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药水丸自控温湿度烘干方法及烘干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2636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蒙药水丸自控温湿度烘干方法及烘干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蒙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蒙药水丸自控温湿度烘干方法及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蒙药水丸是将药粉用水或药汁赋形,制成丸粒,自然干燥或烘干后用于临床的蒙医常用方法,而水丸制作过程中干燥温度、湿度和干燥方法的选择是保证蒙药制剂药力、药性、药能和具体功效的最关键环节,外观形状是直接反应蒙药水丸质量的最直观指标,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过低或受热不均匀均会影响蒙药水丸的外观性状,温度过高会使某些药丸变焦、改变药性、颜色变深,有些后挂粉的水丸在高温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裂缝,影响外观形状;受热不均使药丸色泽不一致,烘出的水丸出现花丸,影响水丸的质量指标,降低临床疗效;如果干燥温度过低或干燥时间过长,易滋生细菌,使水丸外观形状发生改变;有些粘性低的药丸不及时干燥会脱落掉渣,松散易碎,影响水丸质量;而溶散时限的快慢直接影响水丸的临床疗效,国家标准规定普通蒙药水丸应在1h内全部溶散,干燥温度对蒙药水丸的溶散时限的影响很大,干燥温度过高可导致水丸外表瞬间形成一层硬壳,导致水份不宜渗入水丸内部,延长溶散时间或不易溶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干燥温度高时,有些蒙药水丸会出现溶散时间不符合规定的现象,有些配方中含有黄精、玉竹等含黏多糖的药材品种,或一些含沙棘,葡萄干等果糖含量高的品种及木鳖子、使君子等果实类与黑冰片等碳类共存蒙药制剂水丸如果用高温干燥,便不易溶散。

目前,蒙药水丸大多采用传统烘干方法由人工进行操作,缺乏对干燥温湿度的准确控制,而目前的干燥设备是蒸汽干燥床,这种干燥设备只能通过调节压力来控制温度,其干燥温度控制不够准确,现有的自动化干燥技术中,普通烘干房只能自动控制温度,但缺乏对湿度的自动控制,导致在实际配制工作中,外观形状和溶散时限均不达标,返工率增加,降低了产品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蒙药水丸制作技术中干燥温湿度对制作技术的影响,实现自动化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蒙药水丸自控温湿度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准备好的蒙药水丸湿料摆放在烘干盘内,装入烘干车,放入密闭的烘干房内,关闭房门,使其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

2、根据蒙药水丸药材种类的不同设定烘干温度上限范围为30~50℃,烘干温度下限与上限温差为5℃,烘干温度设置由低而高,烘干湿度为30~25%,湿度由高而低,开启循环风机及电加热装置,向烘干房内输入新风,对新风进行加热,烘干时间为4个小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闭合循环系统的空气的温湿度,当系统温度达到设定上限时,电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低于设定下限时启动电加热装置,当系统湿度达到或低于设定值范围时,系统自动关闭排风阀,当系统湿度高于设定值范围时,自动开启排风阀,根据蒙药水丸药材种类的不同,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闭合循环系统的空气的温度与所设定的温度上限温差在15℃以上时,电加热系统将同时启动第一、二、三级加热装置,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闭合循环系统的空气的温度与所设定的温度上限温差在10℃以上时,电加热系统将关闭第三级加热装置,保留第一、二级加热装置,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闭合循环系统的空气的温度与所设定的温度上限温差在5℃以上时,电加热系统将,关闭第二级加热装置,保留第一级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即可缩短加热时间,又能保证加热效果。

3、在步骤2之后,调整烘干车的位置,并将烘干盘的上下位置调换以保证烘干均匀,调整温度为45~70℃,湿度为10%,烘干时间为24小时。

4、在步骤3之后,关闭循环风机及电加热装置,将烘干好的蒙药水丸保存即可。

根据上述所述的烘干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蒙药水丸自控温湿度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烘干房、通风系统、加热系统和传感系统。所述的密闭的烘干房包括烘干室、顶部夹层和侧面夹层,所述的侧面夹层位于烘干室两侧,所述的顶部夹层位于烘干室顶部,所述的烘干室棚顶与顶部夹层间开有2个回风口,1个排风口,所述的回风口、排风口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侧面夹层两侧墙体底部各开有2~4个送风口;所述的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通风系统通过所述的密闭的烘干房的回风口、排风口,侧面夹层所设的送风口相连接;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装置和高温保险传感器,位于顶部夹层循环风箱后;所述的传感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送风阀和排风阀,温湿度传感器位于回风管道内,循环风箱与回风管道接口处前,以便监测空气的温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送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送风管道、循环风机、循环风箱和净化装置,所述的新风管道与循环风箱连接,所述的送风管道与电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的循环风机和净化装置位于循环风箱内,所述的净化装置装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排风机和排风箱,所述的排风管道与排风箱连接,所述的排风机位于排风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系统的电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级加热装置、第二级加热装置和第三级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烘干房温度、湿度的自动化控制,可减少药物的淀粉变性,油类烊化等变化,提高水丸毛细管和孔隙率,有利于崩解,保证水丸水份恒定、丸心结构相对松散、质地松软,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烘干系统,烘干速度又好又快,在保证蒙药水丸水分、重量差异等合格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解决丸剂溶散时限很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安装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烘干房的主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烘干房的左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净化示意图;

附图1中,1.新风管道,2.侧面夹层,3.新风阀,4.温湿度传感器,5.循环风箱,6.循环风机,7.送风口,8.净化装置,9.电加热装置,10.第一级电加热装置,11.第二级电加热装置,12.第三级电加热装置,13.高温保险传感器,14.排风管道,15.排风机,16.排风箱,17.排风阀,18.排风口,19.回风口,20.送风管道,21.回风管道。

附图2中,22.新风口,23.顶部夹层,24.排风出口,25.回风罩,26.底部送风口,27.送风罩,28.排风罩,29.房门,31.烘干室。

附图5中,30.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选取常用的明目二十五味丸、巴特日七味丸、消食十味丸、胡日查六味丸、手掌参三十七味丸和阿拉坦五味丸等六味蒙药水丸,通过采用现有烘干技术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溶散时限的分析对比实验,现有烘干技术采用普通烘干房,无夹层,使用蒸汽干燥床,无湿度自动化控制系统,测定仪器采用崩解仪,每味药材取5组数据,实验条件为水温37℃,取蒙药水丸6粒,选择适当孔径筛网的吊篮,按照国家规定的溶散时限检查法进行检查,测定标准为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通过筛网,如有细小颗粒状物未通过筛网,但颗粒已软化且无硬心属于符合标准规定的范围。实验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数据可知,明目二十五味丸标准规定溶散时限为60分钟,现有技术为69~76分钟,均不合格,应用本发明技术为48~55分钟,均合格;

巴特日七味丸标准规定溶散时限为120分钟,现有技术为128~135分钟,均不合格;应用本发明技术为45~95分钟,均合格;

消食十味丸标准规定溶散时限为60分钟,现有技术为69~74分钟,均不合格;应用本发明技术为38~57分钟,均合格;

手掌参三十七味丸标准规定溶散时限为60分钟,现有技术为63~68分钟,均不合格;应用本发明技术为48~51分钟,均合格;

阿拉坦五味丸标准规定溶散时限为60分钟,现有技术为64~68分钟,均不合格;应用本发明技术为35~42分钟,均合格。

采用现有烘干技术制作出的蒙药水丸溶散时限很难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需多次返工处理,且返工工艺落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采用本发明的烘干技术生产的蒙药水丸溶散时限较现有技术缩短15~40分钟,且产品一次合格率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