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辐射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083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辐射电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型涉及电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辐射电暖器。



背景技术:

电暖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产品,由于其在产生热能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热能产生速度快,因此电暖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以取暖使用,电暖器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这种电磁辐射将会外泄出来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辐射电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辐射电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暖器片本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辐射消除模块和第一接线柱,所述辐射消除模块与电源线的火线、零线、地线相连,所述电源线的屏蔽网与第一接线柱和辐射消除模块相连。

所述壳体包括暖气片壳体和控制壳体,所述暖气片壳体长条形,所述控制壳体为长条形且横截面为U形,所述控制壳体通过螺钉与暖气片壳体相连,所述电暖器本体设在暖气片壳体内部,所述辐射消除模块和第一接线柱设在控制壳体内部并通过螺钉与控制壳体相连。

所述辐射消除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感L2和集成芯片IC3,电源线的火线、零线和屏蔽网分别与集成芯片IC3相连,电源线的火线与电源线的屏蔽网之间跨界电容C1;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后回路一端与集成芯片IC3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线的地线相连。

所述控制壳体为金属材料或控制壳体内表面设有导电涂层。

所述第一接线柱为金属材料或第一接线柱外表面设有导电涂层。

所述导电涂层由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0Ω的导电材料喷涂而成。

所述无辐射电暖器还包括零火线锁定模块,所述零火线锁定模块包括交流电压输入端、交流电压输出端、信号接收单元、放大单元和自动转换单元,所述交流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交流电压输出端包括锁定火线输出端和锁定零线输出端;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三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第四输入端、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单元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和至少两组常开常闭点组合所述线圈包括线圈输入端和线圈输出端,所述线圈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线圈输出端与参照地相连,所述常开常闭点组合包括第一组公共端、第一组常开端、第一组常闭端、第二组公共端、第二组常开端和第二组常闭端,所述第一组公共端与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组常闭端和第二组常开端与锁定火线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组常开端和第二组常闭端与锁定零线输出端相连;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检测第二输入端输入的是交流电火线还是交流电零线,并通过所述信号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至所述放大单元的第四输入端;所述放大单元用于放大第四输入端接收的信号,并通过所述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至所述自动转换单元的线圈输入端;所述自动转换单元通过线圈输入端接收的信号改变常开常闭点组合的状态。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还包括信号反馈输入端,所述放大单元还包括信号反馈输出端,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信号反馈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反馈输出端相连。

所述无辐射电暖器还包括温控系统和加热线,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控系统电源输入端和温控系统电源输出端,所述温控系统电源输入端包括温控系统火线输入端和温控系统零线输入端,所述温控系统电源输出端包括温控系统火线输出端和温控系统零线输出端,所述加热线包括加热线火线输入端、加热线零线输入端;

所述锁定火线输出端与温控系统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锁定零线输出端与温控系统零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温控系统火线输出端与加热线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温控系统零线输出端与加热线零线输入端相连。

所述无辐射电暖器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包括两个远控直流电压输入端和两个远控信号输出端,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两个温控系统信号输入端,所述两个远控直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零火线锁定模块内放大单元的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两个远控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温控系统的两个温控系统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能有效屏蔽电暖器的电磁辐射,能有效的阻止电磁辐射对人体和其他电器设备的影响,且不影响电暖器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零火线锁定模块回路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零火线锁定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辐射消除模块示意图

图中:

1、插头 2、电源线 3、控制壳体

4、暖气片壳体 5、万向轮 6、支架

31、第一接线柱 32、辐射消除模块 33、控制开关

34、零火线锁定模块 35、温控系统 36、远程控制模块

41、固定板 42、竖撑 43、加热线

44、第二接线柱 34、测温器 341、交流电压输入端

342、交流电压输出端 343、信号接收单元 344、放大单元

334、自动转换单元 361、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头1、电源线2、壳体、支架6、万向轮5和至少一组电暖器片本体。

所述插头1为带地线的单相三插插头,所述插头1与接有市电插座相连为电暖器提供电源,所述电源线2为带屏蔽网的线缆,所述支架6与壳体相连,所述万向轮5与支架6相连,便于电暖器移动。

