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壳和柜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57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壳和柜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壳和包括该空调机壳的柜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柜式空调器,通常在机身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出风口,然而单一的出风方式,导致出风量小、制冷或制热速度慢,尤其在制冷过程中,还会导致室内的上下温差较大、送风舒适性差等问题,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调机壳的柜式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壳,包括:前板,所述前板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前板相连接围成风道,所述背板的左侧和/或右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背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壳,通过在前板上开设第一出风口,在背板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相对于普通柜机,能够显著提升送风风量,加快室内制冷或制热速度;并且将第二出风口开设在背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在空调制冷时,由第二出风口吹出的冷风会向上吹出,并在冷风上升过程中使冷风与位于室内上部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形成一个扰流,以达到提升室内舒适送风的效果,从而配合设在前板上的第一出风口,有效减小制冷时室内的上下温差,提升送风舒适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其次,将进风口设在背板的两侧,这样使得柜式空调器采用后侧进风的方式,进风口不再正对用户,能够有效降低柜式空调器工作时的正面噪音,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壳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背板包括:背板本体及与所述背板本体相连接的凸包,所述背板本体的前端面与所述前板相连接,所述凸包向后凸出所述背板本体的后端面;其中,所述凸包的上端面低于所述背板本体的上端面,所述凸包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凸包的上端面上开设第二出风口,且凸包的上端面低于背板本体的上端面,使得第二出风口的设置位置距离空调机壳内的换热器较近,这样在空调制冷时能够显著降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从而加快空调制冷时室内的制冷速度;其次,将第二出风口收拢在前板的后侧,这避免了第二出风口暴露在产品的常见表面上,影响产品美观性的情况;并且可有效避免异物直接与第二出风口所在的表面贴合而遮挡第二出风口,从而影响送风风量的情况发生。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出风窗口,多个所述出风窗口沿所述凸包的上端面均布。

将第二出风口设置成多个出风窗口,一方面可以提升送风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以尽量弱化第二出风口对背板强度的破坏,进而提高空调机壳的整体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包的上端面沿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凸包的上端面沿远离背板本体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这样使得第二出风口在高度方向上形成更宽的面,从而有效增大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提升送风风量和送风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高度。

第一出风口的高度高于第二出风口的高度,即两个出风口开设在空调机壳的不同高度上,这样可以避免两个出风口处的气流产生相互干扰,从而进一步 提升送风风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包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与所述背板本体的连接处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进风口。

在凸包和背板本体的连接处形成上下贯通的避空槽,并将进风口收拢在前板的两侧,这避免了进风口暴露在产品的常见表面上,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并导致灰尘易在进风口处累积的情况;并且避空槽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异物直接与进风口所在的表面贴合而遮挡进风口,从而影响进风风量的情况发生。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背板本体和/或所述凸包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

将进风口靠近背板本体和/或凸包的底部设置,而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在空调机壳靠近上部的位置,这样可以使气流在机身内保持更长的流动行程,以便柜式空调器充分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柜式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背板的横截面整体呈V形,以使所述背板能够与构成墙角的两个竖直墙面相贴近。

由于柜式空调器多靠墙设置,背板的横截面整体呈V形,以便于背板能够紧贴墙面设置,并且当背板紧贴墙面设置时,设置在背板左侧和/或右侧的进风口、设置在背板上表面上的第二出风口不会被遮挡,从而不影响柜式空调器的进风量和出风量,使柜式空调器能够稳定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前板呈弧形板,且所述前板向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凸出。

将前板设置成向前凸出的弧形板,这样开设在前板上的第一出风口也呈向前凸出的弧形,从而增大了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角度,扩大了送风区域;同时使得经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以发散形式吹向室内,便于出风快速而均匀地分布至室内各个位置,从而提升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壳;换热器,位于所述空调机壳内;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用于将外部空气经所述空调机壳上的进风口吸入所述空调机壳 内,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由所述空调机壳上的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吹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柜式空调器,因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壳,因此所述柜式空调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壳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空调机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空调机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空调机壳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柜式空调器,10前板,101第一出风口,20背板,201进风口,202第二出风口,203背板本体,204凸包,205避空槽,30底座,40换热器,50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机壳和柜式空调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壳,包括:前板10和背板20。

