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91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



背景技术:

冬季的家禽圈舍,气温很低,而圈舍内的温度对家禽的生长发育、繁殖至关重要,温度过低对于家禽的成长不利,众所周知,现有的家禽圈舍加温装置常见的有煤炉加热、水暖加热等装置,但是采用这些装置对圈舍进行加温时会导致燃煤污染严重、温度不宜控制等问题出现,申请号为201320784801.2的专利文件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家禽养殖加温器,包括进气孔、调节盖板、防护网、燃烧物进出口、盖板、出气管、手提环、水盒安装口、水盒、悬空架,具有发热和加湿等效果,给家禽生长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不能根据周围环境温度对圈舍温度进行自动调节,同时不能对圈舍内的空气进行换流处理,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利用太阳能对整个装置提供电能,检测单元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温度由控制器驱动温度调控单元调节加温器温度,实现温度的升降控制,并利用风扇对养殖农舍内的空气进行换流处理,给家禽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生长的环境,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农舍养殖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利用太阳能给装置供电,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节约了大量电能资源,保护了周围环境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利用太阳能对整个装置提供电能,检测单元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温度由控制器驱动温度调控单元调节加温器温度,实现温度的升降控制,并利用风扇对养殖农舍内的空气进行换流处理,给家禽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生长的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由农舍和太阳能加温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舍顶部通过支架1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2,农舍一侧固定设置有呈蛇形状排列的电热管3;所述太阳能加温器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农舍一侧的控制箱4及设置在控制箱4内部的温控系统7组成,控制箱4表面设有显示器5、按键6和报警灯L1,温控系统7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分别连接电源单元、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报警电路、风扇驱动电路、通讯单元组成,51单片机还与显示器5、按键6分别连接。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逆变器和蓄电池,太阳能充电板2与太阳能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农舍内顶部设有风扇,农舍呈正方体结构。

所述按键6一端连接电阻R5后接51单片机的P2.7口,按键6另一端接地。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其中传感器DS18B20的数字信号端即DATE端连接51单片机的P1.7口,GND接地端接地,VCC电源端与电阻 R1并接后连接5V电源。

所述温度控制电路采用双向可控硅SCR进行关断控制,温度控制电路由双向可控硅SCR、电热管3结合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电阻R7、R8、R9、R10、 R11组成,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内部由一个光敏二极管结合发光三极管构成,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51单片机的P1.4口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3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源VCC端,电阻 R8的另一端连接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连接,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连接可控硅SCR1的G极,可控硅SCR1的 T1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可控硅SCR1的T2极与电阻R10连接,电阻R10、 R11另一端与电热管3连接。

所述报警电路由电阻R3、R4、三极管VT2、报警灯L1及扬声器Y组成,其中电阻R3的一端与51单片机P2.5口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报警灯L1,报警灯L1接扬声器Y。

所述显示器5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器5用来显示当前农舍內的温度值,液晶显示器D0、D1、D2、D3、D4、D5、D6、D7端通过排针RP1分别与主控芯片51单片机的P0.0、P0.1、P0.2、P0.3、P0.4、P0.5、P0.6、P0.7 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为RS485通信,通讯单元与51单片机P1.2口连接。

所述风扇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6、三极管VT1、风扇,其中电阻R6的一端与51 单片机P2.3口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风扇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农舍养殖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利用太阳能给装置供电,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节约了大量电能资源,保护了周围环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电路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4为电源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支架1、太阳能充电板2、电热管3、控制箱4、显示器5、按键6、温控系统7、报警灯L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农舍和太阳能加温器组成,所述农舍上方通过支架1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2,农舍一侧固定设置有呈蛇形状排列的电热管3;所述太阳能加温器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农舍一侧的控制箱4及设置在控制箱4内部的温控系统7,控制箱4表面设有显示器 5、按键6和报警灯L1,,温控系统7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分别连接电源单元、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报警电路、风扇驱动电路、通讯单元组成,51单片机还与显示器5、按键6分别连接,显示器5连接存储器,其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

所述电源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太阳能电池、逆变器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从太阳能充电面板2获取直流电,逆变器把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存储在蓄电池内给整个装置提供电源。

所述按键6一端连接电阻R5后接51单片机的P2.7口,按键6另一端接地,通过按键6可以设定农舍温度具体值。

所述农舍内顶部设有风扇,农舍呈正方体结构。

一种太阳能式农舍养殖加温器,其电路接线图如图1所示:其中温度检测电路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范围为-55℃~ +125℃,传感器DS18B20的数字信号端即DATE端连接51单片机的P1.7口, GND接地端接地,VCC电源端与电阻R1并接后连接5V电源,对当前农舍内的温度检测并将所检测温度数据传给51单片机。

所述温度控制电路采用双向可控硅SCR进行关断控制,温度控制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SCR、电热管3结合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电阻R7、R8、R9、R10、 R11组成,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内部由一个光敏二极管结合发光三极管构成,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51单片机的P1.4口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3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源VCC端,电阻 R8的另一端连接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可控硅触发器 MOC3021连接,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连接可控硅SCR1的G极,可控硅SCR1的 T1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可控硅SCR1的T2极与电阻R10连接,电阻R10、 R11另一端与电热管3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未达到51单片机所设定的数据,51单片机的P1.4口呈断开状态,三极管VT3处于截止状态,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中的光敏二极管呈通电状态,它激发光电三极管导通,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触发双向可控硅SCR1,电热管3通电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达到51单片机所设定的温度,51单片机的P1.4口呈短路状态,三极管VT3处于导通状态,可控硅触发器MOC3021中的光敏二极管断电,光敏三极管截止,触发信号为低电平,电热管3停止加热,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农舍内的温度大小,自动化程度高,使得养殖更加智能化。

所述报警电路由电阻R3、R4、三极管VT2、报警灯L1及扬声器Y组成,其中电阻R3的一端与51单片机P2.5口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报警灯L1,报警灯L1接扬声器Y。

所述显示器5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其中显示器5用来显示当前农舍內的温度值,液晶显示器D0、D1、D2、D3、D4、D5、D6、D7端通过排针RP1分别与主控芯片51单片机的P0.0、P0.1、P0.2、P0.3、P0.4、P0.5、P0.6、P0.7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为RS485通信,通讯单元与51单片机P1.2口连接。

所述风扇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6、三极管VT1、风扇,其中电阻R6的一端与51 单片机P2.3口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风扇连接,夏季较热时,农舍气温过高可利用风扇进行降温,同时使得农舍内部空气进行环流,保证农舍内部空气干净,给家禽养殖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