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958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应出现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夏季白天的“峰值”负荷与夜晚的“谷期”负荷的峰谷差很大,使电网的负荷率降低;空调是重要的用电大户,也是造成电网峰谷负荷的主要原因,而蓄冷空调装置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水蓄冷空调是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夜间采用冷水机组在水池内蓄冷,白天水池放冷而主机避峰运行的节能空调方式,它具有投资小,运行可靠,制冷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每年能为用户节省可观的空调运行费用,还可实现大温差送水和应急冷源,相对于冰蓄冷系统投资大,调试复杂,推广难度较大的情况来说,水蓄冷具有经济简单的特点,可利用大型建筑本身具有的消防水池来进行冷量储存,所以水蓄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其社会效益体现在可以平衡电网负荷,减少电厂投资,净化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下的蓄冷槽多数体积较大,蓄冷量效率较低,占地面积也大,且运输不方便,不能模块化生产,所以只能现场制作,不但影响施工工期,而且现场制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质量难以保证,导致风险系数增大,对于建筑面积小的公建或小区,很难实现,而且制作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尚不显现,且经过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冷水流量不能控制,当流量以及流速较大时,当冷冻水流过风机盘管组件时,还没有充分的时间将所携冷量全部释放完,就又返回水槽去了,因此冷冻水泵做了很多无用功,这些都是不必要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冰水的冷量损耗,提高冷水的利用率,成本低,性能稳定,降低空调能耗,热交换后的热水可实现热回收利用,增加机组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空调水蓄冷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包括空调风机盘管、水池、第一蓄冰水罐、第二蓄冰水罐、补水箱和控制器,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路,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端设有出水管路,所述空调风机盘管上设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和第一水泵,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之间连接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蓄冰罐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蓄冰罐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一蓄冰罐两侧的第一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制冷机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蓄冰罐两侧的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制冷机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水池内设有与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端采用管道连接的回水箱,所述回水箱的出水端设有与第一管路连接的第三管路,所述回水箱的出水端还设有与第二管路连接的第四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第三水泵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端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风机盘管内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探头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补水箱采用水管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所述补水箱的出水端处设有第四水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与控制器采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口的水的温度信息采集并传递给控制器,而温度探头则将空调风机盘管内各个部位的水的温度信息采集并传递给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制冷机设置在靠近出水管路端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靠近进水管路端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制冷机设置在靠近出水管路端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靠近进水管路端的第二管路上,所述回水箱与空调风机盘管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补水箱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设置,且内部的水可来回倒流到补水箱内,从而可对水蓄冷系统内的水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路一端与空调风机盘管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空调风机盘管的内壁上,且温度探头设有多个,多个温度探头均匀分布在空调风机盘管内。

本发明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冰水的冷量损耗,提高冷水的利用率,成本低,性能稳定,降低空调能耗,热交换后的热水可实现热回收利用,增加机组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的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包括空调风机盘管1、水池2、第一蓄冰水罐3、第二蓄冰水罐4、补水箱5和控制器,所述空调风机盘管1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路6,所述空调风机盘管1的出水端设有出水管路7,所述空调风机盘管1上设有循环管路8,所述循环管路8上设有第三电磁阀9和第一水泵10,所述进水管路6和出水管路7之间连接有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所述第一蓄冰罐3设置在第一管路11上,所述第二蓄冰罐4设置在第二管路12上,所述第一蓄冰罐3两侧的第一管路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制冷机13和第一电磁阀14,所述第二蓄冰罐4两侧的第二管路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制冷机15和第二电磁阀16,所述水池2内设有与空调风机盘管1的出水端采用管道连接的回水箱17,所述回水箱17的出水端设有与第一管路11连接的第三管路101,所述回水箱17的出水端还设有与第二管路12连接的第四管路102,所述进水管路6上设有第二水泵201,所述出水管路7上设有第三水泵202和第四电磁阀203,所述空调风机盘管1的出水端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风机盘管1内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探头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补水箱5采用水管与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连接,所述补水箱5的出水端处设有第四水泵211。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与控制器采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口的水的温度信息采集并传递给控制器,而温度探头则将空调风机盘管内各个部位的水的温度信息采集并传递给控制器。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制冷机设置在靠近出水管路端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靠近进水管路端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制冷机设置在靠近出水管路端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靠近进水管路端的第二管路上,所述回水箱与空调风机盘管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补水箱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设置,且内部的水可来回倒流到补水箱内,从而可对水蓄冷系统内的水进行更换。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循环管路一端与空调风机盘管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端连接。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空调风机盘管的内壁上,且温度探头设有多个,多个温度探头均匀分布在空调风机盘管内。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温度传感器是现有的设备,故不在本发明中做详细描述,而在本发明中的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gf11044。

