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372发布日期:2018-10-02 17:5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工业生产,都会大量接触或使用到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的会直接对人体产生伤害,有的则是通过长期的接触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甚至癌变,因此使生活或生产中的人们的健康遭受这些物质的威胁.为了使人们可以更健康地生活,现在出现了光催化的空气净化器,他们都是通过一定波长的光对空气和有害气体进行照射,从而将有害物质降解,在这一降解过程中基本都会使用到光催化剂,这些光催化剂可以加速光对有害物质的分解,提高对有害物质的消除率,但是现有的很多光催化反应的消除率都较低,大大的影响了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加湿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外壳、加湿隔板、水汽循环开口、加湿装置、上储水罐、下储水罐、风道、加湿片,所述加湿外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方,所述加湿外壳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加湿隔板,所述加湿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水汽循环开口,在所述加湿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所述上储水罐、所述下储水罐、所述风道以及所述加湿片,所述上储水罐与所述下储水罐通过所述加湿片相连,所述风道贯穿所述上储水罐以及所述加湿片与所述下储水罐相连通,所述风道采用中空结构,在设置在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之间的风道上均匀的设置有风道孔,在所述加湿片上设置有滴水口,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上的所述滴水口交错设置,所述上储水罐通过管路与进水管相连,在所述上储水罐底部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包括纳米光催化网、等离子发生部件和灯管,所述等离子发生部件上方设置有所述灯管,所述灯管上方安装有所述纳米光催化网,所述纳米光催化网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风通道径向方向相同;

所述进风通道口处设有双向排气扇装置,所述双向排气扇装置为双向排气扇,所述双向排气扇包括有电机、风叶,所述电机的机座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前轴与所述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后轴与单向传动联轴器连接,所述单向传动联轴器与高压水泵的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包括可伸缩吸入管、吸收检测池和握持装置,所述可伸缩吸入管与所述吸收检测池的吸收腔相连接,所述吸收检测池与所述握持装置的手动阀门相连接。

所述进风通道上设置有电挡板,所述电挡板下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净化液盛放槽,所述遮挡网靠近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的一侧上设置有电磁振动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加湿外壳上的水汽循环开口,将设置在加湿外壳内部的加湿装置所产生的水汽循环输出,通过水汽的作用也能够将空气中的颗粒进行包裹使其落到地上从而不再漂浮在空气中,从而不易被人通过呼吸作用吸入体内;采用叠片式将水贮存在各片区内,水表面积随着片区数的增加而增加,水表面积越大水分挥发的越多,进而达到有效增加屋内湿度的需求;增加加湿片数量,加湿片间设置有有一定的间隙,保障加湿片水汽与周围空气充分交流,有效地发挥加湿效果;本发明利用光催化发生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可消除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灭杀病源微生物,消灭霉菌真菌,吸附灰尘、雾霾、烟气等,综合提高净化空气效率,并且节能省材。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设有双向排气扇、百叶窗,利用控制器控制双向排气扇的电机反转,把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利用控制器控制双向排气扇的电机正转,把室外的新鲜空气抽入室内,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时先经过百叶窗过滤;洁净空气排气口的出口处连接有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检测装置,有效检测的可吸入细颗粒物含量,精确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复杂程度低。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全面,净化空气快速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向排气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光催化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2、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3、加湿装置4、纳米光催化网

5、光催化发生装置6、灯管7、等离子发生部件8、加湿外壳

9、加湿隔板10、水汽循环开口11、双向排气扇12、电机

13、风叶14、机座15、电机前轴16、电机后轴

17、单向传动联轴器18、高压水泵的转轴19、加湿装置20、上储水罐

21、下储水罐22、风道23、加湿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图3、图4中1为机体,2为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3为加湿装置,4为纳米光催化网,5为光催化发生装置,6为灯管,7为等离子发生部件,8为加湿外壳,9为加湿隔板,10为水汽循环开口,11为双向排气扇,12为电机,13为风叶,14为机座,15为电机前轴,16为电机后轴,17为单向传动联轴器,18为高压水泵的转轴,19为加湿装置,20为上储水罐,21为下储水罐,22为风道,23为加湿片。

