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242阅读:1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新风输送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改善家居空气品质的方式有:光触媒、活性炭吸附和通风换气等。光触媒净化虽然可以持续净化空气,但是光触媒净化空气是被动的方式,不能解决污染源的挥发问题,光触媒只会吸附分解挥发出来的污染物,而人体在光触媒吸附污染物同时也同样在吸附和摄入污染物,不仅不能达到根除污染物的效果,而且人体因为污染物的存在还会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就会停止吸附,需要定期更换或是暴晒,处理费用昂贵。自然通风能稀释和排除室内空气污染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空气畅通,但是伴随噪音、沙尘、蚊虫、隔热等问题。因此,新风系统已经越来越普遍应用于各类建筑。

目前新风送风方式主要有上送风和下送风。上送风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房间上部局部吊顶空间布置风管,从位于房间上部的送风口将新风送入房间。该送风方式通过优化风管走向与吊顶造型结合设计,对整体层高影响较小;但是该方式在气流组织方面没有下送上回的置换通风方式好。下送风的通常做法是利用地板架空的空间布置送风管道,新风从地面送风口送入室内。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非常好的通风效果,但是占用地板架空的空间,对于有层高限制的建筑实现起来有难度。上述可知,常规的新风系统对建筑物层高有要求,而目前建筑物层高普遍偏低,一般在2.8米以下,如果考虑吊顶或地板架空等因素,安装新风空调设备后房间净高度不足2.5米,会给人带来压抑感。鉴于上述的问题,目前亟须一种不受建筑物层高限制的高品质家居新风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提供了一种不受建筑物层高限制的高品质家居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解决了目前常规的新风系统对建筑物层高有要求与目前建筑物层高普遍偏低之间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包括:

室内楼层的顶面设有若干根用于新风输送的送风管;

室内楼层的墙体内部设有若干根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送风管相通,所述送风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内踢脚线处;

所述室内踢脚线上设有用于新风输入室内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支管连通;

所述新风依次通过所述送风管、所述送风支管和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室内楼层。

本技术方案中,新风通过设在室内楼层顶面的送风管和设置在墙体内的送风支管,从墙体的室内踢脚线处进入室内楼层内,由于送风管只是占用部分的吊顶空间;而送风支管在室内踢脚线处将新风送入室内楼层内,不需要在占用地板架空的空间,实现了一种不受建筑物层高限制的高品质家居新风系统。解决了目前常规的新风系统对建筑物层高有要求与目前建筑物层高普遍偏低之间的难题。

本技术方案中,送风管和送风支管均设置在建筑室内中不可缺少的结构中,一般室内顶面是室内装修无法省略的结构,在室内装修过程中,有的室内楼层会设置吊顶,有的室内楼层不会设置吊顶;但无论室内楼层设不设置吊顶,送风管只会占用部分的室内顶面的空间,而且不会影响室内楼层的可用高度。为了不占用室内顶面过多的空间,进而影响室内楼层的可用高度,送风管优选设置在靠近墙体的吊顶内部空间或室内楼层顶面,这样节省了送风管对吊顶空间的占用;由于送风支管是设置在墙体的内部,因此送风管可以优选设置在靠近墙体的吊顶内部空间,可以减少送风管与送风支管之间的连接距离,节省了新风送风系统的管道铺设长度,进而减少了管道材料费用和铺设管道时需要雇佣劳动力的费用。进一步地由于送风管和送风支管均设置在建筑室内中不可或缺的结构中,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占用公摊面积少的新风送风装置,实现了送风装置较好的系统性管理功能。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送风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室内楼层顶面的不同位置;出风口可以与踢脚线一体成型,这样节省了需要在踢脚线处钻孔的步骤,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施工程序,可以简化送风装置的施工步骤,使其安装使用更加简单便捷。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室内楼层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了方便住户将衣食住行有规划的分隔开来,会通过墙体将室内楼层设置成多个功能不同的室内空间(即房间),为了提高每个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环境质量,需要给每个室内空间输送新风,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送风管和送风支管均设置在建筑室内中不可或缺的结构中,因此可以在墙体中设置多个通向同一个室内空间的送风支管以提高室内空间的环境质量,进而提高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却不影响室内楼层的构造也不占用室内楼层的内部空间。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无梁大板结构且大部分墙体为轻质墙体的建筑。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送风静压箱,靠近所述室内踢脚线处的所述送风支管与所述送风静压箱相连通,且所述送风静压箱设于所述室内踢脚线处的所述墙体内部;所述送风静压箱设有至少一个送风口;每个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墙体的一侧空间相连通,且每个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送风支管位于踢脚线出的端部设置送风静压箱,使得通过送风支管进入室内楼层的内环境之前先通过送风静压箱,减少了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动压;增加了新风输送系统的静压;进一步地还可以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稳定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气流,并可以将新风的风量均匀分配;减少了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气流振动,降低了新风进入室内楼层的噪音;提高了新风输送系统的送风效果,使得新风输送系统的送风效果更加理想。

