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18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混水器是现在居家、宾馆必备设备,在使用热水的时候,混水器将来自自来水管里面的冷水和来自热水器的热水混合,达到调节水温、水量和开关水的目的。

但是由于自来水的管路材料易受外部压力和环境腐蚀影响,时间久了易在管路接头或别的地方发生漏水现象。如果长时间漏水,且没有引起用户注意,则不仅浪费水源,而且容易对墙面、地板造成浸水,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户能够及时的发现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漏水情况,不仅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附近的墙面和地板浸水,从而防止因墙壁和地板浸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漏水监控单元,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设置在总入水口处;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所述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多个用水点,其中,所述多个用水点中的一个用水点设置智能混水器,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每个漏水监控单元包括流量检测器和水阀,所述流量检测器用以检测流过对应水阀的水流量信息,所述智能混水器通过获取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以判断所述总入水口处至所述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第一漏水监控单元设置在总入水口处,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多个用水点,其中,多个用水点中的一个用水点设置智能混水器,第一漏水监控单元和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每个漏水监控单元包括流量检测器和水阀,通过流量检测器检测流过对应水阀的水流量信息,智能混水器通过获取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以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从而使用户能够及时的发现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漏水情况,不仅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附近的墙面和地板浸水,从而防止因墙壁和地板浸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设置所述智能混水器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集成到所述智能混水器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每个漏水监控单元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智能混水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智能混水器包括:混水单元,所述混水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二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端用以接入热水,所述第二进水端用以接入冷水,所述出水端用以输出混水,其中,设置所述智能混水器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水端;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以根据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以判断所述总入水口处至所述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其中,在判断所述总入水口处至所述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提示。

具体地,所述智能混水器还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以在判断所述总入水口和所述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通过所述外部终端发出报警提示。

具体地,所述流量检测器为流量传感器,所述水阀为电动阀门。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开启状态、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如果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未检测到水流量信息,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总入水口处至所述多个用水点的中间水路发生漏水情况。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开启状态、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如果所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和任意一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均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且剩余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未检测到水流量信息,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则判断该检测到水流量信息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对应的用水点发生漏水情况。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及基于其的漏水检测方法。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和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

其中,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设置在总入水口处。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多个用水点,其中,多个用水点中的一个用水点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和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每个漏水监控单元包括流量检测器10和水阀20,流量检测器10用以检测流过对应水阀20的水流量信息,智能混水器300通过获取每个流量检测器10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20的状态信息以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其中,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可集成到智能混水器300中,流量检测器10可为流量传感器,水阀20可为电动阀门。需要理解的是,水阀20可由智能混水器300控制开启或关闭,也可由用户手动开启或关闭,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和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每个漏水监控单元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30,智能混水器300通过无线通信单元30分别与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和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进行通信。

例如,如图2所示,当智能混水器300控制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电动阀门关闭时,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流量传感器,通过上述电动阀门上游预设水管内部的水流状态来实时检测是否存在电脉冲信号,并且智能混水器300,通过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无线通信单元30,实时读取上述流量传感器输出的电脉冲信号。当智能混水器300读取到上述流量传感器输出的电脉冲信号时,则说明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发生漏水情况,从而使用户能够及时的发现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的漏水情况,不仅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附近的墙面和地板浸水,从而防止因墙壁和地板浸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需要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通过感知预设水管内部水流的流动,来输出电脉冲信号,其中,水流量越大,脉冲频率越高(即,电脉冲信号越强),若水不流动,则不会产生脉冲频率,即不会产生电脉冲信号。由此,智能混水器300可根据电脉冲信号的有无即可判断预设水管内部水是否在流动,即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智能混水器300还包括:混水单元310、中央控制单元320、和报警单元330。

其中,混水单元310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二进水端和出水端,第一进水端用以接入热水,第二进水端用以接入冷水,出水端用以输出混水,其中,设置智能混水器300的用水点对应设置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设置在出水端。