实施例1

一种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加湿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为加湿外壳、加湿隔板、水汽循环开口、加湿装置、上储水罐、下储水罐、风道、加湿片,所述加湿外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方,所述加湿外壳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加湿隔板,所述加湿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水汽循环开口,在所述加湿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所述上储水罐、所述下储水罐、所述风道以及所述加湿片,所述上储水罐与所述下储水罐通过所述加湿片相连,所述风道贯穿所述上储水罐以及所述加湿片与所述下储水罐相连通,所述风道采用中空结构,在设置在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之间的风道上均匀的设置有风道孔,在所述加湿片上设置有滴水口,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上的所述滴水口交错设置,所述上储水罐通过管路与进水管相连,在所述上储水罐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包括纳米光催化网、等离子发生部件和灯管,所述等离子发生部件上方设置有所述灯管,所述灯管上方安装有所述纳米光催化网,所述纳米光催化网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风通道径向方向相同;所述进风通道口处设有双向排气扇装置,所述双向排气扇装置为双向排气扇,所述双向排气扇包括有电机、风叶,所述电机的机座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前轴与所述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后轴与单向传动联轴器连接,所述单向传动联轴器与高压水泵的转轴固定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加湿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为加湿外壳、加湿隔板、水汽循环开口、加湿装置、上储水罐、下储水罐、风道、加湿片,所述加湿外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方,所述加湿外壳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加湿隔板,所述加湿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水汽循环开口,在所述加湿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所述上储水罐、所述下储水罐、所述风道以及所述加湿片,所述上储水罐与所述下储水罐通过所述加湿片相连,所述风道贯穿所述上储水罐以及所述加湿片与所述下储水罐相连通,所述风道采用中空结构,在设置在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之间的风道上均匀的设置有风道孔,在所述加湿片上设置有滴水口,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上的所述滴水口交错设置,所述上储水罐通过管路与进水管相连,在所述上储水罐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包括纳米光催化网、等离子发生部件和灯管,所述等离子发生部件上方设置有所述灯管,所述灯管上方安装有所述纳米光催化网,所述纳米光催化网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风通道径向方向相同;所述进风通道口处设有双向排气扇装置,所述双向排气扇装置为双向排气扇,所述双向排气扇包括有电机、风叶,所述电机的机座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前轴与所述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后轴与单向传动联轴器连接,所述单向传动联轴器与高压水泵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包括可伸缩吸入管、吸收检测池和握持装置,所述可伸缩吸入管与所述吸收检测池的吸收腔相连接,所述吸收检测池与所述握持装置的手动阀门相连接。

实施例3

一种防污染灰尘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加湿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为加湿外壳、加湿隔板、水汽循环开口、加湿装置、上储水罐、下储水罐、风道、加湿片,所述加湿外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方,所述加湿外壳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加湿隔板,所述加湿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水汽循环开口,在所述加湿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所述上储水罐、所述下储水罐、所述风道以及所述加湿片,所述上储水罐与所述下储水罐通过所述加湿片相连,所述风道贯穿所述上储水罐以及所述加湿片与所述下储水罐相连通,所述风道采用中空结构,在设置在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之间的风道上均匀的设置有风道孔,在所述加湿片上设置有滴水口,各个相邻的所述加湿片上的所述滴水口交错设置,所述上储水罐通过管路与进水管相连,在所述上储水罐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包括纳米光催化网、等离子发生部件和灯管,所述等离子发生部件上方设置有所述灯管,所述灯管上方安装有所述纳米光催化网,所述纳米光催化网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风通道径向方向相同;所述进风通道口处设有双向排气扇装置,所述双向排气扇装置为双向排气扇,所述双向排气扇包括有电机、风叶,所述电机的机座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前轴与所述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后轴与单向传动联轴器连接,所述单向传动联轴器与高压水泵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可吸入细颗粒物检测装置包括可伸缩吸入管、吸收检测池和握持装置,所述可伸缩吸入管与所述吸收检测池的吸收腔相连接,所述吸收检测池与所述握持装置的手动阀门相连接。所述进风通道上设置有电挡板,所述电挡板下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净化液盛放槽,所述遮挡网靠近所述光催化发生装置的一侧上设置有电磁振动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