进一步的,出水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当出水管路上的水温度较低时,可通过控制器关闭出水管路上的阀门,打开循环管路上的水泵和阀门,使得温度较低的水再次经过空调风机盘管进行冷却,避免温度较低的水的冷量流失,而当温度探头监测到即将要流出风机盘管的水的温度较低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水管路上的水泵的供水量以及控制设置在出水管和循环管路上的阀门,从而使得经过风机盘管的水的流量变小,增加风机盘管内冷水的热交换,从而可避免冷水的冷量流失,降低了能耗,供水池与蓄冷水罐连接,通过水泵供水并有一个回水管路,回水管路上设置水过滤滤芯,对水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水在长期使用时水质较差而使得整个空调水蓄冷系统的管路内壁堆积较多的污垢而影响其供冷效果。

进一步的,制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工作温度(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气体压缩式制冷机和半导体制冷器为被冷物体的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制冷量(制冷机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移去的热量)、功率或耗热量、制冷系数(衡量压缩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功所能得到的冷量)以及热力系数(衡量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热量所能得到的冷量)等。

进一步的,制冷机(refrigeratingmachine)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

制冷机可分为: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蒸汽喷射式制冷机,半导体制冷。其中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活塞式、回转式、螺杆式、离心式)、吸收式制冷机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应用较为广泛。

制冷机原理:①压缩式制冷机,依靠压缩机的作用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按制冷剂种类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以液压蒸发制冷为基础,制冷剂要发生周期性的气-液相变)和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以高压气体膨胀制冷为基础,制冷剂始终处于气体状态)两种,现代制冷机以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应用最广;②吸收式制冷机,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热化学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又可分为氨水吸收式、溴化锂吸收式和吸收扩散式3种;③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依靠蒸汽喷射器(喷射式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④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

本发明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在电网夜晚低谷电时,可通过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对相应的第一蓄冰水罐和第二蓄冰水罐内的水蓄冷,白天将第一蓄冰水罐和第二蓄冰水罐内蓄冷后的水放冷,而空调在运行时则避峰运行,降低了空调在白天的电能损耗,从而有效的而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当冷水在对空调进行放冷后,由于在使用时冷水放冷效果不太理想,而通过所设的温度传感器,可将空调风机盘管的出水端处的水进行温度监测,若水温还能进行再次热交换,则通过控制器控制设置在循环管道上的第三电磁阀和第一水泵,将水从循环管道再次输入到空调风机盘管内进行放冷处理,从而可避免冷水中的冷量被白白的消耗或者流失的情况发生,提高冷水的利用率,而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水温已不能满足再次热交换的温度时,且水温不高时,则通过出水管将水输送到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进行再次制冷存储在第一蓄冰水罐和第二蓄冰水罐内,而当流出空调风机盘管处的水温较高时,可将水输送至回水箱内,通过回水的高温水对水池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水池内的水温度上升,从而水池内的水则可用于其他设备使用,比如锅炉等设备,而回水箱内的水在与水池内的水热交换后温度会降低,在将水输送至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制冷,从而也可降低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的能耗,且还可增加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的制冷效率。其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冰水的冷量损耗,提高冷水的利用率,成本低,性能稳定,降低空调能耗,热交换后的热水可实现热回收利用,增加机组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