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及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423发布日期:2018-09-18 21: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对连接有制冷剂配管的阀进行支承的构造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空调机具有室外机和室内机,配置于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要素设备由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外机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壳(外轮廓板)。外壳内部由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分隔板(隔离件)分割为送风机室和机械室。而且,在送风机室主要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室外风扇,在机械室主要配置有压缩机。另外,室外机具备对液体侧阀以及气体侧阀进行固定的阀座。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有将扩口阀经由压板而利用销固定于阀座(安装板)的扩口阀固定装置。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有利用阀座(安装板)的Z字状突起部和压板(固定件)夹持并固定扩口阀的扩口阀安装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9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1-120017号公报

在空调机、特别是制冷专用机的空调机中,配置于室外机的压缩机的吸入配管直接与气体侧阀连接。因此,在空调机的运转时或者室外机的输送时,压缩机的振动经由吸入配管而传递至气体侧阀。若压缩机的振动传递至气体侧阀,则存在间接地固定气体侧阀的压板的销或者螺钉松动、脱落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对阀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的松动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室外机具备:阀,与配置于机械室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阀座,设置于所述机械室,所述阀安装于所述阀座;压板,将所述阀固定于所述阀座;以及多个固定部件,将所述压板紧固于所述阀座,所述压板具有:主体部,与所述阀座接触;以及脚按压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两处分别延伸设置,并与设置于所述阀的安装脚接触,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多个供所述多个固定部件中的一部分插通的第一孔部,在所述脚按压部分别形成有供所述多个固定部件中的一部分插通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中的至少两个形成于与在所述脚按压部分别形成的所述第二孔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孔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与形成于所述脚按压部的所述第二孔部以及形成于与该第二孔部对应的位置的所述第一孔部一起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也可以形成为,在所述压板插入于所述阀与所述阀座之间的状态下,所述固定部件被紧固。

也可以形成为,所述压板还具有:卡止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阀座的上端部;以及勾挂部,从所述卡止部延伸设置。

也可以形成为,所述主体部构成为从正面观察呈L字形状或者矩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上述的室外机和与上述室外机连接的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室外机,经由压板将阀固定于阀座,该压板具备形成有多个第一孔部的主体部以及形成有第二孔部的脚按压部,因此,压板在多个位置被安装,能够使施加于各个固定部件的冲击分散,能够大幅抑制各个固定部件的松动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由于具备上述的室外机,因此能够大幅抑制固定部件的松动的产生,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固定部周边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以往的室外机的阀支承构造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示出以往的室外机的阀支承构造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阀支承构造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示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压板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压板的阀座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8是示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压板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该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包括图 1在内,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另外,包括图1在内,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相同或者相当,该情况在说明书的全文中都是相同的。并且,说明书全文所表示的构成要素的形态毕竟只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50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2是将室外机50的固定部周边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基于图1以及图2对室外机50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 中,图示出从室外机50除去顶板而俯视观察室外机50的内部的状态。另外,图2中,示出从纸面右下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室外机50的状态。

室外机50作为实施方式2中详细说明的空调机100的一个结构而与室内机(图9所示的室内机80)一起使用。

室外机50设置于与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空间(例如室外),具有对室内机供给冷热或者温热的功能。

室内机设置于对空调对象空间供给冷热或者温热的空间(例如室内),具有借助从室外机50供给的冷热或者温热来对空调对象空间进行冷却或者加热的功能。

室外机50经由制冷剂配管90而与室内机连接。

如图1所示,室外机50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轮廓板20。另外,室外机50除了外轮廓板20之外,还具备室外送风机71、压缩机60、室外热交换器70、液体侧阀51、气体侧阀52以及制冷剂配管90等构成制冷循环所需要的部件。此外,也可以如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2所示,在室外机50具备流路切换装置(图9所示的流路切换装置66),使得能够切换冷却运转(制冷运转)与加热运转(制热运转)。

外轮廓板20的内部由隔离件40分割为机械室20A和送风机室20B。隔离件40构成为在设置于外轮廓板20的状态下沿铅垂方向延伸。

在送风机室20B主要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70以及室外送风机71。

室外热交换器70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外热交换器70例如能够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

