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式直送风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173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地式直送风新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地式直送风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其中,空气污染在近几年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秋冬季节,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和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被雾霾笼罩,雾霾里面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肺部,引发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就2012年来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2013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而现有新风机一般需要在室内预置风管,安装成本高,施工复杂,也会破坏原装修,不适应于已经装修完成的房子;新风机组没有针对过渡季节使用模式,且过滤效率低下,无法彻底过滤PM2.5微小颗粒,不能彻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地式直送风新风机,以克服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落地式直送风新风机,包括柜体、进风区、交换区和出风区,所述进风区位于柜体内下部,包括新风进口、过滤装置及室内排风进口,新风进口设置在柜体的后端面右下部,过滤装置安装在下部正中,室内排风进口设置在柜体的左端面下部;所述交换区位于柜体内中部,交换区包括热交换器和风机,风机安装在柜体内部偏右侧,热交换器设置在风机的左侧;所述出风区位于柜体内上部,出风区包括送风口和高效滤网,送风口设置在柜体的前端面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新风进口旁,新风进口与过滤装置之间形成进风空腔,该过滤装置从外往内依次包括网粗效过滤器、电离模块、静电除尘器和活性炭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包括送风机和排风机,送风机设置在排风机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为立方体形箱体结构,底部设有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进口、室内排风进口和送风口旁依次分别设有室外温探、室内温探和新风温探,室外温探旁还设有室外PM2.5粉尘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机旁设有排风温探。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排风进口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回风通道,该回风通道中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室内PM2.5粉尘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上端设有回风旁通阀,热交换器下端设有新风旁通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柜门,该柜门上设有控制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直接送风结构,避免采用管道送风,安装简单方便,噪音低、能实现多角度出风,不破坏装修,适应于已经装修完成的房子;2、本发明采用四级过滤净化方式,高效吸附污染性气体、过滤PM2.5细微颗粒物,过滤效率高达99.9%,可以彻底解决空气污染;3、配置新风旁通和回风旁通阀,适应于过渡季节使用,降低能源消耗;且配置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模块,智能化调节机组运行方式,进一步实现节能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右半部分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左半部分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中:1-新风进口,2-网粗效过滤器,3-电离模块,4-静电除尘器,5-活性炭滤网,6-室内排风进口,7-室内温探,8-热交换器,9-二氧化碳传感器,10-室内PM2.5粉尘模块,11-高效滤网,12-送风口,13-新风温探,14-回风旁通阀,15-送风机,16-排风机,17-凝水盘,18-排风温探,19-室外PM2.5粉尘模块,20-室外温探,21-支脚,22-排风出口,23-新风旁通阀,24-新风旁通通道,25-回风通道,26-出风区,27-交换区,28-回风格栅,29-柜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包括柜体29、进风区、交换区和出风区,所述进风区位于柜体29内下部,包括新风进口1、过滤装置及室内排风进口6,新风进口1设置在柜体29的后端面右下部,过滤装置安装在下部正中,室内排风进口6设置在柜体29的左端面下部。该过滤装置设在新风进口1旁,新风进口1与过滤装置之间形成进风空腔,该过滤装置从外往内依次包括网粗效过滤器2、电离模块3、静电除尘器4和活性炭滤网5。所述粗效过滤器2为一种硬质纸边框带人造合成纤维滤芯的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较大直径(一般是PM5以上)的颗粒物。所述静电除尘器4为一种静电吸附型过滤器,通过前端的电离模块释放静电高压(1万伏左右),高压电离空气,释放大量负离子,空气中的粉尘吸附大量负离子后带上电荷,当带电粉尘流经吸附模块静电除尘器4时被静电除尘器正极板吸附,达到去除PM2.5的目的,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较小直径(一般是PM2.5以下)的颗粒物。所述活性炭滤网5是一种铝质基材配活性炭颗粒及分解配方的蜂窝型过滤网,其活性炭配方能催化分解新风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蜂窝直径在1.5mm左右,风阻力小。