其中,前板10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01;背板20与前板10相连接围成风道,前板10和背板20支撑在底座30上,背板20的左侧和/或右侧开设有进风口201,背板20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02。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壳,通过在前板10上开设第一出风口101,在背板20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02,相对于普通柜机,能够显著提升送风风量,加快室内制冷或制热速度;并且将第二出风口202开设在背板20的上表面上,这样在空调制冷时,由第二出风口202吹出的冷风会向上吹出,并在冷风上升过程中使冷风与位于室内上部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形成一个扰流,以达到提升室内舒适送风的效果,从而配合设在前板10上的第一出风口101,有效减小制冷时室内的上下温差,提升送风舒适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其次,将进风口201设在背板20的两侧,这样使得柜式空调器采用后侧进风的方式,进风口201不再正对用户,能够有效降低柜式空调器工作时的正面噪音,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背板20包括:背板本体203及与背板本体203相连接的凸包204,背板本体203的前端面与前板10相连接,凸包204向后凸出背板本体203的后端面;其中,凸包204的上端面低于背板本体203的上端面,凸包204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02。

在凸包204的上端面上开设第二出风口202,且凸包204的上端面低于背板本体203的上端面,使得第二出风口202的设置位置距离空调机壳内的换热器较近,这样在空调制冷时能够显著降低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温度,从而加快空调制冷时室内的制冷速度;其次,将第二出风口202收拢在前板10的后侧,这避免了第二出风口202暴露在产品的常见表面上,影响产品美观性的情况;并且可有效避免异物直接与第二出风口202所在的表面贴合而遮挡第二出风口202,从而影响送风风量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出风口202包括多 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出风窗口,多个出风窗口沿凸包的上端面均布。

将第二出风口202设置成多个出风窗口,一方面可以提升送风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以尽量弱化第二出风口202对背板20强度的破坏,进而提高空调机壳的整体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凸包204的上端面沿远离背板本体203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凸包204的上端面沿远离背板本体203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这样使得第二出风口202在高度方向上形成更宽的面,从而有效增大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角度,提升送风风量和送风范围。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出风口101的高度高于第二出风口202的高度。

第一出风口101的高度高于第二出风口202的高度,即两个出风口开设在空调机壳的不同高度上,这样可以避免两个出风口处的气流产生相互干扰,从而进一步提升送风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凸包204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与背板本体203的连接处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避空槽205,避空槽205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201。

在凸包204和背板本体203的连接处形成上下贯通的避空槽205,并将进风口201收拢在前板10的两侧,这避免了进风口201暴露在产品的常见表面上,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并导致灰尘易在进风口201处累积的情况;并且避空槽205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异物直接与进风口201所在的表面贴合而遮挡进风口201,从而影响进风风量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进风口201开设在背板本体203和/或凸包204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

将进风口201靠近背板本体203和/或凸包204的底部设置,而第一出风口101和第二出风口202设在空调机壳靠近上部的位置,这样可以使气流在机身内保持更长的流动行程,以便柜式空调器充分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柜式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背板20的横截面整体呈 V形,以使背板20能够与构成墙角的两个竖直墙面相贴近。

由于柜式空调器多靠墙设置,背板20的横截面整体呈V形,以便于背板20能够紧贴墙面设置,并且当背板20紧贴墙面设置时,设置在背板20左侧和/或右侧的进风口201、设置在背板20上表面上的第二出风口202不会被遮挡,从而不影响柜式空调器的进风量和出风量,使柜式空调器能够稳定工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前板10呈弧形板,且前板10向远离背板20的方向凸出。

将前板10设置成向前凸出的弧形板,这样使得开设在前板10上的第一出风口101也呈向前凸出的弧形,从而增加了第一出风口101的出风角度,扩大了送风区域;同时使得经第一出风口101吹出的风以发散形式吹向室内,便于出风快速而均匀地分布至室内各个位置,从而提升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器1,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壳、换热器40和风机组件50。

其中,换热器40位于空调机壳内;风机组件50位于换热器40下方,用于将外部空气经空调机壳上的进风口201吸入空调机壳内,经换热器40换热后,由空调机壳上的第一出风口101和/或第二出风口202吹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柜式空调器1,因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壳,因此所述柜式空调器1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壳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壳,通过在前板上开设第一出风口,在背板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相对于普通柜机,能够显著提升送风风量,加快室内制冷或制热速度;并且将第二出风口开设在背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在空调制冷时,由第二出风口吹出的冷风会向上吹出,并在冷风上升过程中使冷风与位于室内上部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对室内空气形成一个扰流,以达到提升室内舒适送风的效果,从而配合设在前板上的第一出风口,有效减小制冷时室内的上下温差,提升送风舒适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