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7884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材在从采摘到制成成品药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晾晒。因药材含水量过多,易发热,会导致药材发霉、变质,消耗养分过多,失去光泽。晾晒法时常用的中药材干燥技术,即通过自然的阳光照射,利用流动的空气对中药材进行干燥,自然的阳光照射干燥的效果好,不会造成中药材的药性发生改变。但是如果直接将药材放置在地板或者木板上,晾干速度较慢,而且晾晒卜均匀,也会对药材造成污染。此外,采用也可采用烘干设备对药材进行烘干,能很大的提高烘干效率,但是很容易使得的药效流失,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故而出现了用来晾晒中药材的装置,通常的晾晒装置是支架支撑起筛板,在筛板上方设置网罩或者聚光罩,将中药材放置在筛板上即可。与直接将中药放置在木板上相比,这种晾晒装置改善了通风,避免了中草药被污染,但是还需要人工翻动才能使得晾晒均匀。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 203336912 U中,通过框架上的吊绳将中药材悬吊起来,使得中药材不贴合于装置,更有利于晾晒,但其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放置于地面,在晾晒的过程中不宜移动,不利于日照晾晒。

此外,中药材采收一般在秋季,如果一个白天中药材还未完全晾晒干,需要次日继续晾晒,那么在夜间空气湿度较大,放置时的防回潮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在专利CN 205512236 U中,设置了湿气收集装置和排气装置,来解决回潮的问题,但是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避免与装置贴合且可旋转,既提高晾晒效率,又能防回潮,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包括基座1、框架2、聚光罩3、悬挂杆4、吊绳5、筛板6、除湿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由底盘8和基杆9组成,且框架2套于基座1上,其底盘8上设有圆形凹槽10,所述框架2为若干直角梯形体支架11围绕套孔12组成,且内顶部设有悬挂杆4、内底部设有筛板6、除湿装置7,侧面设有支撑杆13,外部设有卡槽14、聚光罩3,其悬挂杆4上设有吊绳 5,其支撑杆13通过合页连接托板18,且托板18上设有防滑槽23,所述除湿装置7从上到下由冷却水管15和盒盘16组成,且冷却水管15和盒盘16彼此平行,其冷却水管15一端连接水管20,其盒盘16内设有防潮珠,一端连接通道21,且水管20和通道21均位于套孔12内壁,所述套孔12底部突出于框架2,且套孔 12底部设有与圆形凹槽10相匹配的凸棱19。

所述框架2为四个直角梯形体支架11围绕套孔12组成,且直角梯形体支架 11之间的角度为90°。

所述聚光罩3的结构与直角梯形体支架11的结构互相匹配。

所述支撑杆13、筛板6、除湿装置7、卡槽14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均平行于直角梯形体支架11的斜面。

所述筛板6两侧设有挡板24。

所述圆形凹槽10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卡槽14位于框架2底部外边缘,内部设有密封垫22。

所述盒盘16底面设有防护垫17,且左侧面设有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中药材通过吊绳挂于框架内的悬挂杆,避免贴合于装置,再加上框架于基座的配合转动,可使得中药材的各个角度均能收到良好的晾晒。

(2)设置聚光罩,其结构与直角梯形体支架的结构互相匹配,晾晒时将支撑杆上的托板转到水平位置,放上聚光罩,既保证良好的聚光又可保证通风,有利于提高晾晒效率。

(3)设置筛板可以承接因活动框架而掉落断裂的中药材,避免药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因其倾斜的设置使得掉落的中药材的容易排除。

(4)晾晒结束时,抬动下聚光罩将托板转到竖直位置,把聚光罩下边缘放置的卡槽中,使得框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避免湿空气再进入,可减小除湿装置的工作量。最后使除湿装置工作,实现装置内的等温除湿,避免发生回潮现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5)冷却水管、盒盘、倾斜设置有助于防潮珠和水的加入,设置防护垫有助于清除防潮珠,下次使用更换防护垫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基座1、框架2、聚光罩3、悬挂杆4、吊绳5、筛板6、除湿装置7、底盘8、基杆9、圆形凹槽10、直角梯形体支架11、套孔12、支撑杆13、卡槽 14、冷却水管15、盒盘16、防护垫17、托板18、凸棱19、水管20、通道21、密封垫22、防滑槽23、挡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近一步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一种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包括基座1、框架2、聚光罩3、悬挂杆4、吊绳5、筛板6、除湿装置7,所述基座1由底盘8和基杆9组成,且框架2套于基座1上,其底盘8上设有圆形凹槽 10,所述框架2为若干直角梯形体支架11围绕套孔12组成,且内顶部设有悬挂杆4、内底部设有筛板6、除湿装置7,侧面设有支撑杆13,外部设有卡槽14、聚光罩3,其悬挂杆4上设有吊绳5,其支撑杆13通过合页连接托板18,且托板 18上设有防滑槽23,所述除湿装置7从上到下由冷却水管15和盒盘16组成,且冷却水管15和盒盘16彼此平行,其冷却水管15一端连接水管20,其盒盘16内设有防潮珠,一端连接通道21,且水管20和通道21均位于套孔12内壁,所述套孔12底部突出于框架2,且套孔12底部设有与圆形凹槽10相匹配的凸棱19。

所述框架2为四个直角梯形体支架11围绕套孔12组成,且直角梯形体支架 11之间的角度为90°。

所述聚光罩3的结构与直角梯形体支架11的结构互相匹配。

所述支撑杆13、筛板6、除湿装置7、卡槽14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均平行于直角梯形体支架11的斜面。

所述筛板6两侧设有挡板24。

所述圆形凹槽10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卡槽14位于框架2底部外边缘,内部设有密封垫22。

所述盒盘16底面设有防护垫17,且左侧面设有出口。

关于晾晒,首先将采收的中药材通过吊绳5挂于框架2内的悬挂杆4,这样就避免贴合于装置。然后将支撑杆13上的托板18转到水平位置,放上聚光罩3,且聚光罩3的结构与直角梯形体支架11的结构互相匹配,托板18上设有防滑槽 23来防止聚光罩3滑落。如此的结构设计既保证良好的聚光又可保证通风,有利于提高晾晒效率。

在晾晒过程中,框架2套于基座1的基杆9上。给框架2施加一定的力,在套孔12的凸棱19与基座底盘8上的圆形凹槽10的配合下,框架2可以进行转动,可使得中药材的各个角度均能收到良好的晾晒。

而且设置筛板6可以承接因活动框架2而掉落断裂的中药材,避免药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因其倾斜的设置使得掉落的中药材的容易排除。

中药材采收一般在秋季,如果一个白天中药材还未完全晾晒干,需要次日继续晾晒,那么在夜间空气湿度较大,放置时的除湿防回潮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于防回潮,采用的是冷却除湿的原理,即在除湿的同时通过冷却水或者空气将吸附热量带走,保持近似等温除湿。

晾晒结束时,抬一下聚光罩3将托板18转到竖直位置,把聚光罩3下边缘放置到卡槽14中,这时使得框架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避免湿空气再进入,如此的结构设计已大大减小了除湿装置的工作量。最后通过套孔12内壁的通道21往除湿装置7里的盒盘16中加入防潮珠,通过水管20往除湿装置7里的冷却水管 15加入水,现实装置内的等温除湿,使得中药材保持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发生回潮现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此外,冷却水管15、盒盘16的倾斜设置有助于防潮珠和水的加入,设置防护垫17有助于清除防潮珠,下次使用更换防护垫17即可。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药材晾晒防回潮装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