本技术方案中,送风静压箱还具有万能接头的作用,可以和送风支管配合使用。由于室内楼层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了方便住户将衣食住行有规划的分隔开来,会通过墙体将室内楼层设置成多个功能不同的室内空间(即房间),为了提高每个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环境质量,需要给每个室内空间输送新风,为了减少新风输送管道的铺设材料和费用以及减少新风输送管道占用面积,可以在送风静压箱设置多个分别通向不同室内空间的送风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静压箱设有插板阀,所述插板阀设在所述送风支管与所述送风静压箱的连接处。

本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插板阀对进入室内空间的新风量进行调整和控制。进而提高了整个新风输送系统的集成化以及通风系统的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插板阀可为手动插板阀,住户可通过踢脚线处的出风口,对进入室内的送风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插板阀也可为电动插板阀,住户可通过与电动插板阀电联接的控制器选择性的对电动插板阀的阀门进行控制,进而达到调节进入室内的送风量,使用非常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设有可拆卸风口格栅。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拆装风口格栅对送风静压箱进行调试检修,且风口格栅可以阻止室内环境中的垃圾、雨水等进入送风静压箱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管和所述送风支管分别设有防火风阀,所述防火风阀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风阀控制器电联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送风管和送风支管中设置防火风阀,并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风阀控制器电联接。当发生火灾等不幸的灾难时产生的烟雾、火源可以通过防火风阀阻止其进入室内楼层的内环境,提高了住户的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住户逃离灾难现场以及消防队员救援赢得时间,非常方便且人性化。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管和所述送风支管为密封保温风管。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减少新风输送过程中的漏风及热损失现象,送风管和送风支管为密封保温风管,提高整个送风装置的节能性质,进而提高其送风质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管为扁平风管。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因为送风管的尺寸过大而导致室内楼层的顶面空间需要相适应的变大,因此送风管优选为沿着所述室内楼层的竖直方向的高度较低、水平方向的宽度较大的扁平风管。这样可以减少安装有送风管的上部吊顶的竖直高度或安装有送风管的局部吊顶的竖直高度,进而增加了室内楼层可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增加了室内环境的可利用空间,给住户提供一个敞亮的室内环境。特别适用层高偏低的建筑物(如层高在2.8米以下,如果考虑吊顶等因素,安装新风空调设备后房间净高度都不足2.5米,会给人带来压抑感的建筑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支管为圆风管。

本技术方案中,为方便布置送风支管,送风支管为成品圆风管;且墙体优选为轻钢龙骨墙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管与新风处理空调机相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新风处理空调机可将处理后的优质空气送入送风管,为室内楼层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风输送系统,包括:

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为上述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

所述排风装置设于所述室内楼层的上方;

所述室内楼层内的浊气通过所述排风装置排出所述室内楼层。

本技术方案中,新风送风采用的是室内楼层的墙体下方的踢脚线处进入室内,而室内楼层的内环境的浊气通过室内楼层的上方的排风装置排出室外,采用的是下送上回的置换通风方式,在气流组织方面上实现了优良的通风效果。排风装置优选地设置在室内楼层中的卫生间或厨房的外墙体的上方位置或其吊顶的内部空间,当然也可设置在其它室内空间的上方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安装。

本技术方案中,当排风装置进行排风时,室内楼层的不同室内空间的浊气可通过设置在墙体上方的排风口或室内门窗等进入排风装置内,进而被排出室内楼层的内环境,此时室内楼层的内环境会产生负压,新风就会进入室内楼层内,循环有序地通过下送上回的方式对室内楼层进行置换通气,进而保证室内楼层的内环境始终保持为一个清洁干净的舒适环境,从而给住户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新风通过设在室内楼层的上部局部吊顶空间的送风管和设置在墙体内的送风支管,在墙体的室内踢脚线处进入室内楼层内,由于送风管只是占用部分的吊顶空间;而送风支管在室内踢脚线处将新风送入室内楼层内,不需要在占用地板架空的空间,实现了不受建筑物层高限制的高品质家居新风系统。解决了目前常规的新风系统对建筑物层高有要求与目前建筑物层高普遍偏低之间的难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送风支管的下方设置送风静压箱,使得通过送风支管进入室内楼层的内环境之前先通过送风静压箱,减少了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动压;增加了新风输送系统的静压;稳定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气流;减少了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气流振动,提高了新风输送系统的送风效果,使得新风输送系统的送风效果更加理想。

