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9240发布日期:2018-08-28 23:2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通过延长配管连接的空调机。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切换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方向的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送风机、液体侧延长配管连接用阀、以及气体侧延长配管用连接用阀。室内单元具有: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电子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室内送风机。而且,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电子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依次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另外,公知有在一台室外单元连接有多个室内单元的多联式空调机。在该情况下,对设置于各室内单元的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并对在各室内单元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一般室内单元沿横向或纵向的任一方向安装。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室内机沿横向以及纵向的任一方向安装的空调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4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81244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空调机,对于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的情况未进行任何考虑,因此依据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不同,存在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提供一种抑制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的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制冷剂回路,其通过配管连接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部以及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并供制冷剂流动;和控制部,其调整所述膨胀部的开度,作为所述膨胀部的开度具有:设定为启动时的开度的启动开度、和设定为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开度的基准开度,所述控制部具有:判断单元,其判断储存于所述室内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和开度调整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修改所述启动开度以及所述基准开度,来调整所述膨胀部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基于所述室内机的机型来判断储存于所述室内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

优选地,作为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包括安装方向能够改变的特殊机型。

优选地,所述特殊机型具有作为安装方向能够改变纵向和横向的构造,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安装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对于所述开度调整单元而言,在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比在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纵向的情况下更打开所述膨胀部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具有输入开关,用于输入安装方向的信息,所述判断单元基于通过所述输入开关输入的安装方向的信息来,判断储存于所述室内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方向的信息,所述判断单元基于由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判断储存于所述室内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

优选地,还具备排出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所述控制部还具备排出温度判定单元,用于判定由所述排出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排出温度是否与排出温度阈值一致,在由所述排出温度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排出温度与排出温度阈值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开度调整单元调整所述膨胀部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设置有多个,所述膨胀部设置有多个,在多个所述室内机分别各连接有一个所述膨胀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基于储存于室内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来调整膨胀部的开度,因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纵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纵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沿横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横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的控制部50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空调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的回路图。基于该图1对空调机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空调机1例如具备一台室外机2、四台室内机3以及控制部50。空调机1例如是利用制冷循环进行空气调节的多联式空调机,能够选择四台室内机3均进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和四台室内机3均进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另外,对室外机2为一台的情况进行例示,但也可以为两台以上。另外,对室内机3为四台的情况进行例示,但也可以为一台、两台、三台、五台以上。

(室外机2、室内机3)

室外机2设置于室外,具有压缩机10、流路切换部11、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送风机13、储能器17以及排出温度传感器6。四台室内机 3分别具有膨胀部14、室内热交换器15、室内送风机16以及室内控制部34。这样,在多个室内机3分别各设置有一个室内热交换器15以及膨胀部14。在此,压缩机10、流路切换部11、室内热交换器15、膨胀部14、室外热交换器12以及储能器17由配管5连接,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4。

(压缩机10、流路切换部11)

压缩机10吸入低温低压的状态的制冷剂,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使之成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并排出。压缩机10例如是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另外,压缩机10可以设置有两台。流路切换部11 对制冷剂回路4中制冷剂流动的方向进行切换,例如为四通阀。流路切换部11对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2流动还是向室内热交换器15流动进行切换,由此全制冷运转以及全制热运转均能够进行。

(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送风机13、储能器17)

室外热交换器12在流路切换部11与膨胀部14之间连接,例如对室外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12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室外送风机13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2附近,向室外热交换器12输送室外空气。储能器17 与压缩机10的吸入侧连接,对吸入至压缩机10的制冷剂中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进行贮存,以便仅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压缩机10。

(膨胀部14)

膨胀部14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与室内热交换器15之间连接,是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之膨胀的减压阀或膨胀阀。膨胀部14例如是调整开度的电子式膨胀阀。膨胀部14如上述那样分别设置于各室内机3,对向各室内热交换器15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整。在制冷时,膨胀部 14的开度基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出口侧的过热度进行控制,并对向室内热交换器15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由此,膨胀部14与作用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负载的变动对应地将适量的制冷剂供给至室内热交换器15,并且将过热度保持为一定的幅度,以使压缩机10不吸入液体状态的制冷剂。