室外送风机71附设于室外热交换器70,对室外热交换器70供给作为热交换流体的空气。

在室外送风机71运转时,空气从图1的上方被吸入外轮廓板20的内部,在与室外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后,向图1的下方被吹出。

室外送风机71例如为具有多个翼片的螺旋桨式风扇,且配置为在送风机室20B的内部的室外热交换器70的图1的下侧(下游侧)与形成于外轮廓板20的吹出口对置。室外送风机71由送风机用电动机(省略图示)旋转驱动。

在机械室20A主要配置有压缩机60以及制冷剂配管90。

压缩机60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60例如能够由旋转压缩机、涡旋压缩机、螺杆压缩机、往复压缩机等构成。在压缩机60连接有作为制冷剂配管90的一部分的排出配管以及吸入配管。此外,当在制冷专用机采用室外机50的情况下,在吸入配管连接有气体侧阀52。

此外,通过制冷剂配管90将压缩机60、室外热交换器70、节流装置(图9所示的节流装置65)、室内热交换器(图9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81)配管连接,构成制冷循环。

当在制冷专用机采用室外机50的情况下,压缩机60的吸入配管与气体侧阀52直接连接。气体侧阀52与液体侧阀51并排地安装于阀座 30。阀座3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92等固定部件而被紧固于隔离件40 以及外轮廓板20。阀座30在气体侧阀52的位置以俯视观察呈L字形状的方式被折弯。

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阀座30的端部设置安装板31,经由安装板31而将阀座30安装在外轮廓板20。如图2所示,阀座30安装在机械室20A内、且安装于压缩机60的前面上侧。此外,压缩机60 的前面是指形成于外轮廓板20的吹出口的面。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板31而将阀座30安装于外轮廓板20。

此处,对连接有制冷剂配管的阀的支承构造(以下称为阀支承构造) 进行说明。

首先,对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的阀支承构造的问题点进行说明。图 3是示出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的阀支承构造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示出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的阀支承构造的放大侧视图。此外,关于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的结构,在末尾标记“X”以便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50的结构进行区分。

在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中,气体侧阀52X借助作为固定部件的螺钉91X而直接紧固于阀座30X。图3中,作为例子示出将安装板31X设置在阀座30X的端部的状态。换句话说,在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中,阀座 30X经由安装板31X而被安装于外轮廓板。

在气体侧阀52X,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安装于阀座 30X的安装脚52aX。另外,在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中,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制冷剂配管90X)直接连接于气体侧阀52X。因此,在室外机的运转时或者室外机的输送时,在压缩机产生的振动经由吸入配管而传递至气体侧阀52X。换句话说,在室外机的运转时或者室外机的输送时产生的压缩机的振动使吸入配管向左右方向晃动(图4所示的箭头)。

若吸入配管向左右方向晃动,则在紧固气体侧阀52X的螺钉91X沿与紧固方向相同的方向或者相反的方向施加有力。因此,存在螺钉91X 松动、脱落的可能性。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50的阀支承构造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室外机50的阀支承构造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示出应用于室外机50的压板10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示出室外机50的安装有压板10的阀座30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

在室外机50中,气体侧阀52经由压板10而被螺钉91紧固于阀座 30。在气体侧阀52,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安装于阀座 30的安装脚52a。在室外机50中,压缩机60的吸入配管(制冷剂配管 90)连接于气体侧阀52。因此,与作为比较例的室外机相同,在室外机 50的运转时或者室外机50的输送时,在压缩机60产生的振动经由吸入配管而传递至气体侧阀52。

因此,在室外机50中,采用使用了压板10的阀支承构造。此外,压板10可以通过对金属板部件进行加工而形成。

如图6所示,压板10由从正面观察呈L字形状的主体部10B、从主体部10B延伸设置的两个脚按压部10A、向主体部10B的与脚按压部 10A相反侧延伸设置的卡止部10C、以及向卡止部10C的与主体部10B 相反侧延伸设置的勾挂部10D构成。