中央控制单元320用以根据每个流量检测器10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20的状态信息以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水阀20处于开启状态、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水阀20处于关闭状态时,如果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流量检测器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流量检测器未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中央控制单元320则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中间水路发生漏水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水阀20处于开启状态、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水阀20处于关闭状态时,如果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流量检测器10和任意一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流量检测器10均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且剩余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流量检测器10未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中央控制单元320则判断该检测到水流量信息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对应的用水点发生漏水情况。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中央控制单元320控制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水阀20开启、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水阀20关闭时,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流量检测器10和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流量检测器10分别通过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中的水阀20和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中的水阀20上游预设水管内部的水流状态,来实时检测是否存在电脉冲信号。并且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和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将上述各个流量传感器20输出的电脉冲信号通过各自的无线通信单元30实时上传至中央控制单元320。

中央控制单元320,实时读取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和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输出的电脉冲信号。如果中央控制单元320读取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上传的电脉冲信号、且未读取到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上传的电脉冲信号,则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中间水路发生漏水情况。

如果中央控制单元320读取到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上传的电脉冲信号和任意一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上传的电脉冲信号,则判断该检测到电脉冲信号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对应的用水点发生漏水情况。

需要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单元320可通过水阀20的状态,第一漏水监控单元100输出的电脉冲信号和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200输出的电脉冲信号,来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报警单元330与中央控制单元320相连,其中,在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中央控制单元330控制报警单元320发出报警提示。其中,报警单元700可为声光报警组件,其中,该声光报警组件可包括语音发音器和LED闪光灯。

具体地,当中央控制单元320判断总入水口和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可控制声光报警组件中的语音发音器发出语音提示信息(例如,厨房洗碗池中的用水点发生漏水),并控制声光报警组件中的LED闪光灯闪烁,以便及时的提醒用户总入水口和多个用水点中的某一处发生漏水了,有利于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混水器300还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以在判断总入水口和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通过外部终端发出报警提示。其中,外部设备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具体地,当中央控制单元320判断总入水口和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可与外部终端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并将智能混水器发生漏水的情况通过该无线通信连接以短息的形式发送至用户的外部终端,以此提醒用户总入水口和多个用水点中的谋一处发生漏水了。由此,即使用户不在家用也可及时的获知家中漏水了,并可及时的通知相关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在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用户能够及时的发现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漏水情况,不仅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附近的墙面和地板浸水,从而防止因墙壁和地板浸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第一漏水监控单元设置在总入水口处,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多个用水点,其中,多个用水点中的一个用水点设置智能混水器,第一漏水监控单元和多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每个漏水监控单元包括流量检测器和水阀,通过流量检测器检测流过对应水阀的水流量信息,智能混水器通过获取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以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从而使用户能够及时的发现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漏水情况,不仅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附近的墙面和地板浸水,从而防止因墙壁和地板浸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流过对应水阀的水流量信息。其中,流量检测器可为流量传感器,水阀可为电动阀门。

S2,获取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

S3,根据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通过感知设水管内部水流的流动,来输出电脉冲信号,其中,水流量越大,脉冲频率越高(即,电脉冲信号越强),若水不流动,则不会产生脉冲频率,即不会产生电脉冲信号。由此,智能混水器可根据电脉冲信号的有无即可判断预设水管内部水是否在流动,即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还包括:在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还发出报警提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混水器还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以在判断总入水口和多个用水点中的任意一处发生漏水情况时通过外部终端发出报警提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包括:当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开启状态、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如果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未检测到水流量信息,则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中间水路发生漏水情况;当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开启状态、且每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如果第一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和任意一个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均检测到水流量信息、且剩余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中的流量检测器未检测到水流量信息,则判断该检测到水流量信息的第二漏水监控单元对应的用水点发生漏水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智能混水器的流量监测系统的漏水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流过对应水阀的水流量信息,然后获取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最后根据每个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水流量信息和每个水阀的状态信息判断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是否发生漏水情况,从而使用户能够及时的发现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的漏水情况,不仅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水源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总入水口处至多个用水点附近的墙面和地板浸水,从而防止因墙壁和地板浸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