(室内热交换器15、室内送风机16、室内控制部34)

室内热交换器15在膨胀部14与流路切换部11之间连接,使室内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5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室内送风机16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附近,向室内热交换器15输送室内空气。室内控制部34 控制室内机3的动作。

(排出温度检测传感器)

排出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10的排出侧与流路切换部11之间,对由压缩机10压缩并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纵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立体图。接下来,对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3的机型是安装方向能够改变为多个方向的特殊机型。室内机3能够自由地改变安装方向,以使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例如成为适于顶棚或地板下等之类的安装空间的方向。如图2所示,室内机3例如具有长度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的壳体30,在壳体30的内部形成有沿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划分为三个的第一室31、第二室32以及第三室33。

在第一室31例如设置有室内控制部34。在室内控制部34设置有输入开关34a,输入开关34a输入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的信息。输入开关 34a例如为电子式开关,室内控制部34通过输入开关34a的切换,将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向控制部50发送。例如,安装人员在安装室内机3时,使用输入开关34a输入安装方向。由此在空调机1启动时,室内控制部34将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向控制部50发送。

在第二室32例如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5。室内热交换器15呈倒V 字形状,宽度方向的形状与高度方向的形状不同。这样,室内热交换器 15具有:顶部15a、从顶部15a向两个斜下方向延伸的边部15b、以及作为边部15b的前端的底部15c。在第三室33例如设置有室内送风机 16。在壳体30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形成有上部开口部30a以及下部开口部30b,室内送风机16从位于下方向的下部开口部30b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吸入的室内空气从位于上方向的上部开口部30a吹出。由此室内空气从下方朝向上方沿纵向(箭头Z方向)流动。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纵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在室内机3沿纵向安装的情况下,在室内热交换器 15中,室内热交换器15的底部15c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方,因而制冷剂储留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底部15c(图3中用虚线包围的部分)。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横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室内机3沿横向安装的情况下,室内送风机16 从位于一侧方向的下部开口部30b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吸入的室内空气从位于另一侧方向的上部开口部30a吹出。由此室内空气从一侧方向朝向另一侧方向沿横向(箭头X方向)流动。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沿横向安装的室内机3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在室内机3沿横向安装的情况下,在室内热交换器 15中,室内热交换器15的边部15b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方,因而制冷剂储留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边部15b(在图5中用虚线包围的部分)。在此,室内热交换器15的底部15c与边部15b,由于边部15b比底部15c 贮存制冷剂的容积大,因而边部15b比底部15c容易储留制冷剂。即,在室内机3沿横向安装的情况下比室内机3沿纵向安装的情况下容易储留制冷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室内机3的机型,对能够改变安装方向的特殊机型进行了例示,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为纵置专用的机型,也可以为横置专用的机型。

(控制部50)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50的框图。控制部 50进行空调机1整体的控制,例如为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器。控制部50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控制部50与室内控制部34为分体的情况进行例示,但也可以成为一体。如图6所示,控制部50具有判断单元51、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以及开度调整单元 53。

(判断单元51)

判断单元51对储存于室内机3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进行判断。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判断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使用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即,判断单元51判断安装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判断单元51在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难以储留,在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容易储留。在本实施方式1中,基于通过输入开关34a输入的安装方向的信息来判断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即,判断单元51基于通过输入开关34a输入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对储存于室内机3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进行判断。另外,判断单元51 具有判断是否连接有能够改变安装方向的特殊机型的功能。

(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

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对由排出温度传感器6检测出的排出温度是否与排出温度阈值一致进行判定。排出温度阈值例如为设为目标的目标排出温度。

(开度调整单元53)

