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33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芯体,特别指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间接蒸发制冷芯体是层片式,需要使用胶水进行密封,其中需要用胶水进行密封的位置非常多且不连续,导致其密封难度大,费时间;另外,现有的间接蒸发制冷芯体结构复杂,而干湿气流通道需要进行分层,之后中间放置水媒介体,其制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且对于新员工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上岗;这就增加了企业成本,现有间接蒸发制冷芯体为层片式,水媒介体多为平面分布,蒸发面也为平面,本设计为插管款式,水媒介体和蒸发面都为曲面,这增加了单位体积的蒸发面积和换热面积,提高了芯体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降低制造难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包括一箱体,还包括复数根气流通道管、复数根转接头以及分压阀,所述气流通道管的个数与转接头的个数相等;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有分压阀,每根所述气流通道管外侧包裹水媒体;复数根所述气流通道管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开口;每根所述气流通道管的一端部靠近所述分压阀,且所述气流通道管与分压阀的距离小于限定距离;每个所述气流通道管另一端部连接至所述转接头;复数根所述转接头密封设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箱体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接头、连接件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部连接至所述气流通道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至第一接头,所述连接件为一管道,且所述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为一矩形接头,且所述矩形接头的边长等于所述连接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内侧顶部;所述喷淋机构连接至所述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气口,每个所述排气口靠近所述箱体右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其结构简单,无需在干湿通道间加放水媒介体,制作简单,方便;并且降低了密封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蒸发芯体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中转接头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中转接头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对流式露点蒸发芯体,包括一箱体1、复数根气流通道管2、复数根转接头3、分压阀4以及喷淋机构(图中未示),所述气流通道管2的个数与转接头3的个数相等;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设有分压阀4,用于控制气流通道管2的出风量,每根所述气流通道管2外侧包裹水媒体(图中未示),用于吸收喷淋机构喷出的水,与气流通道管2中的气体热交换;复数根所述气流通道管2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箱体1另一侧设有开口11;每根所述气流通道管2的一端部靠近所述分压阀4,且所述气流通道管2与分压阀4的距离小于限定距离,使得气流通道管2与分压阀4之间形成一定的气压;每个所述气流通道管2另一端部连接至所述转接头3;复数根所述转接头3密封设于所述开口11上,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进水口12,所述喷淋机构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顶部;所述喷淋机构连接至所述进水口12,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气口13,每个所述排气口13靠近所述箱体1右端部。

所述转接头3包括连接管31、连接件32以及第一接头33,所述连接管31一端部连接至所述气流通道管2,所述连接管3另一端部通过所述连接件32连接至第一接头33,所述连接件32为一管道,用于气体进入连接管31,且所述连接件32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管31的直径,所述第一接头33为一矩形接头,且所述矩形接头的边长等于所述连接管31的直径,通过第一接头33恰好将箱体1的开口11填满,使得气体不会从开口11泄漏,所述转接头3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外部气流从箱体1右侧顺着复数根气流通道管2进入,复数根气流通道管2与箱体1连接的地方是密封的;复数根气流通道管2与分压阀4有一小段距离,使得气流进入到箱体1并在水媒体上产生蒸发制冷,气体喷射到箱体1左侧面的分压阀4上后形成一定压力,一部分反向运动,由于复数根气流通道管2之间有一间隙,气体通过该间隙反向运动,一部分通过分压阀4排出箱体1,气流向相反方向运动运动,直至从排气口13位置排出,箱体1内气流在反向运动过程中与水媒体上的水接触,产生蒸发制冷现象;蒸发吸收热量,气流通道管2内的温度降低,箱体1内的温度降低的气流与气流通道管2内的气流热交换,使得气流通道管2内的温度降低,气流通道管2内的气流温度降低的过程属于恒湿降温,对应的新的湿球温度会比原先湿球温度更低一些,恒湿降温的工作气流从气流通道管2喷出到水媒体的过程中不断与水接触,温度达到新的湿球温度,在反相运动中进而冷却工作气流管道内的气流,如此周而复始直至得到接近露点温度的工作气流,从而得到接近露点温度的产出气流;反向运动的气流将水蒸气和热量从排气口13带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