主体部10B是与阀座30接触而被螺钉紧固的部分。主体部10B从正面观察呈L字形状,具有: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部10Ba;以及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在第一直线部10Ba的一端侧(图5的纸面左侧)向铅垂方向上侧延伸的第二直线部10Bb。此外,第一直线部10Ba的另一端侧(图5的纸面右侧)的上侧、且是第二直线部10Bb的图5的纸面右侧没有金属板部件,而是敞开。

另外,在主体部10B,在至少三处开口形成有供螺钉91插通的第一孔部。形成于三处中的两处的第一孔部亦即孔部10B2形成于与第一直线部10Ba的脚按压部10A对应的位置。另外,形成于三处中的剩余的一处的第一孔部亦即孔部10B1以与形成于对应的脚按压部10A的孔部 10A1以及孔部10B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方式形成于第二直线部10Bb。

脚按压部10A是按压气体侧阀52的安装脚52a且被与阀座30螺钉紧固的部分。脚按压部10A构成为位于主体部10B的第一直线部10Ba 的与第二直线部10Bb相反侧、且从第一直线部10Ba的两端朝铅垂方向下侧延伸。如图7所示,在剖视观察的状态下,脚按压部10A构成为至少折弯两次,以便形成有空间部95。若气体侧阀52被固定于阀座30,则气体侧阀52的安装脚52a位于空间部95。另外,在脚按压部10A开口形成有供螺钉91插通的第二孔部即孔部10A1。

卡止部10C是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位于阀座30的上端部30a的部分。卡止部10C连接于主体部10B的与脚按压部10A相反侧,且构成为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卡止部10C通过将第二直线部10Bb的与第一直线部10Ba相反侧的端部侧按照以规定的角度与第二直线部10Bb连接的方式折弯而构成。而且,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卡止部10C卡止于阀座30的上端部30a。

勾挂部10D构成为: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从卡止部10C 的与主体部10B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设置,并被朝铅垂方向下侧折弯。勾挂部10D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与主体部10B一起夹住阀座30。换句话说,勾挂部10D在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维持卡止部10C与阀座30的上端部30a的卡止状态、并且限制压板10的移动。

压板10在将气体侧阀52按压于阀座30的状态下,从上方插入至阀座30与气体侧阀52之间而通过螺钉紧固被固定。若压板10安装于阀座30,则脚按压部10A从侧面方向按压气体侧阀52的左右的安装脚 52a,主体部10B在形成于主体部10B的两处孔部10B2由螺钉91固定,以免脚按压部10A离开。另外,为了避免主体部10B从阀座30脱离,主体部10B在形成于主体部10B的从脚按压部10A远离的位置的孔部 10B1由螺钉91固定。

卡止部10C卡止于阀座30的上端部30a,发挥压板10相对于气体侧阀52的定位和防止压板10落下的作用。勾挂部10D通过与阀座30 的上端部30a接触而发挥限制压板10的移动的作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关于室外机50,对于直接连接有压缩机60的吸入配管的气体侧阀52,即便在室外机50的运转时或者室外机50的输送时在压缩机60产生的振动经由吸入配管而传递至气体侧阀52,也能够抑制螺钉91的松动。换句话说,关于室外机50,从侧方利用脚按压部10A部按压位于气体侧阀52的两侧的安装脚52a并通过螺钉91进行固定,进一步通过螺钉91固定主体部10B,因此,即便振动传递也能够利用压板10而使振动扩散,能够大幅减少传递至各个螺钉91的振动。

换言之,在室外机50中,通过设置压板10,固定气体侧阀52的位置与固定于阀座30的位置分离,能够在多个位置固定气体侧阀52,能够使传递至螺钉91的振动分散。因此,根据室外机50,即便在室外机 50的运转时或者室外机50的输送时在压缩机60产生的振动经由吸入配管传递至气体侧阀52,也能够大幅抑制各个螺钉91的松动。另外,通过在压板10形成空间部95,将金属板弯曲的部分作为弹簧发挥功能,能够利用该部分吸收振动。