开度调整单元53基于由判断单元51判断出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来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判断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使用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如上所述,判断单元51在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难以储留,在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容易储留。

在此,膨胀部14的开度越关闭,制冷剂流动的量越减少,制冷剂越容易储留,另一方面,在制冷时过热度较高,另外膨胀部14的前后的压差增加,因而提高制热能力。另外,膨胀部14的开度越打开,制冷剂流动的量越增加,制冷剂越难以储留,另一方面,在制冷时过热度降低,另外膨胀部14的前后的压差减少,因而降低制热能力。开度调整单元53在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比在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由此膨胀部14的开度在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纵向以及横向任一方向均最佳化。

另外,开度调整单元53具有在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开始时使膨胀部14的开度处于全开的功能。另外,开度调整单元53具有在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开始时,在使膨胀部14的开度处于全开之后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与各个运转匹配的启动开度并维持的功能。另外,开度调整单元53可以在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启动开度之后,稍微调整开度。而且,开度调整单元53具有在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启动开度并维持,且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例如数分钟之后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基准开度的功能。在此,规定的时间例如是指压缩机10的频率上升、制冷剂的循环量增加,从启动开始起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另外,基准开度例如是对室内机3的运转最佳的开度。

如上所述,开度调整单元53在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比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即,在膨胀部14的启动开度中,开度调整单元53在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横向时比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纵向时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另外,膨胀部14的基准开度,开度调整单元53在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横向时比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为纵向时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

另外,开度调整单元53在由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判定为排出温度与排出温度阈值不同的情况下,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在当前的实际的排出温度比排出温度阈值高的情况下,开度调整单元53打开膨胀部 14的开度。由此膨胀部14的前后的压差减小,因而排出温度降低。另外,在当前的实际的排出温度比排出温度阈值低的情况下,开度调整单元53关闭膨胀部14的开度。由此膨胀部14的前后的压差变大,因而排出温度上升。这样,以使排出温度接近排出温度阈值的方式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并在排出温度与排出温度阈值一致的情况下,将膨胀部 14的开度保持为恒定。

(运转模式)

接下来,对空调机1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空调机1作为运转模式具有全制冷运转模式以及全制热运转模式。全制冷运转是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0、流路切换部11、室外热交换器12、各个膨胀部 14、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流路切换部11以及储能器17的顺序流动,并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中,室内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冷却各室内。全制热运转是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0、流路切换部11、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各个膨胀部14、室外热交换器12、流路切换部11以及储能器17的顺序流动,并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中,室内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加热各室内。

(全制冷运转)

接下来,对空调机1的各运转模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全制冷运转进行说明。在全制冷运转中,由流路切换部11将压缩机10的排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2连接。在全制冷运转中,吸入至压缩机10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并以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过流路切换部11而流入至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12,并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与由室外送风机13送风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凝液化。冷凝后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各室内机3。

在各室内机3中制冷剂流入至各个膨胀部14,并在各个膨胀部14 中膨胀以及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而且,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并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中,与由室内送风机16送风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气化。此时,室内空气被冷却,在各室内实施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过流路切换部11,流入至储能器17。流入至储能器17的制冷剂中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贮存于储能器17,气体状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吸入。

(全制热运转)

接下来,对全制热运转进行说明。在全制热运转中,由流路切换部 11将储能器17与室内热交换器15连接。在全制热运转中,吸入至压缩机10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并以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过流路切换部11,流入至各室内机3。在各室内机3中,制冷剂流入至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并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15中与由室内送风机16 送风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凝液化。此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在各室内实施制热。

冷凝后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在各个膨胀部14中膨胀以及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而且,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12,并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与由室外送风机13送风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气化。蒸发后的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过流路切换部11,流入至储能器 17。流入至储能器17的制冷剂中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贮存于储能器17,气体状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吸入。

(控制部50的动作)

