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19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离子水雾洁净空气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空气净化器一般使用海帕滤材拦截灰尘,使用活性炭吸附异味。但这都是耗材,饱和后需要定期更换;另外使用电离技术,电离空气或使用静电集尘,有时会有臭氧产生,产生次生污染。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净化空气过程中不会产生次生污染的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顶壁上设有出风口;

水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水箱的侧壁与顶壁上设有分别朝向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

两防水透气膜,分别张设在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上;

离子发生装置,设置所述水箱底部;

连通风道,自所述进风口经所述第一风口、水箱内部、第二风口至所述出风口形成;

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风口之间的连通风道内;

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箱内并位于所述离子发生装置上方。

进一步的,还可在所述第二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连通风道内设置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发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极上盖、电极中盖、电极隔离垫和电极下盖,所述电极中盖与电极隔离垫之间设有正电极,所述电极隔离垫与所述电极下盖之间设有负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有具有若干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内部空间分隔成储水室和空气腔室,所述连通风道自所述进风口经所述第一风口、空气腔室、第二风口至所述出风口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装置连接在所述隔板上,并一端置于所述空气腔室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储水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装置通过超声波或湿帘或加热蒸发将电离水雾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通过注水管与所述水箱底部连通。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净化空气过程中,产生的是电离水雾,电离水雾具备氧化能力,可有效除去空气中的甲醛,甲苯等异味气体,同时其也具备一定的抑菌能力,从而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起到清除异味和抑菌的功能,达到洁净空气质量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子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使用离子水雾洁净空气无需耗材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1、顶壁上设有出风口12;水箱20,设置在壳体10内,水箱20的侧壁与顶壁上设有分别朝向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两防水透气膜30,分别张设在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上;离子发生装置40,设置水箱20底部;连通风道50,自进风口11经第一风口21、水箱20内部、第二风口22至出风口12形成;风机60,设置在进风口11与第一风口21之间的连通风道50内;雾化装置70,设置在水箱20内并位于离子发生装置40上方。

本实用新型先使用离子发生装置40对水进行处理,使水变成带正负电荷的电离水,电离水被雾化装置70雾化于水箱20中,使水箱20内布满具有电离特性的水汽,水箱20第一风口21与第二风口22上的防水透气膜30能将水汽保持在水箱中。当风机60运转后,带动室内空气经过水箱20,空气中灰尘会经过防水透气膜30—水箱20---防水透气膜30,一部分灰尘可以留在防水透气膜30上,防水透气膜30可以被水洗,一部分灰尘也会与水汽结合冷凝留在水箱20中,定期清洁防水透气膜30或水箱20,即可实现无耗材的空气净化方式。防水透气膜30可通过卡箍固定在第一风口21与第二风口22上,以方便将防水透气膜3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使用一个风机60,也可使用两个风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第二风口22与出风口12之间的连通风道50内设置风机60,以便快速地将保持在水箱中水汽经顶部的防水透气膜30过滤进入到室内,加快了空气进化效率。

具体的,离子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极上盖41、电极中盖42、电极隔离垫44和电极下盖46,电极中盖42与电极隔离垫44之间设有正电极43,电极隔离垫44与电极下盖46之间设有负电极45。正电极43与负电极45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将水分子电离成带电荷的电子,使水由自然状态变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液体,对细菌、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氧化杀灭作用,并可分解一定的异味气体,确保了净化后的空气质量。

为了便于风机60将空气与电离水雾结合吹入室内,本实用新型在水箱20内设有具有若干通孔的隔板23,利用隔板23将水箱20内部空间分隔成储水室24和空气腔室25,使连通风道50自进风口11经第一风口21、空气腔室25、第二风口22至出风口12形成;将雾化装置70连接在隔板23上,并一端置于空气腔室25内、另一端置于储水室24内。如此,通过雾化装置70即可将具有氧化性的液体雾化成水雾,运用侧边的风机60将空气送入与电离水雾结合并保持在空气腔室25内。当两风机60运转后,带动室内气流经过空气腔室25,空气中灰尘会经过防水透气膜30--空气腔室25---防水透气膜30,从而以达到洁净空气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装置70可通过超声波或湿帘或加热蒸发将电离水雾化,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为方便向水箱20内注入水,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0底部设有注水孔,将注水孔通过注水管80与水箱20底部连通,并在注水孔上设置将其密封的盖。注水后,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置于底座上,即可形成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先向水箱20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置于能够对离子发生装置40、雾化装置70及风机60供电的底座上,并开启,由于水中具有一离子发生装置40,能使水形成电离水;电离水被雾化装置70雾化于水箱20的空气腔室25中,使空气腔室25布满具有电离特性的水汽;当两风机60运转后,带动室内气流经过空气腔室25,空气中灰尘会经过防水透气膜30--空气腔室25---防水透气膜30,一部分灰尘被防水透气膜30、一部分灰尘与水汽凝结滞留在水箱内,从而使吹入室内的空气是洁净的。可见,本实用新型在净化空气过程中,产生的是电离水雾,电离水雾具备氧化能力,可有效除去空气中的甲醛,甲苯等异味气体,同时其也具备一定的抑菌能力,从而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起到清除异味和抑菌的功能,达到洁净空气质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