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定位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06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用于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定位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定位块。



背景技术:

大型的聚光器阵列(组件)均需要在现场装配,聚光器陈列是由单个8-12米的聚光器单元(SCE)组合而成,SCE之间采用轴式或板式连接,通常聚光器组件长度在60-150米之间,为了调整聚光器的转动位置,需要驱动装置实现跟踪太阳聚光。

因此,每个SCE必须在完全同形面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整个聚光器组件的聚光。但由于聚光器组件阵列体积庞大,长度超过60米以上,很难在现场装配时测量其是否在同一形面,从而致使聚光器组件出现聚光面不一致的情况。

由于聚光器组件长度比较大,整行聚光器支架上轴承座很难调整在一条直线上,使得聚光器的聚光面往往不能够处于一个形面上,影响了聚光器组装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定位块,能够与激光器配合来调整轴承座的位置,从而保证每个聚光器单元所组成的聚光器组件的聚光面处于同一形面上。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定位块,包括固定底板、观察孔基座、端头和激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基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部,并位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边缘处;所述端头设置在所述观察孔基座的顶部,所述激光观察孔开在所述端头上,并且所述激光观察孔的方向与所述固定底板的边缘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固定底板上开有固定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与激光器配合来调整轴承座的位置,从而保证每个聚光器单元所组成的聚光器组件的聚光面处于同一形面上,提高了聚光器组件的安装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左视图。

定位块的结构包括:固定底板1、观察孔基座2、端头3、激光观察孔4;观察孔基座2设置在固定底板1的上部,并位于固定底板1的边缘处;端头3设置在观察孔基座2的顶部,激光观察孔4开在端头3上,并且激光观察孔4的方向与固定底板1的边缘方向相同。在固定底板1上开有两个固定通孔5。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使用状态图。

使用时,将多个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同一行的不同立柱6上,轴承座7在定位块的顶部可以位置滑动,以调整轴承座7的位置;激光器8发射激光,将一束激光从最外侧立柱上定位块的激光观察孔4穿过,调整每个立柱6上的定位块,使得激光从每个观察孔4穿过,就可以保证每个立柱6上的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利用螺栓穿过固定通孔5,将定位块固定在立柱6的顶端;将轴承座7下部的轴承座底座放置在定位块上,将轴承座底座靠在观察孔基座2的侧部,以使得聚光器单元中每个立柱6上的轴承座底座处在同一个轴线上,调整完成后用螺栓完全紧固轴承座底座和定位块;将组装后的端板、连接轴、扭矩管吊装到轴承座底座上,利用螺栓将轴承座7的上盖固定在轴承座底座上。如果需要连接另一个扭矩管,将法兰与另一个扭矩管上的端板通过螺栓固定。

上述安装完成后,可保证每个聚光器单元所组成的聚光器组件的聚光面处于同一形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