实施例2
热管传热电蓄热炉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同上。
热管4填充了相变温度为200--240℃液-汽相变介质。蓄热体5为熔盐相变蓄热体。保温层6由陶瓷纤维块、硅酸钙板或蛭石板组成,厚度120mm。
实施例3
热管传热电蓄热炉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同上。
热管4填充了相变温度为340--370℃液-汽相变介质。蓄热体5为熔盐相变蓄热体。保温层6由纳米保温板,厚度50mm,或由聚氨酯板和蛭石板组成,厚度80mm。
本发明采用热管换热技术,依靠热管内液-汽相变介质的自循环将蓄热体的热量通过热管直接传递给采暖循环水,热交换效率高。没有引风机,不耗电、无噪音。本发明无风道和风机设计,蓄热体热量不向外界扩散,没有热损失,节约能源。
随着液-汽相变介质相变温度的提高,加热的暖气片数量越多,采暖面积增加。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采暖时屋内空气温度上升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