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8321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常见电磁炉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灶面板,壳体内设有电磁线盘等元器件,所述壳体由上盖和下盖拼接组成,灶面板设于上盖上,上盖与下盖外边缘上下对接并通过螺钉孔柱锁螺钉固定,如常见方形电磁炉在四角位置设置螺钉孔柱。电磁炉使用时,食材和锅具的重力都通过灶面板先传递到上盖,再由上盖通过其外边缘传递到下盖,最后由下盖通过底面的支脚传递到安放台面上。这种结构的电磁炉,上盖在对应贴合灶面板边缘的区域缺乏支撑而显得强度不足,当电磁炉承重较大时,所述区域部分的上盖受力过大易发生变形甚至破损,进而导致电磁炉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电磁炉上盖局部区域缺乏支撑导致变形引发电磁炉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等缺陷,提供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所述电磁炉设有专门的承重加强结构对上盖对应灶面板边缘区域进行强化支撑,防止所述区域的上盖因为受力过大产生变形,以提升上盖承重能力并延长上盖使用寿命,避免由此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而提高电磁炉使用安全性,让用户能对产品放心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包括中空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灶面板以及设于壳体内腔中的电磁线盘,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且上盖为中空框架结构,灶面板贴于上盖上,其中,所述壳体内腔中在对应灶面板边缘位置设置对上盖强化支撑的承重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腔中增设承重加强结构对上盖对应灶面板边缘区域提供强化支撑,防止所述区域的上盖因为受力过大产生变形,提高上盖承重能力、延长上盖使用寿命,避免由此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高电磁炉使用安全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沿竖向上下顶触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设于上盖背面,下支撑柱设于下盖表面。

所述上支撑柱底部和下支撑柱顶部设置相匹配的插接部和插接槽,所述插接部顶触于插接槽内。

所述插接部设于上支撑柱底部,插接槽设于下支撑柱顶部;或者所述插接槽设于上支撑柱底部,插接部设于下支撑柱顶部。

所述插接部和插接槽的配合深度为1mm~2mm。

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支撑加强筋,所述支撑加强筋设于上盖背面。

所述支撑加强筋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片状结构。

所述灶面板为四边形平板,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对应设置在灶面板的四角位置。

所述灶面板向下内凹成圆弧形,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上盖背面且支撑柱向下顶触电磁线盘。

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环绕圆弧形的灶面板均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腔中增设承重加强结构对上盖对应灶面板边缘区域提供强化支撑,防止所述区域的上盖因为受力过大产生变形,提高上盖承重能力、延长上盖使用寿命,避免由此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高电磁炉使用安全性;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可以是上盖背面的上支撑柱和下盖表面的上支撑柱上下顶触,以便对上盖在对应灶面板边缘的区域提供支撑;或者承重加强结构为上盖背面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片状结构的支撑加强筋,提高所述位置上盖的承重能力;对于灶面板为四边形平板的电磁炉,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对应设置在灶面板的四角位置,有助于上盖四角位置的承重加强结构均匀分担上盖承重;对于灶面板为内凹圆弧形的电磁炉,利用这类电磁炉的电磁线盘位于灶面板正下方且紧邻灶面板边缘的构造,在上盖背面设置支撑柱顶触电磁线盘,对上盖支撑,传递上盖承重。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述电磁炉整体示意图。

图2:实施例1结构剖视图。

图3: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实施例2结构剖视图。

图5:实施例3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灶面板、3.电磁线盘、4.上盖、5.下盖、6.上支撑柱、7.下支撑柱、8.插接部、9.插接槽、10.支撑加强筋、11.支撑柱、12.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包括中空壳体1、设于壳体1上的灶面板2以及设于壳体1内腔中的电磁线盘3,所述壳体1由上盖4和下盖5对接而成,下盖底面还设有支脚12,所述上盖4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上盖4包括连接下盖5的连接壁以及用以承载固定灶面板2的悬壁,悬壁延伸至灶面板2的边缘位置。所述悬壁沿水平面延伸,所述连接壁与所述悬壁连接,所述连接壁为倾斜的平面或弧面结构,其延伸至下盖5用以与之扣合,所述灶面板2的边缘搭于所述悬壁上。灶面板2贴于上盖4上,所述壳体1内腔中在对应灶面板2边缘位置设置对上盖4强化支撑的承重加强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电磁炉通过在壳体内腔中增设承重加强结构对上盖对应灶面板边缘区域提供强化支撑,防止所述区域的上盖因为受力过大产生变形,提高上盖承重能力、延长上盖使用寿命,避免由此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高电磁炉使用安全性。