另外,关于室外机50,压板10的卡止部10C位于阀座30的上端部 30a,因此,固定气体侧阀52时的螺钉91的定位变得容易。此外,关于室外机50,利用主体部10B和勾挂部10D夹住阀座30,因此在防止压板10落下的方面也发挥作用。并且,关于室外机50,作为弯曲片的勾挂部10D也限制压板10的前后的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螺钉91 的松动。

另外,在能够进行冷暖切换的热泵装置的情况下,在压缩机与气体侧阀之间设置有四通阀等流路切换装置,振动的能量由于流路切换装置而减少,但在制冷专用机的情况下,并未设置流路切换装置,从压缩机直接连接气体侧阀的配管,因此可更显著地获得压板10的效果。

此外,作为固定部件,以螺钉91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固定部件也可以采用销。

实施方式2.

图8是示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压板 15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基于图8对压板15详细地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为了方便起见,改变附图标记而记为压板15,但基本结构以及功能与实施方式 1所说明的压板10相同。

在实施方式1中,对将主体部10B、卡止部10C以及勾挂部10D的一部分切口而在从侧面观察压板10的状态下主体部10B构成为L字形状的压板10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2中,对未将主体部15B、卡止部15C以及勾挂部15D的一部分切口而在从侧面观察压板15的状态下主体部15B构成为矩形状的压板15进行说明。

压板15由从侧面观察呈矩形状的主体部15B、从主体部15B延伸设置的两个脚按压部15A、向主体部15B的与脚按压部15A相反侧延伸设置的卡止部15C、以及向卡止部15C的与主体部15B相反侧延伸设置的勾挂部15D构成。

主体部15B是与阀座30接触并被螺钉紧固的部分。主体部15B从侧面观察呈矩形状。换句话说,主体部15B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主体部10B比较没有敞开的部分。另外,在主体部15B,在至少三处开口形成有供螺钉91插通的孔部。形成于三处中的两处的孔部15B1形成在与脚按压部15A对应的位置。另外,形成于三处中的剩余的一处的孔部 15B2以与形成于对应的脚按压部15A的孔部15A1以及孔部15B1排列在一条铅垂线上的方式形成。

脚按压部15A是按压气体侧阀52的安装脚52a且被与阀座30螺钉紧固的部分。脚按压部15A构成为从主体部15B的与卡止部15C相反侧的两端朝铅垂方向下侧延伸。脚按压部15A也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脚按压部10A相同,在剖视观察的状态下构成为至少折弯两次,以便形成有空间部95。另外,在脚按压部15A开口形成有供螺钉91插通的孔部15A1。

卡止部15C是位于阀座30的上端部30a的部分。卡止部15C连接于主体部15B的与脚按压部15A相反侧,且构成为在压板15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卡止部15C通过按照规定的角度连接于主体部15B的与脚按压部15A相反侧的端部侧的方式折弯而构成。

勾挂部15D构成为在压板15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从卡止部15C 的与主体部15B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设置,并向铅垂方向下侧折弯。勾挂部15D在压板15安装于阀座30的状态下与主体部15B一起夹住阀座 30。

压板15在将气体侧阀52按压在阀座30的状态下从上方插入至阀座30与气体侧阀52之间且通过螺钉紧固被固定。若压板15安装于阀座30,则脚按压部15A从侧面方向按压气体侧阀52的左右的安装脚52a,主体部15B在形成于主体部15B的两处孔部15B1由螺钉91固定,以免脚按压部15A离开。另外,为了避免主体部15B从阀座30脱离,主体部15B在形成于主体部15B的从脚按压部15A远离的位置的孔部 15B2由螺钉91固定。

卡止部15C卡止于阀座30的上端部30a,发挥压板15相对于气体侧阀52的定位和防止压板15落下的作用。勾挂部15D通过与阀座30 的上端部30a接触而发挥限制压板15的移动的作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室外机中,使用压板15 将气体侧阀52固定,因此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在图9中,用虚线箭头示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空调机100的结构>

如图9所示,空调机100具备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室外机。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为了方便起见,以具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50的情况为例对空调机100进行说明。