3.本实用新型中,新风送风采用的是室内楼层的墙体下方的踢脚线处进入室内,而室内楼层的内环境的浊气通过室内楼层的上方的排风装置排出室外,采用的是下送上回的置换通风方式,在气流组织方面上实现了优良的通风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墙体下方的踢脚线处的进风口和室内踢脚线一体成型,且设有可拆卸风口格栅。可以通过拆装风口格栅对送风静压箱进行调试检修。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送风管,2.送风支管,3.送风静压箱,4.送风口,5.新风,6.墙体,7.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包括:若干根用于新风5输送的送风管1,设置在室内楼层(图中未标示)的顶面7上;若干根送风支管2,设置在室内楼层的墙体6内部,且一端与送风管1相通,另一端延伸至室内踢脚线(图中未标示)处;室内踢脚线上设有用于新风5输入室内的出风口(图中未标示),出风口与送风支管2连通;新风5依次通过送风管1、送风支管2和出风口进入所述室内楼层。

在本实施例一中,送风管和送风支管均设置在建筑室内中不可缺少的结构中,一般室内顶面是室内装修无法省略的结构,在室内装修过程中,有的室内楼层会设置吊顶,有的室内楼层不会设置吊顶;但无论室内楼层设不设置吊顶,送风管只会占用部分的室内顶面的空间,而且不会影响室内楼层的可用高度。为了不占用室内顶面过多的空间,进而影响室内楼层的可用高度,送风管优选设置在靠近墙体的吊顶内部空间,这样节省了送风管对吊顶空间的占用;由于送风支管是设置在墙体的内部,因此送风管可以优选设置在靠近墙体的吊顶内部空间或室内楼层顶面,当然,也可设置在室内楼层的顶面的其它地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设置。

在本实施例二中,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送风管1靠近墙体6与顶面7交接处设置,送风支管2设置有两根,并分别设置在室内楼层的两面墙体6的内部,且通向同一室内楼层的空间。且两根送风支管2在踢脚线处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带有送风口4的送风静压箱3,且送风静压箱3也设置在墙体6的内部,送风静压箱3的送风口4与踢脚线处的出风口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在送风支管2与送风静压箱3的连接处设有插板阀(图中未标示);且踢脚线处的出风口设置有可拆卸风口格栅(图中未标示);在送风管1和送风支管2内分别设有防火风阀(图中未标示),防火风阀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风阀控制器(图中未标示)电联接。

在本实施例二中,为了不占用室内顶面过多的空间,进而影响室内楼层的可用高度,送风管优选为密封保温的扁平风管,在实际应用中,铺设送风管时,送风管在室内楼层空间的竖直方向的尺寸较小,而水平方向的尺寸可相应较大。送风支管为密封保温的圆风管;为了方便安装送风支管,内部需要设置送风支管的墙体优选为轻钢龙骨墙体。风阀控制器可设置在室内楼层的内部环境中,同时也可与整个建筑的消防设备总控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室内楼层在装修过程中,为了方便住户将衣食住行有规划的分隔开来,会通过墙体将室内楼层设置成多个功能不同的室内空间(即房间),为了提高每个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环境质量,需要给每个室内空间输送新风,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送风管和送风支管均设置在建筑室内中不可或缺的结构中,因此可以在墙体中设置多个通向同一个室内空间的送风支管以提高室内空间的环境质量,进而提高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却不影响室内楼层的构造也不占用室内楼层的内部空间。同时,可以在送风静压箱设置多个分别通向不同室内空间(即房间)的送风口。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送风管1与新风处理空调机(图中未标示)相连通,且在室内楼层的上方设置排风装置,室内楼层内的浊气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内楼层,而新风5可通过上述送风装置进入室内楼层,形成一种下送上回的置换通风方式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新风处理空调机可设置在单个室内楼层的小型新风处理空调机;也可是提供整栋建筑新风的大型新风处理空调机。室内楼层内的每个室内空间中的浊气可通过设置在墙体上部的通风口或墙体上的门窗等方式进入排气装置,进而被排出室内楼层。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