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灶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2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灶炉具,包括第一炉具(10)及第二炉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具(10)及所述第二炉具(20)通过枢转件(30)旋转连接,所述枢转件(30)内设有卡线槽(36),所述双灶炉具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炉具(10)及所述第二炉具(20)的电源线(40),所述电源线(40)从所述第一炉具(10)穿出,并穿过所述枢转件(30)的卡线槽(36)与所述第二炉具(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件(30)包括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3)及卡线套(35),所述第一转轴(31)枢转固定于所述卡线套(35)内并与所述第一炉具(10)的第一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3)枢转固定于所述卡线套(35)内并与所述第二炉具(20)的第二底座(21)转动连接,所述卡线槽(36)设置于所述卡线套(3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一侧形成第一收容槽(12),所述第二底座(21)底部一侧形成第二收容槽(22),所述卡线套(35)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内,另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2)贯通的第一出线孔(13),所述第二底座(21)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收容槽(22)贯通的第二出线孔(23),所述电源线(40)从所述第一出线孔(13)穿出,并穿过所述卡线套(35)的卡线槽(36)及所述第二出线孔(23)与所述第二炉具(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套(35)开设有第一枢转孔(351)及第二枢转孔(353),所述第一底座(1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一侧设有第一凸耳(15),所述第一凸耳(15)对应所述第一枢转孔(35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51),所述第二底座(21)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22)一侧设有第二凸耳(25),所述第二凸耳(25)对应所述第二枢转孔(353)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51),所述第一转轴(31)穿过所述第一枢转孔(351)及所述第一安装孔(151)与所述第一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3)穿过所述第二枢转孔(353)及所述第二安装孔(251) 与所述第二底座(2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套(35)呈U型,具有卡线端(355)及安装端(357),所述卡线槽(36)贯通所述卡线端(355),所述安装端(357)上开设所述第一枢转孔(351)及所述第二枢转孔(353),所述卡线槽(36)与所述第一枢转孔(351)及所述第二枢转孔(35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1)具有第一卡固端(311)及自所述第一卡固端(311)延伸形成的第一杆部(312),所述第二转轴(33)具有第二卡固端(331)及自所述第二卡固端(331)延伸形成的第二杆部(332);所述第一卡固端(311)及所述第二卡固端(331)收容于所述卡线槽(36)内并卡固于所述安装端(357)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杆部(31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枢转孔(351)及所述第一凸耳(15)上的第一安装孔(151),并通过第一固定件(61)与所述第一凸耳(1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部(332)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枢转孔(352)及所述第二凸耳(25)上的第一安装孔(251),并通过第二固定件(62)与所述第二凸耳(25)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位于所述第一凸耳(15)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6),所述第一固定件(61)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6)内,所述第二底座(21)位于所述第二凸耳(25)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6),所述第二固定件(62)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6)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炉具(10)内的电路板以及从所述第一炉具(10)穿出并与所述第二炉具(20)相连的控制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灶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穿过所述枢转件(30)的卡线槽(36)并与所述第二炉具(20)相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