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286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交换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交换机。



背景技术: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雾霾等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居民不能通风换气,致室内氧气含量较低。

市面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空气交换机,但是这些空气交换机占地面积大,也仅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尤其在冬季将室外冷空气导入室内,致使室内温度快速降低,为尽量提高室内温度,居民冬季采暖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交换机,该空气交换机不仅能将空气净化,而且不会或较少降低室内温度。

技术方案:一种空气交换机,包括交换机腔体,

所述交换机腔体为中空的PVC圆管,

所述交换机腔体的一端通过榫口与第一换风扇固定连接,所述交换机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榫口与第二换风扇固定连接,

热交换单元通过榫口卡设于所述交换机腔体的中部,在所述热交换单元与所述第一换风扇之间卡设有无纺布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过滤装置的外径与所述交换机腔体的内径为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边缘设有多个凸起,所述下壳体的边缘设于多个与上壳体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卡接,

所述上壳体内布设有无纺布,所述下壳体内布设有无纺布,

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内设有两个隔板,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内设有两个隔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直径为13.3cm,所述下壳体的直径为13.3cm。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单元为陶瓷蓄热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蓄热体为直径13.4cm圆柱体,其截面孔的孔型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机腔体的内径为14cm。

使用时,先将呼吸过的暖的废空气排至室外,暖空气将会加热陶瓷蓄热体,热量保存在陶瓷蓄热体中,然后改变通气方向,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陶瓷蓄热体将会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空气交换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

2、占地面积小;

3、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空气交换机的示意图;

图2为无纺布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上壳体的俯视图;

其中:

1-第一换风扇 2-交换机腔体

3-无纺布过滤装置 4-热交换单元

5-第二换风扇 31-上壳体

32-下壳体 3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空气交换机,包括交换机腔体2,

交换机腔体2为中空的PVC圆管,

交换机腔体2的一端通过榫口与第一换风扇1固定连接,交换机腔体2的另一端通过榫口与第二换风扇5固定连接,

热交换单元4通过榫口卡设于交换机腔体2的中部,在热交换单元4与第一换风扇1之间卡设有无纺布过滤装置3。

进一步地,无纺布过滤装置3的外径与交换机腔体2的内径为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地,无纺布过滤装置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上壳体31的边缘设有多个凸起,下壳体32的边缘设于多个与上壳体31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通过卡扣卡接,

上壳体31内布设有无纺布,下壳体32内布设有无纺布,

上壳体31的底部、下壳体32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

更进一步地,上壳体31的内腔内设有两个隔板33,下壳体32的内腔内设有两个隔板33。

更进一步地,上壳体31的直径为13.3cm,下壳体32的直径为13.3cm。

进一步地,热交换单元4为陶瓷蓄热体。

更进一步地,陶瓷蓄热体为直径13.4cm圆柱体,其截面孔的孔型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交换机腔体2的内径为14cm。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