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39742发布日期:2018-07-13 20:1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舒适性要求的提升,对空调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正常的制冷、制热功能上,开始时根据当前温度,用户想到一种速冷、速热的使用体验。

专利申请号:201410305871.4公开了变频空调及其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启动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获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t1,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t2;根据所述绝对值△t1和所述绝对值△t2或者所述变频空调的启动频率以启动所述变频空调。在这个发明中,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得出的,设定温度为用户通过遥控器、线控器或者在空调本机上设定的,设定温度是用户主观设定的数值,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是通过传感器实际测出的,设定温度是用户主观设定,普通用户不是专业人员,设定温度范围相对来说比较随意,所以由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以及设定温度进行计算频率,得出开机频率值势必会掺杂一些主观随意的成分,同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相匹配的最理想的频率值会有一些偏差。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特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自动判断是否高频启动,根据温度进行频率计算并进行快速升频的控制方法,达到速冷、速热的效果。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盘管温度以及排气温度对空调是否进行高频启动进行判断;

s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设定风速、室外环境温度计算基础频率f;

由s1判断结果,高频启动时转s3,正常启动时,以基础频率f作为启动频率,进行正常速率启动;

s3:根据基础频率所处范围确定目标频率;

s4:以目标频率为启动频率,以x1hz/s的速度升频到高频启动频率,运行一段时间后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步骤为:

s11:温度传感器采样室内环境温度ta和室内盘管温度te,计算开机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盘管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t1,△t1=│ta-te│;

s12:判断△t1是否小于等于x,判断结果为是,转s13;

s13:温度传感器采样室外环境温度tr和排气温度tc,计算开机前的室外环境温度和排气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t2,△t2=│tr-tc│;

s14:判断△t2是否小于等于y,判断结果为是,转s15;

s15:根据电压采样计算当前ac的有效值,判断ac的有效值是否大于vqs,判断结果为是,转s16;

s16:判断当前的运行模式,制热模式下转s18,制冷模式下转s17;

s17:在制冷模式下,判断外环温度tr是否满足temp1<tr<temp2,tr满足temp1<trtemp2,转s20;

s18:在制热模式下,判断外环温度tr是否满足temp3<tr<temp4,tr满足temp3<tr<temp4,转s20;

s19:准备高频启动;

s20:正常启动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2、s14、s15、s17、s18任一步骤中,判断结果为否,均进行正常启动处理;正常启动处理是指进行正常速率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判断基础频率f是否大于等于f1;判断结果为是,转s34,

s34:取f1为高频启动目标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1中,判断结果为否,转s32;

s32:判断基础频率f是否满足f2<f<f1;判断结果为是,转s35;

s35:取基础频率f为高频启动目标频。

所述步骤s32中,判断结果为否,判断基础频率f是否小于f2;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正常启动处理;正常启动处理是指进行正常速率启动。

有益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的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根据对室内、室外环境温度进行检测,自动判断是否对空调进行高频启动,可以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2.本发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设定风速、室外环境温度进行频率计算出基础频率根据基础频率所处范围确定目标频率,能达到速冷、速热的效果。

3.本发明控制方法能实现快速升频,减小升频时间,提升能力;同时能减小整机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频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频率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1,所述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盘管温度以及排气温度对空调是否进行高频启动进行判断;

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用户通过设定温度、设定风速通过遥控器、线控器或其他媒介设置。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设定风速、室外环境温度这几个参数以及其权重计算基础频率。

s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设定风速、室外环境温度计算基础频率f;

由s1判断结果,高频启动时转s3,正常启动时,以基础频率f作为启动频率,进行正常速率启动;

s3:根据基础频率所处范围确定目标频率。

s4:以目标频率为启动频率,以x1hz/s的速度升频到高频启动频率,运行一段时间后退出。

具体的,启动时,从y1hz开始以x1hz/s的速度快速升频到高频启动频率。

优选的,y1hz一般为15hz。

优选的,x1hz/s一般为5hz/s到15hz/s。

以这种初始频率以及升频速率,目的就是快速升频,减小升频时间,提升能力;同时能减小整机振动。

参照图2,上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温度传感器采样室内环境温度ta和室内盘管温度te,计算开机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盘管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t1,△t1=│ta-te│。

通过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测得室内环境温度ta,通过设置在室内盘管上/旁/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盘管温度te。

空调的控制系统计算室内环境温度t1计算和盘管温度t2之间差值绝对值△t1。室内环境温度t1、盘管温度t2都是由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实时的、唯一精确值。

s12:判断△t1是否小于等于x,判断结果为是,转s13,判断结果为否,转s20。

s13:温度传感器采样室外环境温度tr和排气温度tc,计算开机前的室外环境温度和排气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t2,△t2=│tr-tc│。

通过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测得室外环境温度tr,通过设置在室外盘管上/旁/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盘管温度tc。

空调的控制系统计算室外环境温度tr,计算和排气温度tc之间差值绝对值△t2。

s25s14:判断△t2是否小于等于y,判断结果为是,转s26,判断结果为否,转s20。

s15:根据电压采样计算当前ac的有效值,判断ac的有效值是否大于vqs,判断结果为是,转s16,判断结果为否,转s20。

s16:判断当前的运行模式,制热模式下转s18,制冷模式下转s17。

空调刚开机时,当前运行模式是指用户通过遥控器、线控器或其他媒介设置的模式。

s17:在制冷模式下,判断外环温度tr是否满足temp1<tr<temp2,tr满足temp1<trtemp2,转s19,否则,转s20。

s18:在制热模式下,判断外环温度tr是否满足temp3<tr<temp4,tr满足temp3<tr<temp4,转s19,否则,转s20。

s19:准备高频启动。

s20:正常启动处理,参照属于现有技术,可以专利申请号:201010040007.8变频空调器频率的智能控制方法。

参照图2,上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如果f≥f1;判断结果为是,转s34,判断结果为否,转s32。

s32:如果f2<f<f1;判断结果为是,转s35,判断结果为否,转s33。

s33:如果f<f2;判断结果为是,转s20。

s34:取f1为高频启动目标频率。

s35:取f为高频启动目标频率。

在这个实施例中,上述x、y、vqs、temp1、temp2、temp3、temp4、f1、f2均是eeform中的参数,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调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