所述灶面板2为四边形平板,所述承重加强结构有四处,分别对应设置在灶面板的四角位置。对于四边形的灶面板,承重加强结构对应设置在灶面板的四角位置,有助于上盖四角位置的承重加强结构均匀分担上盖承重,避免上盖承重不均导致局部受压变形。

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腔中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沿竖向上下顶触的上支撑柱6和下支撑柱7,其中上支撑柱6设于上盖4背面,下支撑柱7设于下盖5表面。通过上盖背面的上支撑柱和下盖表面的上支撑柱上下顶触,对上盖在对应灶面板边缘的区域提供支撑,所述区域上盖承重压力借助上、下支撑柱的顶触传递直接传递到下盖上,防止该区域的上盖受压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上盖承重能力。

所述上支撑柱6底部和下支撑柱7顶部分别设置相匹配的插接部8和插接槽9,所述插接部8顶触于插接槽9内。通过插接部和插接槽相匹配,确保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者上下抵触配合,不会发生偏移,对上盖提供良好支撑,以传递上盖的承重压力。此外,所述插接部和插接槽还可以根据需要互换位置,具体为插接槽设于上支撑柱底部,插接部设于下支撑柱顶部。

所述插接部8和插接槽9的配合深度为1mm~2mm。该配合深度使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者有足够接触面积,传递上盖的承重压力,插接部和插接槽重合深度过浅会导致接触面过小,不利传递上盖承重压力,重合深度过大会增大制造要求,提高成本。

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包括中空壳体1、设于壳体1上的灶面板2以及设于壳体1内腔中的电磁线盘3,所述壳体1由上盖4和下盖5对接而成,下盖底面还设有支脚12,所述上盖4为中空框架结构,灶面板2贴于上盖4上,所述壳体1内腔中在对应灶面板2边缘位置设置对上盖4强化支撑的承重加强结构,和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承重加强结构为设置在壳体1内腔中的支撑加强筋10,所述支撑加强筋10设于上盖4背面。通过上盖背面设置支撑加强筋对所述位置的上盖提供支撑,增加厚度提升强度,提高所述位置上盖的承重能力,防止该区域的上盖受压发生变形。

所述支撑加强筋10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片状结构。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同时片状结构的支撑加强筋对上盖厚度增加不多,制造成本增加有限,已经能对上盖提供有力支撑,提高上盖承重能力。此外,所述支撑加强筋还可以是其它任何有助于对上盖提供支撑强化的其他种形状。

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一种上盖承重加强的电磁炉,包括中空壳体1、设于壳体1上的灶面板2以及设于壳体1内腔中的电磁线盘3,所述壳体1由上盖4和下盖5对接而成,下盖底面还设有支脚12,所述上盖4为中空框架结构,灶面板2贴于上盖4上,所述壳体1内腔中在对应灶面板2边缘位置设置对上盖4强化支撑的承重加强结构,和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灶面板2向下内凹成圆弧形,所述承重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腔中的支撑柱11,电磁线盘3位于灶面板2正下方且紧邻灶面板2边缘,所述支撑柱11设于上盖4背面且支撑柱11向下顶触电磁线盘3。本实施例在上盖背面设置支撑柱向下顶触电磁线盘,对上盖支撑,以传递上盖承重。

所述支撑柱11的数量为三个并环绕圆弧形的灶面板2均布设置。三个环绕灶面板均布的支撑柱,有助于均匀分担上盖承重,避免上盖承重不均导致局部受压变形。支撑柱如果太少,分担上盖承重不均,上盖承重受力不均,受力后易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