所述交换区位于柜体内中部,交换区包括热交换器和风机,风机安装在柜体内部偏右侧,热交换器8设置在风机的左侧;所述风机包括送风机和排风机,送风机设置在排风机上部。所述热交换器8为一种铝制菱形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型的叉流式热交换器,采用铝制板片叠加而成,用于回收排风中的冷量或热量,减少室内能源流失,降低空调能耗。热交换器8靠前设置,其后留有空隙设为新风旁通通道24。所述送风机15和排风机16为一种蜗壳风机,叶轮及蜗壳为自制开模部件,驱动电机为内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具有噪音小,风量大,电耗低的特性,比传统的交流风机节电35~40%。

柜体为立方体形箱体结构,底部设有支脚,还设有柜门,该柜门上设有控制面板。

所述新风进口1、室内排风进口6和送风口12旁依次分别设有室外温探20、室内温探7和新风温探13,室外温探20旁还设有室外PM2.5粉尘模块19。所述排风机16旁设有排风温探18。所述室内排风进口6与热交换器8之间设有回风通道25,该回风通道中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9和室内PM2.5粉尘模块10。室外PM2.5粉尘模块19和室内PM2.5粉尘模块10分别用于检测室外和室内的PM2.5数值,并显示在柜门的控制面板上,用于实时反应当前空气质量水平;室外温探20、室内温探7、新风温探13和排风温探18分别用于检测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热交换后的新风温度和热交换后的排风温度,通过温度值实时计算热回收量。所述室外温探20、室内温探7、新风温探13和排风温探18为一种NTC传感器,用于精确检测各区域空气温度。所述室外PM2.5粉尘模块19和室内PM2.5粉尘模块10为一种激光型颗粒物检测仪,用于检测对应区域的粉尘含量;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9为一种光学检测仪,用于检测对应区域的二氧化碳含量。

热交换器8的上端设有回风旁通阀14,下端设有新风旁通阀23。所述回风旁通阀14和新风旁通阀23为一种自制阀门,驱动电机为直流步进电机,角度可以自由控制,方便调节风量。

所述出风区位于柜体内上部,出风区包括送风口和高效滤网11,送风口设置在柜体的前端面上部。所述高效滤网2为一种铝合金边框带人造PP膜或PTFE膜滤芯的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微小直径(一般是PM0.3以上)的颗粒物。所述送风口12为一种自制开模型出风口,采用ABS材质制作,其特点是风口出风方向可以随意调节,方便用户使用。

室外新风经新风进口1进入机组内部先进第一级过滤网粗效过滤器2过滤,90%以上的PM5可被过滤掉,随即再经过第二级过滤网静电除尘器4过滤,新风中90%以上的PM2.5细微颗粒物被过滤,再经第三级过滤网活性炭滤网5过滤后,新风中80%以上的污染性气体被去除,新风再流经板式热交换器8,在板式热交换器8中,新风与室内排风完成热量交换后随即经由送风机15送出,再流经高效滤网11,新风中99.9%以上的PM2.5细微颗粒物被去除,干净空气被送至新风出风腔体26中,最后通过送风口12直接送至室内;同时,室内排风经由排风进口6进入机组内部,经回风通道25,再进入板式热交换器8中,在板式热交换器8中与新风完成能量交换后通过排风机16,排风经排风出口22被排至室外。

过渡季节,室内和室外温差小,新风旁通阀23打开,部分室外新风经由新风旁通通道24直接进入送风机15,再经高效滤网11后从送风口12送至室内。因室内外温差小,热回收意义不大,新风旁通阀开启后,绝大部分新风经由新风旁通通道24进入送风机15,降低系统风阻力,降低风机功耗,节约能源,同时增大新风量。

二氧化碳传感器9能实时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当室内二氧化碳值低于设定报警值时,可以减少新风引入,同时开启回风旁通阀14,室内回风经回风旁通阀14进入送风机15,再经高效滤网11过滤后再被送至室内,以此完成室内循环净化。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即不缺氧气)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室外新风引入,可以最低限度延长粗效过滤器2、静电除尘器4和活性炭滤网5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维护成本,减小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达到通风换气、空气净化、能量回收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直接送风结构,避免采用管道送风,安装简单方便,噪音低、能实现多角度出风,不破坏装修,适应于已经装修完成的房子;2、本发明采用四级过滤净化方式,高效吸附污染性气体、过滤PM2.5细微颗粒物,过滤效率高达99.9%,可以彻底解决空气污染;3、配置新风旁通和回风旁通阀,适应于过渡季节使用,降低能源消耗;且配置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模块,智能化调节机组运行方式,进一步实现节能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