所述壳体包括暖气片壳体4和控制壳体3,所述暖气片壳体4长条形,所述暖气片壳体4接近控制壳体3的端面设有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外壁设有第二接线柱44,所述控制壳体3为长条形且横截面为U形,所述控制壳体3通过螺钉与所述暖气片壳体4的固定板41相连。

所述控制壳体3内壁设有第一接线柱31、零火线锁定模块34、辐射消除模块32、控制开关33、温控系统35和远程控制模块36,所述辐射消除模块32、控制开关33、零火线锁定模块34、温控系统35和远程控制模块36分别通过螺钉与控制壳体3相连,所述控制开关33控制电暖器电源的通断。

所述第一接线柱31可与控制壳体3一次成型,所述控制壳体3可为金属材料,所述控制壳体3也可为塑料类制品,若为塑料类制品其内表面设有导电涂层;所述第一接线柱31为金属材料或第一接线柱31外表面设有导电涂层;所述接线柱31为上表面带孔的柱体,所述孔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接线柱31上表面与电源线2的屏蔽网相连;所述导电涂层由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0Ω的导电材料喷涂而成。

所述电暖器片本体包括竖撑42、加热线43、温控器45和散热翅片,所述竖撑42为两侧开口的圆柱形,所述竖撑42的两端与暖气片壳体4相连,所述加热线43缠绕在竖撑42上,所述温控器45粘接在竖撑42上,所述散热翅片套装在缠绕加热线43和粘接有温控器45的竖撑42上,所述电暖器片本体之间的加热线43和温控器45是并联关系。

所述零火线锁定模块34包括交流电压输入端341、交流电压输出端342、信号接收单元343、整流单元、放大单元344和自动转换单元345,所述交流电压输入端341包括第一输入端VIN1和第二输入端VIN2,所述交流电压输出端342包括锁定火线输出端L和锁定零线输出端N。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43包括第三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VIN2相连;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43还包括信号接收器L1、电阻R1、电阻R2和第一导线。

所述信号接收器L1上设有通孔,所述信号接收器L1套装在第一导线上,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作为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作为电压输出端;所述信号接收器L1的信号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参考地GND相连;所述信号接收器L1的信号端作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信号反馈输入端。

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两个整流输入端和两个整流输出端,所述两个整流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输入端VIN1和第二输入端VIN2相连,所述两个整流输出端作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GND;所述整流单元将整流输入端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通过两个整流输出端输出。

所述放大单元344包括第四输入端、正极输入端Vdd+、负极输入端GND和第一输出 端,所述第四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43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正极输入端Vdd+和负极输入端GND分别与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放大单元344包括一级放大回路和二级放大回路,所述一级放大回路包括集成芯片IC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二级放大回路包括集成芯片IC2;

所述集成芯片IC1包括IC1信号输入端(IC1的引脚1)、一级放大输入端(IC1的引脚2)、信号反馈输出端(IC1的引脚5和引脚6)、IC1正极端(IC1的引脚8)、IC1负极端(IC1的引脚7)、一级放大输出端(IC1的引脚11)、一级放大反馈端(IC1的引脚12和引脚13)和二级放大输入端(IC1的引脚14);所述集成芯片IC2包括IC2信号输入端(IC2的引脚1)、IC2正极端(IC2的引脚2)、IC2负极端(IC2的引脚4)、IC2信号输出端(IC2的引脚3)。

所述信号输入端(IC1的引脚1)作为第四输入端;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43的信号反馈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344的信号反馈输出端(IC1的引脚5和引脚6)相连;所述一级放大输入端(IC1的引脚2)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一级放大输出端(IC1的引脚11)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一级放大反馈端(IC1的引脚12和引脚13)、二级放大输入端(IC1的引脚14)及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IC2信号输入端(IC2的引脚1)和R5的一端相连,所述R5的另一端、R3的一端、IC2正极端与所述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R3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成芯片IC1的IC1正极端(IC1的引脚8)相连;所述IC1负极端(IC1的引脚7)、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IC2负极端(IC2的引脚4)与参考地GND相连,所述参考地GND作为负极输入端;所述IC2信号输出端(IC2的引脚3)作为第一输出端。