接下来,对控制部50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室内机3为特殊机型的情况下,在安装室内机3时,通过输入开关34a输入安装方向的信息。另外,在室内机3为特殊机型的情况下,膨胀部14的各种设定开度以在室内机3沿纵向安装的情况下成为最佳的方式设定。在此,室内机3为特殊机型,沿纵向安装时膨胀部14的各种设定开度与室内机3 不为特殊机型的情况下同样。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全制热运转中,首先,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使膨胀部 14的开度处于全开(步骤ST1)。接下来,由判断单元51判断是否连接有特殊机型(步骤ST2)。在未连接有特殊机型的情况下(步骤ST2的否),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启动开度(步骤 ST11)。而且,若从启动开始起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数分钟而达到稳定状态(步骤ST12),则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基准开度(步骤ST13)。然后,移至步骤ST8。

另一方面,在连接有特殊机型的情况下(步骤ST2的是),由判断单元51确认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步骤ST3)。具体而言,由判断单元 51判断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是否为横向(步骤ST4)。在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步骤ST4的否),进入步骤ST11。另一方面,在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步骤ST4的是),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将膨胀部14 的开度设定为比启动开度多打开β的开度(步骤ST5)。而且,若从启动开始起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数分钟而达到稳定状态(步骤ST6),则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将膨胀部14的开度设定为比基准开度多打开β的开度(步骤ST7)。然后,移至步骤ST8。

在步骤ST8中,由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对实际的排出温度Tdr与设为目标的排出温度阈值Tdt进行比较。具体而言,由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对在排出温度传感器6中检测出的排出温度Tdr是否与排出温度阈值Tdt一致进行判定(步骤ST9),在排出温度Tdr比排出温度阈值 Tdt高的情况下(步骤ST9的否),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使膨胀部14 的开度多打开α,并返回步骤ST8。另外,在排出温度Tdr比排出温度阈值Tdt低的情况下(步骤ST9的否),借助开度调整单元53使膨胀部 14的开度关闭α,并返回步骤ST8。另一方面,在排出温度Tdr与排出温度阈值Tdt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T9的是),保持膨胀部14的开度,从而空调机1的动作稳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1,基于储存于室内机3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因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3。另外,判断单元51基于室内机3的机型来判断储存于室内机3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因此,即便室内机3的机型例如为运转时制冷剂容易储留的机型,也能够按照每种机型单独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从而抑制制冷剂储留于室内机3。

此外,作为室内机3的机型,包括能够改变安装方向的特殊机型,特殊机型具有作为安装方向能够将纵向和横向改变的构造,判断单元51 判断安装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开度调整单元53在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比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在此,作为本实施方式1的比较例,对现有的空调机的控制部的动作进行说明。

现有的空调机例如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由延长配管连接。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切换制冷剂流动的流路方向的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送风机、液体侧延长配管连接用阀以及气体侧延长配管用连接用阀。另外,室内单元具有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电子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室内送风机。而且,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电子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依次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另外,空调机具有高压传感器、低压传感器、第一热敏电阻以及第二热敏电阻。高压传感器与压缩机的排出侧配管连接,低压传感器与压缩机的吸入侧配管连接,分别检测制冷剂回路的压力状态。第一热敏电阻设置于制冷运转时成为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的配管,第二热敏电阻设置于制冷运转时成为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侧的场所与成为出口侧的场所的中间,分别检测制冷剂回路的温度状态。此外空调机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压缩机、四通阀以及电子膨胀阀连接。由此,控制装置根据各运转状况控制空调机。

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空调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全制热运转中,首先,使膨胀部的开度处于全开(步骤ST21)。接下来,将膨胀部的开度设定为启动开度(步骤ST22)。而且,若从启动开始起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数分钟而达到稳定状态(步骤ST23),则将膨胀部的开度设定为基准开度(步骤ST24)。然后,对实际的排出温度Tdr与设为目标的排出温度阈值Tdt进行比较。具体而言,判定排出温度Tdr 是否与排出温度阈值Tdt一致(步骤ST25),在排出温度Tdr比排出温度阈值Tdt高的情况下(步骤ST25的否),膨胀部的开度多打开α,并返回步骤ST24。另外,在排出温度Tdr比排出温度阈值Tdt低的情况下(步骤ST25的否),膨胀部的开度关闭α,并返回步骤ST24。另一方面,在排出温度Tdr与排出温度阈值Tdt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T25 的是),保持膨胀部的开度,从而空调机的动作稳定。