空调机100具备:压缩机60、室内热交换器81、室内送风机82、节流装置65、室外热交换器70、室外送风机71以及流路切换装置66。压缩机60、室内热交换器81、节流装置65、室外热交换器70以及流路切换装置66由制冷剂配管90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

此外,室外机50的一部分的结构如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那样。

在室外机50,除了配置有压缩机60、室外热交换器70、室外送风机71之外,还配置有流路切换装置66以及节流装置65。另外,在室外机50配置有气体侧阀52以及液体侧阀51。

流路切换装置66设置于压缩机60的排出侧,将制冷剂的流动在制热运转与制冷运转之间切换。流路切换装置66并无特殊限定,例如可以如图9所示利用四通阀构成流路切换装置。

节流装置65使经由了室内热交换器81或者室外热交换器70后的制冷剂膨胀而进行减压。节流装置65例如可以利用能够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膨胀阀等构成。此外,作为节流装置65,不仅能够应用电动膨胀阀,还能够应用在受压部采用了隔膜的机械膨胀阀或者毛细管等。另外,节流装置65也可以不配置于室外机50而配置于室内机80。

在室内机80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81以及室内送风机82。

室内热交换器81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81例如能够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微通道热交换器、管壳式热交换器、热管式热交换器、二重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等构成。此外,此处以室内热交换器81为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室内送风机82附设于室内热交换器81,对室内热交换器81供给作为热交换流体的空气。

<空调机100的动作>

接下来,针对空调机100的动作,与制冷剂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首先,对空调机100所执行的制冷运转进行说明。此外,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如图9的虚线箭头所示。此处,以热交换流体为空气、被热交换流体为制冷剂的情况为例,对空调机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驱动压缩机60,从压缩机60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以下,制冷剂按照虚线箭头流动。从压缩机6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单相)经由流路切换装置66而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70。在室外热交换器70中,在所流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机71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单相)。

从室外热交换器70送出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65而成为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与液态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81。在室内热交换器81 中,在所流入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机82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液态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室内被冷却。从室内热交换器81送出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66流入压缩机60,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60排出。以下,重复该循环。

接下来,对空调机100所执行的制热运转进行说明。此外,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在图9中用实线箭头示出。

通过驱动压缩机60,从压缩机60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以下,制冷剂按照实线箭头流动。

从压缩机6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单相)经由流路切换装置66而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81。在室内热交换器81中,在所流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机82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对室内供暖。

从室内热交换器81送出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65而成为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70。在室外热交换器70 中,在所流入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机71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液态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单相)。

从室外热交换器70送出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66 而流入压缩机60,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 60排出。以下,重复该循环。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应用于制冷专用机的室外机5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室外机50应用于如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空调机 100那样能够进行冷热切换的空调机。该情况下,将压板10不仅用于气体侧阀52的固定,也可以用于设置于室外机50的其它阀的固定。

此外,也可以将应用了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压板15的室外机作为空调机100的结构。在任一情况下,空调机100均能够大幅抑制对设置于室外机的气体侧阀进行固定的螺钉91的松动。因此,根据空调机100,以螺钉91的松动为原因而导致的故障的产生也降低,可靠性高。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板;10A:脚按压部;10A1:孔部;10B:主体部;10B1:孔部;10B2:孔部;10Ba:第一直线部;10Bb:第二直线部;10C:卡止部;10D:勾挂部;15:压板;15A:脚按压部;15A1:孔部;15B:主体部;15B1:孔部;15B2:孔部;15C:卡止部;15D:勾挂部;20:外轮廓板;20A:机械室;20B:送风机室;30:阀座;30X:阀座;30a:上端部;31:安装板;31X:安装板;40:隔离件;50:室外机;51:液体侧阀;52:气体侧阀;52X:气体侧阀;52a:安装脚;52aX:安装脚;60:压缩机;65:节流装置;66:流路切换装置;70:室外热交换器;71:室外送风机;80:室内机;81:室内热交换器;82:室内送风机;90:制冷剂配管;90X:制冷剂配管;91:螺钉;91X:螺钉; 92:螺钉;95:空间部;100:空调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