所述自动转换单元344包括继电器K,所述继电器K包括线圈和至少两组常开常闭点组合,所述线圈包括线圈输入端和线圈输出端,所述线圈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344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线圈输出端与参照地GND相连,所述常开常闭点组合包括第一组公共端T1、第一组常开端T3、第一组常闭端T2、第二组公共端T4、第二组常开端T6和第二组常闭端T5,所述第一组公共端T1与第一输入端VIN1相连,所述第一组常闭端T2和第二组常开端T6与锁定火线输出端L相连,所述第一组常开端T3和第二组常闭端T5与锁定零线输出端N相连;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43用于检测第二输入端VIN2输入的是交流电火线还是交流电零 线,若VIN2为零线时周围没有磁场,信号接收器L1不会产生电流,继电器线圈不通电,交流电源通过所述自动转换单元344的继电器K的两个常闭点(T1与T2之间、T4与T5之间)直接输出;若VIN2为火线,信号接收器L1产生电流,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43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至所述放大单元344的第四输入端(IC1的引脚1);所述放大单元344用于放大第四输入端(IC1的引脚1)接收的信号,并通过所述放大单元344的第一输出端(IC2的引脚3)输出信号至所述自动转换单元345的线圈输入端,所述自动转换单元345通过线圈输入端接收的信号使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常开常闭点组合的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T1与T3之间、T4与T6之间),从而保证VIN2输出到锁定火线输出端L与VIN1输出到锁定零线输出端N。

所述辐射消除模块32与电源线2的火线、零线、地线相连,所述电源线2的屏蔽网与第一接线柱31、第二接线柱44和辐射消除模块32相连,所述加热线43的屏蔽网与第二接线柱44相连。

所述辐射消除模块32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感L2和集成芯片IC3,所述锁定零线输出端N与集成芯片IC3的引脚a相连,所述锁定火线输出端L与集成芯片IC3的引脚b相连,所述第一接线柱31、第二接线柱44、电源线2的屏蔽网即PE2与集成芯片IC3的引脚c相连,集成芯片IC3的引脚b和引脚c之间跨界电容C1;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后回路一端与集成芯片IC3的引脚d相连,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后回路另一端与电源线的地线PE1相连。

所述无辐射电暖器还包括温控系统35,所述温控系统35包括温控系统电源输入端和温控系统电源输出端,所述温控系统电源输入端包括温控系统火线输入端和温控系统零线输入端,所述温控系统电源输出端包括温控系统火线输出端和温控系统零线输出端,所述加热线43包括加热线火线输入端、加热线零线输入端;

所述锁定火线输出端L与温控系统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锁定零线输出端N与温控系统零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温控系统火线输出端与加热线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温控系统零线输出端与加热线零线输入端相连;

所述温控系统35还包括控制面板351,所述控制壳体3上设有与控制面板相配合的控制孔,所述控制面板351通过控制孔凸出于控制壳体3外壁。

所述无辐射电暖器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36,所述远程控制模块36包括两个远控直流电压输入端和两个远控信号输出端,所述温控系统35还包括两个温控系统信号输入端, 所述两个远控直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零火线锁定模块内放大单元的正极输入端Vdd+、负极输入端GND相连,所述两个远控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温控系统的两个温控系统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远程控制模块36上设有天线361,所述控制壳体3上设有与天线相配合的孔,所述天线一端通过孔与远程控制模块36相连,所述天线361凸出于控制壳体3外壁。

通过远程控制模块36和互联网,可远程整体控制及监控电暖器的工作状态,使人机实时对话。

无论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如何变换,零火线锁定模块34保证输入电暖器的零火线是固定的,确保人身安全和电暖器正常工作。

通过实验证明,电暖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发热线43、控制壳体3内的电气元器件和电源线2,发热线43产生电磁辐射通过发热线43的屏蔽网4导入辐射消除模块32,控制壳体3内的电气元器件产生电磁辐射通过第一接线柱31导入辐射消除模块32,电源线2通过电源线2的屏蔽网4导入辐射消除模块32,辐射消除模块32内的集成芯片IC3进行消除吸收,吸收不完全部分经过L2和C2组成的LC谐振滤波电路处理后泄放到大地里去,保证无电磁辐射外泄,并能消除直接泄放对电网产生的危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