根据比较例,例如工厂出厂时设定对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最佳的膨胀部的开度。而且,在现场安装室内机时,若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为纵向,则空调机高效运转。然而,在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为纵向以外、例如横向的情况下,制冷剂有可能储留。另一方面,工厂出厂时设定对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最佳的膨胀部的开度。而且,在现场安装室内机时,若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为横向,则空调机高效运转。然而,在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膨胀部过度打开,因而过热度不足,并且有可能使从室内机吹出的空气的温度上升时间延迟而导致制热能力降低。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中,开度调整单元53在由判断单元51 判断为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比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因此,根据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能够设定为最佳的膨胀部14的开度。即,在室内机3沿任一方向安装的情况下,也能够供给适当的制冷剂的量。由此,能够抑制制冷剂的储留,并且能够抑制空调机1的运转能力的降低。另外,由于停止的室内机3的热损失减少,因而能够减少耗电量。此外,即使在连接有制冷剂容易储留的机型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增加补充制冷剂。因此削减安装室内机3时的工时,从而能够削减用于增加制冷剂的成本。另外,由于不需要增加补充制冷剂,因而制冷机油的浓度不降低。因此容易确保压缩机10的可靠性。

另外,室内机3具有输入安装方向的信息的输入开关34a,判断单元51基于通过输入开关34a输入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判断储存于室内机3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由此,例如在安装人员安装室内机3时,若使用输入开关34a输入安装方向,就能够基于安装方向来控制膨胀部 14的开度。

另外,室内机3具有检测安装方向的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判断单元51也可以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安装方向的信息,判断储存于室内机3的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在该情况下,安装人员在安装室内机3时不输入安装方向,而是基于安装方向控制膨胀部14的开度。因此提高便利性。

另外,还具备排出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控制部50还具备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用于判断由排出温度传感器6检测出的排出温度是否与排出温度阈值一致,在由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2判定为排出温度与排出温度阈值不同的情况下,开度调整单元53调整膨胀部14的开度。由此能够控制成排出温度为目标的排出温度。

此外,室内机3设置有多个,膨胀部14设置有多个,在多个室内机3分别各连接一个膨胀部14。以往,在多联式的空调机连接有各种室内机,例如连接有目前开发的能够多个方向设置的室内机,因而若不单独调整与各个室内机连接的膨胀部的开度,则各个室内机3无法发挥本来的能力。然而,在图8的现有的控制中,存在全部室内机例如在工厂出厂时设定对室内机的任一个安装方向为最佳的参数亦即膨胀部的开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安装时,在假设一部分的室内机的安装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导致在该一部分室内机与其余的室内机中,制冷剂的储留难易度等发生变化。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中,开度调整单元53在由判断单元51 判断为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横向的情况下、比由判断单元51判断为特殊机型的安装方向为纵向的情况下更打开膨胀部14的开度。因此,即便在室内机3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室内机3的安装方向设定为最佳的膨胀部14的开度。

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机;2...室外机;3...室内机;4...制冷剂回路; 5...配管;6...排出温度传感器;10...压缩机;11...流路切换部;12...室外热交换器;13...室外送风机;14膨胀部;15...室内热交换器;15a...顶部; 15b...边部;15c...底部;16...室内送风机;17...储能器;30...壳体;30a... 上部开口部;30b...下部开口部;31...第一室;32...第二室;33...第三室; 34...室内控制部;34a...输入开关;50...控制部;51...判断单元;52...排出温度判定单元;53...开度调整单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